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最早的齿孔邮票是哪个国家发行的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到1854年在英国首先出现有齿孔的邮票
现在我们常见的邮票,它的四边像锯齿一样,仔细一看,是许多半圆形小孔,一个挨着一个均匀地排列起来,很有规律。它就是邮票的“牙齿”──齿孔。
齿孔是邮票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齿孔,看上去就不像邮票了。不过,人类最初使用的邮票,并没有齿孔,出售邮票时就用剪刀一枚枚地剪开,很不方便。邮票齿孔的出现,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邮政部门颁布了奖赏条例,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给予奖赏。那时候有个少年,他妈妈做针线活时,他在一旁用针刺着纸玩,在那张纸上刺成一排排的小孔,结果这张纸很容易地撕开了。这时他忽然想起了邮政部门颁布的条例,觉得这个办法可以解决邮票的剪裁问题。于是他向有关部门作了报告,结果他得了奖赏。
1854年英国发行了有齿孔的邮票。邮票有了齿孔,出售时就方便多了。后来许多国家也发行了有齿孔的邮票。
邮票的齿孔本来就是为了撕开方便,并没有别的用途。可是各种邮票的齿孔千差万别,就是同一种邮票,齿孔也有差异,这又引起人们的兴趣。集邮者把齿孔分成许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光齿:邮票打孔后,孔内的小圆形纸屑全部脱落,齿和孔干净利落,没有“毛茬”。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邮票大多数是光齿。
毛齿:孔内纸屑没有完全脱落,齿孔不清晰,毛毛草草,所以叫毛齿。我国邮票中有不少是毛齿的。
点线齿:它的齿孔不是圆形,而是一段段短粗的线。邮票撕开后几乎看不出齿孔。
方形齿:这种齿孔是方形的,孔的方形纸屑完全脱落。人们把这种邮票叫做“寸方城”。这种齿孔就好像“寸方城”的城墙一样了。方形齿的邮票可不多,左面是一枚刚果发行的邮票。
我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使用的邮票,大多没有齿孔。这是由于物质条件极为艰苦,没有打孔设备。1946年陕甘宁边区邮政印制一套延安宝塔山图的邮票。没有打齿孔。为了提高效率,革命前辈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块刻腊版的旧钢板,把它的一边磨得很薄,锉出一个个小锯齿。打孔时把整张的邮票放在木板上,钢板的锯齿对准邮票图案中的骑缝,用锤子猛力一砸,就打出了长方形的齿孔。这种手工打制的齿孔,在世界邮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小小的邮票齿孔,凝结着革命前辈的血汗,它也是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的历史教材。
现在有许多国家发行的邮票,有的不打齿孔,这并不是没有打齿孔的设备,也不是人们的疏忽,而是为了引起集邮者的兴趣。这是特意发行的无齿孔邮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行了四套无齿孔邮票。即:《熊猫》、《金丝猴》、《梅兰芳舞台艺术》、《儿童生活》。无齿孔邮票发行量不大。
人们通过对邮票齿孔的研究可以鉴别邮票的版别,发行时间和地点。例如,普通邮票由于用量很大,同一种图案、面值的邮票往往印很多次,集邮者除了研究图案中的微小差别外,还可以研究齿孔的区别。所以对邮票齿孔的研究也是集邮的一个内容。齿孔除了形态不一样,还有大小,有疏有密,怎样区别呢?
早在1866年,一个名叫勒格拉的法国医生,创造了计量齿孔的方法,他搞出一个量齿尺,用它来度量齿孔的疏密程度。他用“度”作单位来度量。齿孔的度,是指20毫米内有几个齿孔,就是几度。
量齿尺有的用硬纸卡印制,有的用铝片制成。量齿尺上有一排排20毫米长的齿孔。度量的方法很简单,把邮票的齿孔对准尺中的某一排,齿对齿、孔对孔,大小完全吻合,这排齿孔旁边注明的数字,就是这枚邮票齿孔的度数。图示邮票为11.5度。
邮票的齿孔,对邮票的美观起了一定的作用。损坏一个齿,就像掉了一颗牙齿,成了“豁牙子”,所以对它要注意保护。我们从信封上洗下邮票时,注意不要碰掉齿孔;往邮册中插邮票的时候要细心,不要折坏齿尖。保持邮票齿孔的完整,不仅使邮票完美,而且对于研究邮票也很重要。
⑵ 二年级语文下册由票齿孔的故事邮票怎么发明的
我们知道,贴上邮票的信件,就像拥有了一张通行证,可以畅通无阻地传递到世界各地了。在邮票发明以前,收信人要付钱给邮递员作为邮费,可一些人经常付不起钱,让邮递员白辛苦一趟,把信退回去。后来有个叫罗兰·希尔的人建议政府印一些邮票,由寄信人购买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从此,就产生了邮票。 1840年,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面值1便士,用黑色印刷,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的邮票。这枚邮票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在邮票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邮戳的用途 盖过邮戳的邮票是集邮朋友非常珍贵的收藏品。邮戳除了具有纪念意义外,细心的小朋友还能发现什么呢?看一看,原来上面有日期和地点,我们知道了,信是什么时间寄出的,从哪里发过来的。每一张邮票只能用一次, 所以盖过邮戳的邮票也就不能再用了。 齿孔邮票是谁发明的 1854年,英国发行了第一枚带有齿孔的邮票,方便了以前用剪刀把整张邮票一枚一枚剪开的麻烦。这是一个叫享利的人偶尔看到一位记者用别针在邮票的空隙间扎孔得到启示,回到家后制作了邮票打孔机,以后被正式采用。
⑶ 带齿孔的邮票是哪国谁发明的
英国 。 准确的说,是英国绅士阿切尔 。是他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而最早带齿孔的邮票就是阿切尔发明的打孔机生产制造的 。
⑷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是这样的:
传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848年,有位新闻记者在伦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边喝酒边撰写当天的新闻,稿子写好后,分别装进信封,准备寄到几家报馆去。这时,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张维多利亚女皇像邮票,想向酒店老板借一把剪刀将邮票剪开。酒店老板说;“先生,实在对不起,我们这里没预备剪刀”。 稍后,这位聪明的记者顺手从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别针,在邮票与邮票的空隙间扎了一串均匀的小孔,然后轻轻撕开,便解决了这个难题。
记者的举动被身旁一位名叫亨利.亚瑟尔(有译为 亨利.阿切尔)的有心人看到, 回去以后,他便开始研制。 经过努力,他设计制造了一台邮票打孔机,几经改进后,制造成功。 于1854年被英国邮政当局正式采用,同年便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带齿孔的邮票 “红便士”。
世界上第一种有齿孔的邮票 “红便士”
⑸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邮票齿孔的故事》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读本[1],由陆洋朗读[2]。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⑹ 谁发明了齿孔邮票这项发明被谁采用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出售时需要用剪刀一张一张地剪开。
伦敦一位记者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里,把当天的新闻写成稿件后,分装在几个信封里,准备寄往外地的几家报馆。他取出从邮局买来的一大张邮票,却找不到剪刀。这时他机灵一动,从衣襟上取下一只小别针,在邮票空隙间刺了一连串均匀的小孔,然后轻轻一撕就开了。一位名叫亚瑟·亨利的青年目睹这一情景后,受到启示,研制出一台邮票打孔机,后来被英国皇家邮政局所采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上所有的邮票都采用了齿孔机来打出齿孔。
⑺ 邮票的齿孔有什么来历
1854年,英国发行了第一枚带有齿孔的邮票,方便了以前用剪刀把整张邮票一枚一枚剪开的麻烦。这是一个叫享利的人偶尔看到一位记者用别针在邮票的空隙间扎孔得到启示,回到家后制作了邮票打孔机,以后被正式采用。
⑻ 谁发明了邮票上的锯齿
你说的“邮票上的锯齿”,叫邮票的“齿孔”。
邮票的齿孔是一位英国的发明家----阿切尔【音译】发明的。
⑼ 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
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发明的。准确地说是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所以后来就有了带齿孔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