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总结西汉(西汉武帝时期)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旧渔网等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出优质纸张,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从此造纸术得到推广。蔡伦造纸术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料,解决了造纸原料资源不足的问题。破布(当时是麻布)、麻头和破渔网等废弃物资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纸的成本。尤其是用树皮做原料,更是重大的创造,可以说开创了近代木浆纸的先河,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其次,工艺上有比较大的进步。多种原料的利用,对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造纸技术的改革。由于史书缺乏具体的记载,对当时的实际操作难以详细了解。今天,手工造纸已经基本上被机器造纸所代替,但是造纸的原理和基本的生产工艺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最后,造纸从此成为独立的行业。以前,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技术上的改进也很受局限。新原料的开辟和新技术的采用,使造纸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这是造纸发展史上意义重大的转折点。
后来,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B. “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TS'Ai Lun)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纸是我们可敬的蔡伦发明的,真可谓“纸的父亲”。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藤纸、鱼卵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鱼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
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与他的重大发明相比,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确使人瞠目,有些大部头的网络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所以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人们认为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他在中国皇宫当过官吏,约在105年他把纸的样品呈献给皇帝。中国有关蔡伦发明的记载出现在汉朝正式的史书中,记述翔实可信,没有一点神秘或传奇的色彩。中国人总是把纸的发明归功于蔡伦,他的名字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有关蔡伦的生平人们知道的并不多。中国的史书中提到他是个太监,还提到皇帝对他的发明不胜喜悦,因而对他加以擢升提拔,使他名利双收。但是由于后来他参与了宫廷政变,因而一跌不振。有的史书中叙述道:蔡伦一被革职就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喝下致命的毒药。
公元二世纪纸在中国就有了广泛的作用,不到几百年时间中国人就向亚洲其他一些地区出口纸。在很长的时期里,他们对造纸技术保密。但是751年有些中国造纸工人被阿拉伯人俘虏,不久撒马尔罕和巴格达都有了造纸业。造纸技术逐渐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12世纪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古腾堡发明现代印刷术印刷术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C. 纸是谁发明的它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纸是谁发明的?它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回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答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汉族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汉族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D. 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张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现:这一纸质地图出现于秦晚期至西汉初年,最迟西汉初年;通过对这一地图的研究,根据纸张工艺技术的发展规律推测,中国最早的纸张,应该出现于战国时代。
毫无疑问,这一结论颠覆了蔡伦造纸的历史,说明早在蔡伦之前200多年,中国就已经有了造纸技术,只是当时技术一般,所以没能大范围推广应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但专家推测认为中国最早的纸张,出现于战国年代,这一结论是不是靠谱呢?
只是由于纸张保存不易,所以不少纸张消失了,唯独少量纸张保存了下来,比如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以及可能还埋在地下等待发现的纸张。
E. 纸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纸是中国人发明的而非从国外传入,属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于纺织。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
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5)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为西汉麻纸,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暗黄色,质地较粗糙。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F. 纸的发明是在什么时候
西汉 公元 105 年(元兴元年,汉和帝刘肇年间),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回赞扬。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答,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纸”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TS'Ai Lun)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G. 中国的纸什么时候发明的
早在2200年前,西汉初期已有纸,但还是很粗糙,不被广泛应用。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后,被认为是现代造纸术的鼻祖。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很大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并且和岭南地区特别是环珠江口周围6000多年前涌现的丰富的树皮布文化体系有密切关系。
早期纸的使用
西汉劳动人民所造的纸并经过东汉的蔡伦改进以后,已经能满足书写的要求。对于蔡伦来说,改进的目的就是用来取代木牍、竹简、缣帛等书写、记录文字的材料,由于纸质轻,价格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东汉末年,山东人左伯,就是一个以造纸精美而闻名,当时的书法家都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就是说,在东汉末年,造纸技术大大提高。
公元2世纪4世纪,是竹简、缣帛和纸张并用的时期,由于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纸张作为写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列也越来越大,在这个时期,纸张已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写字材料。
总之,在纸张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使书写材料重量大大的减轻,从而完全取代了过去的写字材料。
纸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中国的文字向着简化、工整、规范和易于镌刻、复制的方向发展;织物、纸和墨的发明、发展和应用,为印刷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承印和转印材料;以手工雕刻和转印复制技术为基础的盖印和拓印以及织物印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结合,为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
社会的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造就了发明印刷术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要求。这四者的具备和结合,使得印刷术的发明成为历史的必然,至隋、唐时期开始推广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