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于音乐的题目
这问题……我就汗~~
音乐是什么?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音乐是什么?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门。
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
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
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
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各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系统,民族音乐学是一门以该领域为讨论对象的学科。
② 标题音乐作品有哪些
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
③ 一些音乐题目
我有些不会,会的事:6、《Hand in Hand》、《我和你》9、萨马兰奇14、打击乐器,清脆,简单 。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 四川;河南;安徽;东北。18、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之为“国粹”。京剧以歌舞演绎故事,是各行类艺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艺术的综合体现。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出。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其影响力据各剧种首位,受到各族人民喜爱。
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京剧的四功五法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国粹的另一层意义来自于国际对京剧的评价,世界上对京剧艺术赞叹不已,称为东方的歌剧。京剧是集歌剧、音乐剧、舞蹈、话剧等舞台艺术的集大成剧种,这是西方艺术所没有的。 19、。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21、卢恰诺·帕瓦罗蒂、普拉西多·多明戈、何塞·卡雷拉斯23、“西方音乐之父”德 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
④ 音乐欣赏的考试题目
答 :
1.交响曲和其他音乐体裁相比,就象文学中的戏剧或小说一样,具有较大的规模。它结构宏大、色恣绚丽、音响丰满,音乐有广阔的发展,因而能够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发展来深刻地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等。
交响曲的组成部分:
和奏鸣曲一样,交响曲通常包含四个独立的乐章,但各个乐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按照一定的关系先后排列,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思想。
第一乐章是快板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是一种戏剧性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呈示部包含出现在不同调往上的主部和副部,先后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性格上有鲜明对比的主题陈述出来,就象戏剧中的第一幕揭示出主要人物的形象一样。展开部运用各种手法把呈示部中的各个主题加以变化发展。显示它们的相互影响和矛盾冲突,好比戏剧中积极展开着戏剧情节的第二幕。再现部则在调性归于统一的新的水平上,重现呈示部中的主题,有如戏剧的最后一幕,表现矛盾的基本统一和解决。用奏鸣曲式写成的第一乐章最适于表现人们紧张的活动和斗争。
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它通常是整个交响曲的抒情中心,适于表现人们的生活体验、心理感受和哲理性的思考等。这一乐章常采用三段式、变奏曲式或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写成。
第三乐章又是快速乐章,常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大多用复三段式写成。这个乐章一般比较生动活跃,常反映出人们斗争之后的休息、娱乐等。
第四乐章即终曲,通常为快板或急板,多用回族曲式、奏鸣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写成。内容常常是描绘生活风俗的情景和人民群众欢庆节目的宏伟场面。
2.A呈示部:1主部(主调呈示主题);2连接部(引出副部);3副部(属或平行调对比的新主题);4结束部
B展开部:1引入; 2展开部主体;3再现准备;(非主调)
A再现部:1主部(主调呈示主题);2连接部(引出副部);3副部(主调统一的新主题);4结束部(主调)
3.我喜欢我喜欢《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该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成为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d小调第九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庞大的诙谐曲式。贝多芬打破了古典交响乐中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这一乐章的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具有精力充沛的奥地利民间舞曲的特征,但其中还带有不安的情绪。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曲的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第一乐章一上来就用一种严肃、宏大的气势表达出了整部作品的思想源泉。其实这是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复表现过的主题——斗争,也折射出斗争的必然过程——艰辛。旋律跌宕起伏,时而压抑、时而悲壮,似乎看到的是勇士们不断冲击关口,前赴后继企盼胜利的景象。 紧接着的第二乐章,按照传统通常应该是慢板,但是贝多芬打破了这一惯例,居然用了极活泼的快板,整个第二乐章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给正在战斗的勇士们以积极的鼓励,似乎让人们一下子在阴云密布的战场上看到了和煦的阳光和蓝色的天空。同时主旋律中带有奥地利民间舞曲“连德勒”的特征,和谐而具有舞蹈性。但是仔细品味,大家不难发现,到了乐章最后,旋律重新开始急促起来,隐约透露出非常不安的气氛。 第三乐章倒是慢板乐章了,贝多芬有意在编排上作了创新。这个乐章相对前面两个乐章显得宁静、安详了许多,旋律虽然平缓,但是不失柔美。法国著名作曲家、乐评家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第三乐章共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在前两个乐章表现出激烈的战斗场面之后,第三乐章似乎是大战中短暂的平息。 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在一些唱片中,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唱片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其实上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其中的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这个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好像一缕阳光突破浓密的云层洒向大地,整个欢乐的主题渐渐拉开序幕,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当然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了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如今《d小调第九交响曲》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说欢乐颂是贝多芬交响乐的颠峰之作,更因为整部作品仿佛是贝多芬一生与其命运的一部斗争史。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⑤ 谁能提供几个音乐专业方向毕业论文题目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
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
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
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
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
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
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
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
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
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
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
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
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
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
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
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
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⑥ 音乐类题目
11.b 拉威尔
12.a 呈示部
13.a 福建南曲
14.d 交响乐
15.c 熏风曲
16.d 笛 萧
17.a 巴洛克时期
18.b 四(其实原本有五个乐章,只是后来遗失了第二乐章,变成了现在的四个乐章)
19.a 奥地利
20.b 四
采纳我吧,我是一个一个输的啊! 非常感谢!
⑦ 关于音乐赏析的题目
第一题1
第二题4
第三题2
第四题2
第五题2
第六题2
第七题1
第八题2
第九题1
第十题3
第十一题4
第十二题3
第十三题1
第十四题3
第十五题2
第十六题2
⑧ 用15个音乐作品标题写故事
我是个不喜欢读传说中的名著的人,但偶尔的一次心血来潮我居然看了《和平与战争》,《茶花女》,命运有时真的很奇怪哦,有的人的人生是如此的悲怆,大家肯定看过杨乃武与小白菜吧,她的人生很值得人同情哦。他们爱的也是如此的艰辛,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的爱情很凄美。有人会用蝴蝶比喻爱情,可是蝴蝶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对我来是或好像一片新大陆要我去探究
小时候最喜欢狂欢了,长大了慢慢的开始喜欢安静的事物。喜欢小河淌水的幽静,喜欢温柔的月光,喜欢看喷泉,喜欢大海……突然很想去那些有河有湖的地方,想去珊瑚海,想去蓝色多瑙河
这些应该都是水晶梦吧!但是我相信,现实与梦想只有一步之遥,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也是我们梦想实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