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舟发明传说

舟发明传说

发布时间:2021-08-30 02:31:35

㈠ 根绝传说,发明舟车和制衣的是、、、

发明舟车和制衣的都是神农氏【黄帝】
发明文字的是仓颉
编写乐谱的是伶伦
养蚕丝的是螺祖

㈡ 和舟有关的典故,多多益善,回答得好的加分。

楚人学舟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
师,椎(同‘槌’)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翻译: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调头.转弯.快、慢,只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用椎敲鼓(古人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快进,突然碰到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道理:工作、学习不能浅尝辄止 。
(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

刻舟求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路过江的人),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或:情况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改变,否则不能成功。

————————————————————————————————

积羽沉舟

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据记载,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天下。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主张,即“合纵”和“连横”。前者主张弱国联合抗击强秦,后者主张弱国跟随秦征服其他弱国。当时的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间的合纵盟约十分牢固,秦国的相国张仪发觉后,便辞去职务,来到魏国,准备打算劝魏王退出纵约。

张仪得到魏襄王的信任,被任命为相国。但魏襄王很有主见,他知道秦国野心很大,不讲信义,所以不愿联合秦国。秦王闻之大怒,一面派大军袭取魏地,一面派人暗中不断厚赠张仪财宝。

四年后,魏襄王死,儿子哀王继位。张仪又劝说魏哀王投靠秦国,也遭到拒绝。张仪便暗中要秦国进攻魏国。魏国战败了。第二年,魏国又被齐国打败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秦国又乘机攻魏,他们先把韩国大将申差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使其他诸侯为之震惊。魏国的失败,导致了纵约国关系出现裂痕。张仪利用这种形势,说服哀王依附秦国。他从分析魏国地理形势、兵力状况、目前处境、“合纵”协约不可信等不利条件入手,最后用“积羽沉舟”作比喻,指出魏国如果忽视这些不利因素,就会像轻的羽毛大量堆积能压沉大船一样,遭到覆亡的危险。魏哀王终于听从了张仪的劝议,背离“合纵”协议,请求和秦国“连横”。

“积羽沉舟”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
——————————————————————————————
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㈢ 五行舟是谁发明的,记载在哪本书里

五行记载,最早见于《尚书 洪范篇》。周武王向箕子询问治国之道的时候,箕子对答说九种治国方略,其中第一就是五行,关于五行的原文是“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到五行实际上是五种力量,不是五种物质,而且五行也有对应的味道,后人不断发展五行学说,也就是形成了今天的五行学说。
不少学者认为五行应该源自《洛书》。不过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孔子整理的《尚书》。鬼谷子此人很难考证,但是如果说孙膑和庞涓是他的弟子的话,这个人生活的时代应该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期。也就是说孔子应该比鬼谷子还要早一些,如此一来,这个理论应该就不是鬼谷子创立的。
不过《鬼谷子》一书阴符经中,论及了不少五行方面的知识,不过从成书年代来说,不是最早,但是在当时来说,对五行论述却比较详细。

㈣ 船是谁发明的它的起源历史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变而来的,具体的发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类的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却清楚地被记录在古文献中。《庄子•逍遥游》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

我们从以上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以匏济水”、“始乘枰”、“变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当是舟船最初发展的规律,即从“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4)舟发明传说扩展阅读:

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

1、古代桨船

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2、古代远洋帆船

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

3、近代轮船

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4、现代轮船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船

㈤ 天舟的起源

有一部分人将narudo翻译为天舟,既西方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在玛雅预言里,2012年12月22日人类有一次大灾难,地球人无一能幸免。人类为了生命和文明的延续,集结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打造了一艘坚不可摧的超级“航母”,有资格登上这艘大船的都是各个国家的首脑,来自全世界的高智商人才,各个领域的最高级别的专家,全球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富豪,还有每个国家的“国花”。据说在打造这艘巨无霸时发生了分歧,结果精密的计算,地球上有两个比较好的地点,一是阿尔卑斯山系,二是中国的西藏。后来考虑到海啸的风险,还是将地点安置在中国的西藏,具体位置不详。如果当时安置在阿尔卑斯的话,就命名为诺亚号,由于安置在中国,所以根据中国人的习惯,取名为天舟号
Narudo(那鲁多)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早的文明,相传在2亿年前,地球曾经存在一段高度发达的文明:那鲁多文明。时过境迁,由于不明原因,那鲁多文明逐渐消失,后演化为东方的楼兰文明以及西方的亚特兰蒂斯和玛雅文明。也有人猜测那鲁多文明并非是地球文明,而来来自那鲁多星球,传言不一,目前已无可考证。
关于narudo文明有文字记载的相当稀少,所以基本上被人遗忘,但随着最近几期科学发现,这种文明逐渐被科学界重视,慢慢的一层层关于narudo文明的神秘面纱将被揭开。
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玛雅人一下子神奇地失踪了,仅留下的三部玛雅典籍和一些石碑、壁画等,他们灿烂的文化也随之成了哑谜。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还使用了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即使如此,到目前为止,据说也仅仅算出其中的三分之一。
1966年,有人根据已认出的这些玛雅文字,试译了奎瑞瓜山顶上的一块玛雅石碑,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它竟是一部编年史。据透露,编年史中记有发生于九千万年前,甚至四万万年前的事情。可是四万万年前,地球还处在中生代,根本没有人类的痕迹。
玛雅人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2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5天,而如今最先进的测算仪器算出的地球年为365.2423天,也就是说他们的测算结果比我们更精确。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
玛雅人还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一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称为“佐尔金年”。因为这种年法不是以地球上所观察到的任何一种天体的运行为依据的。所以有人认为,“佐尔金年”历法是玛雅人的祖先依据另一个至今我们尚不知道的星球制订的。
数学方面,玛雅人使用“0”的概念比中国人早800年,比欧洲人早1000年,他们还创造了20进位计数法,数字演算可沿用到400万年以后。这样庞大的天文数字,只有在现代星际航行和测算星空距离时才用得上。而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刀耕火种,用树叶遮体,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换物,这样的数字演算显然远远超出了原始部落生活的实际需求,他们用得着吗?
1952年6月5日,在墨西哥高原的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了一块刻有人物和花纹的石板。当时人们仅仅把这当作是玛雅古代神话的雕刻。但到了六十年代,人们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那些参与过宇航研究的美国科学家们才恍然大悟:帕伦克那块石板上雕刻的,原来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
虽然经过了图案化的变形,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乃至仪表盘上方的六个字母——NARUDO都清晰可见。这幅图画的照片被送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宇航专家们无不惊叹,一致认为它就是古代的宇航器。
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确凿的事实。
于是,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大胆的看法:他们认为,在遥远的古代,美洲热带丛林中可能来过一批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智能生命,他们走出飞船,教给了尚在原始时代的玛雅人各种先进知识,然后又飘然而去。他们被玛雅人认为是天神。
玛雅文化中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高深知识,就是出于外星人的传授。帕伦克石板上的雕刻,也是玛雅人对外星宇航员的临摹。外星人离去时,曾向玛雅人许诺重返地球,但在玛雅人的祭司预言天神返回的日子里,这些外星人并未重新返回。于是这导致了玛雅人对其宗教和祭司统治的信心丧失,进而引起了整个民族心理的崩溃,终于使人们一个个离开故乡,各自走散。玛雅文化就这样消失了。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古玛雅石板上的NARUDO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字符为古玛雅象形文字,N代表祭坛,A代表金字塔,R代表风帆,U代表大船,D代表月亮,o代表永恒的太阳。
古玛雅人信奉太阳神和月亮神,这段文字已经生动的诠释出一幅画面,日月悬挂于宇宙,一座雄伟的金字塔耸立于天地之间,祭台上燃烧着熊熊圣火,天空中一艘代表着幸运与永生的方舟扬起风帆正缓缓驶向我们所生存的世界,风帆之上闪烁着夺目的印记——NARUDO天舟。

㈥ 我们该如何看待发明传说

我们勤劳的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都是在进步的。炎帝皇帝应该是当时很有才能,智商很高的人。所以他们才能当了领袖。而他们非常受人们的爱戴,所以他们的发明就会带上一些神仙的色彩。

阅读全文

与舟发明传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