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邮票是哪国家人发明的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邮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的教师罗兰.希尔。他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
英国“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启用。 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英镑,争相换购一张张新问世的“ 黑便士”邮票。一连两天,柜台里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魁梧、长着络腮胡子的职员在细心地观察邮票出售的情况。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邮票第一次在伦敦问世,邮局喧闹异常。”第二天他继续写道:“昨天售出了价值 2,500英榜的邮票。” 他就是罗兰·希尔,由于他对邮政改革的贡献,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女王赐给他伯爵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 希尔的邮票。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 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1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 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 “黑便士”邮票使邮政工作大大前进了步,标志着世界近代邮政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黑便士”是颜色和面值的合称。它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无齿孔,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图案上方有“邮资”字样,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样,印张每行由12枚邮票组成,共20行邮票组成,共20行,每张240枚。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12先令=240便士,一个全印张正好一英镑。特别有趣的是邮票的下面两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邮票图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顺序类推;在图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则表示邮票印在张中的位置,从左向右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如第一横排从左至右为AA、AB、AC直至Al,第二横排依次为BA、BB、BC、直至Bl……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造。尽管1840年的邮票现存数量相当可观,但要复原原来的一个完整的印张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邮票刚刚问世,人们还不大懂得邮票是什么,所以每整张“ 黑便士”的纸边上者印有说明文字:“每一枚邮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张售一英榜。把邮票贴在收信地址右上方,涂湿标签时,请勿擦掉背胶。”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不知哪个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被集邮家视为珍宝,标价很高。 从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邮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印十一次,有30万全张计7,200万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后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张16,800枚。在此期间共售出68,158,000枚。 与黑便士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图案相同的蓝色二 便士邮票,俗称“蓝便士”。据说是在印制时误将邮票印成了蓝色。邮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样,它的发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贵程度超过黑便士,但闻名程度却远不及前者。有的蓝便士的印刷透过纸背,背面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这种透印票尤其难得。目前存世的蓝便士邮票只有两种:一种是一组八方连邮票。票上盖有英国最早使用的“马耳他十字戳”;另一种是一枚信封残片,残片上贴有半枚蓝便士邮票,是用二便士邮票对剖使用的。 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邮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个月后,即1841年开始发行红便士邮票。改色的原因是因为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不易看清,有人将盖有黑色戳的邮票揭下来重复使用,于是就用同一版模将邮票印成棕红色的了。 黑便士邮票几乎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点,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开创了邮票发行的新纪元。
❷ 邮票是谁发明的
集邮爱好者可能都熟悉罗兰·希尔这位“邮票的发明者”。其实关于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问世,曾流传有一则小故事:
一天,罗兰·希尔在乡间散步,看到一个邮递员正在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年轻姑娘,那姑娘接过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给邮递员,执意不肯收下。希尔走到跟前,问她为何不收下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诉他,这是她远方的未婚夫的来信,因邮资昂贵,她付不出这笔钱,只好原信退回。
这一偶然的事件,使希尔下决心要改革邮政制度,于是他向英国政府建议:今后凡寄信,须由寄信人购买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
1840年1月10日英国政府决定采取希尔的建议,实施新邮政法。信函基价规定为每半盎司(相当于14克)收费1便士。所谓“1便士邮政”就此开始。
1840年5月1日,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们称为“黑便士邮票”。这枚邮票,除不具齿孔外,已经大体上具有今天邮票的特征,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第一枚邮票发行后,由于使用方便,邮资低廉,深受欢迎,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竟重印11版,售出6800万枚。尔后,或改变印色,或增添齿孔,但图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变,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这在邮票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由于希尔一生为改革和发展邮政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近代邮政之父”。1850年被任命为英国邮政大臣,1860年获爵士称号,1879年被授于伦敦市名誉市民称号,同年在伦敦逝世,享年85岁。
❸ 邮票的发明人是谁
罗兰·希尔
罗兰·希尔(Rowland Hill1795——1879) 英国邮政改革家、邮票创始人。曾任教师、政府职员和编辑。1837年提出减低和均一邮资的主张,提议在英国境内凡重量在0.5盎司(14.175克)以下的信件,不论距离远近,一律收费1便士,还提出预付邮资的方案。在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中提出了邮票最早的概念:“以一大小恰与邮戳相等的纸片,背面涂以胶液,略蘸水后即可粘于信件背面”。
邮票的诞生,源于一起拒付邮资的事件。1838年的某日,一辆邮政马车停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车上跳下一位邮差,他的手里举着一封信,嘴里不停地喊道:“爱丽斯·布朗,快来取信。”一位秀丽的姑娘应声推开门,接过信,看了看,便把信退还给邮差:“对不起,我付不起邮资,请把信退回去吧!”“这,这……哪有这样的道理!信都送到你手里了却不付钱。”邮差心怀不满地说。
两人的对话声使路过这里的数学家罗兰·希尔驻足观望,他问清事情的原委,便替姑娘付了邮资。姑娘拿到信,对罗兰·希尔说:“先生,谢谢你!不过这封信我也不用拆开了,它里面没有信。”“为什么?”“因为我家里穷,没有钱,付不起昂贵的邮资。我和在军队服役的未婚夫事先约定,在他寄来的信封上,画个圆圈,表示他身体安康,一切如意。这样,我就不用取信了。”
希尔听了布朗的回答,既为她的家境难过,同时也感到邮资的交付方式有问题。当时英国的邮政管理局规定:邮资由收件人一方给付。如果收信人拒付,信便退给寄信人。
希尔决意要拟定一个科学的邮政收费办法。经过反复思考,他提出由寄信人购买一种“凭证”,然后将“凭证”贴在信封上,表示邮资已付。1839年,英国财政部采纳了希尔的建议,编制了下一年度邮政预算,并经维多利亚女王批准公布。
1840年1月,英国邮政管理局开始实施新的邮政收费方式,即信函基价规定为每半盎司(相当于14克)的重量,收费为一便士。 1840年5月6日,英国邮政管理局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上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它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一便士一张的票面是黑色的,二便士一张的票面是蓝色的,它们被人们通称为“黑便士邮票”。
❹ 邮票的发明人是谁
1840年5月6日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自邮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的教师罗兰.希尔。他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
邮票的创始人是罗兰·希尔(Rowland Hill ,1795-1879),英国人。19世纪初,英国的邮政收费方式非常复杂,而且很不合理。罗兰·希尔在1837年写了一本题为《邮政制度改革——其重要性和实用性》的小册子,提出一系列改革邮政制度的建议。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王十八岁登基时的侧面头像,邮票背面刷有背胶,但没有齿孔,面值一便士(ONE PENNY),采黑色印制,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正式邮票——黑便士邮票,希尔参与设计了这套邮票,因此世人称罗兰· 希尔为“邮票之父”。
邮票发明人罗兰希尔逝世百年纪念邮票
发行日期:民国68年08月27日
台湾地区邮政发行的
❺ 邮票的发明者是谁谢谢
罗兰.希尔是英国人,世界第一种邮票“黑便士”邮票就是他发明的。你点击一下“罗兰.希尔”词就能看到他的生平和发明邮票的事迹。
❻ 邮票的发明人
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的罗兰.希尔 !
望您采纳!
❼ 邮票是哪国发明的
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贵族罗兰·希尔。
有一天,他在乡间散步,看到一位姑娘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一封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眼就说:“ 我没钱收信。” 便把信退给邮递员。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希尔走上前去,慷慨解囊为姑娘付了邮费。姑娘很感动,笑着对他说:“这是我未婚夫的来信,他知道我没钱收信,便在信封上做记号。这角落上的十字,表示他平安;这里的圆卷,表示他已找到工作。”姑娘的话给希尔很大启发,经过几年的反复考虑,终于想出了办法:降低邮费,一便士交寄一封信,并由寄信人在信封上贴上“邮票”,以示邮资付。
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的建议,于一八四!年五月六日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上印有英国女王的头像,面值一便士,无齿孔,黑色,被人们称为“ 黑色便士”。不准贴的邮票:英国最初发行的邮票,因为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女王的宠臣认为,在她的背后涂胶水有损尊严。于是便通令全国,不准粘贴,只能用回形针把邮票别在信封上。但这种方法行不通,最后还是恢复用胶水贴邮票,并一直沿用到现在。我国的第一套邮票。一八七八年,清政府发行了我国第一套邮票。这套邮票共三枚,中间以象征封建帝王的图腾---龙---为主图,并衬以祥云,主图上方是英文“中国”,下方是英文的“分银” 字样。中国邮票为什么印有文字?这是因为当时成立的大清国邮政局,是附设在帝国主义控制的海关之内的,因此,这套邮票又被称为“海关大龙”邮票。有声邮票。不丹发行了一套有声邮票,不但可以寄信,还可以当作唱片欣赏。这套邮票共七枚,分别录制不丹国歌、民歌以及有关不丹历史的解说词,最大的一枚直径达十厘米。磷光邮票。这种邮票的图案上有磷光条杠,它是由一种无毒无味的磷光物质印制的,条杠的数目因邮票的面额不同而异。当贴有这种邮票的信件进入自动理信机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磷光邮票立即发光,机上的控测器便根据磷光条杠的数目,把大批杂乱的信件整理好,区分本出本市、外埠或航空信件,然后自动加盖邮戳,再分别送到相应书信格中去。
❽ 邮票是谁发明的从哪里得到了灵感
早在1834年,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就设计过邮票,但人们通常认为邮票的发明人是英国人罗兰希尔。1840年的一天,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忽然听见有人争吵。他走上前去,原来是一个送信的人与一名乡下少女为邮费在争论。信差告诉希尔,说他走了许多路,为这位少女送来了信,但这们少女看了信封一眼后就把信退还给了他,并说:“我没有钱收信。”希尔觉得其中必有缘由,就替少女付了钱,送走了信差。少女十分感激,她对希尔说:“我未婚夫外出做工了,这信是他写来的。我家很穷,付不起邮费,在他离家前我们就约定好,如果他一切顺利,就在寄给我的信封上画两个圆圈,表示他一切平安。”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信人支付的。张村少女的话以及她的行动使罗兰希尔陷入沉思。经过认真思考,他向英国政府建议:废除邮件与邮资已付的票据分家的邮寄操作方式,发行一种邮票,由发信人出钱购买,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据。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爵士的建议。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首批邮票。这批邮票有两种,一种是印有英国女王头像,面值一便士的“黑便士”,另一种是面值为两便士的 “蓝便士”。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票。希尔爵士没有直接设计这种邮票,但这种邮票的邮政动作方式的构想出自希尔,所以人们认为邮票是罗兰希尔发明的,称他为“邮票之父”。
❾ 邮票的发明者是谁
1840年的某一天,罗兰·希尔爵士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他看见一位邮差正与版一位姑娘为一封信的权邮费而争执。原来,邮差把信送到姑娘手中时,姑娘只是看了一眼信封,便把信件退还给邮差,而拒付邮费。罗兰·希尔看到这一情景,便为姑娘支付了昂贵的邮费,之后,他问起姑娘拒付邮费的原因。原来姑娘为了免付如此昂贵的邮费,又可与在外的丈夫互通音讯,便约定如果丈夫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画个小圈,妻子只要看到这个标记就放心了,而不必把信留下。姑娘的一番话以及她的行动使罗兰·希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经过认真思考,希尔觉得有必要向英国政府建议,废除邮件与邮资付费分开邮寄的操作方式,应该发行一种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的建议,实行了新邮政法。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了,这枚邮票的图案是维多利亚女王18岁时的侧面头像,它的底面为黑色,面值为一便士,是英国早期发行的著名的“黑便士”邮票。另一种是面值为两便士的“蓝便士”。希尔爵士虽然没有直接设计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票,但因他的构想得到世人的认可,因而希尔被公认为是邮票的发明人。
黑便士
❿ 邮票创始人是谁
它诞生于160年前的英国。为了改变高额邮资的弊端,革新邮件传递办法,英国的罗兰·希尔爵士倡导发行邮票,将它贴在邮件上,作为已经支付了邮费的凭证。1840年英国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这一年的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正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