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绝传说,发明舟车和制衣的是、、、
发明舟车和制衣的都是神农氏【黄帝】
发明文字的是仓颉
编写乐谱的是伶伦
养蚕丝的是螺祖
㈡ 潜水衣是怎样发明的
为了揭开海底深处的奥秘,人们常潜入海水中探察,这就必须借助于潜水衣。传说古希腊人就曾坐在玻璃筒里潜入水中,但这没有被证实。
17世纪欧洲人发明了吊钟式的潜水器。人在“钟”内就可以潜入水中,直到空气用完才回到水面上。由于“钟”内所装空气有限,所以这种潜水方式无法持久。
直到1879年,德国人耶鲁道发明了带有氧气罩的潜水衣。氧气由船上的管子送进来,这样人在海底下就可以比较自由地活动了。1942年,法国人福斯特发明了随身携带的氧气筒,直到这时,一种能在海底自由活动的现代潜水衣才问世了。
㈢ 救生衣是怎样发明的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起源于葫芦的救生圈救生圈是人们水上遇险时赖以求生的一种工具。夏日去游泳,为了安全起见,人们常喜欢带上救生圈,初学游泳的人更喜欢和它作伴,就是熟悉水性的海员出海时也总要在每艘船上备几只救生圈。过去有人认为救生圈是由欧美传入中国的,其实,救生圈乃是我们中国人创造发明的。早在两三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救生圈”,那就是干了的葫芦瓜。《易经》里所说的:“包荒,用冯(音‘凭’)河”,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释,就是“用葫芦瓜渡河”。《诗经》中也说“的有苦叶,济有深涉”,闻一多先生将《诗经》中的这一记载译为:“叶子拍了,葫芦也干了,可以择来作腰舟用了。”我们认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抱着枯干的葫芦瓜,就能使身体浮在水面上,不致淹死。这葫芦瓜便是最原始的救生设备。后来,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大都带着葫芦瓜,以防不测。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人民是利用干了的葫芦瓜浮水渡河的,这就是最原始的救生圈。到了宋代,救生圈的制作方法大大前进了一步,有人开始用软质木料、芦苇等编制成一个环状物体,让人可以钻进去,使环托住人的身体,这种环形的救生圈使用起来要比葫芦瓜方便得多,遂成了名副其实的救生“圈”了,宋人称之为“浮环”。据《宋稗类抄》一书记载: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曾派部将王权去金山抗敌,临行前韩世忠命令他不要用船渡江,以免被敌人发觉。于是王权就给每位土兵发了一个用软木制成的圆形的浮环,让他们将浮环缚在腰间,藉此渡江。士兵们在王权的带领下悄然过江,金人全然不知,遭突袭而全军覆没。当时王权所用的浮环就是现代救生圈的前身。时至近现代,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各种救生设备纷纷出现:救生艇、救生衣,样样齐备。但救生圈这一传统装备仍然被人们保留着使用着,它仍然是最简便的救生工具。航海时,海员们仍把救生圈放在诸如轮船甲板上等最显眼的地方,并在救生圈上涂饰了红白两种颜色,有些较高级的救生圈上还装有自亮浮灯,这样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落水人所处的位置都很容易辨识,救援的船只便可以追踪标志,迅速赶往出事地点,把与海浪搏斗的落水人救起。
http://..com/question/468813824.html
㈣ 四年级我想发明变色衣(大自然的启示)
青蛙为了保护自己,也为了更好地捕捉食物,它会变色,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颜色。
在小溪边和池塘里,青蛙常常躲在草丛里或蹲在荷叶上,青蛙和绿色的草和荷叶保持一色。水稻田里活动的青蛙往往是灰褐色的,岩崖间的青蛙是棕褐色的,这都是和环境的颜色一致的。
青蛙怎么会变色呢?原来青蛙的皮肤细胞里含有色素粒,色素粒集中在细胞一个点上,体色就变浅,当它扩散时,体色就变深了。
我想根据青蛙变色的原理,发明人类为了安全的需要,所需的一种变色衣服。这种变色衣服是夹层的,里面装有人工的色素粒,让它根据需要变色。比方,当你需要过斑马线,让行驶的车辆减速,你的变色衣就变成红色的,警示驾驶员减速慢行、当你登山穿行在密林中,你的变色衣就变成绿色,不易被伤人的野兽发现你的行踪、当你夜行不想暴露自己,变色衣就变成与天色一样的颜色。
总之,变色衣就像青蛙一样变色,根据安全需要,起着隐身的作用。
㈤ 衣架是谁发明的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金属丝晾衣架是受1869年美国康涅狄格省北英格兰的O. A. 设计的衣钩专利的启发而设计的。 Albert J. Parkhouse是Timberlake的一家名为“金属丝与新玩意”公司的员工,他在1903年发明了晾衣架,因为当时的员工抱怨衣钩太少。他把一段金属丝折成两个相对的椭圆形,并且把金属丝的末端折成钩形。Parkhouse为此申请了专利,但是他是否从中获得利润我们尚未可知。 Schuyler C. Hulett于1932年获得了改进型的晾衣架专利。他把衣架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套上了软管,这样就可以防止新洗的衣服不被衣架弄皱。 3年后,Elmer D Rogers 发明了我们现在一直使用的一个名叫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在盛怒下发明.
当时他是美国密执安州的一家金属丝及小手工制品公司制作灯罩的铁匠.一天他生气地发现工厂衣帽间的挂衣钩已被全部占用,他气冲冲的拿出一段铅丝,弯成大衣肩部的形状并在上面加了钩子.这个发明被他老板据为己有并取得专利.这便是衣架的起源.
在下端横梁上套有软管的晾衣架。
㈥ 衣服是怎样发明的
衣服不是个复人能发明的,而制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慢慢演变而来的。衣服的由来,我们知道最早的人类是衣不蔽体的,后来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开始用树叶或草皮等覆盖在身上来取到保暖和保护身体的作用。此后人类手工作业能力发展,人类开始学会用麻、棉等材料制作衣物,这才慢慢演变成我们今天的衣服。总之一句话,一切的创造发明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只有一切具体的科技发明才是个人创造的。
㈦ 发明拉杆车衣专利拥有人
一种车衣
申请号 CN201410346615.X 申请日 2014.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4129260A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分类号 B60J11/02(2006.01)I
申请(专利权)人 宋国晖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
发明(设计)人 宋国晖
优先权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衣,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展开和收起的车衣,包括具有延展性的车衣本体、用于展开和收缩车衣本体的牵引装置和用于回卷并容置所述车衣本体收纳装置,所述车衣本体一端与收纳装置车衣回卷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本发明车衣可以单人快速、方便地完成车衣的安装、收纳,避免弄脏衣服和汽车,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特点;经多次试用发现,本发明车衣单人只需1秒左右就可以将车衣安装好,收起3-6秒,罩上也只需要3-6秒完成,创汽车发展史罩车最快速度,使用超快捷、且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实施。
㈧ 发明衣架的人是谁
衣架是由一个名叫艾伯特*帕克豪斯的工人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