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28年,抗生素——青霉素的发明当时被誉为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抗生素问世后,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肺
(1)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及使用方回法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答过实践去检验。 (2)认识到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对抗生素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 ⑵ 人类医学的重大发明
最伟大的医学发现是什么?毋庸置疑,麻醉剂的发现、疫苗的生产和抗生素的使用都是医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现在,《英国医学杂志》正在邀请人们投票选出自该杂志创刊以来的166年中,最伟大的医学突破是什么。获得提名的重大医学突破有15个,每一个都为自然科学与人类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 ⑶ 为何说医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就在一瞬间 1816年,在巴黎待了十几年也没被政府医院任用的雷奈克已经35岁,正准备回到南特大学参加叔叔的执业行列时,意想不到的一件事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且也改变了医学的历史——内克医院决定聘用他!非常可笑的是,这位在欧洲大名鼎鼎的医学研究者之所以能获得他期待许久的工作,不是因为他超凡的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是单纯地因为人际关系。雷奈克的一个名叫贝菲的朋友正好从次国务卿升任为内政部长,有权决定谁到内克医院任职。 不管怎么说,雷奈克就是在内克医院发明了使整个医学前进一大步的听诊器。他的一位名叫格拉维尔的学生在关键时刻正好在场,这个来自英格兰的年轻人记下那天是9月13日。格拉维尔的记录带有几分野史意味:“早上雷奈克医师在卢浮宫广场散步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时代常玩的一种游戏——一个孩子附耳于一根长木条的一端,他可以听清楚另一个孩子在另一端用大头针刮出的密码。绝顶聪明的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个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直奔内克医院。他紧紧卷起一本笔记本,紧密地贴在那位美丽少女左边丰满的乳房下——长久困扰着他的诊断问题迎刃而解了!于是,听诊器诞生了!”然而,雷奈克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816年我去探视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她正因心脏病的症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断又起不了作用,而附耳于其胸口做诊断又不被风俗允许,我忽然想到少年时用木杆传递声音的游戏,我的意思是,音响学里指出,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灵光一现之后,我立刻用纸卷成圆筒,结果一点也不意外,我听到心脏运动的声音,比我以前任何一次直接附耳于患者胸口来得更清晰。那一刻,我思索着,这是一个好办法,除了心脏以外,胸腔内器官运动所制造的声音,应该也可以使我们更确认其特性……”显然就在一瞬间,一个卷起的纸筒使临床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⑷ 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部不朽医典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着手编写,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三易其稿始成,前后历时27年。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 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4)医学史上不朽的发明扩展阅读: 价值: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书中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方法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⑸ 医学界伟人故事 1.扁鹊——十年殷诚一禁方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见蔡桓公这个故事就充分展现了扁鹊的医术,通过望诊就能明白疾病在哪里,在中医看来这正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那扁鹊的这个本领也不是轻易炼成的。 扁鹊少年做客馆主管时发现了异人长桑君经常来此住宿。扁鹊认为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热情谨慎地款待他(“遂谨遇之”)。如此十年,终于感动了长桑君,将禁方传授与他。扁鹊以上池之水饮之而能洞察人之脏腑,遂成名医。 从《史记》这段记载来看,求师的道路是何等的艰辛。在那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欲得真传,除了象扁鹊那样真诚地尊师重道,别无他径。试想,如果扁鹊还象对待其他客人那样对待长桑君,那么,长桑君宁肯将禁方带入坟墓,恐怕也不会给他的。 每一个学徒都有一样的经历,师傅在考虑师傅真传时都要严格考验一番。经受了师傅的考验,也才能得到真传。 2.淳于意——倒删善课 淳于意是早于医圣张仲景的汉代名医。《史记》载其“少而喜方术”,“然医药方试多不验者”。后求教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让他完全抛开过去所学,认为那些不正确。此后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遵之而成名医。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西医的进化是不断自我否定的一个过程,中医则涉及到各乘家技,对其他的也有排斥。淳于意发现自己所学皆非,就要勇敢地否定自己,忍痛割爱,吐故纳新,而决不能存在丝毫抱残守缺的恋旧情结。学中医要能“学一家之言纳百家之长”。时时虚怀若谷,一片空灵才能接受更多正确的正能量。 3.叶天士——转益多师是吾师 生于医学世家的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学宗师。提起江南名医叶天士可神了!他自号香岩,人称半仙,有手到病除的本事。连康熙皇帝也感激他治好了自己的搭背疮,御笔亲题“天下第一”的匾额赐给他。因他一生治愈过不少奇疾怪症,连神仙都慕名而来,变做一个平常人请叶天士诊断。叶天士号罢脉后,说了八个字:“六脉调和,非仙即怪。”羞得那神仙看过仓徨逃遁,叶天士的医术是到达了这样一个级别的! 他医术这么厉害并不是天生就有的,相传叶氏学医曾先后拜师十七人,至于究竟拜了哪些人,却无从考证。中医学是经验性极强,但仅凭个人的点滴积累是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的。而一家之言又往往失之局限造成门户之短见。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是广拜名师,融百家精华于一炉。叶氏拜师之多,可谓其中之典范。拜师就要拜名师,但又不限于名师。凡有一技之长于己者,均可登门请教。“师无常师,唯长是师”。 他自己成名医后对后辈也严格要求,他的遗言就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4.徐灵胎——万卷古今销永夜 徐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徐氏学医,既无家传,更无师承,全凭读书自学。其在《医学源流论》自序中说“余少时颇有志于穷经,而骨肉数人疾病连年,死亡略尽。于是博览方书,寝食俱废,如是数年……”,《慎疾刍言》序中又云“五十年中,批阅之书约千余卷,泛览之书约万余卷,每过几时,必悔从前疏漏,盖学以年进也……”徐氏读书,诚乃多矣。观其读书之法,又有批阅与泛览之别。事实上,徐灵胎的医学造诣也相当高深,其著作中的很多观点都让今人为之叹服,如“用药如用兵论”,“医非人人可学论”等等。而他的临床经验也相当丰富,曾两次应诏进京诊疾,名噪一时。徐灵胎同时而且是一个水利和音乐方面的专家,他做学问的诀窍,就是找到要学的那那一方面的所有好书,自己全部阅览熟读,然后自己总结记录学习所得,写出一本书。毫无疑问,徐氏的博览群书是中医史上难见的。 5.王清任——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清任是独具魅力的中医学实践家。说他有魅力,是因为他具有大胆怀疑,勇于发现的精神。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王氏学医亦然,他并不拘于前人之说。为弄清人体脏腑结构,他亲临刑场和义冢观察尸体,半夜去乱坟岗,解剖那些没有人收拾的尸体,而且还解剖鸡、鸭、牛、马等动物并与人体内脏进行对照,画了20多幅脏腑图。虽然书中的很多知识在西医解剖学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精神实在可嘉。 他重视瘀血致病,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方。他写出了《医林改错》这一奇书。是书虽薄,却是王氏亲眼所见,亲治其症,屡验方法的真实记载。比起那些抄书公们人云亦云的等身巨著,这本小书便显得无上珍贵了。至于道听途说者的耳食之学,更是不值一提了。 6.胡希恕——他山之石可攻玉 胡希恕,著名经方家。刘渡舟先生赞誉他为“经方学派的大师”,日本汉方界称他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氏是如何学医的?从《经方传真》的刘序中可窥一斑。序中说“(胡氏)所阅之书既多,则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后得《皇汉医学》,对汤本求真氏之论,则大相赞赏而有相见恨晚之情,于是朝夕研读,竟豁然开悟,而临床疗效从此则大为提高。” 胡希恕学医的过程中,受中西医汇通的思想颇深,如受近代的陆渊启示,并且《皇汉医学》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该书是日本人汤本求真所著。汤本原为西医出身,因女儿患痢西医无奈而殁,遂发奋研究中医。 胡氏的经历说明日本汉方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汉方医学注重临床实践,注重眼见的症状,以研究患者的症状来治疗。现在的经方家黄煌就深受这种影响,“科学无国界,治病看疗效”,对此,不该盲目存门户之见。 心存仁术,以患者为本。 7.岳美中——抱涩守拙忌滑巧 岳美中,现代著名老中医。岳氏学医,同徐灵胎一样,也是中年入道自学成才。早年的岳美中得了肺结核,自己找遍医术,尝便身边的中草药,最后把自己的肺病给治好了,从此走上中医之路。他读书,强调宁涩勿滑,具体表现在对经典著作要读熟、嚼透、消化。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不论字音、字义、词义都要设法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了了之。更不能用望文生义的办法或拿今天意思生搬硬套。 他认为,这样读书看似涩滞难前,但日积月累却是似慢实快。不求快,但求实,一代宗师肺腑心得,值得我辈永远铭记。 医虽小道,能救殃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拯贫贱之厄。穷通至理,出入神明。批毫微而见端倪,体天机而运刀圭。工巧神圣,妙意绵连。仁者尽其仁,智者虑其智。小人得之,求之以利,君子得之,务之以心。是入世法,济危难于倾刻;是出世法,坐杏外之真禅。 8.黄元御-弃官从医,学医就学经典 黄元御清朝乾隆年间名医,他因为被庸医治瞎了一只眼,无奈放弃科举自学中医。他自学中医的刻苦,估计只有那个徐灵胎和他媲比。乾隆十五年,皇帝得了重病,太医院多方调治无效,无奈之下,诏各省举荐天下名医。适逢黄元御由江南至京城游历,经人举荐,入宫为乾隆治病。他详加辨症,药到病除。乾隆大喜之余,亲书御匾“妙悟岐黄”相赠,并赐黄元御为御医。 黄元御开始学习医术的时候,首先是从精心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继而研读《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典籍。黄元御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读书穷本溯源,不惜时间与心血,“杜门谢客,罄心渺虑……三载而悟”。把自己关起来,闭关修炼。 好多中医大师还真不是那么跟着师父学出来的,真正的大师似乎多半是自己憋出来的,然后才去跟老师学。黄元御就是自己憋出来的! 黄元御则是把读《伤寒论》,旁边放了一堆的参考书,看一句《伤寒论》,就狂翻一通参考书。 就这样,废寝忘食,苦读了三年。 就这么一本薄薄的书,整整读了三年,当黄元御最后把书一合上,不禁长叹一声:这也太难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岁历三秋,犹尔茫若,仰钻莫从”。 后总结写出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伤寒悬解》,针对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晚年总结一生的学习写成《四圣心源》这本书。《四圣心源》就是时下最火的中医入门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的高级版。有的人说,学中医理论,学他这一本书足够用了。黄元御对后世的影响极深! ⑹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人类医学史上不朽的名著,此书已被公认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 张仲景 ⑺ 医学上有哪些重大发明 太多了。CT,磁共振,腹腔镜,麻醉机,体外循环转流机,神经刺激仪,肠道吻合器,纤维支气管镜,钬激光等等,这些不仅在诊断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大大接触了患者的病痛,还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⑻ 举出十项中国医药学史上重要的发明发现 青蒿素算一个吧 ⑼ 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研发新药似乎是又神秘又费劲的一件事,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倒腾几年瓶瓶罐罐,就会耗费掉巨额资金,即使这样也经常失败。然而,对 于新药研发,尤其是早期的研发而言,逻辑严谨的实验室研究并不总是全部。有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药,往往是在偶然的巧合,甚至是沾上不少“运气”因素中, 得以被发现的。 ⑽ 中国医学有哪些重要的发明 麻沸散,针灸推拿治疗 与医学史上不朽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