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相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861年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由彩色相机拍摄出的彩色相片。
1861年,在皇家研究所做的有关色彩理论的讲座中,麦克斯韦展示了经由三色叠加原理所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带有花呢格纹的缎带。不过由于照相底版对红光和绿光不大敏感,实际拍摄效果与预期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1)彩色照片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
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对焦、变焦等系统,现代照相机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麦克斯韦早在1849年在爱丁堡的福布斯实验室就开始了色混合实验。在那个时候,爱丁堡有许多研究颜色的学者,除了福布斯、威尔逊和布儒斯特外,还有一些对眼睛感兴趣的医生和科学家。
网络-詹姆斯·麦克斯韦
网络-照相机
Ⅱ 彩色照片是哪一年研制出来的
哪一年研制出来的?研究是个过程,有时候很长,我们一般是利用有代表性的事件来表示。 公元1860年,英国麦斯威尔(Maxwell 1831–1879)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红,绿,蓝分别摄影,再重叠放影之方式,成现彩色影像。 公元1869年,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Ducos Hauron)是有史以来第一人提出,依画家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按不同比例作调和,而制作出彩色照片者。其作品虽不尽人意,但是彩色摄影照相已有了突破。 第一幅彩色照片(1877年) 法国人LD杜国豪伦在1869年最早阐述了减色法的成色原理。1877年他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 公元1904年,法国鲁米埃兄弟(Lumiere August and Louis 1862.1864–1954.1948)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 可以看出,底片的研制,先从感受绿,蓝,黄,红逐渐发展成真正的彩色照片的,也就是1904年。
Ⅲ 彩色照片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1861年5月17日,在伦敦英国科普会演讲中,马克斯韦尔用三原色相加混合也就是加色法方法,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图像。他被公认为彩色摄影原理的创立者,彩色摄影的试验从此开始了。
第一幅彩色照片(1877年)
法国人L•D•杜国•豪伦在1869年最早阐述了减色法的成色原理。1877年他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
Ⅳ 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一八三九年八月十五日
2.一八三九年八月十五日,法国科学院大厅,举办了一场光学照片的展出,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当时轰动了整个巴黎。
3.路易斯·达意尔出生于一七八八年,是一位画家兼舞台布景设计师,他三十四岁时,开办了一个小剧场。他为了设计光学布景,制作了一个小木匣子,一端开有小孔,通过太阳光的照射,风景画就能反映到墙上或幕布上。后来他又发现了「暗箱式万花筒」装上镜头和反射镜,使幕布上的布景更加逼真动人。
有一天,达意尔正要让一张薄片能感光时,不料乌云密布,遮住了阳光,他只好把这张感光不足的薄片放在化学品柜子里。
三天后,他从柜子里取出薄片时,发现上面的风景非常的清晰。经过各种试验,终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光学照片。
Ⅳ 彩色照片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国的
彩色照片是从1944年开始传入中国的。
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拍摄时间按照历史资料记载,应该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国大典》照片。
然而在2004年5月份,昆明展出了250幅彩色照片,经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鉴定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
这批照片是由援华美军克林顿·米乐特和罗伯特·伯彻两位先生,于1944年在中国昆明拍摄的彩色反转片,现已无偿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5)彩色照片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公元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斯·杨格发表他的色彩研究说:人们的眼睛可以有红光、绿光、紫光三种视觉神经的色感感觉。
进一步,更宣称自然界皆因有红、绿、紫此三种基本的色彩的混合,才能让人们感觉到许许多多,所有的不同颜色。
公元1860年,英国麦斯威尔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红,绿,蓝分别摄影,再重叠放影之方式,成现彩色影像。
这是色彩加色法,此法引发现今彩色电视机能显示出彩色的原理。从此,引发世界摄影由黑白走入彩色的开始,也就是人们所称谓彩色摄影时代的崛起。
Ⅵ 彩色照片什么时候有的
1860年。
公元1860年,英国麦斯威尔(Maxwell 1831–1879)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红,绿,蓝分别摄影,再重叠放影之方式,成现彩色影像。
这是色彩加色法(Additive Process),此法引发现今彩色电视机(Color Television)能显示出彩色的原理。从此,引发世界摄影由黑白走入彩色的开始。也就是人们所称谓“彩色摄影时代”的崛起。1861年,英国麦斯威尔(Maxwell 1831–1879)拍摄了第一张彩色照片。
(6)彩色照片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中国国内是彩色照片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盛行,并在国内一线城市流行。如果盛行是指广泛使用的话,当时先用的是非数码的相机,后用的是数码相机。
它的铺开不是光是胶片价格决定的,因为彩色冲洗不是自己能做的,所以要看配套设施的发展,所以真正在国内普遍应用是在90年代,因为冲印设备开始普遍应用。
国外盛行大概是在60年代。彩照发明是在1839年美国摄影大师莱维·希尔发明的,从此以后缤纷多姿的天然色彩一直是摄影师们热烈追求的目标。
Ⅶ 照相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彩色照相机呢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第一章 照相机的发展简史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它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1031至1095年)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器、测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围不断扩大。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各国照相机制造厂纷纷仿制莱卡型和罗莱弗莱型照相机。黑白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宽容度不断提高;彩色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化。 从1939年之后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纪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光学工业制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学玻璃,如镧、钛、镉等玻璃。从而更好地校正了摄影镜头的像差,使镜头向大孔径和多种焦距的方向迅速发展。因而,出现了变焦、徽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头。镜头单层镀膜得到普遍推广。照相机出现了计数器自动复零、反光镜自动复位、半自动和全自动收缩光圈等结构。照相机的质量、产量开始飞速发展。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为第三阶段的后期。这期间,日本的小西六摄影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相机--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机.接着日本又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双优先式自动曝光照相机--美能达XDG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开创了一台相机具有多种曝光功能的先例。 这期间,光学传递函数理论进入了光学设计领域,出现了成像质量高,色彩还原好,大孔径,低畸变的摄影镜头。同时,镜头向系列化发展,由焦距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摄远镜头,并有了透视调整、 变焦徽距、夜视等摄影镜头。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部,多种测光、高精度的电子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及易于控制的电子自拍机等都纷纷出现。曝光补偿、存储记忆、多纪录功能、电动上弦卷片、自动调焦等各种功能得到愈益精美的应用,高度自动化、小型、轻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质的各种新型相机,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设备。
Ⅷ 中国彩照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从工具书中看到:专家们从学会的档案库里挑选出各种有代表性的优美照片(有许多从未发表过)编成选辑,作为各个时期的里程碑,从1910年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第一张彩色照片到1927年的第一张水下彩照。
最早的彩照1910年!
关于底片:
公元1904年,法国鲁米埃兄弟(lumiere
august
and
louis
1862.1864–1954.1948)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
公元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斯
杨格(thomas
young
1777–1829)发表他的「色彩」研究说:人们的眼睛可以有红光、绿光、紫光三种视觉神经的「色感」感觉。进一步,更宣称自然界皆因有红、绿、紫此三种基本的色彩的「混合」,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许许多多,所有的不同颜色。
公元1860年,英国麦斯威尔(maxwell
1831–1879)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红,绿,蓝分别摄影,再重叠放影之方式,成现彩色影像。这是色彩加色法(additive
process),此法引发现今彩色电视机(color
television)能显示出彩色的原理。从此,引发世界摄影由黑白走入彩色的开始。也就是人们所称谓「彩色摄影时代」的崛起。
公元1869年,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cos
hauron)是有史以来第一人提出,依画家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按不同比例作调和,而制作出彩色照片者。其作品虽不尽人意,但是彩色摄影照相已有了突破。
公元1873年底,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教授佛克尔(h.w.vogel
1834–1898)将火棉胶感光版,浸在苯铵液后,就能感受绿色光,试验一发表,鼓动了科学家们,寻找其他色彩的感光增添剂。摄影软片,最早仅能感应蓝色光,再改善可感应紫色光,公元1874年,已可感应黄色光,到公元1881年,更进步可以感应到红色光。底片到此,已可以对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有了「色感」,不过,照片的缤纷明丽程度,需要加予改善。
公元1888年,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美国爱迪生(edison
thomas
alva
1847–1931)制造有史来第一部电影摄影机器(kinetograph)。长达50呎的软片上,连续已拍摄有600幅画面影像,放影在一大箱内,有一个看孔,供一人可以看到约一分钟的景物,也就是在中国称之谓「看西洋片」。
公元1889年,爱迪生与伊斯曼合作,建立今后的电影及照相机,胶片的格式与边绞孔距。这是制造摄影器材全世界「标准化」的开端,其意义重大。
公元1894年2月,爱迪生首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拍摄厂棚,拍摄第一部影片运囚车(black
maria),接著「看西洋片」风靡於世。
公元1891年,法国物理学家李普斯(lippmann
gabriel
1845–1921)公布不用染料,新颖的彩色摄影方法。他是巴黎大学著名教授,因首位以科学方法制作出「彩色摄影感光版」,在公元1908年荣获诺贝尔奖。他利用科技在一张全色感光乳剂上,加层反光汞,使光影通过感光乳剂,再反映回来与射入光影「干涉」成潜影,其潜影会接受,各色彩有不同影像,观看时很明显,鲜艳真实。可是,因李普斯方法制出的彩色底片过程很复杂,不能重复印制,又需很长时间的曝光,所以不能够普及。但是他应用科学於摄影上的开发,居功甚钜,诺贝尔奖颁授,实至名归。
公元1904年,法国鲁米埃兄弟(lumiere
august
and
louis
1862.1864–1954.1948)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这是公认「彩色摄影」革命性的大事。鲁米埃兄弟,是世界上从未见到,制造摄影器材的伟大发明家。兄弟俩未到二十岁,就创办一家制造摄影器材工厂,在公元1894年,已年产销了近二百万张底片
Ⅸ 彩色照片在中国什么时候才有的
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拍摄时间按照历史资料记载,应该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成立时的《开国大典》这幅照片。然而在2004年5月份,昆明展出了250幅彩色照片,经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鉴定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这批照片是由援华美军克林顿·米乐特和罗伯特·伯彻两位先生,于1944年在中国昆明拍摄的彩色反转片,现已无偿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但是,根据笔者新近掌握的有关资料,中国最早的彩色照片并非是1944年拍摄的昆明彩色反转片,而应该是1937年由我国摄影大师金石声拍摄的彩色照片《春游》。这一发现如经有关专家考证核实,那将又一次改写中国摄影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