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亚洲历史上都有哪些大时代(类似欧洲有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具体是从几世纪到几世纪
我对亚洲其他各国不甚了解,其实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大时代
以下仅列举中国部分“大时代”: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出现了多位对之后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诸子百家),例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等人。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较出名的有十大家,即道家(自然)、儒家(伦理)、阴阳家(星象占卜)、法家(法治)、名家(修辞辩论)、墨家(兼爱非攻)、杂家(合各家所长)、农家(君民同耕)、小说家(道听途说)等。
“汉末至三国”
公元189年~公元280年
狼烟四起,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群雄纷争,天下三分……青梅煮酒的智慧交锋,独唱空城的兵不血刃,单刀赴会的从容凛然,对酒当歌的人生豪迈,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声声鼓角争鸣的乱世回响,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留下多少品味不尽的美谈佳话!
“郑和下西洋”
1405年~1433年
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揭开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序幕。由于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东西方交通为之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逐渐打破了全球东西方之间,各大洲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这对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日益具有世界性,从此进入了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轨时期。在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于东方的郑和航海壮举中,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在这个人类文明交汇的大舞台上,以自己伟大的和平实践,谱写了15世纪初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
“民国”
1912(民国)~1949年,这是中国百年来最翻天覆地的一个时期,文化、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各种思潮互相激烈碰撞、冲突的大时代。
其它的估计有朝鲜三国时代、日本战国时代,至于中亚西亚的历史就不在话下了。
㈡ 12秒91!刘翔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场上的人们惊呆了!陈述句改反问怎么写
秒91!刘翔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场上的人们难道没有惊呆了吗?
㈢ 亚洲电视的发展历史
(说明:虽内地不少新闻题有“倒闭”“剧终”等字眼,但亚视官方证实并未倒闭,旗下2个卫星频道已于2016年4月上星测试播出。词条中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香港电台 、英国丽的呼声公司 、昔日香港电视电台网)
名称:Rediffusion (Hong Kong) Limited
总公司:英国丽的呼声(Rediffusion)公司
1949年3月22日,英国丽的呼声公司在香港成立子公司:香港丽的呼声(以下简称丽的呼声,如图1)。1957年4月丽的呼声获香港政府准许开办有线电视,并获发执照 (有效期到1973年4月30日)。
1957年5月29日,丽的呼声在香港成立“丽的映声”,正式推出电视服务,此为香港及远东地区第一家电视台。 成立之初,“丽的映声”只有一个黑白画面的英文台, 每日播放四小时。频道成立初期以收费方式提供服务,向每个用户收取25港元的月费,以当时的水平来说相当昂贵,一般市民难以负担, 用户仅有640家。这一年,丽的映声首次播出了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电视直播剧《幸福的家庭》。
1959年5月27日,新的丽的呼声大厦(位于告士打道)正式落成并启用(如图2),并配有电视台的录影室、播映室、播音室等。
1963年9月30日, 丽的映声增设中文频道,以粤语为主要广播语言,开台当日的第一个趣剧名为《妙趣横生》(香港电视历史上第一个中文趣剧,成为电视趣剧鼻祖),丽的映声每月用户增加过千。 丽的映声中文台大部分的节目为购入的欧美原声节目且未重新配音、无中文字幕,最初未能获得广大观众群。随着用户增加,外国片逐渐加入粤语配音,自制节目也逐渐增加。 这一时期的中文台每天播出时间由上午1l时至午夜为止,星期日则提前到上午7时开始。英文台广播从下午3点半开始至午夜止。播映节目均以黑白为主。
1967年丽的映声用户多达6000户, 这年9月,无线电视(以下简称TVB或无线)启播,TVB的收看完全免费、无线接收,且有许多(非全部)彩色画面的节目。 而丽的映声仍为黑白画面, 许多观众开始转为收看TVB,丽的映声受到冲击客户不断流失。 截止1972年底,“丽的”客户已减至7.5万,观众人数约30万人。
1968年,位于广播道的新厦成立并启用。新厦有9间播映室,8间播音室,并配有先进的录音、电子设备。 7月,丽的映声第2届艺员训练班毕业,这届训练班培养出许多的褟素霞、黄淑仪、卢大伟、谢月美、黄韵诗、梁小玲等后来成为香港电视史上第一代优秀艺人。
1969年,香港电台(RTHK)开始联合香港教育司署制作电视节目,并安排在丽的映声的频道上播出。
1971年,丽的映声节目开始彩色化。 丽的电视有限公司(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RTV,丽视);独资→合资
1973年4月6日,丽的呼声的电台广播业务停止(即仅留有电视业务,电视业务4月30日到期),公司更名丽的电视有限公司(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简称RTV)。 8月10日,丽的电视有限公司获香港政府发出新的中英文电视台主办权。10月,播映专利权期满的“丽的映声”以“丽的电视(香港)有限公司”之名获得开办无线电视广播的专利权; 10月31日起,因从有线传输转为无线广播,丽的映声停播,经过一个月的过渡期后, 12月丽的电视免费启播,丽的电视中文台正式以彩色播映。 但原有的观众已转为收看TVB,故丽的电视一直难以在收视率上取得主导地位。
1974年4月,丽的电视英文台也以彩色播映。
1975年9月7日,香港第三家电视台佳艺电视成立,与丽的电视、TVB形成了“三台鼎立”的局面。三家电视台竞争非常激烈:丽的电视于1975年拍摄了以时事新闻为题材的单元剧《十大奇案》,播出后收视上升到第二。1976年佳艺电视拍摄的《射雕英雄传》观众多达一百万,成为亚军,丽的电视垫底。为挽回观众,随后丽的电视摄制了《十大刺客》《大丈夫》《十大骗案》(1977)等单元剧,最终打败佳视。
1978年佳艺电视因经营不善倒闭之后,丽的电视、TVB成为香港独有的2家免费电视。
1979至1980年间,“丽的”在黄金时段推出三线长篇连续剧集,彻底摧毁TVB的多元化节目设置,TVB被迫开始生产连续剧应对。 其中,1980年9月的乡土剧《大地恩情》一经播出,便牢牢占据住相当的市场份额,收视一路走高。当时TVB播出的《轮流传》收视惨淡,成为其开播以来首播遭到腰斩的剧集。
1981年3月, 英国丽的呼声公司将其61%股份转让给澳大利亚一个财团, 丽的呼声不再主管丽的电视。
在此期间,丽的电视还曾举办亚洲业余歌手大赛,并签下张国荣、毛舜筠、邵音音、余莎莉等著名艺人。 名称:亚洲电视有限公司(Asia Television Limited,aTV,以下简称亚视);合资(多股东)
邱德根时期,核心市场:香港
1982年7月, 远东集团主席邱德根注资1亿港元购入50%的股权,并获得共同经营权, 并于9月24日将丽的电视易名为亚洲电视有限公司(Asia Television Limited, 简称aTV);1984年邱氏购入余下股权,全权控制亚视;1988年11月,邱氏因涉嫌“远东银行造假账”一案被廉政公署调查,停止参与对亚视的管理,并于次年5月1日正式退出亚视,亚视为期5年的邱氏时代告一段落。
1983年9月,亚视工程部引进2合一Betacam摄录机,成为第1家应用此先进器材香港电视台。为配合节目发展,亚视举办第一届艺员训练班,当年毕业生中有黄秋生、何家劲、叶玉萍、麦翠娴等。
1984年4月,亚视开办以重播综合性节目精彩片断为主的《大家早晨》节目(后改为《亚洲早晨》),并确定为资讯性的早晨新闻节目。1985年,亚视获得《亚洲小姐》的主办权,打破无线十多年的选美活动垄断。此后,《亚洲小姐》便成为亚视一年一度的大型电视节目。 1986,又举办《电视先生选举》(《亚洲先生》前身),开创了“男性选美”的先河。 这一年,亚视获纯利710万港元,此时亚视已扭转亏损局面,变为稍有盈利。
1987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亚视中文台、英文台分别正式命名为黄金台、钻石台,并以“黄金钻石耀香港、亚洲电视显光芒”作为宣传口号。 黄金台每日播映新闻节目、体育节目、资讯节目、戏剧、综艺性节目、纪录片、中外电影以及由香港电台电视部所提供的节目等;钻石台则播出来自世界各地的喜剧、戏剧、纪录片、儿童节目、体育节目和电影等。8月,亚洲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股票正式上市。 11月23日凌晨,亚视总部发生4级大火,布景房、道具房、录影厂、新闻部、工程部等多个部门均被波及,导致节目(于零时45分)中断十个小时广播。
(亚洲电视黄金台、钻石台新闻画面可参阅及)
林百欣时期,核心市场:香港
1988年6月,林百欣以家族名义向邱德根购入亚洲电视30.83%的股权,成为董事局主席,1994年又进一步购入股权,林个人及丽新集团持有亚视的股权比例达到了67.5%,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1989年1月20日, 亚视启用新台徽,并将中英文频道分别更名为本港台、国际台,节目编排方面亦有所创新改变。
1991年1月,亚视率先开创《晨早新闻》,在清早向观众提供即时新闻,其他电视台也相继仿效。 7月1日, 双语丽音(NICAM)广播正式开始,使用特定电视机的观众,在观看丽音节目的时候,选择两种不同语言。
1994年3月7日,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将20%的亚视股权转让给林百欣,林拥有超过50%的控投权及管理权。
在亚视众人的不断努力之下,精彩节目不断涌现,运营状况连续好转,终于在1996年转亏为盈,拼得1200万元的纯利。
1998年5月,受到台湾一宗贿赂案与亚洲金融风暴的双重影响下,林氏出现财困, 亏损十亿多港币,林百欣决定出让亚视51%的股权。刘长乐联合封小平等人组成龙维有限公司与黄保欣的联旺有限公司分别得到亚洲电视46%和5%的股权,总价7亿港币, 黄保欣出任董事局主席。
(《图册一 1990年的亚视《夜间新闻》画面》中图片来自昔日香港电视电台网(已无法访问))
内地控股时期,核心市场:内地
1998年封小平与刘长乐等接手亚视后,开始积极向内地发展。如在广东兴建影视城及培训人才,降低制作成本、从内地引进节目、强化内部管理等。这一年,亚视举办《香港男士选举》,报名人数高达七百多人; 科幻特技剧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推出后大受欢迎,并掀起科幻电视剧的热潮。 1998年9月,成为全港第一家引入“虚拟演播室”技术的电视台。12月,与方正集团合作全港首台自动播出系统投入服务。
1999年,亚视购入《还珠格格》,播出后收视节节攀升,首次逼近23个百分点,连带其他节目收视集体上升。尼尔森收视数据表明,无线黄金时期收视全面大败,亚视以平均3个百分点的收视超过无线,这在无线32年的历史上尚是首次。然而随后,无线签得赵薇、林心如等人合约,并以赵薇主演的《老房有喜》等剧挽回收视。“还珠”一役开启了亚视日后狂买外购剧的习惯,客观上也促使了亚视减少了自制剧的产量。
2001年5月,亚视从英国引入益智节目《百万富翁》,由陈启泰主持。节目播出三个月内反响不俗,收视率最高三十九个百分点,但在无线紧急推出的由郑裕玲主持的同类益智游戏节目《一笔out销》对阵中逐渐消失了声势。
2002年6月12日,刘长乐与陈永棋注册成立新公司VMH,新公司以部分现金、部分股份的形式全面收购龙维有限公司及龙维持有的46%亚视股份, 成为亚视最大股东,并委任陈永棋为行政总裁,余统浩为营运总裁。陈表示要扩大市场范围尤其是华南地区,并在同年8月获广电总局批准,本港台、国际台正式落地广东珠三角地区,成为首个在大陆落地的境外免费电视台。落地以后,与广东有线进行广告分帐。同年,获香港特区政府批准的2003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广播牌照。
2003年,反映香港近半个世纪变迁的长篇连续剧《万家灯火》播出后不但受香港、珠三角一带引起哄动。
2007年1月,查懋声透过旗下的名力集团,以超过十亿港元入股亚洲电视,并担任主席。4月,前无线董事总经理费道宜与何定钧加盟亚视,任职行政总裁和营运总裁职务。不仅如此,费道宜与何定钧海成功邀请到陈辉光(无线前任总经理助理)以及陈灌明(无线前制作资源部助理总监)担任挖角行动总司令。据悉,当时亚视的挖角名单上,不仅有欧阳震华、罗嘉良、张家辉、宣萱、郭可盈、陈慧珊、蔡少芬等台前一线,还包括何丽全、曾醒明、汪岐、邝业生等幕后重臣,但最终因亚视财力不济作罢。
2007年7月22日,亚洲电视新闻及公共事务部正式迁出广播道,迁往大埔。同年10月8日,更换台标(台标形状为英文字母小写“a”变体加大写“TV”),并进行全新的节目改版(如概述图所示)。2008年12月31日,亚视数码电视正式启播,亚视9个频道依次为:本港台、新闻财经频道、动感资讯频道、魅力资讯频道、文化资讯频道、国际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高清频道(以下简称为aTVx)。
2009年1月29日,旺旺集团兼中国旺旺主席蔡衍明,以私人名义买入股亚视交易后,蔡衍明及前亚视行政总裁费道宜,共持有亚视47.58%权益。以此推算交易完成后,会持有亚视四成一股权,成为亚视最大股东。但若只计具投票权的股份,却只得两成三,故实际持有三成五股权。 同年4月,受金融危机影响,数码电视频道重组,原aTV2、aTV3、aTV4、aTV5、aTV9合并,改以24小时全天候播出高清数字节目的频道——“亚洲高清台”。亚视亦承诺在7月1日新增一个标清频道,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准许亚视押后开台日至10月1日,命名为“亚洲电视资讯娱乐台”。之后的2009年9月30日,亚洲电视突然宣布于10月1日以13频道转播大陆粤语电视频道——南方卫视,而原计划的资讯娱乐台则筹备失败。
王征时期
2010年9月11日, 内地商人王征通过其远房亲戚黄炳均入主亚视,并表示希望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的CNN”。此时黄炳均持股52.4%,Antenna公司(亚视主席查懋声和台湾旺旺集团主席蔡衍明共同持有)持股47.6%。
2012年,蔡衍明以Antenna的名义起诉亚视,称王征控制亚视令其利益受损。经过两年的纷争,2014年底,香港法院裁决蔡胜诉,为维护其利益,法院要求黄炳均必须出售亚视10.75%的股份于独立第三方,并核查帐目。2014年底王征向法院起诉,要求亚视偿还其10.35亿港元债务,否则申请亚视清盘。
股东的纷争使亚视动荡不安,一直亏损:2012年亚视亏损3.4亿港元,2013年进一步扩大至3.78亿港元。 2014年9、10、11月亚视开始两度拖欠员工薪金,亚视员工经济状况受到严重影响,欠薪涉及的款项高达1,500万港元。此事引起劳工处注意,并介入事件向亚视发警告信。据悉,这几年都是王征在给亚视资金,其他股东却从不给钱。 然而,2014年12月30日,王征声称为亚视注入20亿元,已经完成历史责任,拒绝再注资亚视。
2010至2015期间,由于待遇比同行差,很多资深人士陆续离开。王征推行的深耕大陆珠三角的策略,也遭到了香港本地观众的质疑。管理、营运策略的失败,加上一些负面新闻,亚视流失了很多广告商。 在节目收视方面也长期低迷,如2013年11月的节目《高志森微博》《亚视大学堂》获得零收视。
从2015年1月开始,为节省开支,亚视减少三分之一的新闻时段,停播普通话新闻,很多专题性节目没有赞助干脆暂停,大段的时间用来播出旧剧。 同年3月,香港劳工处向亚视及执行董事叶家宝各发出64张欠薪传票,欠薪金额接近80万元港币,裁判官判亚视罚款69万元。这是历来违反《雇佣条例》下欠薪的最高刑罚。
为维持亚视的运转、解决欠薪及欠交免费电视牌照费等问题,亚视多次出售其自制剧集,如2015年2月18日前要缴交上年度约1700万元的牌照费用,就是先后将《洪熙官》《精武门》等武侠片卖给TVB,将《再见艳阳天》、《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中华英雄》等500小时非古装剧集卖给TVB、霍士娱乐才筹齐。 (注:亚视失去的是免费电视牌照,并不等于倒闭,且其可转为有线电视、IPTV或卫星电视。部分新闻中对此概念有所混淆,易引起误解。)
2015年3月31日下午,香港行政会议召开特别会议,决定港府不再续发免费电视牌照予亚洲电视。 4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通讯事务管理局再发通知:会于免费电视牌照届满后(2016年4月2日起)撤销指配予亚视的所有频率。 虽然没有获得续牌,但根据香港法律,亚视必须在停牌前继续提供广播服务,故亚视内部仍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另外,永升亚洲、奇妙电视等机构也开始向通讯局提出申请:亚视停牌后,使用亚视的无线电视频谱。 2015年5月15日,亚洲电视官方宣布,由于人手不足,午间新闻节目《十二点半新闻》于5月18日停播。
中金集团入股
2015年6月11日,亚视执行董事叶家宝宣布,有新投资者购买了原有股东黄炳均约52%的股份并已签署买卖合约。亚视将按时发薪,并会恢复早上和下午新闻的播出。 9月10日,亚视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青岛中金集团旗下的中国文化传媒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与亚视大股东黄炳均(替王征代持)达成股权转让合约,收购黄炳均52.4%的股权且已交易成功41.66%。司荣彬(中金的老板)表示要将亚视整合为拥有免费电视、全球卫星电视、全球OTT多媒体等6大板块业务的传媒集团,但却一直没有实际动作。网易财经表示:调查证实,司荣彬在私售亚视版权,并质疑中金收购亚视的真实目的。
2015年12月,执行董事叶家宝因涉嫌疏忽或纵容亚视拖欠员工工资,于12月2日下午被判罚15万港元。由于叶为受聘董事,并未持有亚视股份,且在亚视困难时期奔走筹集资金以避免700多名员工失业,因此做出轻判。
2016年1月20日,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向香港电视娱乐ViuTV发出综合传送者牌照,容许香港电视娱乐使用频谱传送免费电视服务。2016年4月2日起,香港电视娱乐会与TVB共用一条从亚视收回的多频网频道。
被王征申请清盘
2016年2月5日晚,亚视前投资者王征发表声明称,作为主要债权人,已于2月5日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亚视清盘申请。2月6日,亚视发言人宣布亚视新闻全部暂停。 2月22日,亚视因欠薪问题令新闻停播逾两周,违反《广播条例》规定,被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暂时吊销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30天。
2月29日下午,亚视的临时清盘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德勤”)在亚视召开员工大会,称亚视只剩下20万港元现金,欲遣散所有员工或让亚视停播。此举遭亚视高层及员工反对, ViuTV也表示:若亚视提早停播,ViuTV亦未能马上启播。
停播疑云
3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就亚视清盘事宜进行聆讯,宣布亚视清盘事宜押后至3月3日上午裁决,裁决之前德勤不能要求亚视停播及解雇员工。 有媒体认为亚视就此要停播。 不过,法官指示德勤:在3月3日10点前,暂停任何令亚视停止运作的行动,以待投资者、临时清盘人和债权人王征,商讨解决方案。 3月2日一早,不少员工、前员工、前艺员回到亚视总部参与《再见亚视,合照回忆》活动。
3月3日晚,德勤召开记者会宣布:由于未能与亚洲电视的投资者中国文化传媒,就继续营运亚视达成共识,决定明早(3月4日)遣散亚视全体员工,因而导致亚视停播。
3月4日上午,德勤遣散亚视逾400员工。 有媒体发文称“香港今天起只剩下一下TVB一个免费的无线电视台”, 甚至有新闻称“亚视真的停播了”。 不少媒体也派出记者到亚视厂房外等亚视“关机”,但亚视却未停播。下午,亚视股东代表召开记者会,展示出500万港元现金、一张500万港元的支票,称是司荣彬准备“送给亚视”的,宣布重新聘请160名员工,并在当日向他们支付3月份薪金,以维持营运至4月1日牌照最后限期。 傍晚时分,德勤与新投资者司荣彬最终达成协议,亚视可营运直至四月一日,即其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有效日期结束为止。 法院也批准亚视重组,暂时无需停播。 不过,三日后,德勤发声明指,亚视违反协议,未有提供足够800万元资金,考虑采取一切适当行动。
两上市公司出手注资
3月9日,中国趋势发布公告,指作为亚洲电视债权人之一,已向德勤发出债务重组建议,计划将公司旗下互动电视业务,注入亚视,并改名为ATV,主力发展以电商媒体为特色的网络电视业务。 同日晚间,协盛协丰也发通告指,特别股东大会以99.99%绝大比数通过决议,以年息0.012%,向司荣彬的中国文化传媒授出3亿元贷款,为期3年。 12日,亚视公关及宣传科高级经理黄守东称:亚视计划在3月底举办亚姐选举总决赛,而亚视的免费电视牌照到期后,计划发展卫星电视或网络电视。
3月14日,德勤向亚视主要债权人王征征求意见后,在综合各种因素下,拒绝了中国趋势递交的亚洲电视债务重组建议。 24日下午,德勤派人向亚视余下约160名员工派发解雇信,信中列明因亚视财政状况,故各员工于四月一日后将不获续约。 (注:2016年4月1日为亚视在香港的免费电视牌照届满日,其非本地服务拍照牌照于同年5月31日到期)
计划上星播出
2016年4月1日下午,亚视新投资者中国文化传媒召开新闻发布会,新投资者代表何子慧指:亚视已租用了亚洲7号卫星并通过测试,电视节目可通过卫星向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播放,并计划开通香港、国际及影视3个频道。此外,亚视还计划发展网络平台并重新翻拍以往热门电视剧集。免费电视终止不代表亚视终结,亚视只是在临时清盘阶段,到2016年4月13日之前,各方仍可以拿出方案,为亚视的21亿港元债务寻找解决办法。
不过,亚视原来持有的非本地免费电视(卫星电视)牌照亦不获通讯事务管理局续牌,该牌照会在2016年6月1日前到期。
(亚洲卫视一台、二台已上星测试播出,如右图册所示。两台均播放亚视节目,疑为亚视卫星频道上星,不过在4月5日,亚视公关部何镇宇回应:此台并非亚视所有,亚洲电视尚未整理好债权,所以公司是停顿无人运营的。 )
停止本港广播
2016年4月1日晚间,亚视《晚间新闻》头条播出关于亚视停播的消息,亚视的主要投资者中国文化传媒则声明,亚视不会因为停止免费电视广播而消失,而是会通过卫星、OTT平台向香港以外的地区继续播放。
当晚,不少香港民众、媒体聚集在亚视电视台门口。当晚11点,亚视的本港台正在重播最后一个节目——亚姐特辑《Miss Asia 25th瑰丽巡回》法国站时,节目未及播完,就在11时59分突然停播熄机,电视画面迅即变蓝色,之后雪花一片,相隔三分钟,接替亚视频谱的港台电视31频道宣传预告片播出。而早前亚视透露的晚上11时59分07秒的“告别卡”画面并未播出,此举也遭到大量网民质疑。 后有人爆料称,此卡为提前播出,并非没有播出。
亚视在4月1日晚上11时45分至11时59分最后一刻的平均收视达6.6点,即有43万人次收看。
频谱交接
早在4月1日以前,政府已陆续收回亚视数个山头发射站,4月1日则为慈云山发射站的收回手续。 2016年4月1日后,亚视所有广播频谱(模拟信号、数码信号)被没收, 正式终止透过本港大气电波的广播。亚视的本港台、国际台模拟频道由香港电台(港台)的港台电视31A、港台电视33A接替,港台电视31A同步播映港台31数码电视节目,港台电视33A为CCTV9英语纪录频道。 亚视的部分数码频谱由ViuTV接替并于4月2日凌晨开始试播。
㈣ 亚洲人曾创造了什么文化
阿拉伯文化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战胜波斯人,两河流域并入阿拉伯帝国专的版图。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属期,两河流域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从大马士革迁到底格里斯河河畔的巴格达,巴格达遂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帝国首领哈里发的皇宫用大理石砌成,城门装饰着精雕细刻的花草、动物图案,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墙上挂着精美的壁毯;宫廷大院有喷水池,种植奇花异草;夜晚,来自帝国各地的达官显贵、皇亲国戚聚集宫中,仙乐飘飘,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宫廷外围则是另一番景象。那里水渠纵横,沃野千里,田禾茂盛。两河沿岸的码头上停泊着密密麻麻的商船,河畔城市的市场繁荣,贸易兴盛。在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麦蒙统治时期,巴格达建立了智慧馆,翻译了古希腊重要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阿拉伯数学家引进印度的十进制和数字0,传入欧洲后这些数字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所有这些文明传入欧洲,加快了欧洲走出神权黑暗统治的步伐,点燃了欧洲思想智慧之灯,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
㈤ 亚洲历史上的帝国缔造者有哪些
在亚洲的历史上,常出现一些强盛的帝国和伟大的征服者,如纪元前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后来出现的孔雀帝国和半个世纪后在东方出现的秦帝国,这都是声名赫赫、影响深远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出现,一个个伟大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也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始了他们的活动,像居鲁士、大流士,以及阿育王和秦始皇都是帝国的缔造者、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最有可比性的是阿育王和秦始皇,两位强盛帝国的创建者在位时间都较长,这使得他们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心,创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阿育王在祖辈创下的基业的基础上,一举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在印度历史上建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帝王;秦始皇则奋六世之余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建起了亘古未有的强大帝国,自己做了千古一帝。此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勋业篇章,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都是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伟人。
㈥ 了解亚洲的历史,地理
地形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大陆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多半岛和岛屿。半岛总面积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是半岛面积最大的大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最大的半岛。岛屿总面积约27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地图
亚洲地形的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间高、周围低,隆起与凹陷相间,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 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
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洼地(死海)。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
折叠水文
河流和湖泊:亚洲有许多大河,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地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约旦河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腊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亚洲湖泊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闻名世界。如亚欧界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咸水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内陆咸水湖;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同时存在着淡水和咸水的内陆湖。
亚洲的河川大都发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长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条,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其次是以额尔齐斯河为源的鄂毕河。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深1620米)、容量最大、最古老的湖泊,湖底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长254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内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黄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圣河。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国家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亚洲历史
亚洲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大陆。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印度人发现“0”、发明阿拉伯数字,等等,许多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远古时代,欧洲、北非的许多民族都发源于中亚的草原地带,在民族大迁徙时代,一部分向西进入欧洲,一部分向东迁入印度,形成范围广大的印欧语系各民族;另一部分向南迁徙到北非、西亚,进入埃及,和当地人融合成闪-含语系各民族。
在上古时代,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波斯帝国都发展成为强大的帝国,波斯一直在和欧洲的希腊争雄,最终被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帝国击败,希腊军队一直入侵到印度次大陆,最终留下部分军队建立了亚美尼亚国家。中国也在走向统一扩张的道路,周围民族开始了解秦帝国。
当西方罗马帝国崛起时,东方的中国汉朝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领土扩张到中东古巴比伦河谷地,东方和西方开始有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由中国长安经过西域和中东,远达罗马。在汉朝北方的匈奴人被汉朝击败后,渐向西方迁徙,这些在西罗马帝国眼中被视为“野蛮人”的部族,在迁入欧洲后,加速西罗马帝国灭亡。
中古时代,在亚洲西南部兴起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席卷南欧、西亚中亚和北非。东方强大的唐朝中国疆域也扩张到了中亚,朝鲜、日本都在逐渐成为统一的民族。
蒙古民族的兴起在世界造成不小的影响,征服了欧亚广大的地域,但也促使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沟通,丝绸之路更为畅通。
自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回教民族灭亡后,回教国家奥斯曼帝国雄据了中东、小亚细亚及北非地区四百多年,某程度上,奥斯曼帝国阻隔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东亚地区自从中国明朝开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固步自封,令到文化和科学发展落后,国家禁止国民与外国人交流情况常见。例如日本实施锁国政策,清朝初期的海禁。
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兴起,殖民主义者透过航海路线,发掘亚洲大陆的资源,而亚洲地区的积弱,成为列强争夺的领域,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亚洲北方西伯利亚的荒芜地区,随著蒙古帝国的势力瓦解,欧洲俄罗斯民族建立的沙皇俄国逐渐循陆路开发。雄据亚洲北方大片土地。
19世纪末期,日本随著明治维新的改革成功,使其国势日盛,成为当时唯一以“列强”身份在国际社会舞台具有地位的亚洲国家。自多次对周边国家如清朝、沙俄发动的战争胜利,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日本以战胜国身份托管战败国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令日本的势力范围遍达西太平洋。亦令其进一步征服中国和全亚洲的野心渐大,日本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军国主义的薰染下,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亦自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开始,在亚洲地区揭开战幔。日本终在1945年被美国于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后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亚洲民族主义抬头,各个民族国家才开始纷纷争取独立。与此同时,西方的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峙蔓廷至亚洲大陆,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击败中国国民党,拿到了中华民国在大陆地区的政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北。中国共产党及其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在亚洲推动共产主义。东亚地区先后建立多个社会主义政权,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等。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韩战和越战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在亚洲地区爆发的主要战争。
西亚和中东地区亦各民族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纷纷争取独立。最著名的是以“圣雄”甘地带领的印度独立革命运动,最终印巴分治,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和以回教徒为主的巴基斯坦均在1948年独立。而中东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带来牵涉到宗教和民族上的严重冲突。以色列虽然在1947年获许在犹太人地区建国,但由于包括“圣城”耶路撒冷被划入以色列,令周边回教国家不满,犹太人和回教徒不和,导致以色列与周边的回教国家冲突日增,在以色列和叙利亚、约旦和埃及等对抗的三次以阿战争中,以色列占领大片巴勒坦地区,并在该区设立殖民地。另外,一向被视为“世界火药库”的中东地区,地区战争不断,包括在八十年代伊拉克和伊朗对火的两伊战争,和1991年和2003年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和针对美国声称的头号恐怖份子领袖拉登而在2002年发动推翻塔利班政治集团的“攻击阿富汗战争”。
㈦ 亚洲历史古国有那些
1、古中国
“古中国”是对中国的称谓,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之一,即华夏文明,属大河文明。中国自古作为文化古国五千年文明从未出现彻底的文化断层。
2、古印度
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3、古巴比伦
世界的东方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了先进的铸造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不仅发明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两河流域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还发明了适合书写的工具—“泥板书”。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了家。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壤,高度的文明为阿摩利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之后的几百年间,马里、伊新、拉尔萨等城邦相继建立了起来,直到前1792年汉谟拉比即位才有所改观。
4、古波斯
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帝国时代2所跨越的年代中,波斯文明只是到了公元三世纪才开始兴盛起来的,这并非是ES曲解了波斯的历史,事实上帝国时代中的波斯还包括了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前身。
㈧ 亚洲的文明起源于哪里最早的亚洲人是在哪里诞生的
亚洲的文明起源:
10万年前,棕色ren种最先走出非洲,他们沿着印度洋岸边,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扩展,来到了印度,形成了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长期以来都是棕色ren种,直到白种的雅利安人入侵才使他们发生了混血,他们是所知的棕色ren种中文化发展的最为先进的一支,后来创造了哈拉巴文化。目前,棕色ren种也留存在安达曼群岛上,并保持着非常纯的血统。接着,棕色ren种东继续东进,到了东南亚。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好多,巺他群岛与中南半岛连成一片,澳大利亚和伊利安岛以及美拉尼西亚的许多岛屿也连在一起。6万年前,棕色人z到达并占领了这片地区。到后来海平面抬升以后,澳大利亚和伊利安岛远离亚洲大陆,棕色ren种在这两块孤立的大陆上居住到了现在。4万多年前,棕色ren种又北上占领整个东亚大陆,创造了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如山顶洞人、资阳人。当时的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美洲与亚洲都是连在一起的,棕色人种沿着今对马海峡到达日本,成为绳文人,并且沿着今白令海峡到了美洲。
此时整个东亚、南亚大陆及澳洲只分布着棕种人的Y染色体单倍群C、D型。
7万年前,黄白种人也离开非洲,他们没有走海岸线,而是走陆路,6万年前到达西亚(苏美尔、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并定居在那里,形成欧亚人群,他们的Y染色体是F。
接着,白种人从欧亚人群分离出去,一部分回迁到以色列和北非,即今天的闪含语系,染色体是G、J;一部分继续向北迁移到到达里海北岸游牧,即今天的印欧语系,染色体是I、H、。公元前3000年,印欧语系离开故乡分好几路向四面八方扩张。西支染色体是I,西支一路到了希腊,西支二路到了意大利(这两路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起源)。西支三路穿过中欧一直到达不列颠诸岛(凯尔特人的祖先)。西支还有两路北上到了东欧波罗的海,西边的为日尔曼、东边的为斯拉夫。这些西支白种人每到一处,就征服或同化当地的土著(北欧的尼安德特人),把自己的语言传播到那里。
东支一路(染色体是H)向东迁移,首先到了中亚继而到达蒙古高原,称吐火罗人,他们后来全部同化于突厥人之中,但却使突厥人由黄种人变成为黄白混血人种。公元前1000年,最后一拨西支白种人也离开里海北岸的故乡,一路南下分别占领了黄种人的伊朗、苏美尔、阿富汗和达罗毗图语系的印度,他们都号称雅利安人。
5万年前,白人分离出去之后,剩余的欧亚人群(染色体突变为K)一支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匆匆通过,进入东南亚,这期间也融入了少量棕色人种的基因。剩余的欧亚人群另一支留居西亚(苏美尔、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故土,到后来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和伊朗-阿富汗的先雅利安文明。
4万年前,在东南亚的密林里,欧亚人群演变为黄种人,Y染色体由K突变为O、P。黄种人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在与棕色ren种的对比中,渐渐占据了优势,并最终将自己居住区域(华南-东南亚)的棕色ren种不分男女全部予以种zu mei绝,而不是同化融合。也就是说,此时华南南部和东南亚随着黄种人的到来,Y染色体发生了C、D被O的替换。
2.5—3万年前,黄种人分化成了沿海支和内陆支。
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距今7万年)不仅仅造成了海平面下降、大陆边缘延伸,另一个效应是一些不高的山都是积雪冰封,使得南岭等山脉成了黄种人向北进入长江流域的天然障碍。当然,还是有一少部分人母系遗传ab3st父系遗传特色单倍体为P进入了北方,他们与后来到来的黄种人混合以后形成了黄种人的北亚支,又称阿尔泰。先期进入北方的阿尔泰群率先与北方土著棕色人种发生融合,由于人数劣势,阿尔泰人不可能xiao灭遇见棕色ren种,于是阿尔泰人和棕色人种大量融合混血,阿尔泰Y染色体除了固有的P之外,也混入了大量棕色人种的D和C。此时的阿尔泰分为三部:西为突厥,中为蒙古,东为通古斯。1万年前,阿尔泰在与棕色ren种混血的基础上,由与当时北上的两支黄种人广泛地发生了混血。东部阿尔泰群混有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中部阿尔泰混有较多的内陆支成分O3。后来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东迁突厥游牧区,在长期的战争和交往中,吐火罗人被突厥群同化,所以后来的匈nu、坚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黄白混血人种。随着突厥族群的西迁中亚,他们与当地的晚于吐火罗人到来的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也发生融合。一部分阿尔泰人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进入美洲之后这部分阿尔泰人发生了基因突变,Y染色体由P变为Q,形成了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消灭了先期到达美洲大陆的棕色r种,统治了整个美洲大陆。
1万年前,冰期结束,使得黄种人大量北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的星星之火在各地的黄种人中燃烧了起来,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被拉动了。黄种人的北上也是分两条路线进行的。
西部内陆支的百濮民族通过云南、贵州、四川这条路线北上,并且分出了两支。一支沿着长江往下走,到了长江中游(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洞庭湖平原、西尽三峡川东、北达豫南豫中、东抵鄱阳湖的广大地区),形成南蛮(苗瑶),Y染色体是O3d。南蛮先后创造了石门皂市下层文化(为前5000)→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屈家岭(湖北京山县)文化(前3000—前2000)→湖北龙山文化(青龙泉三期,前2400, 与中原龙山文化有较大区别)四种新石器文化。百濮另一支沿着四川的几条大河北上,来到了黄河上游、渭河地区,形成了汉藏民族,Y染色体是O3,特别是O3e。
东部的沿海支的百越民族进入浙江、江苏创造了越文化,继而进入山东,创造了先东夷文化。
由于广西西部和云南居住着百濮,湖南北部居住着苗瑶,所以百越最早的扩散方向是空旷无人的东北和正东。北部百越向东北迁徒进人江西,形成干越。部分干越后来西迁,形成后来的侗族水族,侗族水族一部更向西远迁到贵州西北部,成仡央族群,在商朝时建立了夜郎国;部分干越后来东迁进人浙江,形成了于越,在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于越先后创造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000年)、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分为马家浜和崧泽两期,为前4300~前3300年)、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与山东龙山文化有更密切的联系)、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前3200~前3000年)。
南部百越朝正东迁移,进人福建、台湾,形成了闽越各部。瓯越一半属于北部百越、一半属于南部百越。南部百越小规模进入海南岛也较早,但是大规模进入海南是较晚的事,形成黎族。汉朝时武帝灭南越,壮傣族群开始大规模西迁,到唐朝时进入云南和泰国;1215年更从云南的勐卯国西迁至印度。
东部沿海支的南岛民族,与百越民族相反,他们不是向北,而是向南面广阔的大洋进发。公元前3000年之后,逐渐从马来半岛扩散到台湾、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占城。公元后又进一步扩散到马达加斯加、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吉尔伯特(基里巴斯)、关岛查莫罗、加罗林群岛(波纳佩-雅普-特鲁克)、帕拉乌、瑙鲁]、美拉尼西亚[斐济、莫图、雅比姆、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波里尼西亚[新西兰毛利、乌维亚、萨摩亚、汤加、图瓦卢(艾利斯)、钮埃、库克群岛拉罗通加、社会群岛塔西提、土阿莫图、马克萨斯、夏威夷。在太平上的岛屿上的南岛族群与土著棕色r种大量融合混血形成马来r种。
黄种人沿海支和内陆支分别来到北方以后,对当地的棕种男人进行了杀戮和驱逐,但保留了少量棕种nv人。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很快就完成的。棕种男人已经在北方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并继续在许多偏远的山区躲藏了很长时间。直到商代的人骨材料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可能是棕色人种的成分,而且为数不少。只是他们依然是黄种人杀戮的对象,在殷墟的祭祀坑里有大量的棕色人种俘虏的头骨。这个替换的过程在中国进行到了非常晚的时期,唐代昆仑奴的传说与此有关。甚至到清代,广东官宦家庭中还有过豢养“小黑人”的案例。在台湾,最早到达的南岛原住民有着灭绝“矮黑人”的传说。黄种人对棕种男人进行了种族灭绝,成了远东唯一的主宰。
当历史进入了阶级社会,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奴隶的需求使得黄种人对遭遇到的棕种男人不再灭杀。那段时期黄种人才到达的边缘地区,比如青藏高原、日本列岛,棕色r种的成分被大量地保留了下来。在菲律宾、印尼、泰马边境的Senoi,棕色人种甚至到目前还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种族而存在。而且在南岛向太平洋、印度洋拓展的过程中,甚至避开了棕色r种居住的区域。
日本列岛在棕色人种绳文人到来时还可以通过大陆架很容易地到达,而当黄色人种来到东北亚时,已成为茫茫大洋相隔的海岛,是黄种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现在北海道的虾夷人和种子岛的部分居民就是绳文人的后代。日本的黄种人----弥生人,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从东亚大陆迁入的,弥生人在九州岛登陆,然后向本州岛及更东北方向扩张的过程中,对旧石器的绳文人进行了征服和奴役,造成了日本绳文人比例的下降。但是到1800年,本州岛的北部和库页岛,都还是虾夷人的领地。从日本各地的遗传结构看,棕色r种的遗传比例虽然是从西往东递减,但各地的该种成分都不在少数。所以日本人总体上应该算是两个人种的混血。
汉藏民族一支形成了藏缅族群(羌人),他们创造了马家窑文化,以陇西为中心,西至河西走廊和青海省北部,北达宁夏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性的变体,年代为前3300--前2050年。齐家文化起源于中原之陕西龙山文化,随着不断向西发展,分布与马家窑文化地域重合,开始承袭了马家窑文化的若干因素,地域性也就显得更加突出,实属龙山文化的变体。齐家文化早期为前2000年,已普遍出现铜器,晚期年限可到商代。至于甘肃西部的火烧沟文化,则已进入比较发达的青铜时代,为前1900~前1700。
藏缅族群不断南下,占领了原属棕色r种的和兄弟民族百濮的很多地盘,并于之通婚,融合成现在的藏族人、羌族人、氐族人、彝族人、缅甸族人、土家族人。
其中,藏族是秦汉时期藏缅族群中的两支唐旄发羌(仙女),南下进入青藏高原,与当地的棕色人种土著雅砻(猕猴)混血而形成的。现在的藏族人的遗传结构还能看到大量的D 型Y 染色体(当然O3型染色体占50%以上)。而观察藏族的面貌特征,甚至在同一个村子中,也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样式,有的人是挺拔的羌人的面容,有的人则是敦圆的棕色r种面貌,肤色的差异也很大。氐族现在仅存于四川和甘肃边界地区,有着惊人的Y 染色体遗传结构----全部的D 型,说明他们是棕色土著的后代,并且在汉藏语中,“氐”就是“底层”的意思。羌人来到青藏高原,把原本就在这里的棕色土著称为“氐族”,因为他们“原抵”就在那里。羌族也含有部分的D 型,但还是以O3 为主;再看汉族,就几乎不含有D 型了。
汉藏民族另一支东进,形成原始汉人。公元前9000年,原始汉人逐渐散布整个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西半部,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发达的前仰韶文化。黄河流域地处黄土地带,属半干旱的气候环境,自然植被以耐干旱的蒿属等草本植物为主。气候比今日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而黄土含有矿物肥料物质,土质松疏,易于垦植,形成较发达的粟作农业文化。前仰韶文化以河南新郑裴李岗(前5500~前4900年)、河北武安磁山(前5400~前5100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前5200~前4800年)为代表,陕西西乡(汉中市东)李家村遗址比大地湾文化稍晚。他们农业经济的色彩比较浓厚,采集渔猎仍占相当的比例。
原始汉人具有简单形式的颅顶缝、圆钝的眶形、突出的颧骨、低凹的鼻梁、浅的犬齿窝、低矮的鼻前棘以及比较扁平的面部;颅长中等兼高颅型、眶型中等偏低、中等的面宽和面高、阔鼻倾向、齿槽突颌以及中等的身高(平均约1.68米),接近现代黄种人的东亚(远东)类型,其中某些特征(如阔鼻、低眶及突颌等)更接近南亚类型,或可视之为继承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的特征。
由于此时禽兽多而人少,于是原始汉人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这时的首领被称为有巢氏。之后原始汉人发明钻燧取火,这时的首领称为燧人氏。这个时期,突厥群和蒙古群(被称为戎狄)都臣服于原汉族,自动向北撤离,突厥退缩到黄土高原北部并开始迁移到蒙古高原,蒙古退缩到北京并开始迁移到大兴安岭森林,没有退缩的突厥和蒙古,与原始汉人融合,操带阿尔泰特征的汉语。
由于原始汉族人一般是sha戮所征服地的阿尔泰和棕色人种男人,而保留女人,所以阿尔泰女性的ab3st和棕色人种女性的ag/axg保留到后来汉族的Gm血统中,而阿尔泰男性的P和棕色人种男性的D/C都未能进入后来汉族的Y染色体。所以,从父系而言,汉族人从他走出非洲那天起,一直到现在都是血统最纯正的民族。
汉族Y染色体单倍群主要是O3(不含O3e)、O3e、O3e1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种在藏缅民族中普遍存在,而且也更古老。O3在南亚语群体和苗瑶语群体中就存在。唯有O3e1是汉族才独有的,这个类型诞生于原始汉人的故乡黄土高原(甘南宁夏陕北)。
伏牺氏之后,公元前3200年,原始汉人进入了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生产的阶段,首领称神农氏。神农氏亦定都宛丘,并遍尝百草,发明了中医。神农氏为开拓生产、生活空间,逐渐向东北发展,与生活在今山东西南部的东夷部落斧燧氏发生冲突。神农氏将其击败、兼并。随后,神农氏部落由今河南淮阳地区迁移至今山东曲阜一带。附近各部落自动归附,组成部落联盟。此战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的第一次作战行动。神农氏文化也是原始汉人与东夷文化的融合。
燧人氏、伏牺氏和神农氏创造了发达的仰韶文化(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西至甘青接壤地区,前5000—前3000),农业经济发达,除粟、黍一类耐旱作物外,还种植蔬菜。家畜仍限于猪、狗两种,也发现有鸡。定居生活相当稳固。仰韶文化已经进入发达的氏族社会阶段。仰韶文化在黄土高原的遗存,分为北首岭、西安半坡、河南陕县庙底沟、山西芮城西王村4个类型;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即洛阳以东的豫中地区,划分为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郑州大河村两个类型;沿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即豫北、冀南一带,可划分为安阳后冈、安阳大司空村两个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出现了像陕西华阴西关堡和华县泉护村等面积达百万米2的中心聚落。
神农氏末期,公元前2600年,今河南新郑出现一个强大汉语部族少典氏(有熊氏),后来该部族由于黄河洪水西迁到今甘肃天水。同时,在今洛阳至华山一带则居住着原始汉语部落有蟜氏。今岐山南部的渭水支流姜水居住着原始汉语部落有牛氏。有牛氏与有蟜氏婚姻繁衍成炎帝部落。有熊氏娶有蟜氏,生黄帝于姬水(天水)。
黄帝长大后与他的前辈伏羲一样,受肥沃的中原吸引,离开故地,向东发展,到达今黄陵县。后沿洛水南下,在今大荔县朝邑一带渡过黄河,又沿着中条山和太行山西麓向北,最后沿着桑干河走出山岭,在今河北北部涿鹿、怀来境内的平原上定居。炎帝八世孙榆罔氏率共工、四岳沿渭水向东迁徙,沿着黄河南岸到达今山东境内,又从山东渡河北迁,与黄帝部落相遇。公元前2600年,两个亲缘部落为争夺霸主,在汾河下游的阪泉地区发生激战。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以两个部落为基础,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渭河平原东部的诸多远古汉语部落逐渐融合成华夏族。
这时原居山东的东夷首领蚩尤西进,原居淮南的三苗(苗瑶先祖)首领夸父也北进中原。东夷与三苗结成联盟,蚩尤任盟主,共同对付华夏族。公元前2700年,华夏族领袖黄帝在河北省涿鹿县大败蚩尤夸父联军并杀之,蚩尤部下抢得蚩尤尸体,秘密归葬濮阳西水坡,称“帝丘”。联军残众向冀州撤退,黄帝穷追不舍,东夷、三苗(九黎氏)仓皇渡黄河南逃。三苗南退长江中游,东夷东退泰山,华夏族占领河南大部,定都新郑,陪都涿鹿县。经过与东夷文化之交流,适合汉语特点的文字---汉字正式出现。黄帝死葬桥山,在汉代上郡阳周县(今陕北靖边县东南)。北魏曾以汉泥阳县(今甘肃省正宁县)置阳周县,桥山也随阳周县名南迁而南迁了数百里。
这里我要单独说一下东夷人,很多韩国人自称是东夷人的后代,还说是东夷人发明了汉字。客观的说历史上的东夷人不仅存在,而且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优秀民族。
黄种人沿海支的百越人沿着中国大陆的海岸线一路向北走进入了山东,过了山东再向北走与通古斯人相遇,大量的百越人融合了少量的通古斯人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东夷。东夷部落都以鸟为图腾。东夷民族形成的早期是以越人血统为主体的,在早期山东出土的人骨材料中,头骨的形态接近于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或南部边缘类型,这说明东夷人是以百越血统为主体无疑,越人是黄种人南亚种,而通古斯人是黄种人北亚种。在山东济南附近的Y染色体样本种含有较高的沿海支的成分01,大概占了6%。也说明了东夷人的存在。
后来在东夷与华夏的战争与融合中,东夷人群中大量融入了内陆支的03,所以早期的东夷人可以看作百越在山东的分支。与炎黄部落发生战争的部落首领蚩尤就是来自东夷部落,后来蚩尤的九黎部落与苗瑶族群的三苗部落结盟,做了东夷与苗瑶联盟的首领。所以后来苗瑶人把蚩尤认作自己的祖先。东夷历史上与华夏融合的最为彻底,颛顼是黄帝之孙,从小被送到东夷部落长大,后来做了东夷人的首领,颛顼后来返回中原打败炎帝系的共工,继承了祖先的帝位。中国古代有颛顼孙女女修吞蛋生大业的传说。现在有研究古史的专家考证,颛顼的孙女嫁给了东夷人,女修嫁给东夷嬴姓为妻,生下皋陶(大业)。大业娶黄帝部落的女华为妻,生子名伯益(大费)。伯益辅佐禹治水成功,娶舜的亲属姚玉女为妻,并佐舜调驯鸟兽,称为柏翳。伯益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叫大廉,称为鸟俗氏,另一支叫若木,称为费氏。
商族是东夷部落的一支,商族强大起来了以后灭掉了华夏族建立的夏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华夏族被击败后退回自己发源地,东夷取代华夏控制了中原。后来陕西的黄帝的嫡系姬姓部落联合渭水平原上的炎帝嫡系姜姓部落伐商,武王伐纣就是华夏族打败东夷重新控制中原。姜子牙因为助武王伐纣有功被封在齐地,所以当时的齐国国君是华夏血统,普通百姓则是东夷人。
东夷以凤为祖图腾,繁衍为以各种鸟为子图腾的诸多部落。原始东夷创造了先进的海岱文化:发明了带羽毛弓箭、创造了原始的文字(对汉字的诞生有启蒙作用)、制作青铜器与冶铁、制造舟-车、发展农业与治水。为紧邻民族华夏之文化的发展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决定性作用,中原华夏文明就是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华夏族吸收先进的东部东夷族文化后进入文明社会进而在周朝超越东夷文化的。
现在很多汉族当中有很多人在东夷人的后代,出自汉姓中也有很出自东夷的姓氏,比如孔、金、林、徐、嬴、黄、风、子、房凡,还有赵姓马姓。少昊金天氏,原来是黄帝的儿子,后来做了东夷的首领,东夷化以后发展为嬴姓。
东夷人有一支移民到了朝鲜半岛,这也是现在韩国人自称是东夷人后代的原因,实际上古代东夷人以越人血统为主体,说百越语。后来融入大量华夏血统改说汉语。现在的韩语属于通古斯语,韩国人以阿尔泰血统为主体,看看韩国人的相貌特征就知道,韩国人中最多的是蒙古型的大圆脸和通古斯型的宽大长脸。只有极少人具有越人特征和汉人特征。由此可以推测,早期移民到朝鲜半岛的东夷人已经被外来民族取代。说百越语的东夷人到了朝鲜半岛以后,因为同通古斯地区接壤,开始逐渐融入更多的通古斯血统,后来某个强大起来的通古斯蛮族侵入,杀光了绝大多数东夷人,可能只有极少量的东夷男人作为奴隶和少量的东夷女人作为通古斯人的玩物被保留下来。大量的通古斯人融合了少量的东夷人成为了高丽人。高丽人当然说的是征服者通古斯人的语言了。现在朝鲜半岛的03型Y染色体的人则是后来移民到朝鲜的汉族人的后代。
从商朝王族箕子朝鲜到唐朝中期,朝鲜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郡县,唐朝至现在,朝鲜也用中国附庸国,所以古代朝鲜社会长期通用汉语、汉字。最初,朝鲜只有贵族有姓,936年王氏高丽开始为平民创建姓氏。由于受唐朝影响比较大,很多朝鲜人自创李为姓。14世纪末,辽东房始祖李齐13世孙东汉玄菟都尉李宝后裔李成桂灭掉王姓高丽建立李氏朝鲜,仿汉族传统,下令以前被赐王姓的人恢复原姓,同时大赐李姓。
朝鲜众多李姓的本贯(祖籍地)不同。既有新罗、高丽时自己创李氏或者被赐李姓的(比如全州李氏、公州李氏、仁川李氏),也有从中国传入的,比如唐朝援新罗将领李茂(延安李氏始祖)的后裔、西汉文人李般第24代孙李璜(固城李氏始祖)、高丽开国功臣蒙元人李之兰(青海李氏始祖)、汉乐浪太守陇西李氏李震(安岳李氏始祖)、万历东援抗倭大将李如松-李如海(陇西李氏)等。
朝鲜(包括韩国)人口最多的金、朴、李、崔、郑五大姓中,金氏可考的106个本贯(来源于新罗国王金阏智、伽耶国王金首露,金姓来自神话传说)、朴氏的70多个本贯(来自新罗国王始祖朴赫居世,新罗国王虽然是同一家族,却有朴、金两个姓, 朴姓亦来自神话传说)、崔氏43个本贯,全为本土起源。李氏109个本贯中,有30多个始祖来自中国。郑氏35个本贯中,只有瑞山郑氏、琅琊郑氏两个本贯的始祖来自中国。
朝鲜的秦-鲁-南宫-康-经(随同箕子东迁朝鲜的琴应,鲁启, 南宫修,康侯, 景如松)、王(王氏高丽王建的祖先来自中国)、吴(陈留吴氏吴凤,官任汉乐浪郡太守,迁朝鲜)、张(浙江人张贞弼,唐吏部尚书,后归朝鲜;元朝时还有陪同公主东渡的张卿)、闵(宋朝使臣闵称道)、印(晋朝使臣印瑞)、左(蒙元驻耽罗岛牧马官左亨苏)、杜(北宋真宗时因逃避迫害的兵部尚书杜庆宁后裔)、孔(明末曲阜孔氏渡海避难)、明(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朱(南宋末避难的朱熹之孙朱潜, 朱潜婿具存裕)、南(唐玄宗按廉使金忠赴日本途中,遭遇台风漂流至朝鲜盈德,归化新罗,被赐南姓)、安(唐宪宗派李瑗三个儿子讨伐倭寇,有功于朝鲜,被赐安姓)、白(苏州人白宇经,唐吏部尚书,为奸人所陷逃至新罗)、秋(南宋高宗门下侍中秋磕来韩,定居于咸兴)、禹(禹玄,高丽显宗时来韩)、诸-葛(新罗兴德王时,诸葛亮的20世孙公巡归化来韩)、孟(新罗贞圣王时,孟子40世孙承训传播儒学来韩)、程(程颐14世孙思祖,陪侍元顺帝公主来韩)、董(董仲舒51代孙承宣,恭悠王时来高丽)、陈(宋朝陈诱, 明太祖时陈普才, 万历东援将领陈磷)、千(明万历援朝将千万里)、石(1160年郎将石邻)、林、柳、车、卢、罗、吕、芮、刘、卞、边、蔡、曹、池、丁、范、方、房、洪、蒋、吉、廉、潘、任、沈、慎、宋、魏、阎、严、杨、殷、等姓氏完全来自中国。
所以韩国人是一个通古斯人为主体的国家,只有很少量的越人血统,汉人血统的部分来自后来文明时期的中国移民。韩国人说自己是说明东夷人的后代可以说是牛bi吹大了。事实上,正是韩国人侵入朝鲜半岛取代了东夷人,现在韩国为了显示自己很优秀,又说把自己说成是被自己消灭了的东夷人。
在中国大陆的东夷人已经完全融入华夏,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另外,在江汉平原的苗瑶在后来与中原的华夏族的交往中开始逐渐认同华夏文化,改说汉语,把自己看成是华夏族人,这些华夏化的苗瑶成为楚人的最初来源,被接受华夏文化的苗瑶语族反被楚人看作夷蛮。百越在浙江的分支于越建立越国。越国人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华夏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越国的越人完全融入华夏文化圈。在岭南的越人在汉武帝灭了南越国以后也逐渐融合入华夏。
由此可以看到汉族的形成一开始就不是单一民族,构成汉族的两大主源是华夏东夷,两大支源是苗瑶百越。华夏血统占了主体地位。即黄帝的O3e1血统和炎帝的O3e/O3血统。苗瑶的Y染色体是03d,东夷和百越特色的单倍群是01。可以看出,汉族是由血缘相近的民族组成,即Y染色体都是0型的黄种人族群。也就是1万年前进入亚洲大陆的黄种人沿海支和内陆支。
阿尔泰人的Y染色体是以P,D,C为主,混有少量0型。现在的韩国人,日本人都是说通古斯语的阿尔泰人,不是什么东夷人的后代。
㈨ -亚洲历史上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人有谁
黑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