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文虎克发明了什么
《玩出了名堂》课文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来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小学三年级上册第15课)
安东 ·范·列文虎克 Anton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非常热衷於显微观察并有众多发现的,但有趣的是列文虎克竟没有受过系统的理论训练.他除了自己的母语荷兰语外,对於拉丁语(这是当时的学者必须掌握的语言)及其他任何语言,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他无法阅读古典的自然哲学家们的著作以及当时英,法,意等国学者的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倒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样他可以免受前人的一些教条的束缚.在他的同代人当中,不少人因为前人教条的禁锢而举步不前.
列文虎克出生於 1632年的荷兰德夫特.16岁时就失去了父亲,被迫退学后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在杂货铺的隔壁有一家眼镜店,列文虎克有空就会到眼镜工匠那裏学习磨制玻璃片的技术.当他听说用上等玻璃磨成的凸透镜能放大身边的小东西许多倍,他便渴望用自己双手磨出光匀透亮的镜片,带领他进入人类用肉眼永远看不到的奥秘的微观世界.
不知过了多少个夜晚,列文虎克忘记白天店铺裏学徒生活的劳累,一心扑在磨制镜片上,很快便掌握了磨制镜片的技术.一天,他终於磨制出了一个直径只有 3mm,但却能将物体放大200倍的镜片.他把镜片镶嵌在木片挖成的洞孔内,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镜片下,鸡毛的绒毛变得像树枝一样粗,跳蚤和蚂蚁的腿变得粗壮而强健.
列文虎克所制作的显微镜和使用方法
结束了学徒生活的列文虎克最后在故乡德夫特定居下来,从事市政府看门人的工作.他每天把工余的时间花在用显微镜观察自然现象上. 1674年,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并利用这台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血红细胞,从而开始了人类使用仪器来研究微观世界的纪元.
列文虎克虽没受过高等教育,但他的朋友中却有不少是科学家,学者,艺术家,其中包括当时荷兰的著名解剖学家德 ·格拉夫(Regnier de Graaf).格拉夫对於胰腺分泌物及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很有研究,"卵"这个词就是格拉夫首先提出来的.格拉夫还比较关注显微观察,而且与伦敦皇家学会联系密切.正是通过格拉夫,列文虎克的工作才被皇家学会,进而被科学界所了解.1680年,列文虎克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列文虎克显微观察中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进一步证实了毛细血管的存在.他相继在鱼,蛙,人,哺乳动物及一些无脊椎动物物体中观察到毛细血管. 1688年,他在描述显微镜下观察蝌蚪尾巴的血液回圈时写到:
"呈现在我眼前的情景太激动人了,……因为我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五十多个血液回圈,……我不仅看到,在许多地方,血液通过极其细微的血管而从尾巴中央传送到边缘,而且还看到,每根血管都有弯曲的部分即转向外,从而把血液带向尾巴中央,以便再传到心脏.由此我明白了,我现在在这动物中所看到的血管和称为动脉和静脉的血管事实上完全是一回事;这就是说,如果它们把血液送到血管的最远端,那就专称为动脉,而当它们把血液送回心脏时,则称为静脉."
正是列文虎克的显微观察,圆满完成了血液回圈的发现.列文虎克在观察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回圈时,还发现在血液中的红血球,成为第一个看见并描述红细胞的人.
列文虎克在显微观察中,还第一次发现了一些非常细小并只能透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生物,他称之为 "微生物".1675年,他首先在盛放雨水的罐子裏发现了单细胞的微生物;1683年,他又在自己的牙垢物中发现了更小的单细胞生物.他发现"这些生物几乎像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过了2百多年以后,人们才搞清楚列文虎克发现的微生物是细菌.
此外,列文虎克对於昆虫的结构也进行了大量的显微观察.他观察了昆虫的复眼,认为复眼便於昆虫迅速发现其他物体;他发现蚜虫的发生无需受精,即现在所称的孤雌生殖,幼虫从未受精的雌体中产生出来.
列文虎克所绘画的昆虫复眼图
列文虎克作为杰出的显微观察家,在生物学史上是相当重要的.直到 19世纪,显微科学的研究才超过他的水平.从职业上看,他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他的主要职业是商人,而且即使在科学研究中他也保留了某些商人的习性.例如,他对自己的某些方法秘不示人,惟恐别人掌握,而且他喜欢"独立经营",很少与别人交流科学研究的结果.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他却是一位真正的杰出科学家.他对科学研究如痴如狂的迷恋,他的严谨而勤奋的治学态度和作风,以及他所做出的贡献,这些不仅在当时,而且在整个生物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0.24-1723.08.26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代尔夫特自营绸布。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且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事迹
他对于在放大透镜下所展示的显微世界非常有兴趣,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有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等等。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呈真实存在的。1702年他在细心观察了轮虫以后,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附着在微尘上、飘浮于空中并且随风转移。他追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证明它们都自卵孵出并
经历了幼虫等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发生的。
他通过友人的介绍和英国皇家学会建立了联系,自1673~1723年曾将他的发现陆续以通信的方式报告给学会,其中绝大多数都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由他提供的第一幅细菌绘图也在1683年该学报上刊出。他于1680年被选为该学会的会员。
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缺少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对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使他所报道的内容仅仅限于观察到的一些事实,未能上升为理论。他的显微镜制法也由于保密,有些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他制造的透镜小者只有针头那样大。适当的透镜配合起来最大的放大倍数可达300倍。
他的划时代的细致观察,使他举世闻名。许多名人(包括英国女王、俄国的彼得大帝)都曾访问过他。
首次发现微生物
“充满煤烟、灰尘的车厢,是一个‘活动的监狱’。”“我‘最大的优点’,是 ‘保护指甲干净’。”
这是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
(1833~1896年)卫生习惯的片断。
原来,烟尘及指甲中,藏着大量令人生病的病原微生物。尤其今天,“生水里有
‘小虫’,喝了肚子疼”的道理,以及“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普通常识了。
然而,这种简单道理,要是在300多年前,莫说一般人们,就连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学会也全然不知。
本来,这无孔不入的微生物,何时何地不在与人们打交道?甚至在我们体内到处安营扎寨,自由钻进钻出哩。可是,由于人们不能用肉眼看见它们,因而几千年来,人类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微生物这东西存在。
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小人国”里的捣蛋“居民”?
他,就是列文虎克!如果要歌颂他对人类的大功大德,那就必须从他发现“狄尔肯”的前因后果说起……
“狄尔肯”,原是拉丁文Dierken的译音,意即细小活泼的物体。这是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微生物时,给它们取的奇怪名字。
好奇的看门人
列文虎克于1632年10月24日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他父亲去世很早,在母亲的抚养下,读了几年书。16岁即外出谋生,过着飘泊苦难的生活。后来返回家乡,才在代尔夫特市政厅当了一位看门人。
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宽裕,而且接触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兰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并告诉他说:
“用放大镜,可以把看不清的小东西放大,并让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极了。”
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着这个新鲜有趣的问题,越想越产生了兴趣。
“闲着也没事,我不妨也买一个放大镜来试试。”
可是,当他到眼镜店一问,原来价钱却贵得吓人,他只好高兴而去,扫兴而归了。
列文虎克从眼镜店出来,恰好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但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细和耐心罢了。
“索性我也来磨磨看。”
从那时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时间,耐心地磨制起镜片来……
列文虎克除懂荷兰文之外,其他文字一窍不通。尤其一些科学技术的著作都以拉丁文为主,所以,列文虎克没法阅读这些参考资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
列文虎克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大,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便十分高兴地察看一切。他把手伸到显微镜旁,只见手指上的皮肤,粗糙得像块柑桔皮一样,难看极了;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犹如缝衣针一样地直立着,使人有点害怕。随后,他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
总之,他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都要仔细观察。可是,当他把身边和周围能够观察的东西都看过之后,便又开始不大满足了。他觉得应该再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显微镜。
为此,列文虎克更加认真地磨制透镜。由于经验加上兴趣,使他毅然辞退了公职,并把家中的一间空房改作了自己的实验室。
几年以后,列文虎克所制成的显微镜,不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完美了,以致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到两三百倍。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保密的,他从不允许任何人参观,总是单独一个人在小屋里耐心地磨制镜片,或观察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他作为自学者,从动物学各科中,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他把从于草浸泡液中所观察到的微生物,称之为“微动物。”
但是,列文虎克却对他的朋友——医生兼解剖学家德·格拉夫
(1641~1673年)是个例外,因格拉夫既是代尔夫特城里的名医,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他早听人说,列文虎克正在研制什么神秘的眼镜。
一天,格拉夫终于专程前来拜访列文虎克。面对这位知名人士和朋友的来访,他热情地接待了客人,并拿出自己的显微镜请格拉夫观看。不看则已,看着看着倒使格拉夫抬起头来,严肃地说道:
“亲爱的,这可真是件了不起的创造发明啊!”格拉夫接着又说:
“你知道吗?你的创造发明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你不能再保守秘密了,应该立即把你的显微镜和观察记录,送给英国的皇家学会。”
“难道连显微镜也要送去?!”这可是列文虎克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严肃问题——要公开自己的显微镜。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心血,自己的财富。所以,当他听了格拉夫的劝告后,他竟情不自禁地把显微镜收了起来。
“朋友,这种公开不是坏事,谁也不会侵占你的成果,你必须向世界公众表明:你的观察是如此非凡,这是人类从未发现的新课题。”
听了朋友的好心劝告,列文虎克虔诚地点了点头……
震动科坛
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份用荷兰文书写的、字迹工整的记录,其标题是: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
当时,在场的学者们看了标题后,有人开玩笑说:
“这真是一个咬文嚼字的罗唆标题。”
“这肯定是一个乡下佬写的。迷信加空想。这里边说不定写了些什么滑稽可笑的事呢!”
不料,他们读着读着,却一下被其中的内容牢牢地吸住了——这竟是科学家们毫无所知的神秘事情啊!
列文虎克这样写道:
“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好,好,这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此时,大家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然而,当他最后向皇家学会担保说:“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一滴水——在其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时,显赫的皇家学会,竟觉得这又是件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了,以致于不得不委托它的两个秘书——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和植物学家格鲁(1641~1721年),为皇家学会弄一个质量最好的显微镜来,以进一步证实列文虎克所报告的事实是否真实。
经过几番周折,列文虎克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了皇家学会的公认。
于是,列文虎克的这份记录被译成了英文,并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了。这份出自乡下佬之手的研究报告,果真轰动了英国学术界。列文虎克也很快成了皇家学会的会员,并对他的成就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永不停步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使好奇心强的列文虎克冲昏头脑。相反,更加促进他那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他将自己的观察报告继续不断地寄往伦敦。
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们一如既往地抢先阅读……
1673年,列文虎克详细地描述了他对人、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红血球的观察情况,并把它们的形态结构,绘成了图画。
1675年,他经过多次对雨水的观察之后,又将他的观察记录送往了皇家学会:
“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角与角之间是平的……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我们全荷兰的人数还多许多倍……”
1677年,列文虎克同他的学生哈姆一起,共同发现了人以及狗和兔子的精子。
“这些小家伙几乎像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这是1683年,列文虎克在人的牙垢中所观察到的比“微动物”更小的生物。诚然,由于他的显微镜效能还不能完全清晰地看清这些小生物,所以,他的描述和绘图,并不够准确。尽管如此,谁又能怀疑,列文虎克不是发现微小生物的最早鼻祖呢?
列文虎克在牙垢中所发现的微小生物究竟是什么呢?当时就连他自己也不得而知。直到200年之后,人们才认识了它们——无处没有的细菌。
由于列文虎克的名气越来越大,一天,有位记者来采访列文虎克,向他问道:
“列文虎克先生,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列文虎克想了片刻,他一句话不说,却伸出了因长期磨制透镜而成为满是老茧和裂纹的双手。这不是一种最诚挚而又巧妙的回答吗?
1723年,91岁高龄的列文虎克,虽然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8月24日清晨,素有早起习惯的列文虎克却没有按时起床。他的女儿玛丽娅对父亲的破例感到奇怪。当她来到父亲的床前时,列文虎克却抢先说道:
“玛丽娅,快去请霍霍夫利特先生到我这里来……”
即将离开人世的列文虎克,镇静地对好友霍霍夫利特说:
“对不起,请将桌子上的两封信译成拉丁文,并连同包袱送到伦敦皇家学会……”
8月27日,列文虎克在亲密的朋友和女儿的陪伴下,在代尔夫特的老家,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伦敦皇家学会收到列文虎克的两封信和一大包东西。一封信详细地写着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另一封信却这样写道:
“我从50年来所磨制的显微镜中,选出了最好的几台,谨献给我永远怀念的皇家学会。”
人们打开包袱一看,共有大小不同的显微镜26台和好几百个放大镜!
一个看门人竟登上了科学的宝座,他在后辈的人生途中,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食粮。“狄尔肯”的本来面目被公诸于世,他给人类的健康、幸福,拓开了多么巨大的物质宝库!
2. 列文虎克发明了什么和什么
列文虎克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缺少正规的回科学训练,但他对答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3. 列文虎克用 发现了什么 又发明了什么
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用又显微镜发现了:细菌(微生物);发现了:哺乳动物的血细胞形态;发现了:人、狗、兔子的精子
4. 虎克发明了什么
叫虎克的多了比如罗伯特虎克和列文虎克我那知道你说的是谁
5. 虎克,诺贝尔分别发明了什么
东尼.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0.24-1723.08.26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代尔夫特自营绸布。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且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他对于在放大透镜下所展示的显微世界非常有兴趣,观察的对象非常广泛,有晶体、矿物、植物、动物、微生物、污水等等。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他还测算了它们的大小。1677年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呈真实存在的。1702年他在细心观察了轮虫以后,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附着在微尘上、飘浮于空中并且随风转移。他追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证明它们都自卵孵出并
经历了幼虫等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发生的。
他通过友人的介绍和英国皇家学会建立了联系,自1673~1723年曾将他的发现陆续以通信的方式报告给学会,其中绝大多数都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由他提供的第一幅细菌绘图也在1683年该学报上刊出。他于1680年被选为该学会的会员。
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缺少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对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使他所报道的内容仅仅限于观察到的一些事实,未能上升为理论。他的显微镜制法也由于保密,有些至今还是未解之谜。他制造的透镜小者只有针头那样大。适当的透镜配合起来最大的放大倍数可达300倍。
他的划时代的细致观察,使他举世闻名。许多名人(包括英国女王、俄国的彼得大帝)都曾访问过他。
在列文虎克发现细胞之前,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制作了世界上最好的一架复式显微镜从而发现了细胞的存在。
诺贝尔全称: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金的创立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年)而成为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他从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象父亲一样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一家于1842年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的父亲团聚。
诺贝尔从小主要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6岁就成为有能力的化学家,能流利地说英、法、德、俄、瑞典等国家语言。1850年离开俄国赴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赴美国在J.埃里克森(铁甲舰“蒙尼陀”号的建造者)的指导下工作了4年。返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直到1859年该工厂破产为止。重返瑞典以后,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在这种炸药投产后不久的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只好在湖面的一支船上进行实验,寻求减小搬动硝化甘油时发生危险的方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所吸附;这种混合物可以安全运输。上述发现使他得以改进黄色炸药和必要的雷管。黄色炸药在英国(1867)和美国(1868)取得专利之后,诺贝尔进而实验并研制成一种威力更大的同一类型的炸药爆炸胶,于1876年取得专利。大约10年后,又研制出最早的硝化甘油无烟火药弹道炸药。他曾要求弹道炸药的专利权要包括柯达炸药,但遭到法庭否决。诺贝尔在全世界都有炸药制造业的股份,加上他在俄国巴库油田的产权,所拥有的财富是巨大的,他因此而不得不在世界各地不停地奔波。诺贝尔本质上是一位和平主义者,希望他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但他对人类和国家的看法是悲观主义的。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他对各种人道主义和科学的慈善事业捐款十分慷慨,把大部分财产都交付给了信托,设立了后来成为国际最高荣誉的奖金--诺贝尔奖金,即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共5项诺贝尔奖金(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提供资金增设的)。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生前有两句名言:“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桑利玛去世,终年63岁。
诺贝尔的墓碑是一座高约3米的灰色尖顶石碑,看上去很普通。石碑正面刻有“nobel”几个金字和诺贝尔的生卒年月,墓碑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墓碑右侧的地上,插着编号牌:170/1678。周围是10棵一人多高的柏树。碑上没有诺贝尔的肖像(据说诺贝尔生前只有一张画像),没有浮华的雕饰,没有关于他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辉煌!每一个知道诺贝尔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会感到这种朴素带给人的心灵震撼。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掖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
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付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一迨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它语言,包括英语。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米亚战争。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炸药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炸药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炸药,由于液体炸药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炸药“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炸药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诺贝尔通过制造炸药积累大量财富,他购入瑞典B。哥尔斯邦军火化工厂性大部分股权,创建了诺贝尔化工公司,在西欧各国开设生产炸药性两个托拉斯,拥有在俄国巴库开采石油的诺贝尔兄弟公司。
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诺贝尔对自己个人的评价是——“最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最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一生在死神的威胁下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动力,在讲述自己一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他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学问从家庭教师处得来,从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明的炸药有:猛炸药、无烟火药、‘巴立斯梯’或称C89号,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的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6. 谁发明了虎克
列文虎克,英文名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0.24-1723.08.26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代尔夫特。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主要成就: 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
7. 列文虎克还发明了什么东西
列文虎克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版缺少正规的科学权训练,但他对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8. 列文虎克最早发明了什么
用显微镜发现细菌,他本来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看门老大爷,数十年如一日研磨镜片,终于制成高倍度显微镜,进而发现微观世界,获得世界范围的声誉,并且受到英国女王接见并得到表彰,非常励志
9. 列文虎克究竟发明了什么为何他会是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
列文虎克究竟发明了显微镜,是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在显微镜没有问世之前人类对于微观世界没有太清晰的了解,微观世界一直都是人们当中想象的世界,更没有人发现细菌的存在,不清楚细菌的生理结构是什么原理,列文虎克的发明正是打破了科学上的障碍,打破了医学上的藩篱,显微镜现在已经是医学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医学器具,当年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工具。
列文虎克一直在致力于显微镜的发明,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世界。167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显微镜问世。
10. 列文虎克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观察到了细胞,以及细菌原生物等
发明了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