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迈锡尼文明是谁怎么兴起的
公元前1600年古希腊后期青铜器时代的文化迈锡尼文明通常指希腊半岛后期出现的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大体从公元前16世纪初至12世纪末,持续约4个世纪左右。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文化,在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地多有发现,是时已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其中尤以迈锡尼为代表,故学术界称之为迈锡尼文明。史学传统还把迈锡尼文明与这之前的克里特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迈锡尼文明的创造者是阿卡亚人,这是希腊人部落的一支。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部落迁徙浪潮开始从北方涌向南方,阿卡亚人从巴尔干半岛北部南下,大多数分布在伯罗奔尼撒地区,这里土壤丰腴,地理位置又比较容易接受克里特文明的影响,因此,这支希腊人部落的发展自然要比其他希腊人部落要快得多。
约公元前16世纪左右,迈锡尼人采用竖井墓。从考古发掘文物可见,墓中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其中有制作精巧的大批金属工艺品,如金面罩、青铜剑、金酒杯等。这种墓显然属于拥有一定权势的氏族部落首领。这时社会尚处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国家还没有最终形成。
② 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哪些奇迹
在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不少人间的奇迹。他们所建造的宫殿,被后来的希腊人称作“库克洛佩斯宫殿”,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古人能把这些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这只能是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的杰作。
③ 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哪些奇迹
在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不少人间的奇迹。他们所建造的版宫殿,被后来的希腊人权称作“库克洛佩斯宫殿”,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古人能把这些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这只能是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的杰作。
据古希腊传说,迈锡尼时代的人们十分好战:底比斯王奥狄浦斯自愿流放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各自纠集同盟者,在底比斯城下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两兄弟得到双双阵亡的下场。而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则为助其弟夺回被拐走的妻子,也兴师动众,纠集希腊各路兵力,跨海远征。据传说宙斯的私生子、勇武无敌的赫拉克勒斯曾奉其表兄迈锡尼国王欧律斯特之命,先后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埃里西岛,完成了斗杀巨狮、夺回三身巨人看守的牛群、取回女神守护的金苹果等12项艰巨的任务。另一位英雄伊阿宁因得到公主美狄亚青睐,竟凭着爱情的力量,一路上避开各种陷阱,克服重重困难,只身远征达克里特岛最西端的腓斯特斯城,战胜了守卫在那里的恶龙,带回了金毛羊,确保了阿卡亚王国的繁荣。
壁画上的一个迈锡尼女子,姿态优雅,手执用象牙雕刻的盒子。
④ 迈锡尼文明是如何被发现的
也许人们行驶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亚哥里斯干旱、贫瘠的平原之上时,很难将其与“多金的”迈锡尼联想到一起。但是,这确实是属于很多年前的“多金”之城迈锡尼。希腊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的文明,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中包括的文明之一,即迈锡尼文明,这种迈锡尼文明是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的,至今人们对于这种文明的创造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文明是属于希腊的文明之一。既然人们对此争论不止,那么,是谁在古时创造了这一文明呢?
发现过程:
迈锡尼文明是在希腊时期,发展的第一支比较发达的文明,迈锡文明是从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兴起的文明。考古学家们,从不断发掘出来的令世界为之惊叹的“无尽宝藏”来看,当时的迈锡尼有着非常坚固的城堡以及非常富余的金银宝藏。这也说明了当时的然腊是多么的强盛与富裕。
当时的迈锡尼不断向西南沿海一带扩张,侵略小亚西亚,并与特洛伊发生了战争。虽然,最终迈锡尼取得了胜利,但是却因此当时的国君非常自负,在其攻占了特洛伊城时,却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使得其元气大伤,后来被强悍的多利亚人征服。至此,迈锡尼文明也出现了衰退。随着时光的流逝,这座迈锡尼文明也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随着施里曼对特洛伊成功发掘之后,他又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这座“多金的”迈锡尼。随着人们对迈锡尼遗址的挖掘,越来越多的迈锡尼文明被发掘出来。人们发现被挖掘出来的的迈锡尼城堡位于山顶,而且其平面是呈三角形的,并且在这座城堡的门口两侧还挖掘出来了两只无头的狮子。虽然这两只狮子已经找不到其头部,但是却依然非常威武,这也是当时皇权的代表。其门口的阶梯也都是用整场的岩石铺成,在其上面还有着战争留下来的残迹。从这座城门向里去,是一处皇家墓井,并且在这里发现的许多都是用黄金包着的。考古学家还发现,在这里有一具男尸体还戴着黄金面具,就连一些妇女、小孩也都是被黄金覆盖。
到了1876年,施里曼找来了一些工人,开始对里面的挖掘。于是,在距离狮子门不远的地方,他们发现一座座雕刻有战车的石碑,并且在其挖掘的过程中,渐渐发现黄金,并且城堡里面还有皇家宫殿、楼阁、冠冕厅以及起多处起居室。在迈锡城的东南方向,还发现有着大量的商人住所,并且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陶器。
但令人们迷惑的是,迈锡尼城并不是黄金的产地,但是从发现的大量黄金来看,人们又想不出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多的黄金?而且迈锡尼城位于高山之上,具有的很好的防卫攻势,那么又怎么会多次被其他一些国家攻破呢?
⑤ 迈锡尼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
也许人们行驶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亚哥里斯干旱、贫瘠的平原之上时,很难将其与“多金的”迈锡尼联想到一起。但是,这确实是属于很多年前的“多金”之城迈锡尼。希腊为人类创造了许多的文明,也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中包括的文明之一,即迈锡尼文明,这种迈锡尼文明是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的,至今人们对于这种文明的创造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文明是属于希腊的文明之一。既然人们对此争论不止,那么,是谁在古时创造了这一文明呢?
迈锡尼文明是在希腊时期,发展的第一支比较发达的文明,迈锡文明是从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兴起的文明。考古学家们,从不断发掘出来的令世界为之惊叹的“无尽宝藏”来看,当时的迈锡尼有着非常坚固的城堡以及非常富余的金银宝藏。这也说明了当时的然腊是多么的强盛与富裕。
当时的迈锡尼不断向西南沿海一带扩张,侵略小亚西亚,并与特洛伊发生了战争。虽然,最终迈锡尼取得了胜利,但是却因此当时的国君非常自负,在其攻占了特洛伊城时,却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使得其元气大伤,后来被强悍的多利亚人征服。至此,迈锡尼文明也出现了衰退。随着时光的流逝,这座迈锡尼文明也慢慢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随着施里曼对特洛伊成功发掘之后,他又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这座“多金的”迈锡尼。随着人们对迈锡尼遗址的挖掘,越来越多的迈锡尼文明被发掘出来。人们发现被挖掘出来的的迈锡尼城堡位于山顶,而且其平面是呈三角形的,并且在这座城堡的门口两侧还挖掘出来了两只无头的狮子。虽然这两只狮子已经找不到其头部,但是却依然非常威武,这也是当时皇权的代表。其门口的阶梯也都是用整场的岩石铺成,在其上面还有着战争留下来的残迹。从这座城门向里去,是一处皇家墓井,并且在这里发现的许多都是用黄金包着的。考古学家还发现,在这里有一具男尸体还戴着黄金面具,就连一些妇女、小孩也都是被黄金覆盖。
到了1876年,施里曼找来了一些工人,开始对里面的挖掘。于是,在距离狮子门不远的地方,他们发现一座座雕刻有战车的石碑,并且在其挖掘的过程中,渐渐发现黄金,并且城堡里面还有皇家宫殿、楼阁、冠冕厅以及起多处起居室。在迈锡城的东南方向,还发现有着大量的商人住所,并且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陶器。
但令人们迷惑的是,迈锡尼城并不是黄金的产地,但是从发现的大量黄金来看,人们又想不出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多的黄金?而且迈锡尼城位于高山之上,具有的很好的防卫攻势,那么又怎么会多次被其他一些国家攻破呢?
⑥ 迈锡尼文明的兴起是如何兴起的
——公元前1600年古希腊后期青铜器时代的文化迈锡尼文明通常指希腊半岛后期出现的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大体从公元前16世纪初至12世纪末,持续约4个世纪左右。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文化,在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太林斯、派罗斯等地多有发现,是时已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其中尤以迈锡尼为代表,故学术界称之为迈锡尼文明。史学传统还把迈锡尼文明与这之前的克里特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迈锡尼文明的创造者是阿卡亚人,这是希腊人部落的一支。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部落迁徙浪潮开始从北方涌向南方,阿卡亚人从巴尔干半岛北部南下,大多数分布在伯罗奔尼撒地区,这里土壤丰腴,地理位置又比较容易接受克里特文明的影响,因此,这支希腊人部落的发展自然要比其他希腊人部落要快得多。
约公元前16世纪左右,迈锡尼人采用竖井墓。从考古发掘文物可见,墓中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其中有制作精巧的大批金属工艺品,如金面罩、青铜剑、金酒杯等。这种墓显然属于拥有一定权势的氏族部落首领。这时社会尚处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国家还没有最终形成。约公元前15世纪,在迈锡尼产生了希腊半岛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这时,从考古发掘可知,先前的竖井墓已为圆顶墓所取代。这是一种比竖井墓更为宏大富丽与结构复杂的石墓,墓顶呈圆锥形。最著名的一座圆顶墓,墓道长36公尺,宽6公尺,墓门高为5.4公尺,宽2.7公尺,墓室为圆形,直径达14.5公尺,拱顶用33排石块砌成,这就是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称做的“阿特列吕斯宝库”。圆顶墓被认为是国王的坟墓,因此史学界把这一时期统治迈锡尼的王朝又称之为“圆顶墓王朝”。
在圆顶墓王朝时期,迈锡尼文明有了新的进步。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金属冶炼和金银手工业制品、陶器制造业很快达到并且超过克里特的技术水平,所产陶器远销至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和特洛伊等地。迈锡尼的商船与战舰活跃在地中海一带。这时它与克里特之间有过激烈的竞争,至公元前1450年前后,迈锡尼人渡海占领了克里特岛的诺萨斯,并获得最后的胜利。
公元前14世纪,是迈锡尼国家最强盛的时期,从这一时期出现的大规模的建筑工程中可以得到反映。坚固的城堡,巨石砌成的围墙,还有那著名的迈锡尼的石头城门——“狮子门”(遗址至今犹存),都建造起来了。艺术上也可以看到一种不同于克里特特点的新样式,一种带状和螺旋状的线形装饰。
在迈锡尼文明留存于世的遗物中,尤其珍贵的是派罗斯出土的1000多块泥板文书。它与线形文字甲不同,而是用古希腊文书写的,称线形文字乙(线文B),这种文字经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和柴德威克的多年研究,已于1952年释读成功。从线形文字乙提供的材料证明,迈锡尼社会是奴隶社会。在迈锡尼文明诸国,统治者占有大量土地和奴隶,奴隶既有公家的,也有属于私人的,这些奴隶大多从事手工业、农业等生产与非生产性劳动。土地大致分成两类:一是公有地或公社所有土地,一是私有地。国王、贵族和祭司是最大的土地占有者。地方上有一个被称做为“特勒泰”的土地占有者等级,这部分人可能是公社的上层分子。迈锡尼国家的政体是城邦制。国王(“瓦纳克斯”)是最高统治者,其下设有将军,掌管军事,另有贵族会议和民众会议。公社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它由长老领导,其职能是为国家征税和征集劳役等。除统治者与奴隶外,还有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公元前12世纪初,发生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以迈锡尼为首的希腊诸国联军,东渡爱琴海,远征小亚细亚的富庶城市特洛伊。战争延续约10年,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迈锡尼诸国的自身力量在战争中也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约这场战争后80年,希腊人的另一支多利亚人南下,灭亡了迈锡尼诸国。从此,古希腊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荷马时代。
⑦ 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的阿卡亚人创造了哪些奇迹
在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 阿卡亚人创造出了不少人间的奇迹。 他们所建造的宫专殿, 被后来的希腊人属称作“库克洛佩斯宫殿”, 因为他们不相信,古人能把这些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 因此在他们心目中, 这只能是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的杰作。
⑧ 迈锡尼文明什么时候产生的
迈锡尼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1600~前1100年。迈锡民文明衰亡后,继之而起的是荷马时代以及古典后期的雅典文明。
赤陶半人半马像迈锡尼文明的建立者阿卡亚人是希腊人的一支,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他们从巴尔干半岛北部向南迁徙,分布于中希腊和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一带。稍后,一些阿卡亚人也进入了小亚细亚西岸及附近岛屿。希腊人进入巴尔干以后,并未能立刻取代原有的居民。他们在和土著人的长期斗争与交往中,既学习到土著居民的农牧业和建房造屋的技术,还学了不少语言词汇,后世希腊人的不少地名都可能来自这些土著居民。希腊人的语言和土著语言的广泛混合,可能就是迈锡尼希腊语的基础。
希腊人定居下来后,就开始建房筑屋,烧制陶器,从事农牧业活动。但在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起,中、南希腊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先后进入繁荣时期。
这是一把在典礼上佩带的宝剑(迈锡尼时期),剑上镶嵌着金、银、黄铜,剑柄上有4颗铆钉。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希腊还有狮子这类猛兽出没。坟墓里的骷髅迈锡尼文明的特点表现在:它的中心地点拥有宏伟的宫殿建筑、坚固的城墙、巨大的墓葬、大量的贵金属器皿、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手工业制品以及自东方输入的大量奢侈品。
在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不少人间的奇迹。他们所建造的宫殿,被后来的希腊人称作“库克洛佩斯宫殿”,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古人能把这些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这只能是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的杰作。
壁画上的一个迈锡尼女子,姿态优雅,手执用象牙雕刻的盒子。据古希腊传说,迈锡尼时代的人们十分好战:底比斯王奥狄浦斯自愿流放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各自纠集同盟者,在底比斯城下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两兄弟得到双双阵亡的下场。而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则为助其弟夺回被拐走的妻子,也兴师动众,纠集希腊各路兵力,跨海远征。据传说宙斯的私生子、勇武无敌的赫拉克勒斯曾奉其表兄迈锡尼国王欧律斯特之命,先后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埃里西岛,完成了斗杀巨狮、夺回三身巨人看守的牛群、取回女神守护的金苹果等12项艰巨的任务。另一位英雄伊阿宁因得到公主美狄亚青睐,竟凭着爱情的力量,一路上避开各种陷阱,克服重重困难,只身远征达克里特岛最西端的腓斯特斯城,战胜了守卫在那里的恶龙,带回了金毛羊,确保了阿卡亚王国的繁荣。
迈锡尼时代的古墓中的绘画希腊人初到巴尔干时,统治者多采用竖井墓葬式。竖井墓中随葬品十分丰富,且多为工艺水平很高的来自埃及、小亚细亚等地的贵金属制品。公元前2000年代中后期,竖井墓为圆顶墓所代替。与竖井墓相较,圆顶墓规模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迈锡尼的所谓“阿伽门农”的石墓,有一条长36米、宽6米的墓道,墓门高5.4米、宽2.7米。墓室为圆形,高14.5米,墓顶由33排大石板组成。因此,圆顶墓被认为是国王的墓,从此出现的迈锡尼国家也就被称为“圆顶墓王朝”。
迈锡尼文明时代修建的城墙是一引入注目的景观,它们当中最著名的可能莫过于迈锡尼城了。城墙的主要部分是硕大无比的石头,据传说迈锡尼城的城墙是由海神波塞冬的子嗣珀修斯在公元前15世纪建造的。整座城墙都是用粗糙的,未经修整的大石块堆砌而成。这些石头中最小的,据说两头骡子都拉不动。城门上方有三角形的巨大石雕,上有两只雄狮抱柱,故称狮子门,这是欧洲大地上最为古老的石雕。迈锡尼的狮子门更是举世闻名。它是在一块巨大的门楣石两边各堆起石块,上部的每一石块都较下面的石块向中心错开一点,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形状的空间。在三角形底边的正中即门楣的中心竖有一根柱子,柱子两边各有一只狮子。狮子的前爪均搭在柱基上,全身几乎直立,既似昂首向天,又狮子门是迈锡尼卫城的主要入口,上图表现的是门的过梁上方一对石狮,守护着象征宫殿的克里特式柱子。狮子头现已遗失,但仍不失其威严,它起到城徽的作用。像瞪视着往来行人。前1450年,阿卡亚人的线形文字B(希腊文最早的一种写法)出现于克里特的克诺索斯王宫,是迈锡尼取得胜利的标志。圆顶墓和线形文字B还出现于希腊其他诸多地区,也就是说,所谓迈锡尼文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文明,而是包括迈锡尼、派罗斯等许多早期城市文明的总称。迈锡尼文明时期已大量使用奴隶。他们分属于宫廷、神庙、贵族所有,也有属于金属匠的。他们从事各种农业或手工业劳动,靠领取一定口粮生活。迈锡尼时代的国家组织还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色彩。国王之下有指挥军事的将领、王的仆从、公社的上层分子,有的地方还有长老会和民众会。
当时发掘被认为是阿伽门农的黄金面具。后来证明,面具是公元前1550~前1500年间由迈锡尼王室家族成员制作的,但面具的名称被保留了下来,这被认为是欧洲最早的肖像工艺。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前14世纪是迈锡尼文明发展的顶峰。此时北起中希腊的底比斯、南到伯罗奔尼撒南半岛端,大体都处于迈锡尼文明的影响之下。前一时期盛极一时的克里特则被希腊人占领;爱琴海中的基克拉底斯群岛、小亚细亚西岸大抵也受到迈锡尼文明不同程度的影响;非洲的埃及、地处小亚内陆的赫梯帝国似乎与迈锡尼文明也有或多或少的接触;连当时尚处于蛮荒状态的意大迈锡尼时代的器皿利,好像也感受到迈锡尼文明的存在,进口了一些它的产品。整个东地中海地区,此时都成了迈锡尼希腊人活动的范围。但到了公元前1250年左右,迈锡尼人开始围绕主要的城市筑起巨大的防卫城墙,这是因为他们的世界遭到了外来者的入侵。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这些城市相继被毁弃,仅仅100年的时间,这些辉煌的迈锡尼城市文明就衰落了,从而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希腊开始走入一段全新的文明历程。
⑨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有哪些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表现在:它的中心地点拥有宏伟的宫殿建筑、坚固的城墙、巨大的墓葬、大量的贵金属器皿、有高度艺术水平的手工业制品以及自东方输入的大量奢侈品。
在迈锡尼文明巅峰时期,阿卡亚人创造出了不少人间的奇迹。他们所建造的宫殿,被后来的希腊人称作“库克洛佩斯宫殿”,因为他们不敢相信,古人能把这些巨大的石块堆砌起来。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这只能是传说中的独眼巨人库克洛佩斯的杰作。
据古希腊传说,迈锡尼时代的人们十分好战:底比斯王奥狄浦斯自愿流放后,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各自纠集同盟者,在底比斯城下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两兄弟得到双双阵亡的下场。而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则为助其弟夺回被拐走的妻子,也兴师动众,纠集希腊各路兵力,跨海远征。据传说宙斯的私生子、勇武无敌的赫拉克勒斯曾奉其表兄迈锡尼国王欧律斯特之命,先后前往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埃里西岛,完成了斗杀巨狮、夺回三身巨人看守的牛群、取回女神守护的金苹果等12项艰巨的任务。另一位英雄伊阿宁因得到公主美狄亚青睐,竟凭着爱情的力量,一路上避开各种陷阱,克服重重困难,只身远征达克里特岛最西端的腓斯特斯城,战胜了守卫在那里的恶龙,带回了金毛羊,确保了阿卡亚王国的繁荣。
⑩ 迈锡尼文明是谁创造的
迈锡尼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1600~前1100年。迈锡民文明衰亡后,继之而起的是荷马时代以及古典后期的雅典文明。
迈锡尼文明的建立者阿卡亚人是希腊人的一支,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他们从巴尔干半岛北部向南迁徙,分布于中希腊和南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一带。稍后,一些阿卡亚人也进入了小亚细亚西岸及附近岛屿。希腊人进入巴尔干以后,并未能立刻取代原有的居民。他们在和土著人的长期斗争与交往中,既学习到土著居民的农牧业和建房造屋的技术,还学了不少语言词汇,后世希腊人的不少地名都可能来自这些土著居民。希腊人的语言和土著语言的广泛混合,可能就是迈锡尼希腊语的基础。
希腊人定居下来后,就开始建房筑屋,烧制陶器,从事农牧业活动。但在公元前2000年代前期,其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从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起,中、南希腊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先后进入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