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于风筝的诗歌
古人咏风筝诗赏析
纸 鸢
(宋)寇 准
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
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
比魏征。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上引五言绝句是否
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诗人意在借物写
景,状景抒怀。“碧落”指天界、天空。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
难以升空高飞。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
叹。
观村童戏溪上
(宋)陆 游
竹马踉跄冲淖去
纸鸢跋扈挟风鸣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身于
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
丹心”始终不得报国。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该句
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宋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
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
叫,好不骄横。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
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
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最后,谁
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 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
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
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
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
作飞鸟一样看待了。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
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而是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
善翔。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风 筝 十 首
(元)谢宗可
凭依片纸得天飞 何故声扬欲作威
瘦骨几茎徒远举 柔丝千尺总危机
云晴日暖春初好 雨骤风狂事渐非
高树上林须引避 牵缠到底不能归
半纸浮名寄太虚 御风列子竟谁如
高从自致非攀附 道在因时作卷舒
声澈瑶京传凤吹 影飘仙侣曳露裙
一丝不挂儿童手 浪迹天涯乐有余
自负云霄早致身 安排线索靠他人
摩天手段乘风展 掉尾精神逐日新
暂耸观瞻喧里巷 终嗟破碎委埃尘
牵来拽去成何用 骤雨淋头断送春
一番春事一番空 放却风筝逐断蓬
博得飞翔纤指上 逞将声势半天中
目花轻薄流溪水 学絮颠狂落草丛
皮骨飘零丝络在 相看拍手笑儿童
共仰高风不可攀 几回放去便收还
丝纶何必全设施 骨相从知避险艰
飘若素云浮碧汉 翩然白鹤度青山
春光远览应无限 勘破飞腾只等闲
蓦地翻空在眼前 糊涂片纸任高骞
看来爷面人无限 避去全身雨满天
直上难防抛瓦坠 暗中返照带灯燃
春风催促清明到 栖止园林没挂牵
谁解风云继点狂 鸢鱼飞跃见天章
五丝续命能冲举 一叶横空入混茫
俯仰尘寰何扰扰 仰探璇宇但苍苍
神游八极求归宿 斗张虚窗藉纸张
蹴罢秋千斗草慵 纸鸢浮动寄游踪
翩翩似逐寻巢燕 声响如传度岭钟
大小随宜俱活跃 高卑无意较腾冲
卷怀偃息乘春晓 纵尔穿云第九重
空外秦筝何处闻 遥看片片起巫云
霓裳逶逦飘罗带 翠袖招摇曳练裙
舞柳飞花呈幻景 和风丽日动星文
仙真控鹤来蓬阆 相与徊翔趁逸群
浮游踪迹等云藻 御气凭虚赋物形
荡荡飞空无阴碍 萧萧委运自清宁
丝联绳引终须断 律改春归毕竟停
法界依然舒广望 消除点缀湛青冥
----《咏物诗·卷下》
纸 鸢
(元)谢宗可
弧骞稳驾剡溪云 多少儿童爷羡频
半纸飞腾元在己 一丝高下岂随人
声弛空碧东风晓 影度遥天化日春
谁道致身无羽翼 回看高举绝红尘
谢宗可,生卒经历不详。清乾隆辛亥年刻有其《咏物诗》两卷。《风筝十首》摘自卷下。另《纸鸢
》一首,观其风格,与《风筝十首》倒了相近,原引何处,尚待查考。
② 小学生自创诗歌20~30字
作业
作业它使我快乐
快乐也就是作业的来源
不要小看作业,小看作业的话
作业他有很大的帮助
它可以让我们的学习提高
考试的时候也可以让我们有了原创题目
这就是作业作业,他很好
③ 写风筝的诗歌
《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怀潍县》
作者:郑板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春是信笔》
作者:陈长生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
《春闺》
作者:骆绮兰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
④ 关于风筝的自创小诗
风筝
把我带走吧,我的风筝,
把我带到大西洋上空,
领略那波澜壮阔的大海。
把我带走吧,我的风筝
把我带到月亮上去,
看看月亮到底美不美。
把我带走吧,我的风筝,
把我带到土星去,
让我成为登陆土星的第一人。
把我带走吧……
⑤ 写出十首小学生自创古诗
写出十首小学生自创古诗
1放风筝
黄花初绽春来早,闲情迷梦放纸鸢。忽飞忽落随风回舞,恰似金龙答飞满天。
2、春雨
小雨蒙蒙下,轻烟万户家。淅沥如歌唱,风拂山水画。积水铺满地,润柳快活花。愿雨再下大,世间变淡雅。
3、咏春
轻柔柳絮随风飘,好似天使舞翩跹。株株桃花争艳开,人间芳菲四月天。
4、公园风景
垂柳青青池中荡,弯弯小桥连长廊。假山耸峙池水旁,凉亭檐下读书郎。
5、桃花
园里数枝桃,春来朵朵开。四月暖风吹,落英缤纷来。
6赤壁怀古
赤壁尘埋水不流,徒留名姓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7交趾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8钟山
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9淮阴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10桃叶渡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⑥ 风筝小诗
风筝 文 / 卑微如我
我是一只风筝,
在空中努力保持着平衡,
被风吹起的灰尘,
迷了我的双眼,黑暗中也曾遍布伤痕;
我是一只风筝,
在空中凝望我深爱的人,
我渴望自由驰骋,
却因被爱牵拌,无力挣开束缚我的绳;
我开始对爱认真,
原本无心的我也学会了心疼,
就让我在爱中沉沦,
就让你囚禁我不羁的灵魂,
我开始期待永恒,
期待就这样与你相伴一生,
地面到天空的距离,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
⑦ 关于风筝的现代诗歌
关于风筝的现代诗歌一:风筝
我是一只五彩斑斓的风筝,
美伦美奂,
人人羡艳,
却怎么怎么也飞不出你手中那根细线。
我终日终日的疲倦,
换不回你五指紧捻,
轻轻一牵。
你宁愿看到我零落成碎片?
潺弱的身子莫与命运抗争!
前世今生......
关于风筝的现代诗歌二:童年的风筝
粒粒嫩芽还在
春的枝头探头探脑
我们与春天的约会
就到了佳期
甩掉背负一冬的老棉套
甩掉一冬的沉重
收起所有的童话和
月亮里嫦娥的故事
从高高的橱柜上
小心翼翼取下风筝
七八个脑袋围成一圏
时而叽叽喳喳
时而雅雀无声
在妈妈不放心的叮咛中
一路欢叫着跑出了家门
童年的风筝
总是伴随少年的我们
早早地迎来春天
岁月的长河
童年的风筝载着梦想
高高翱翔
关于风筝的现代诗歌三:我的风筝
把我带去吧,我的风筝,
快快把我带上蓝天!
我要在天上飞行,
我要在天上盘旋,
我要像鸟儿那样飞呀飞,
飞过大海哟 ,飞过大洋。
把我带去吧,我的风筝,
快快把我带上蓝天!
在天空看看世界有多棒,
去看全世界的小朋友有多好,
我要同他们手拉手,
我要同他们一起欢笑。
把我带去吧,我的风筝,
快快把我带上蓝天!
关于风筝的现代诗歌四:风筝
春天的泪
为我洗净一片蔚蓝
季节的风
载我遨游天宇
潇洒的身姿引出多少赞叹
可是谁又知道
这一切只不过安慰别人的眼睛
升腾的心
总找不出那种高高的感觉
虚空的梦
我只有独自清醒
未来的旅程
是我不可知的恐惧
好想将真实的生命
起舞于空中的每一瞬间
飞得愈高
生命被掌控得愈紧
天空是如此的接近
却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无法挣脱的束缚
注定了被操纵的命运
落日的风
告知我完成了一天的游戏
明天呢
明天我将为谁而生
⑧ 关于风筝的诗歌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 陆游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 徐谓《风鸢图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 孔尚任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 吴友如的题画诗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的《红楼梦》
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
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 骆绮兰《春闺>>
⑨ 小学一年级关于放风筝的古诗是那一首
小学一年级关于放风筝的古诗是《村居》。
1、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译文: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