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古今中外发明

古今中外发明

发布时间:2021-09-04 11:23:36

1. 古今中外的科技发明有什么

史丰收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史丰收速算法发明人 史丰收(1956.2.23.-2009.9.29.),男,陕西省大荔县两宜镇人。 198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曾任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国际速算发明家史丰收教授,从11岁开始钻研速算法,经过10年的努力,成功地打破几千年来四则运算的传统计算法,创立了能够不用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从高位算起、一口报出正确答案的快速计算法,因而轰动海内外,获得极高的评价。史丰收教授不但受到国际学术界瞩目,亦被列为中国大陆的数学奇才。史丰收速算法的计算速度甚至比计算器还快,1990年由国家正式命名,现已编入中国大陆九年制义务教育《现代小学数学》教材和马来西亚国家正规教材,史丰收教授的事迹已编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本和《思想品德》课本及中学《政治》课本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史丰收速算法”是教育科学史上的奇迹,对开发人脑智能具有重要意义,应向全世界推广。1991年5月,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在中国深圳成立,美籍华人、世界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分别题词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亲自发函祝贺。“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也随后成立,成为研究“史丰收速算法”的重要学术重地。 目前,史丰收速算法已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传播,学生达上千万。史丰收速算法这项由中国人发明的智慧成果正在造福人类。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连续三届总干事亲切接见史丰收教授,并对史丰收教授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现在,他正在积极从事推广工作,希望这项中国人发明的智慧成果,能贡献给全人类。 1967年11岁的小丰收与母亲的合影。他母亲信奉基督教,具有勤劳俭朴、善良为人的品德,对子女教育要求非常严格,从小要求他们爱祖国,为人民做好事。这一年,11岁的小丰收正式提出速算法的课题。母亲的期望无时刻不激励着他树立为国争光、刻苦钻研、立志成才的理想。由于当时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被迫停课,于是他无法上学读书,便在家里埋头钻研速算法,有限的练习纸用完了,由于家庭贫困买不起纸和笔,他便在墙壁上练,用木棒在地上坚持练,甚至在被单上、自己身上、手背上都写满数字,被别人误认为“疯子”。 有最了解他的慈母才理解孩子在探索速算法。“天道酬勤”、“功不负人”,他终于在1970年成功发明了速算法。1992年正当史教授要把自己发明的速算法成果向全球推广之际,惊悉在家乡的母亲因心肌梗塞不幸与世长辞,这对工作在离家乡千里之外,深爱自己慈母的长子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为了报效祖国的培养,实现慈母要为人类做好事的嘱托,他化悲痛为力量,孜孜不倦的投入史丰收速算法的推广工作,立志为中华民族争光。 2009年9月29日,速算大师史丰收不幸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史丰收的骨灰,10月4日从北京护送至陕西省大荔县的故乡安葬。 英雄出少年 史丰收从小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上幼儿园时总喜欢把“小”字倒过来写,阿姨说他写错了,他却说“大”字的两条腿向外伸得大大的,“小”字的两条腿就应该向里并得小小的。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上算术课,他向老师提出了一个怪问题:“算术能不能从左向右算起、从高位向低位算起呢?”此刻老师没有批评他问得奇怪,而是鼓励他说:“古今中外,几千年都是从低位算起的,这是古人总结的经验,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发明创造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站好创新的制高点,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谁也没想到年仅11岁的史丰收真的搞起了发明创造,他开始了从高位算起的艰难探索。那时正逢文革时期,学校停课了,这却正好给史丰收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他每天就趴在家里的大炕上列算式,找规律。练习本写完了,就在废纸上写;废纸写完了,就在自己身上画;身上划不下了,就在地上、墙上画。那时史丰收家的墙上写满了算式,本来雪白的墙壁都成了“麻子脸”,他妈妈说那时家里整个就成了数字的海洋,随便那里都有史丰收写下的数字和算式。有次他妈妈给他两个大馍吃,见他正忙着计算顾不上吃,就把大馍放在他旁边让他等会吃,谁知老半天,他也没吃一口,却在大馍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学校停课七个月,史丰收在家算了七个月,终于摸索出了任何数乘以2至9,从左向右,从高位到低位的速算规律,编出了“算前位,看后位,提前进位”的速算口诀。 “天天算”+“时时算” 史丰收迷上了他自己发明的速算法。文革时搞“天天读”,要求学生上课背毛主席语录,史丰收经常在桌面上立一本红皮书,像搭个小屏风似的,然后就躲在下面算他的算术。后来秘密被老师发现了,他解释说语录本他早在课外时间背熟了,现在可以腾出时间来算算术了,老师一考他语录,他真能背诵如流,因为他的聪明好学,老师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从此格外爱惜他,允许他在别人“天天读”的时候进行他的“天天算”了。 史丰收不仅“天天算”,而且“时时算”。他不放过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验证他的算法的机会。给别人算帐他最热心,时间久了,人家知道他算帐又快又准也乐意让他帮忙。即使走在街上看见汽车奔驰而过,他也会将汽车后面的号码数字乘一遍,诸如此类的计算他乐此不疲。有一次他和一个小伙伴在街上走,他口里嘀嘀咕咕地默算着数字,手指也不停地掐着。正好一位妇女领着一个小女孩迎面而来,突然小女孩站住不动了,惊疑地看着史丰收对她妈说:“那个人怎么啦?好像是个神经病。”这些话史丰收一点没听到,还沉浸在他一个人的数字世界之中,过后同伴告诉他,他才禁不住大笑起来:“啊,我成了神经病!”史丰收就这样算了三年,终于在解决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多位数乘法和加、减、除法的速算规律。 梦圆科大 1972年,史丰收在西北大学附中学习其间,鉴于他的优异成绩,北京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他入学,但由于当时正处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北京大学的申请未获批准。史丰收高中毕业后,又值“四人帮”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他被认定为“修正主义的苗子”受到批判,不得不离开省城回到家乡,史丰收处于极度悲愤之中。1977年恢复高考,史丰收高兴地参加了高考,却因准备不充分未被录取,再一次受到挫折。 1978年1月,史丰收决定进京毛遂自荐,农历大年初四踏上了进京的列车。在北京,史丰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局的热情接待,他的速算法也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学者的肯定。经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批示,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史丰收为数学系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杨海波特意委派一位讲师与史丰收住在一起,给予重点培养。杨海波还经常亲自对史丰收谆谆教诲。在中国科技大学期间,史丰收学习了马克劳林级数,解决了对数和任意三角函数的速算问题。1979年3月,史丰收在学校的支持帮助下,撰写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快速计算法>>一书,先后发行2000多万册。同年9月,中央电视台特邀他举办<<快速计算法>>电视讲座,在全国引起轰动。史丰收立即闻名遐迩、成了全国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他的脑子比电脑快 史丰收速算法不仅获得了国人的认可和青睐,也受到国际人士的关注。1987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访华,特意会见了史丰收教授,并看了他的速算表演,惊叹不已。他当即邀请史丰收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大会。10月23日中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厦,史丰收为参加大会的158个会员国的代表进行了速算表演。出第一道题的是斯里兰卡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的夫人,当这位夫人把891876乘9写在黑板上,手中的粉笔还没有放下的时候,史丰收已经把答案写了出来:8026884。随后,裁判手中的计算器也显示出了相同的答案。接着一位非洲国家的代表出了一道用17个个位数字相加的题目,史丰收不假思索地就得出了答案,而裁判此时还在一个数一个数地在计算器上相加呢!黑板上又出了一道多位数相乘的题目:43879乘以7089。史丰收略一思索,得出了答案:311058231。而这时裁判手中只有8位数字的计算器却无论如何也显示不出9位数的答案,引起了在座观众的一阵大笑。在半个多小时的表演中,史丰收进行了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开方等数学运算,并向观众介绍了速算的原理和推广情况,获得了一阵阵掌声。担任裁判的印尼大使握着这位年轻速算专家的手风趣地说:“我的结论是,你的脑子比计算机的电脑快!” 目录

2. 古今中外有哪些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1.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有时他一个星期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当然更谈不上去上学了。
他特别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簿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己配上插图。
2.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3.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4.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5.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6.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7.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
8.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由于他对电化学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姓——“法拉第”,作为电量的单位;用他的姓的缩写——“法拉”作为电容的单位。

1***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2.牛顿1661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学士学位。随后两年在家乡躲避瘟疫。这两年里,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数重要科学创造的蓝图。1667年回剑桥后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次年获硕士学位。1669年任卢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币厂监督,并移居伦敦。1703年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潜心于自然哲学与神学。
3.牛顿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微积分和经典力学的创建。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的乌尔姆,1955年4月18日卒于美国的普林斯顿。
4.***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约公元前287年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古拉,公元前212年卒于同地。
5.****阿基米德早年在当时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学习,关于他的生平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却广为流传。他确立了杠杆定律,并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并用来鉴别皇冠的真假;曾设计了许多战争机械,对抗敌人的进攻……
后人对阿基米德给予很高的评价,常把他和牛顿、高斯并称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数学家。

3. 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创造性发明的故事

微波(发现者:珀西·斯宾塞)

美国雷神公司(Raytheon)工程师珀西·斯宾塞又是一位著名的电子学奇专才。 1945年斯宾塞正在测属试用于雷达装备的微波辐射器(磁控管)时,突然感觉西裤的口袋里有点不对劲,甚至听到了咝咝的声音。斯宾塞停下手里的工作,结果发现是它口袋里装的一块巧克力融化了。他猜可能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由此他立刻意识到也许可以把微波应用到厨房烹饪上,于是微波炉诞生了,这种厨具真可谓是全球的小吃爱好者和单身汉们的大救星。

4. 古今中外发明的故事

张衡发袭明地动仪
马钧发明翻车
杜诗发明水排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黄道婆发明纺纱
沈括发明的太多了,就不具体说了
嫘祖发明了养蚕
华佗发明麻沸散(一种麻醉济)、外科手术、五禽戏
诸葛亮发明了独轮车、孔明灯
最重要的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5. 古今中外发明、成就

范围广阔,难以言尽。四大文明古国各有千秋,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地震仪,造纸术,火药。

6. 古今中外的发明有哪些

1、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2、火药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 ,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

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的。

3、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4、原子弹

1945年8月,毁灭地球的潘朵拉盒子在日本广岛与长崎被打开,当时国际上一心只想以这种威力极大的致命破坏性武器去压倒对方。

美国首先在1945年7月于新墨西哥州试爆成功,苏联紧接着在1949年成功试爆,英国是1952年,法国是1960年,中国是1964年,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5、人造卫星

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试射成功的,紧接着美国的探险者1号在 1958年1月31日试身成功,从此以后这些随着地球自转运行的人造卫星愈来愈多地漂浮在大气层外。原来运用在军事科技上的人造卫星,后来慢慢演化出通讯、绘图、侦测、气象等不同用途的卫星家族。

7. 古今中外的发明故事有哪些

古今中外的发明故事有:

张衡发明地动仪。

马钧发明翻车。

杜诗发明水排。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黄道婆发明纺纱。

沈括发现石油。

嫘祖发明了养蚕。

华佗发明麻沸散(一种麻醉济)、外科手术、五禽戏。

有一次,沈括在书中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句话,觉得很奇怪,“水”怎么可能燃烧呢?他决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沈括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当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沈括弄清楚这种液体的性质和用途,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叫石油。并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从而减少砍伐树木。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记》中写道:“鄜、延境内有石油……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甚黑……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沈括发现了石油,并且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是非常难得的。沈括发明的“石油”这个名词便一直沿用到今天。

8. 古今中外的发明家有谁

1、张衡,东汉人,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张衡发明了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 。代表作有《灵宪》、《浑仪图注》、《算罔论》、《二京赋》、《归田赋》。

2、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工匠。鲁班发明了墨斗、刨子、钻子、锯子。被后世称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的“鲁班奖”也正是为了纪念鲁班这一先师,这也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最高荣誉奖。

3、徐舜寿,1917年8月21日—1968年1月6日,毕业于清华大学,飞机设计师。他设计的飞机有歼教-1、初教-6、强-5、歼-6、轰-6、运-7。代表作有《飞机的疲劳寿命》、《飞机强度学》、《飞机构造学》。

4、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人,发明家、企业家。1879年10月21日,电灯研制成功,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同时也促进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他被世界所熟知。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1915年爱迪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和“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5、维尔纳·冯·西门子,德国人,发明家,企业家。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由西门子公司创造的电梯、电力机车、指南针式电报机 、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 、直流电动机、直流发电机 、电力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 、海底、地底电缆投入到生活中使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9. 古今中外的发明家和科学家,越多越好,注明发明了什么。

汤姆逊(—1940)英国物理学家。1897发现物质结构的第一种基本粒子一电子。 富尔顿(1765—1815)美国发明家。1807年,富尔顿制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国工程师。1868年,制成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内燃机汽车。 伏打(1745-1829)意大分物理学家。1800年,他制成伏打电堆,不久又发明伏打电池,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定而持续的电流。 奥托(1832一1891)德国工程师。1876年,制成第一台四冲程循环的煤气内燃机。使汽车和其后飞机的问世成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国机械工程师。1883年制成的第一台汽油机,1886年又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内燃机汽车。 帕森斯(1854—1931)英国发明家。1884年制成第一台多级反动式汽轮机。 狄塞尔(1858-1913)德国工程师。1897年制造了第一台柴油机。 贝塞麦(1813—1898)英国工程师。1856年发明转炉炼钢法。 爱迪生(1847—1931)美国发明家。他一生完成1300多项发明,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1897年,他成功地研制出白炽灯。 莫尔斯(1791—1872)美国发明家。1837年,发明电报机,1844年5月24日,拍发出世界上第一封电报。 贝尔(1847—1922)美国发明家。1876年发明电话。 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工程师。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10. 中国古代十大发明

1、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

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3、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4、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5、张衡天文学 东汉时期 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

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他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阅读全文

与古今中外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