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代的三十大发明,每一个都超越了时代,都征服了世界,你怎么看呢
中国古代的三十大发明,每一个都超越了时代,都征服了世界!
粟作
中国的运河建设历史悠久,开凿于公元前506年的胥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中国现有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船闸,是指“通航建筑物”的一种。在天然河流由于调节流量、渠化通航以及在运河上因地形条件及水面坡度的限制,必须具有阶梯形的纵断面形成集中水面落差。
2. 历史上各朝代的发明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汉--蔡伦[造纸术] 北朝--贾思勰[农科全书]
3. 中国历代有著名的科学发明家吗
宋应星(写《天工开物》),陆羽(茶的发明者),薛涛(纸的发明者),祖冲之(发明了圆周率),苏颂(发明了天文台),沈括(石油的发现者),鲁班(发明了风筝),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郭守敬(发明天文器简仪)
4. 哪个朝代发明了哪些东西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
毕升在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杰出代表。但是,从宋代以后,指南车就失传了。而指南针迅速推广,造成明清两代人们普遍将指南车与指南针混为一谈,形成了一场为时达数百年之久的误传。实际上,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指极性,而指南车是利用机械装置实现定向性的,两者的原理和构造完全不同。
古籍上关于指南车的记载相当多,但分歧较大,直到现在,许多学者对它的看法也不一致。首先,指南车的用途是什么?是指南(方向)用的吗?一些学者就指出: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皇帝大驾出行时仪仗车的一种,既不用于实测方向,更不用于指导实践。那么,指南车是谁最早发明的?相传为黄帝所作,也有的说是周公所作。实际上,大约是西汉问世。《西京杂记》一书中说:“司南车,驾四,中道”。以后,东汉张衡、三国马钧都曾造过指南车。据说,马钧的指南车,是上装一木人,下连磁石,不管车子向什么方向行驶,木人的手始终向南指着。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大可靠的。指南车到底是什么样子?《晋书·舆服志》上才较为明确:“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刻木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稍后的南朝时期的宋、齐也有指南车。《宋书·礼志》说:“其制如鼓车,设木人于车上,举手指南。车虽回转,所指不移。”《南齐书·祖冲之传》也说:“冲之改造(指南车之)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其他史籍对指南车的记载也还有不少,但是一般都只限于外形、性能、制造过程、使用情况等,还夹杂一些传说故事。一直到宋代,对指南车才有较详细的记述。《宋史》、《愧郯录》对燕肃和吴德仁制造的两种指南车的内部传动系统,以及大小、规格、型制等,均有较为具体的记载。我们从中了解到指南车的结构和原理,大体是这样的:车身为一辕双轮车,车箱为重构结构,上立一木人,引臂南指。车箱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构。当车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向东(左)转弯时,东辕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向右(向西)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仍指南方。当车子向西(右)转弯时,则左侧的传动齿轮放落,使大齿轮向左转动,以抵消车子右转的影响。而车子向正前方行进时,车轮与齿轮系是分离的,因此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如此,不管车子的运动方向是东西南北,或不断变化,车上木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
若指南车真在黄帝时被发明,那就是黄帝时期最早了.
5. 求中国古代发明一览表(只要发明者的名字和朝代)
前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3200年,中国炎黄时代。
前2050年,中国夏朝建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中国周朝。
前770-前476,中国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250年,中国战国末年《韩非子》一书中有用“司南”识别南北的记载。
前221-前206,秦朝。
前206-公元220年,汉朝。
前2世纪,刘安(前179-122)著淮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
前2世纪,中国西汉用丝麻纤维纸。
1世纪,中国的《汉书》记载尖端放电。
105年,中国东汉时蔡伦造纸。
132年,中国东汉时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220-581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3世纪初,中国汉末华佗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
3世纪,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提出割圆术,得圆周率为3.1416 。
5世纪,中国南北朝时南朝的祖冲之(429-500)算出圆周率的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人早1000多年。
581-618年,隋朝。
7世纪,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刷。
725年,中国南宫说等人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9世纪,中国唐朝的炼丹士发明火药。
960-1279年,宋朝。
11世纪,中国宋代沈括写成《梦溪笔谈》一书。
1041年,中国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早于西方400年,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
1054年,中国《宋史》记载了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超新星爆发的文字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1231年,中国宋朝人发明“震天雷”,充有火药,可用投掷器射出,是火炮的雏形。
1259年,中国南宋抗击金兵时,使用一种用竹筒射出子弹的火器,是火枪的雏形。
1279-1368年,元朝。
14世纪中前叶,中国开始应用珠算盘。
1368-1644,明朝。
1385年,中国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596年,中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出版,书中记有药物1892种,是重要的科学典籍。
1637年,中国明朝的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总结了中国工农业生产技术。
参考资料:http://www.wenganred.com/forum/view.asp?id=125
6. 中国四大发明分别是哪个朝代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内在平滑的“地盘”容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
西汉时期出土的植物纤维纸,是蔡伦造纸的前身。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料的范围,破布、鱼网、树皮、麻头等都可以造纸,其中树皮造纸更是他的发明。他的造纸工艺更为精细,造纸术到他这里,摆脱了纺织品附庸的地位——此前都是利用纺织之后抛弃的副产品来造纸的,蔡伦将造纸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工艺。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中国唐朝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精美清晰,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
7. 历代各种“巧夺天工”的发明,有哪些发明令人拍手叫绝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并且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有许多优秀的手艺人,他们发明了许许多多巧夺天工的东西,为人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并且从我们现在人一些工具都可以看到这些古代人发明东西的影子,可以说它对我们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指南针的发展为我们中国的航海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当然有人说,我们中国拿指南针来看风水,糟蹋了这个技术。
还有一个我认为就是我们平时用的瓷器,首先瓷器的外观看起来都非常的漂亮,并且它用起来也非常的实用,当时的瓷器现在拍卖的话可以卖到几十万的价值,由此可见瓷器也是一个非常珍贵,并且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一件文物,这些巧夺天工的文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具有美感,他们方便着人们的生活,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具有创造性。
8. 古代历朝历代总共有多少发明
这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