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在医学上有什么重大成就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 被译成多种文字 。 1)商周医药学①商和西周时期,已有较丰富的医药学知识。②甲骨文中所见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眼、耳、口腔、肠胃等各种分科。③商代遗址中还出土了石贬镰等医疗用具。(2)秦汉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③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3)隋唐医学的进步①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4)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②李时珍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㈡ 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神医扁鹊发明什么法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殷常公,号丘宣。欲觅其徒而傅其术,至邯。邯有姜姓子曰殳,以慧闻名。常公见而欣庆,随携之逰。年余至长桑,适逢弃儿于道,以秋深,名曰扁,故择居长桑,授徒乳子矣。
殳随常公七年,闻之即知,知而能程其事,言对甚得,常公悦之。扁侍常公侧,讷而少声,龄或八岁,公亦任之。
又三年,殳二十有三。常戯于扁曰:‘汝貌若獬,声若鹊,其闻不能知,知无其所谓。后先生去,留之为吾司户可也’。扁对曰:‘汝闻之能知,知,先生少督,非智也。汝知之能辧,辧,先生心懈,非识也。吾貌若獬,父母施也,吾声若鹊,乃能鸣也’。殳大笑之,言于常公,公笑而已。扁自请之,遂名扁鹊。
异日,常公谓殳曰‘十年成汝,今可去矣。吾言于汝:居细无祸,灾其自妄;且记’。殳去之,常公望其道问扁曰‘汝谓殳之去,可得安乎’?扁对曰‘初安,再妄,复牢之’。公诧然曰‘行乎?性乎’?扁对曰‘兼有也,谓有:争于势,不敌者死矣’。自此,扁日奉而夜读,勤勉而事焉。
又三年,殳因治而涉罪,囚于牢。扁随侍常公西行,途有不明,告先生,先生所释,皆能记之。故其传者,非言止矣,实心领而神会之跃也。
扁鹊三十有二,始治于人。先生出而自叹曰‘吾自谓殳之可才,然吾知殳不亟扁。扁常曰不足以治,习耏其心。吾常自叹其拙,今其学优于吾,安矣’。
先生亡于镐。扁鹊居镐南守孝三年,静悟眞髓而不以物动,治疾疗人不为利往。四十有四歳名闻天下,曰‘长桑扁鹊,神乎其人哉’。
然殳之聦,二十有三语谓皆尽其传。四年而牢,禁其终生。岂非过于知辧之害,而无智识之果者耶?
㈢ 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表
(1)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2)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3)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4)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5)隋唐:①我国的一些外科手术,如拔牙、血管结扎等,是世界上最先进的。②隋朝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古代医学史上探讨病因、病理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著作。③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④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⑤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6)北宋:①医学以小儿科、产科和针灸科最著名。②《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儿科著作。③《十产论》是著名的产科著作。④针灸学家设计了便于医术学习的针灸铜人模型。⑤《洗冤录》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书籍。⑥王安石变法时设太医局,局内办有医学校。
(7)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㈣ 中国医学有哪些重要的发明
麻沸散,针灸推拿治疗
㈤ 中国古代六位医药学家分别是谁
中国古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1518—1593年),明蕲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药物学家。他采访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收集了大量的药物标本和资料,订正了古药书的错漏,用40年时间三易其稿,编写出我国古代最完备的药典《本草纲目》。该巨著共52卷,190多万字,全书把药分做16部,62类,收载药物1893种,其中新增加药物374种,载入药方11096个,并附有动植物插图1110幅,曾先后被译成日、拉丁、法、俄、德、英等多种文字。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其为“中国古代的网络全书”。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唐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活了101岁。集数十年的心血,撰写成《备急千金要方》一书(共30卷)。后又作《千金翼方》一书(共30卷),这两部巨著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网络全书。他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是世界上最早创建妇科的医学家,提出“妇女之病”单独立科,在他的著作中,把“妇人方”列为卷首,对许多妇科病作了专门研究,有一病而立数方,也有一方而治数病的,具有新的系统性。孙思邈在针炙学方面他首创了“阿是穴”和“手指同射法”:他最早提出使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他首先主张凡疾病应先食疗,食疗不愈再予服药。
扁鹊(约公元前401一前310年)春秋旧战国时期郑州人(现河北任丘),姓秦名越人,年青时曾在一家族馆干活,结识了一位叫长桑君的民间医生,两人和睦相处十多年,长桑君见扁鹊虚心好学,就把自己的医术和验方传授给他,从此扁鹊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医疗技术,成为当时一位很有名的医生。人们见他医术高明,尤其是看病时候好象能看见病人的五脏六腑,真好象神话中的神医扁鹊一样,能给人们带去吉祥,于是就把他称为扁鹊。他反对巫术治病,重视望、闻、问、切诊病,是中医脉诊的创始人,曾被史学家司马迁誉为“脉学之祖”。他不仅精通内科,而且也精通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秦国的太医令李醯知道自己医术不如扁鹊,就派人把扁鹊暗杀了。后人为纪念他,尊他为“医学祖师”。直到现在,凡是得到人们尊重的高明医生,都给子“扁鹊再世”一类的誉称。
董奉,东汉建安时期名医。又名董平,字君异(一说字君平,《大越史记全书》说字“昌”),号拔墘,侯官县董墘(一说董厝)村(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华佗(公元110-207年)是后汉到三国时代的人。家乡是沛国谯郡(现安徽毫县)。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炙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曾多次成功地开腹破背,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发明麻醉剂,并最早应用全身麻醉的医学家,堪称“外科鼻祖”。早在1700多年前,他就发明了中药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散方有蔓陀萝花、乌头、附子等所组成。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病人用酒冲服后,就会全身麻醉,失去知觉,这样就好进行腹腔手术。一次,他为蜀国名将关羽中箭处涂了麻药,将皮肤、肌肉切开,用刀刮清骨头的箭毒,然后敷上一些药,包扎了一下,手术就结束了,不几天关羽的箭伤就全好了。后世人仍常以“华佗再世”来形容一个医生的医术高明。他还创造了“五禽戏”,强调锻炼和劳动,以增强体质。后因不从曹操征召,立遭杀害。
张仲景(公元142-210年),后汉末年南郡涅阳人(今河南南阳)。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因聪颖博达,长进很快。由于当时战乱不绝,伤寒流行,百姓病死的很多,张之宗族300余口,10年间死去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他钻研古代医书,并广泛搜集有效方剂,著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因此被称作“医方之祖”。他自己则被民众尊为“医圣”。张仲景去世后葬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1959年,郭沫若为新建的张仲景纪念馆题写“医圣祠”三个大字。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㈥ 请问:中国医药学。是谁发明的具体有哪些
轩辕氏,神农氏,有皇帝内经,神农尝百草,后世有东海方士,扁鹊,华佗,李时珍
㈦ 中国古代的道士发明了火药、推进了医学,还有哪些贡献
古代道士也是要早晚学习经文和符箓的,并不是天天在那做道场或者斩妖灭邪。并且很多道教会写书法、会弹琴、会画画、会捉、也可以像孙思邈一样跑去当医生,更恐怖的是人家还有崇高的信仰,因此会的本领非常多。古代的道士发明了火药、推进了医学,还有:
五代道士烟萝子是五代时的道士,绘制了《内境图》,是我国最早的人体解剖图,更厉害的是跟现代解剖学基本一致。
道士的贡献非常多,还有专门研究出了耐火密封的材料、对数学的贡献、在大气压力方面的研究、在天文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我国古代的道士真的算的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㈧ 中国古代医药学成就表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③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④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要点。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㈨ 举出十项中国医药学史上重要的发明发现
青蒿素算一个吧
㈩ 古代医学发明家
我国古代医学家中发明五禽戏是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专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属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