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姜志辉创造进化论

姜志辉创造进化论

发布时间:2021-08-28 01:22:22

A. 姜志辉的对姜志辉译作的批评

网友“羽熊”的一篇帖子《姜志辉:“强奸”阿伦特〈精神生活〉的中国翻译家》被广泛转载。该帖列出了姜译《精神生活》(江苏教育出版社)的55处错误,并称这只是从前十几页找出的。该帖直斥姜志辉“不是在翻译阿伦特,而是在强奸阿伦特”。
实际上,姜志辉译作在网上被批早有“旧账”。在2005年夏,就已有网友集中火力,指出姜志辉另一本译作《创造进化论》的“多个错误”。
在署名Malebranche的《评商务新版的〈创造进化论〉》一帖中这样写到:
“笔者翻开这个新译本,吃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确凿无疑的是,商务新版的《创造进化论》创造了新的纪录:一百年来最糟糕的《创造进化论》中译本……译者的法文水准之差着实令人瞠目结舌,对柏格森哲学的了解恐怕也接近于零。这个译本无页不错,无段不错,几乎是无句不错。……笔者不过核对了三段,刚刚两页半的篇幅,所发现的问题错误已经在二三十处以上,还没有算重复的错误。姜译《创造进化论》总共有306页,其中又会有多少讹误呢?……这样的译著又有多少学术价值呢?” 读者吃惊让网友最吃惊的,还不是这些书错误多,而是它们出自一些著名的出版社。如《创造进化论》就由在读者中素有口碑、大名鼎鼎的商务印书馆出版。
姜志辉前后翻译过《创造进化论》、《历史与真理》、《知觉现象学》、《黑格尔导读》等,其中多为商务印书馆的版本。
商务印书馆在一般读者看来,是声誉相当好的出版社。许多网友对此非常不解:一直都相信商务印书馆,没想到他们居然也能出这种质量的书!
网友Malebranche就在《评商务新版的〈创造进化论〉》一文中质问:最可怕的是,这样明显质量低下的译著,竟由中国最负盛名的出版社一路绿灯地出版问世,岂非咄咄怪事?笔者很想知道本书的责任编辑是谁,但是反复翻检全书,也找不出责任编辑的名字……我们的学术界、翻译界、出版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才诞生了这种怪事?

B. 姜志辉的姜志辉对批评的回应

在跟记者谈到这件事时,姜志辉反复强调了自己作品的质量,他说,“我的译作基本上属于免检产品,以前在商务印书馆出的几本书还是很好的。”
“你别看他们给《精神生活》挑了不少错,但那是前言部分,后面的主体部分我认为翻得相当不错。”姜志辉对记者说。
姜志辉很自信:“我翻译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会根据作者的思路去翻。但那本书的前言部分,作者思维是跳跃式的,而且引用非常多,确实出了一些纰漏,但这些纰漏绝没有网上他们说的那么多。”
在商务印书馆网站论坛上,姜志辉同他的一些批评者展开了辩论。该论坛现在已关闭,但根据网上留存的一些网页,还可以看到姜志辉这样辩护:
“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如输入和笔误等等,也有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的,就像电脑死机。也有排版时转换的错误,等等。”
青年周末:那么你认为他们指出的55处错误,大概有多少是成立的?
姜志辉:这个我没有统计,错的地方我承认错误,但反正好多地方是赖到我头上的。一般出版物允许出错的比例是万分之一。实际上我这些出版物,远远比这个比例要低。
青年周末:那么你的译作的错误率具体是多少?
姜志辉:这个东西我不好说。错误的地方肯定是有的,但差错的原因很多。如果他们能平和的对我指出那些错误,我更能接受。现在他们这样骂我,我很生气,也很不服气。 网友的批评近日被媒体报道后,2007年9月20日,译者姜志辉在博客中国新开了一个专栏,发表《翻译和挨打》一文进行回应:
“我因在阿伦特《精神生活·思维》译本的导论部分的前十几页中出了昏招(借用一下棋圣聂卫平的词汇),弄得满盘皆输,并且导致盘盘皆输,在网上被骂得狗血喷头。我被未署实名的网友骂,倒也算了,连有实名的人物也出来起哄……”
一些网友在评论此事时认为,像《精神生活》、《创造进化论》都是哲学界的顶尖著作,而译者姜志辉是非哲学专业出身,对该专业没吃透。
姜志辉对此不服。他对记者说:“学科的分类都是人为的,哪有专业分得那么细?”
52岁的姜志辉,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的副教授,每周都要给复旦学生上课。心理学是姜志辉的主业,他说自己从事翻译,只是业余爱好。不过他认为自己是有哲学底子的,“没有底子的话,我不会出那么多译作,出版社难道都是傻瓜吗?”
实际上,姜志辉翻译的领域相当宽,在他迄今翻译的20多本书中,一半是哲学书,另一半既包括心理学,还包括历史、医学等方面。 10年翻译生涯,姜志辉出了20多本书,平均速度是每年两本。“如果是大部头的书,要花一两年,薄一些的书翻半年的也有。平均下来是一年两本。”
在2003年以前,姜志辉在翻译时主要靠手写,用的时间比现在长,如商务印书馆出的《知觉现象学》,是2002年用了将近一年半时间翻译的。
2003年,姜志辉翻译《创造进化论》,开始用电脑操作,速度就加快了。这本书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翻译完了。而2006年的《精神生活》,长达两卷本的篇幅,只用了8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网上备受非议、且被网友一一指摘错误的两本书,也正是姜志辉开始用电脑之后的《创造进化论》和《精神生活》。
除了法语是专业学过的以外,他说英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自己都“知道一些”,“翻译这么多书没有请教过任何人,全凭一己之力。”
有网友怀疑姜志辉可能使用了一些翻译软件,如“金山词霸”等来辅助翻译。
姜志辉说这纯粹是“瞎说八道”。 《论自由》 [法]雷蒙·阿隆 / 姜志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再版)
《想象的马克思主义》 [法国]雷蒙·阿隆 / 姜志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现代性社会学》[法]达尼洛·马尔图切利 / 姜志辉 / 译林出版社 《精神生活·意志》 汉娜·阿伦特 / 姜志辉 / 江苏教育出版社
《精神生活·思维》 汉娜·阿伦特 / 姜志辉 / 江苏教育出版社
《左撇子的历史》 贝尔特朗 / 姜志辉 / 百花文艺出版社 《黑格尔导读》 [法国]亚历山大·科耶夫 / 姜志辉 / 译林出版社
《心理发生和科学史》 J.皮亚杰 / 姜志辉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造进化论》 柏格森 / 姜志辉 / 商务印书馆
《历史与真理》 利科 / 姜志辉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巴斯德传》 帕特里斯・德布雷 / 姜志辉 / 商务印书馆 《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 / 姜志辉 / 商务印书馆

C. 大学必读书本的科学史与科学传记

1, 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王君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
2, 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
3, 库恩《哥白尼革命》,吴国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4, 布伦诺斯基《科学进化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出版
5, 布尔斯廷《发现者》,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
6, 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张淑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7, 库兹涅佐夫《伽利略传》,陈太先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
8, 韦斯特福尔《牛顿传》,郭先林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 派依斯《一个时代的神话》,戈革等译,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出版
10, 德布雷《巴斯德传》,商务印书馆出版,姜志辉译
11, 达尔文《达尔文自传与书信集》,叶笃庄等译,科学出版社出版
12, 费曼《别闹了,费曼先生》,吴程远译,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
13, 沃森《双螺旋——发现DNA的故事》,刘望夷等译,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14, 克里克《狂热的追求》,吕向东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5, 卢里亚《熊掌与鱼》,颜青山等译,青岛出版社1999年出版
16, 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杨玉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D. 如何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要学习什么才能真正学到哲学?不同的学习方法,直接同前面所说的“哲学何所是”、“哲学何所用”的不同理解相关。
哲学不是科学,因此哲学也不具有科学的用途。科学是知识,因而具有普遍必然性。牛顿发现的力学定律,你掌握了,你就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哲学不是知识,因而哲学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哲学不具有普遍必然性,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东西我可以拿来就用,但哲学家的思想如果不化为我自己的思想,或者我的思想如果不能达到哲学的水平,哲学对我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没有普遍的哲学,只有个人的个性化哲学,例如,只有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海德格尔哲学……。因为哲学是“思想”,哲学活动是思想的活动,哲学思维的能力就是思想“能力”,而且是个人的思想。所以,如果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想的能力,即使我背下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于时间》,也不等于我有了自己的哲学,因为它是属于海德格尔的哲学,而不是我的哲学。《存在与时间》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思想是伟大的哲学思想,但它不是我的东西,不是我的哲学,不是我的思想:因为我不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知识);又因为我没有思想和思想能力,所以它对于我只是一些哲学的词句。所以即使我背下了无数伟大哲学家的原著,我可能还是哲学的门外汉——如果我只是背诵而不会思想,或者没有我自己的思想的话。只有我自己的思想才是我的哲学。
学习哲学如果只是会收集、解释、概括、描述别人的观点,那么,你学习的东西还有什么用途?例如,如果有人说:“人最终都得死,谁也不例外。因此,活着真没有意思!”会说这句话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有什么伟大的思想,因为这是大多数的想法,是得到公认的常识。但是,当有人对你说:“如果你永远不死,长生不老,那活着会更没有意思”时,你会感到为之一振。因为这个人说出了一个与别人不同的思想,真正是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哲学。所以把别人的话背得多熟练,也不等于你有思想。因为你背出的是别人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特别是那些刚刚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成了哲学家的年轻博士们)都在把别人的哲学思想当作自己的哲学激动地讲授着,而不想去创新。正因为如此,在文科,没有学问的人也可以装得很有学问:只要他收集到了足够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讲出来,就可以给人以有学问的假象,好像他讲的这些别人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思想。我们文科不仅学生容易“混”(只要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按照一定顺序重新组合排列,就“编出”了学位论文。),而且文科教师也容易混,全国哲学界就有好多这样的“混子”。
只有真正了解了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哲学的独特用途,我们才能知道学习哲学的独特的方法。哲学不是科学,不是知识,因此不能采取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哲学。学习知识,我们是把知识本身作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加以接受。而学习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思。反思是对已经有的思想的再思想。为什么不是把所读的书直接当作正确的东西予以接受,而是需要“再思考”?因为你读的书中的思想,不是天然地就是真理。书中的思想只是作者本人的思想,不是普遍真理。哲学没有普遍的、在任何时候都正确的一般原理。

阅读全文

与姜志辉创造进化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