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公司创造纯利润8万老板只给27000,这算剥削吗
跟老板谈钱时,先摆正你的位置,可以吗?
1.一分不给!如果你只是一个员工,尽职尽责工作,公司的项目得到正常运转,创造纯利润8万,那么,老板即使一分不给你也是正常的!没有公司这个平台,你能创造什么业绩!
在我看来,员工不为公司创造利润不能成为员工剥削老板的理由和条件。因为在现实的公司中,老板都是趋利的,当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时候,公司会毫不犹豫的换掉员工,及时止损,员工都能随时被老板开掉,那员工又有什么能力去剥削老板呢,所以说员工不为公司创造利润不能成为剥削老板的理由。
2. 马云宣称阿里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机会,你觉得靠谱吗
阿里巴巴成功背后的男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谁了,马云。这个在互联网圈叱咤风云十几年的人,前两年宣布从辞职阿里董事会辞职了,但他的事业并没有停止,包括盒马生鲜、蚂蚁金服、淘宝等平台都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在各自良好运营着,马云还曾经说过阿里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但是,就这一句话让很多人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你阿里一家公司何德何能创造这么多就业岗位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阿里带来的产业革新是不是也增加了失业岗位数量呢,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点说说看:
一、说法是否有失偏颇其实马云说创造的就业机会,很大程度是扩大了计算的范围,也就是说,他说的阿里店铺工作人员,很有可能不仅仅为淘宝或天猫店铺工作着,还在京东商城或者苏宁这些平台上都开设有店铺,一开始没有淘宝或天猫他们也可能就是独立的商铺主人。而现在他们商铺经营得不好了,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人,变成了配送员或者客服去了。其实他也并没有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而仅仅是让岗位进行了轮换,意思就是他做的事情仍然是中间环节的服务,让商品售卖形式从以前的线下逛街买买买变成了网上购物刷刷刷。
对于马云宣称阿里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机会,各位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3. 为啥西方国家那么注重就业率,创造就业岗位
因为西方国家注重就业率,
就是为了争取选票,创造就业岗位,
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就业了,才会得到更多的选票。
4. 阿里巴巴“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是真的吗
其实这3000万的数据已经是2016年的时候了,在2019福布斯全球CEO大会现场,福布斯媒体集团主席兼总编辑史蒂夫福布斯跟马云进行了长达45分钟的深入对话。其中就有谈到过去20年,马云带领阿里巴巴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体,为社会带来4000多万就业机会,也为全球小企业和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
举个例子:衣服之类的可能还有版型和材质区别,不好判断,但以手机为例,就很简单了,同品牌同型号的,你看看网上售价与线下实体店的售价,基本不会有区别,甚至线下还更加便宜一些。
总结
资本都是逐利的,商人的话语听听就好,不用太过于迷信。
5. 为什么资本家地主雇工具剥削而现在雇工是创造就业岗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891年重新出版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时,恩格斯把原稿中的“工人为取得工资而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修改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强调这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从此后,“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科学定论。
一、劳动力和劳动的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劳动力和劳动明确区别开来。
①劳动力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马克思强调:“劳动力存在于工人身体内,它不同于它的职能即劳动,正如机器不同于机器的功能一样。”
②劳动
马克思进而考察劳动,他首先“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对劳动加以考察,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他接着对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式中的劳动进行分析,指出“劳动过程,就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
简单说来,劳动力是个人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可以用来从事劳动的一种能力,是劳动的主体条件。劳动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它不但需要劳动能力这一主体条件,而且需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客体条件,劳动是主体条件和客体条件相统一的社会过程。
二、从劳动力买和卖(劳动力的交换过程)的实质来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力的买和卖遵循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劳动力的卖者,和任何别的商品的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的交换价值而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他不交出后者,就不能取得前者。”在劳动力的交换过程中,工人让渡、交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实现、取得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用货币支付劳动力的价值,而得到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这就是劳动力买和卖的实质。
6. 一个人创业可以提供多少就业岗位
一个人创业会很辛苦,付出总会有回报的,给别人打工只会被剥削,可以带动很多人一起实现就业和找工作,比如合伙人,或者小工
7. 新闻中提到的某行为将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真的吗
这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是真正发生的事情,因为一些企业家的某些行为而导致一个产业链发展的比较迅速,所以能够解决这个社会当中的很多就业问题。
互联网社会创造的岗位是非常多的,而且留给年轻人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因为在目前这个社会当中,互联网能够帮助很多人在互联网上实现创业的收入。年轻人更需要的其实是机会,而且那些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的岗位。
我们国家对于就业岗位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力度都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设置已经投入了超过10,000亿元人民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非常不错,并且解决了很多就业的问题,很多老百姓都已经拥有了很好的工作。
其实这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国家对于就业岗位都是非常关注的,因为解决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那么社会当中肯定会有更多的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于就业岗位都是非常关注的,而且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年轻人的就业。
8. 一个人去工作上班,这是雇佣关系。还是剥削关系
一个人去上班赚钱,和老板是雇佣和被被雇佣关系。老板出一定的工资雇人干活,工人需要赚钱养家过日子选择这份工作。
9. 10万的项目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
10万的项目能创造出多少就业岗位10万的项目来说的话,其实看是做的是什么项目呀,它可以发展的话就可以。很多人,当然来说的话可能就是几十个人。
10. 马云的阿里巴巴到底是创造就业岗位还是抹杀了就业岗位
相比较而言,如果没有阿里巴巴,中国的电子商务比欧美韩日要晚了很多年,短期来看,网上交易,对很多零售包括线下的很多小商家损害很大,但是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非常好,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