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水的张力的发明

水的张力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06 02:16:40

⑴ 水的张力是什么原理

  1. 引力浮力等

  2. 水的表面张力:
    一切物质分子间都存在吸引力:同一种类物质分子间的吸引力称之为内聚力;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吸引力称之为附着力。在流体力学中,水分子是在不断作布朗运动的,水分子间互相存在吸引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吸引力就越大,这就是水的内聚力。水分子的这种内聚力在水表界面上的作用就使得水表界面(其厚度只有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自动收缩的现象称为水表张力。但是,浮漂(固体)周围表面和水(流体)接触之间存在着的吸引力,则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吸引力——即附着力。附着力和水表张力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力,有其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

  3. 对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是这样叙述的:液面上任一分界直线一边的表面层与另一边的表面层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液面上任一分界直线一边的表面层与另一边的液体(实际上是另一边厚度为二倍表面层厚度的表面双层)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尽效果为引力)在液面切向的分量,叫做表面张力.
    要扩大一个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表面,那么需要向这个液体作功。表面张力的定义为在扩大一个液体的表面时所作的功除以被增大的面积。因此表面张力也可以被看作是表面能的密度。


⑵ 人类根据表面张力发明了什么

⑶ 水的张力如何产生,有什么用

面张力是一种物理效应,它使得液体的表面总是试图获得最小的、光滑的面积,就好像它

是一层弹性的薄膜一样。 要扩大一个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表面,那么需要向这个液体作功。

要扩大一个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表面,那么需要向这个液体作功。表面张力的定义为在扩大一个液体的表面时所作的功除以被增大的面积。因此表面张力也可以被看作是表面能的密度。液面由于跟气体接触,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要比液体内部稀疏些,也就是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些.在表面层中,由于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表现为引力.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划一条分界线MN,把液体表面分为左右两部分,那么,液面左侧的分子对液面右侧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引力F1,液面右侧的分子对左侧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引力F2,F1和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液面各部分之间这种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力.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定义一对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是这样叙述的:液面上任一分界直线一边的表面层与另一边的表面层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液面上任一分界直线一边的表面层与另一边的液体(实际上是另一边厚度为二倍表面层厚度的表面双层)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尽效果为引力)在液面切向的分量,叫做表面张力.
要扩大一个一定体积的液体的表面,那么需要向这个液体作功。表面张力的定义为在扩大一个液体的表面时所作的功除以被增大的面积。因此表面张力也可以被看作是表面能的密度。

⑷ 现实生活中水的张力的实例有

水龙头上挂的水滴;小虫子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跳跃,而不沉下去;将细管插在水中,管中液面高于水面(毛细现象)、泡沫现象 、 乳化现象 、 凸凹液面现象等

⑸ 水的张力原理简洁回答

比较液体内的分子A和液面分子B的受力情况。以分子力的有效力程为半径作以分子A为中心的球面(图1),则所有对分子A有作用的分子都在球面之内。选取一段较长的时间T(是分子两次碰撞之间的平均时间),由于对称,在这段时间内,各个分子对A的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以分子B为中心的球面中的一部分在液体当中,另一部分在液面之外,这部分分子密度远小于液体部分的分子密度。如果忽略这部分分子对B的作用,则由于对称,CC'和DD'之间所有分子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对B有效的作用力是由球面内DD'以下的全体分子产生的向下合力。

由于处在边界内的每—个分子都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所以这些分子都有向液体内部下降的趋势,同时分子与分子之间还有侧面的吸引力,即有尽量收缩表面的趋势。这种情况使流体的表面好象蒙在一个表面积比它大的固体外面的弹性薄膜。

(5)水的张力的发明扩展阅读: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分静力学法和动力学法。静力学法有毛细管上升法、 Noüy 环法、Wilhelmy 盘法、旋滴法、悬滴法、滴体积法、最大气泡压力法;动力学法有震荡射流法、毛细管波法。其中毛细管上升法和最大气泡压力法不能用来测液- 液界面张力。

Wilhelmy 盘法, 最大气泡压力法, 震荡射流法, 毛细管波法可以用来测定动态表面张力。由于动力学法本身较复杂, 测试精度不高, 而先前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手段都不够先进, 致使此类测定方法成功应用的实例很少。因此, 迄今为止, 实际生产中多采用静力学测定方法。

⑹ 水张力的原理

关于表面张力
[编辑本段]
多相体系中相之间存在着界面。习惯上人们仅将气-液,气-固界面称为表面。

通常,由于环境不同,处于界面的分子与处于相本体内的分子所受力是不同的。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但在表面的一个水分子却不如此。因上层空间气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小于内部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其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将水分散成雾滴,即扩大其表面,有许多内部水分子移到表面,就必须克服这种力对体系做功——表面功。显然这样的分散体系便储存着较多的表面能。

表面张力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温度和界面两相物质的性质有关。

在293K下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10-3 N·m-1,乙醇为22.32×10-3 N·m-1,正丁醇为24.6×10-3N·m-1,而水-正丁醇(4.1‰)的界面张力为34×10-3 N·m-1。

定义及相关
[编辑本段]
(1)定义或解释
①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②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

(2)单位
表面张力的单位常用达因。

(3)说明
①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 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

②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时的边界部分。是由于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处于特殊情况决定的。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这就决定了液体分子不像气体分子那样可以无限扩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和旋转。在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于只显著受到液体内侧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较大的分子很容易冲出液面,成为蒸汽,结果在液体表面层(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分布来得稀疏。相对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来说,它们处在特殊的情况中。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随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这个特殊层中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MN把液面分成a、b两部分,如图所示。F表示a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b部分的吸引力,F6表示右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a部分的吸引力,这两部分的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何两部分闻的相互牵引力,促使了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状。

③表面张力F的大小跟分界线MN的长度成正比。可写成F=σL或σ=F/L。
比值σ叫做表面张力系数,它的单位常用dyn/cm。在数值上表面张力系数就等于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
液膜表面张力系数=液膜的表面能/液膜面积=F表面张力/(2*所取线段长)。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性质有关,与液面大小无关。

表面张力在自然界
[编辑本段]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表面张力的现象和对张力的运用。比如,露水总是尽可能的呈球型(题图),而某些昆虫则利用表面张力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表面张力的实验
[编辑本段]
这个实验,也可以说是一个关于表面张力的小游戏。先找一个朋友和你一起来进行这个游戏,然后准备一杯水(把水加到杯子的边缘处,目视水至杯口齐平处),16枚1元的硬币(也可以更多)。然后是这个游戏的规则,和朋友每人一次向杯子里轮流投放硬币,每次投放硬币数没有限制,可以一次放进1枚,可以2或3枚,或者更多,直到谁先把水溢出杯子为止。投放硬币的时候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轻轻的放进盛满水的杯子。本人最多一次投放了16枚1元硬币。

⑺ 关于水 张力现象的在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的详细解释

这种现象其实是物理学上所说的”毛细现象”
谈到”毛细现象”就要说到”浸润”和”不浸润”这两个词
放在玻璃上的一滴水银,能够在上面滚来滚去,而不附着在上面,这种现象就叫做”不浸润”,对玻璃来说,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放在玻璃上面的一滴水,会附着在玻璃上形成薄层,这种现象就叫做”浸润”
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
同一锌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如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
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饿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的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相互推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宽展的趋势,形成浸润现象.
把水装在玻璃容器里,由于水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弯曲.把水银装在玻璃容器里,由于水银不浸润玻璃器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弯曲.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能够放生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⑻ 古人是如何发现的水面张力

表面张力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各部分互相作用的力,它是液体所具有的性质之一。表面薄膜、肥皂泡、球形液滴等都是由于表面张力而形成的。据记载,明熹宗朱由校玩过肥皂泡,当时人称它“水圈戏”。

方以智说:“浓碱水入松香末,蘸小蔑圈挥之,大小成球飞去。”水的表面张力虽然不算大,但是如果把像绣花针那样的比较轻的物体小心地投放水面,针也能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不下沉。我国古代的妇女们就利用这种现象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进行“丢针”的娱乐活动。

明代学者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在记述“丢针”时写道,由于“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这些话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提出了表面张力的物理效应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水的张力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