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一根细细的小钢管能做什么小发明
1、美国人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钢笔。在中世纪,人们用一种削尖的鹅羽毛写字,它被称为“羽毛管笔”。在自来水笔发明以前,欧洲人千余年使用的一直是翎管笔,也称羽毛笔。它是使用鸡、鸭、鹅、鹰等鸟类的翅羽毛制作的,最常用的是鹅翅羽毛。英语中自来水笔一词“pen”就是从拉丁语“羽毛”一词演化而来的。但翎管笔的寿命很短,笔尖很容易磨秃或劈裂,一支笔能写几千字就很不错了。后来,人们在翎羽毛笔尖上包上一层金属薄片,诞生了金属笔尖。1809年9月23日批量生产的自来水笔在英国上市。1884年美国人刘易斯·埃德森·沃特曼(LewisEdisonWaterman,刘易斯·爱迪生·华特门)应用毛细原理设计成具有毛细作用的零件——笔舌,它与钢笔尖紧密互配,然后用滴管将墨水注入空心的笔杆,依靠毛细引力作用,使用墨水自动流向笔尖,形成了自来水笔的雏形。沃特曼最初的笔有一种原始的注系统。笔主必须用一支眼药水滴管,来将墨水弄到自来水笔的吸水管里去。此后围绕着钢笔的各种专利有400多项。这些改进包括了:做成了具有弹性的橡胶笔胆,运用大气压差原理设计成吸水结构,代替了滴管注水。此外还做成了笔套,笔夹,使自来水笔具有保护和随身携带佩挂的功能。20世纪初,装有挤压吸取墨水橡胶管的笔风行起来了。从这时起也有了带一根挤压橡胶管杠杆,自动注入墨水的自来水笔。尽管如今有了许多常用的不同类型的笔,可许多人仍然偏爱自来水笔平滑的书写作用。
2. 无缝钢管多久发明的,最早的制造工艺是什么
黑管”是制管行业的一句行话(非标准行业名词术语),它是指未镀锌和未经其它永久性涂装处理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
钢管的使用是由1815年苏格兰的一位发明家为输送灯火用煤气而将枪筒连接起来才开始的。1836年英国已经有了挤压法生产无缝钢管的专利,但直到1885年孟内斯曼(Manmesmann)兄弟才发明了由棒钢直接生产无缝管的工艺。在焊接管方面,1923年取得专利,经过了低频电阻焊接法和直流焊接法,现在已进入到主要生产中、小直径钢管用的高频感应焊接法(沙麦――朱鲁法)时代。另外,对于大直径钢管,采用U.O成型工艺埋弧自动焊生产直缝管,采用螺旋成形工艺埋弧自动焊生产螺旋钢管。
3. 中国无缝钢管是那年制造出来的
4. 钢管舞的发明者是谁钢管舞的发明者是谁
有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是, 它脱胎于12世纪一种原始部落进行生殖崇拜的舞蹈。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现代钢管舞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日夜不休的建筑工地,最初是一些建筑工人拿着建筑钢管一边跳舞一边歌唱,在繁重的工作中娱乐一把,表现了美利坚民族开朗乐观的民族性格,因此,钢管舞也被视为世界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5. 谁发明了钢管舞
,酒吧女郎。。。。
6. 无缝钢管发明于何时
1885年英国的孟内斯曼兄弟发明了由棒钢直接生产无缝钢管的工艺。
7. 不锈钢是谁发明的
最先认识到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蒙纳茨和博尔斯特。蒙纳茨于 1911年在德国获得了生产不锈钢的专利。然而说到不锈钢真正的发明者,蒙纳茨似乎比不上英国的冶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支,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士兵们用的步枪膛极易磨损,而且容易生锈。于是,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和生锈的合金钢。后来,他往钢中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做了若干试验。但多次的试验都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有一次,他把铬掺入到炼钢的原料里,新材料出来后,外表亮闪闪,十分吸引人。他高兴地把这种钢制成了枪管。可惜,这种钢质地太脆了,在第一次射击试验中,它就“粉身碎骨”了。
布雷尔利在锈蚀的废铁堆中发现,大部分废铁都锈蚀了,只有几块掺入铬的钢管碎片仍然亮晶晶的。这一发现使布雷尔利十分惊喜,他急忙拾回这些“宝贝”详细研究。
经试验分析发现,这些铬钢任凭日晒雨淋也不易生铸,又不像一般钢铁一样“怕”酸碱。由于铬钢太脆、太贵,不能造枪管,于是布雷尔利把这种不生锈的钢介绍给了一家餐具厂,生产出各种不锈钢刀、叉等,使不锈钢顿时轰动了欧洲。1916年,布雷尔利取得不锈钢的专利,人们也尊称他为“不锈钢之父”。
8. 人们受什么启发发明了钢管
………………………你去问古人吧,钢管之前是石头和竹子。作用是用于运水
9. 钢管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这,是法律问题吗?
10. 钢管舞是谁发明的
关于钢管舞的历史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是, 它脱胎于12世纪一种原始部落进行生殖崇拜的舞蹈。
现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现代钢管舞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日夜不休的建筑工地,最初是一些建筑工人拿着建筑钢管一边跳舞一边歌唱,在繁重的工作中娱乐一把,表现了美利坚民族开朗乐观的民族性格,因此,钢管舞也被视为世界十大民间舞蹈之一。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史料分析,最后确认钢管舞起源中国可能非常大,受中国传统杂技影响行程。钢管舞灵感来源于传统杂技“爬竿”,经过形式翻新后以钢管为道具进行攀爬、倒立、悬挂进行舞蹈表演的一种新型舞蹈形式。如今的钢管舞可以说融合了杂技、瑜伽、舞蹈以及体操各项才艺于一体,通过舞台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型健身方式。如果从传统意义上讲,钢管舞传统杂技的产物,而通过近代和现代社会环境的革新,钢管舞如今已经自成一派,融合各种运动技巧于一体的一项舞蹈运动。
唐代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宋国夫人出行图》,描画的就是“载竿”为前导的画面。唐代杂技的特点是综合性、并融性,不仅汉族杂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少数民族及国外杂技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总之,中国杂技艺术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后世杂技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独异记》中记载着一位三原女艺人能头顶长竿载十八人而来回走动,技艺实在是高超。另有幽州女艺人石火胡将“歌舞”、“走索”与“顶竿”等技融于一炉,把《破阵乐》引入杂技艺术的顶竿之技。顶着的百尺高竿上,支有五根弓弦,五个女童身穿五色衣服,手持刀戟,在高竿弓弦表演《破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