A. 爱因斯坦为何说中国没有科学,当初的发明算什么
在科学界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正是因为这些科学家创造新发现,才能让人类在后续研究当中顺风顺水。说起优秀的科学家,我们便不得不提一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可谓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为人类的贡献,七天七夜也说不完,除此之外与他并肩的还有牛顿。
5
中国在科学方面虽然没有巨大的突破,我国的科学界人才济济,不断研究出令大家震惊的事物,在引力波、暗物质等这方面取得巨大的突破,相信凭借国人的努力能够逐渐超越西方国家,中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中国,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不依靠任何人,相信在未来我们能够越来越好。
B. 有一些科学家为了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事例
1、就说哥白尼吧,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2、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3、伽利略也有这样的遭遇。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3,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毒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会产生免疫力,而让毒蛇咬后能不能也产生免疫力呢?体内产生的抗毒物质能不能用来抵抗蛇毒呢?他设想到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由于自身产生了抗毒性,眼镜王蛇、印度蓝蛇、澳洲虎蛇都咬过他,但每次他都从死神身边逃了回来,蓝蛇的毒性极大,海斯德是世界上惟一被蓝蛇咬过而活着的人。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出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
C. 有哪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居里夫人、鲍尔·海斯德、布鲁诺、伽利略、万户
1、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2、鲍尔·海斯德
鲍尔·海斯德,出生于美国,科学家,主要研究蛇毒。
鲍尔·海斯德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分泌的毒液,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
3、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年2月17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舞了16世纪欧洲的自由运动,成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这些在他所处的时代中,都使其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4、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晚年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申辩。几经折磨,终于在 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
5、万户
万户(?—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D. 有没有什么科学家是发明东西 却发现了其他的新元素
溴的发现
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李比希(Liebig,U.1803-1873)在研究工作中就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在发现溴的前几年,李比希接受了一家制盐工厂的请求,考察母液中含有什么东西?再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淀粉碘化物过夜以后变成黄色。他再将母液通入氯气进行蒸馏,得到一种黄色的液体,没有分析研究就判断是氯化碘,并把装液体的瓶子贴上氯化碘的标签。殊不知这种黄色物质并不是氯化碘而是溴。其实溴的化学性质和氯的化合物很不相同,他却勉强加以解释。后来他听说发现了溴,李比希知道自己错了,他将贴氯化碘标签的瓶子特别保存起来,作为研究工作中的教训。并且他常把这个瓶子给朋友看,以表明不加分析研究、不讲论证,而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对待科学,往往让很大的发现在眼前错过。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自此以后,除非有绝对实验来赞助和证实,他不自造学理了。”李比希这种勇于反省、勇于承认自己缺点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E. 你能收集一些科学发明的故事吗
1、显微镜的发明:列文虎克是显微镜的发明者。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开始了对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仅仅个荷兰德尔夫市政府的看门人。他利用看门之余,磨制了很多镜片。有一次,他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觉能把极为微小的东西放大很多倍。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兴趣。他用这种镜片观看自己的牙垢,发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
他惊讶地写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国”的居民 小生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多!”一个看门老头儿发明了显微镜,成了微生物学的开门鼻祖。 有人对他十分羡慕,追问着他成功的“秘诀”。列文虎克什么话也没说,仅向问话者伸出他的双手 一双因长期磨镜片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手。
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4、定比定律的争论: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
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这个定比定律的。” 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5、华佗的“五禽戏”: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
后来,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F. 急寻科学发明的故事!!!
http://www.315book.com/books/2843.htm
http://www.bookhd.com/bookshoppe/179/17918.htm
布什内尔发明潜水艇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终于爆发了。在华盛顿总司令的领导下,美国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和英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将英军从大陆撵到海上。举国上下无不欢庆这一决定性的胜利。堂堂大英帝国,岂能容忍别国灭大英之雄风,便组织残兵败将,妄图卷土重来。英国殖民统治者尽管失去了陆上优势,但海上优势犹存,他们纠集大批战舰,轮番轰击美国海防陆军,使美国军伤亡惨重,锐气大减。英军见美军既无招架之势,更无还手之力,越发猖狂。战舰在海岸边横冲直闯,耀武扬威。时而还向海岸守军送来几炮,然后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地退去。面对英军的挑衅和欺负,美国士兵们气得直咬牙:“这简直是骑到人脖子上拉屎!要是能偷偷过去炸沉它几艘那该多解恨!”
士兵中有个叫达韦·布什内尔的,他没有骂骂咧咧,而是憋着一肚子气,一言不发。他认为光喊顶什么用,应该赶快想出对付敌舰的办法。布什内尔一直在苦思冥想,怎么才能一下子跑到敌舰周围去呢?从空中?不行,易暴露目标;从水下?也不行,谁能憋这么久的气游过去,再说力气不够啊!怎么办才好呢?”他急得捶胸顿足。
一天傍晚,他与几个士兵下岗后,一起到海边散步。他们爬到礁石上;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落日余晖下的海景。看够了远景,又观近景,水很清澈,水生物历历在目。他们见一群活泼的小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象是在觅食,又象是在玩耍。突然,水下有一条大鱼悄悄潜游过来,游到小鱼的下方后,猛地朝上一跃,咬住了一条小鱼,别的小鱼吓得惊魂不定,各奔东西。士兵们见了海底世界的这场“海战”,觉得十分有趣。这却使布什内尔大受启发:原来笨拙的大鱼就是这样逮住机灵飞快的小鱼的。能不能造个像大鱼那样的船,潜在水中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英国战舰底下去放水雷,炸它个人飞舰沉呢?若能那样,该有多痛快呀!他越想越入迷,直到同伴们喊他走,还呆呆地坐着。“喂!你这是怎么啦,想你那相好的了,嘿嘿!”同伴拍了他一把。
“我有办法了,能炸沉它!”布什内尔的话使同伴们听得莫明其妙。于是他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同伴们一听,都认为这个办法好,突然有人提出疑问:“鱼在水中能自由地上浮下沉,可船就不同了,浮在水上好办,沉人水中能行吗?”布什内尔被间问缄口无言。是啊,怎样才能使船既能浮上来又能沉下去呢?鱼为什么能这样呢?他一拍大腿:“有了!鱼一会儿浮到水面,一会儿潜到水底,靠的就是它肚里那个鳔’,如果我们也给船仿造一个‘嫖’,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布什内尔带领同伴们真的制成了一艘可在水下潜行的秘密船。本来是想仿照鱼的外形制造,但造成之后却像乌龟,因此,同伴们就为它取了个代号——海龟。代号“海龟”的秘密船,底部有个类似鱼鳔的水舱,水舱内安有两个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时,就往舱里灌水;船在水下若要下浮时,就把舱里的水排出,把空气压进水舱。仿照鱼的鳍,“海龟”外部还安装了两台螺旋桨:一台管进退,一台管升降。此外,“海龟”尾部还有舵,可以控制航向。
一天夜晚,布什内尔带着几个士兵,驾着“海龟”悄悄驰近英国战舰,然后潜入水中,一直潜到英国战舰底下。他们想用“海龟”顶部的钻杆钻穿敌舰,然后放水雷,没想到英舰底部包了很厚的一层金属,钻了一个多小时也钻不穿。士兵们在下面憋不住了,只好上来换气。这时夜已深,天黑海黑,水天一色,根本辨不清方向。英军发现了“海龟”,便开动战舰追将过来。“海龟”吓得后退,但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眼看就要被敌舰撞得粉身碎骨。在这万分危机的时刻,布什内尔急中生智,解下备用的水雷,点着引线后,慌忙钻进“海龟”,“海龟”潜入了水中。英舰正在寻找怪物的去向,突然舰旁一声巨响,战舰顿时起火,英军一边救火一边扭转舰头逃跑,惟恐怪物再悄悄追来。从此,英舰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在美国沿海耀武扬威了。
后来,经过人们的继续改进,制成了新的神秘武器——潜水艇。在海战中潜水艇大显神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德国的潜水艇就击沉了英美大西洋舰队的782艘运输船,使对方的运输线遭到巨大的破坏。
现在,潜水艇除用于作战外,主要用于开发海洋资源和科学考察。它的作用也由破坏、捣乱变为造福于人类。
G. 世界前十大糟糕的科学发明。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元素而受伤害。外人看到科学家辛苦研究,实际上真内正的科学家是把兴趣和容工作合二为一,是乐此不彼,是最幸福的一群人。就象真正的学霸,没有一个人认为学习考试是辛苦和痛苦的一样,而那些学不会或不会学的人,以已度人,以为别人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