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在纸发明之前

在纸发明之前

发布时间:2021-08-28 19:50:37

㈠ 在纸还没发明之前,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纸

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用骨头、竹简、丝帛等代替纸,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

㈡ 在卫生纸发明之前是用的什么

我觉得是用木棍和零在代替,,零就是根本就没有用卫生纸的环节。

㈢ 在没有发明纸之前,古代人为什么把字写在竹简上

1、产生的背景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 所以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到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2、竹简的涵义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



简牍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纸张发明之前书写典籍、文书等文字载体的主要材料,是我国最古老的图书之一。简牍与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档案一同被列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目前简牍学也以惊人的速度形成了世界性学科,它从史学、考古、古文字学、文献学、书法等,多角度多领域,为中国历史文化学术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简牍几乎与甲骨文、金文同时出现,春秋到东汉末年是简牍最盛行的时期,纸张发明后,竹木简牍又与纸张并行数百年,直至东晋末年恒玄下令,简牍制度方告结束。

3、竹简的影响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得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㈣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都是用什么在做记录的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甲骨文,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㈤ 在纸发明之前,我国采用什么做书写材料

先是龟甲和兽骨,再是青铜器,然后是竹简

㈥ 在纸张发明以前,主要用什么材料来书写

在纸张发明以前,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或木板。书信则大多写在木板上,写好后用同样内大小的木板盖在上面容,用绳索捆好,为了防止人们随便拆看,就在捆结处放一块泥块,用印章印在泥块上,这就是“封泥”。是当时印章的主要用途。晋末南北朝以后,纸张取代了简牍,人们就用印泥印在纸帛上。典型的印泥以朱砂、麻油和艾调和而成。唐代以前印泥曾用黑色或蓝色,后世都用朱色,只是遇到国丧或家丧才在一定时间内使用黑色或蓝色。

秦汉以前,官印一般2.5厘米见方,大印可到5~6厘米,私印一般1~2厘米。后世加大,官印可到10厘米。艺术篆刻则不受任何限制。古代印佩戴身上,一般体积较小,上面有纽,简单的是瓦钮或鼻纽,精致的则有各种兽纽,如狮纽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元末明初,文人治印开始采用质地较软的叶腊石作为治印材料,治印一艺也就由篆书到刻印完全转入文人之手,从而开始了文人治印的繁荣时代。

㈦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用什么来铭刻文字记事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 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 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 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 古代竹简也是可以用现代工艺来进行体现的。 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最著名的有: 1. 279年,晋朝汲郡人从战国时魏襄王的陵墓中,一次发掘到写有文字的竹简数十车。 2. 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简42支,最长的22厘米,宽1.2厘米,篆文,每简2-10字,为战 国之物。 3. 1957年,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竹简800多片,简上文字依然清晰。 4.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约五千枚。 5.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一千一百多枚。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 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简渊源: 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其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的传播,所以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百余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一切直到竹简的出现才得改变。 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以及纸普及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这在传播媒介史上是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前进。所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出现,才的以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同时也使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能流传至今。

㈧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

据史书记载,在蔡伦还没有发明纸的时期,那时候的人们除了用石头瓦块以外,高级一点的贵族阶层是用竹片擦屁股的。想想有点玄,快如刀片的竹子,一个不小心,恐怕会出险情。

或者更为安全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水洗,在以前这种方式叫「更衣」,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洗手间、更衣室。甚至现在印度某些地方还有这种现象,左手洗屁股,右手抓饭吃...

最早的「搅屎棍」——厕筹,出现在远古时期,那时候人们没有生产能力,面对「人有三急」的时候只好就地取材。这里的厕筹是指用木、竹、苇等材料裁制而成的长条状物体,长约10~23cm,宽约一到两指,用後洗净,可重复使用,在汉代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虽然造纸术早已发明,但古人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麼奢侈,从三国时期到唐朝,上至达官贵人下至百姓,都在使用厕筹。

唐宋时期,用法稍微高级了点,古人多了一个选择:粗纸。这个时期称为厕筹与粗纸并用时期。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於史籍,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後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

元明清时期则是粗纸时期,元朝是记录使用手纸最早的朝代。明朝皇宫中还有专门负责後勤的机构「四司」。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国外的古人又是如何各展神通的。

最昂贵「鲑鱼片」——英国。5世纪以前,英国王室的屁股是用新鲜的鲑鱼肉片擦的, 但是不用佣人帮忙,是自己来擦的。据说鲑鱼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 有痔疮的朋友不妨从超市买上2磅鲑鱼一试。

最粗暴「麻绳」——法国。这绳子从豪华的厕所屋顶吊下来,正好垂在蹲位的旁边。如厕後,就把绳子从两腿中间穿过,前面一手拉, 後面一手拽,象拉锯一样,搓屁股! 更妙的是,这根绳子是公用的,皇上用完了皇后用,皇后用完了宠臣用,都使那一根,常年不换。以体现君臣万众一心。

最奢华「蝉翅」——日本皇族。《源氏物语》中记载,日本皇族是用蝉的翅膀来擦屁股. 由於蝉翅很硬, 一般先把它们放到温水泡上三天, 然後再使用。

最简单「棍子」——古罗马。古罗马是用一端裹著棉布的棍子,也就是罗马人的「厕筹」,公共厕所的厕筹是公用的,用完了放入容器内消毒清洗。

㈨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曾用兽骨和什么(要写两个)

兽骨,甲骨,竹简,绢帛等等

阅读全文

与在纸发明之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