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篮球是谁第一个发明的
詹姆斯·奈史密斯
【历史】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军传入欧洲。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健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略,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这位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全部比赛结束后,琼斯又安排奈史斯主持发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特别勋章,以表彰他发明篮球的功绩。当一位德国小姑娘向他敬献月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得把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Ⅱ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什么体育学院教师哪个发明的
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Dr. James Naismith,1861年11月6日-1939年11月28日),加拿大人,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和回第一位倡导在美答式足球运动中使用头盔的人。他同时也是第一位篮球教练召集了5位球员组成一支球队,是篮球运动的发明者,被誉为“篮球之父”。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
Ⅲ 篮球是由哪国人什么时候发明的
1891年12月,美国马萨诸塞州,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
Ⅳ 美国大学里的篮球名校有哪些
1、杜克大学
杜克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达勒姆的知名私立男女合校研究型大学。作为全美最著名的大学运动代表队之一的杜克男篮,是历史上获得殊荣第四多的大学篮球队。杜克的篮球理念是注重团队配合,球员的篮球素质都比较高。杜克大学在NCAA就是贵族的代名词,该校毕业的球员大都球风优雅,比如92年NBA榜眼秀雷特纳、94年探花郎格兰特-希尔、02年榜眼杰-威廉姆斯、埃尔顿-布兰德、卡洛斯-布泽尔以及火箭球员肖恩-巴蒂尔等等。
2、乔治敦大学
乔治敦大学创建于1789年,是美国最古老的综合性私立大学之一。它是一支始终发挥稳定的球队,乔治敦大学虽然没有过非常骄人的战绩。但这所大学却为NBA培养出了几位名人堂成员和未来的名人堂球员,他们分别是帕特里克-尤因、阿伦佐-莫宁、穆托姆博和阿伦-艾弗森。
3、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办于1919年,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中的第二所大学,简称洛加大,洛杉矶加州大学是美国享誉盛名的高等学府,在各种大学排名中均有良好成绩。洛加大同时也因其学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闻名于世。洛加大的学生参加了自1928年以来的每届奥运会,并且获得了包括106枚金牌在内的214 枚奥运会奖牌。洛加大是一所富有传奇色彩的篮球名校,在现役NBA球员中,毕业于UCLA的主要有巴伦-戴维斯、阿里扎、乔丹-法玛 、贾祖里奇以及沃特森
4、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是一所男女同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每当人们提到北卡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首先都会想到这是迈克尔-乔丹的母校。北卡之所以能闻名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培养出的球员让人始终对这所名校充满敬意和关注。除了迈克尔-乔丹之外,北卡历史上培养出出的球星还包括文斯-卡特、杰里-斯塔克豪斯、安托万-贾米森、“怒吼天尊”拉希德-华莱士等。
5、康涅狄格大学
康涅狄格爱斯基摩犬是一支具有“杀手”传统的篮球名校,他们培养出的NBA球员大多都是技术精湛的超级射手,比如凯尔特人的雷-阿伦、活塞的理查德-汉密尔顿、奇才的卡隆-巴特勒和公牛的本-戈登。1988年康涅狄格大学正式从一支地区性的强队变成了全美列强之一,1999年和2004年他们两次获得全国冠军。
Ⅳ 美国十大篮球名校是什么
NO.10:维克森林大学
来自维克森林大学的有 “强盗”博格斯,蒂姆-邓肯,克里斯-保罗,约什-霍华德,蒂格,邓肯还获得了这所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学位。
NO.9:孟菲斯大学
孟菲斯猛虎队还没有获得任何NCAA冠军头衔,但是他们培养出了便士哈达威、罗斯、埃文斯等球星。
NO.8:亚利桑那大学
亚利桑那山猫队盛产后卫,阿里纳斯、特里、毕比、伊戈达拉、理查德-杰弗森、哈登均来自于此。
NO.7:乔治城大学
这所古老的大学盛产中锋,为NBA培养出了多位名人堂成员,他们分别是帕特里克-尤因、阿伦佐-莫宁、穆托姆博和阿伦-艾弗森,现役中的罗伊-希伯特和门罗也是来自该校。
NO.6:康涅狄格大学
康涅狄格是一支具有“杀手”传统的篮球名校,他们培养出的NBA球员大多都是技术精湛的超级射手,比如雷-阿伦、理查德-汉密尔顿、卡隆-巴特勒和本-戈登。
NO.5: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先出了天勾贾巴尔,后出了雷吉-米勒,现在又有维斯布鲁克和凯文-乐福,大胡子戴维斯和阿里扎也是来自于UCLA。
NO.4:肯塔基大学
毕业于肯塔基大学的NBA球星非常之多,光现役就有沃尔、考辛斯、安东尼-戴维斯、隆多四大猛将。
NO.3:堪萨斯大学
堪萨斯是美国篮球的鼻祖,历史上最著名的球员就是“篮球皇帝”张伯伦,毕业于堪萨斯大学的主要还有皮尔斯、古登、辛里奇、拉弗伦茨等。
NO.2:杜克大学
杜克大学是NCAA传统豪强,梦之队K教练就是来自杜克大学的主教练,在他手下培养了无数篮球明星,格兰特-希尔、布兰德、巴蒂尔、布泽尔、欧文等人皆出于此。
NO.1:北卡大学
只需两个名字就足以使北卡大学在篮球史名垂千史,他们就是迈克尔-乔丹和文斯-卡特,此外,北卡出过斯塔克豪斯、贾米森、拉希德-华莱士、哈里斯-巴恩斯等球星。
Ⅵ 篮球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候他是哪个国家的
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发明。
1891年12月初。
美国人。
-------------------------------------------------------------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军传入欧洲。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更多:
Ⅶ 蓝球是哪年由哪个美国人发明的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Ⅷ 篮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美国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Naismith)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军传入欧洲。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Ⅸ 篮球是谁发明的
篮球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麻省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YMCA)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发明。
詹姆斯-奈史密斯(Dr. James Naismith)篮球运动的发明者。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1898年奈史密斯来到了堪萨斯大学,之后他在丹佛学习成为了一名教授和堪萨斯大学的首任篮球教练。在1936年8月,奈史密斯出席柏林奥运会时,被授予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篮球运动于1891年起源于美国,它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麻省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YMCA)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发明。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盛梨用的篮子,分别钉在学校体育馆二楼走廊两边的护栏上,梨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
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上篮和扣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之一,是可以增强体质的一种运动。
Ⅹ 问:篮球运动是美国的谁与几几年发明的
篮球起源于投“桃子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由于在寒冷的冬季,人们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便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由于每次投篮命中后都需要将球从篮筐内捞出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篮网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共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得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天的伊朗),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那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秒(后改为24秒)和干扰球规则。
20世纪60年代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20世纪70年代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米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02米,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米,美国队平均身高1.98米。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在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比赛获胜的一方得分超过100分。
在历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和(前)苏联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