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发明原子弹是在哪一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复弹于1964年10月在制新疆罗布泊核武器实验基地爆炸成功。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中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主席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所以,中央决定我们也要研制原子弹。
自60年代以来,核武器的发展,首先是核战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减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有了显著提高。
㈡ 中国原子弹是谁造的
是由我国当时顶尖的科学家共同作业完成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是钱学森。
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
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中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
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2)中国原子弹谁发明扩展阅读:
从籍贯看,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各6人,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两弹一星”元勋
23位“两弹一星”元勋青少年成长时期所在的省份排序分别是:
上海最多,有杨嘉墀、姚桐斌、钱学森、屠守锷、王淦昌5人。
浙江4人,分别是吴自良、陈芳允、赵九章、程开甲。
北京2人:王大珩、钱三强。
安徽3人:邓稼先、任新民、黄纬禄。
余下的是:天津1人:于敏。云南1人:王希季。湖北1人:朱光亚。辽宁1人:孙家栋。湖南1人:陈能宽。四川1人:周光召。山东1人:郭永怀。江苏1人:钱骥。吉林1人:彭桓武。
在南方(淮河以南的)长大的有16人,北方为7人。如果以东部和西部对比,则来自沿海省份的有14人,来自中部省份的有7人,西部的仅有来自昆明的王希季和重庆的周光召2人。
23位元勋中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域的就有10人,如果算上长江三角洲接近地安徽南部和中部地区的邓稼先等3人,则为13人。
23位元勋共有18个姓氏,其中只有3个姓出现率在两次以上,即:王姓3人,钱姓3人,陈姓2人,其余姓氏者均各占1个。
㈢ 原子弹是谁发明的
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群人发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到美国的科学家西拉德等人为防止德国人抢先造出原子弹,动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信中阐述了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但是起初罗斯福总统对此并不重视,直到1941年12月6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才批准了美国科学研究发展局全力进行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步伐。1942年8月美国制订了研制原子 弹的“曼哈顿计划”随后任命格罗斯将军为负责人。
美国不惜重金全力投入提取铀235的研究。比较成功的方法是劳伦斯方法和尤里方法。劳伦斯方法也叫电磁法,是采用质谱仪的原理,利用铀235和铀238质量上的差异而使之分离。劳伦斯曾采用4900吨重的巨形磁铁,每天也只能分离几毫克铀235。在田纳西州建立的电磁分离厂中建造了空前大的电磁铁,磁极的直径为15英尺(1英尺=0.3048米),用这种方法终于生产出以千克计的铀235。尤里方法也叫气体扩散法。气体扩散法是根据轻的分子(像那些含铀235的分子)比含铀238的较重的分子容易、并较迅速地通过多孔障壁细孔的原理,于是把铀制成六氟化铀气体,使它通过4000次多孔障壁就能得到纯度为99%的铀235。美国为此建造了巨大的工厂,加热后的六氟化铀气体要通过成千的多孔障壁,每一障壁有成百万的小于百万分之一厘米的孔。需要几个月才能使一定量的气体从头至尾通过工厂。
㈣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什么时候发明的
是1964年10月16日研制成功的。
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
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中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研制费用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
结合早前公布的模糊资料,中国在到80年代初为止的整个核计划上 (第一代核武器的发展研制与工业体系建设),投资相当于一个宝钢规模的钢铁厂——据此估计是300亿人民币。
1955年1月15日,中国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如果以此计算,十年间平均每年的原子弹发展费用是2.8亿。
如果是596工程,即中国首颗原子弹研制工程,并以1959年作为计算起点,每年的费用是4.7亿。如果极端计算,从1962年正式启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计划开始,三年间平均每年费用是9.3亿元。
㈤ 中国哪年发明的原子弹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过一般指中国的两弹之父是邓稼先.
23位二弹一星元勋,是中国人就不应该忘记
1.钱三强 ,2.钱骥,3.姚桐斌 ,4.赵九章,5.邓稼先
6.王淦昌,7.彭桓武,8.程开甲,9.黄纬禄,10.屠守锷
11钱学森,12.周光召 13.杨嘉墀 14.陈能宽
15.陈芳允 16.吴自良 17.任新民 18.孙家栋
19.朱光亚 20.王希季 21.王大珩 22.于敏
23.郭永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㈥ 中国哪两个科学家发明原子弹
朱光亚、邓稼先。
朱光亚参与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
邓稼先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6)中国原子弹谁发明扩展阅读:
原子弹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
核能价值
作为武器的原子弹和氢弹终究是要被消灭的。但是作为放出巨大能量的核爆炸,却在和平建设中有着吸引入的应用前景。由于核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特别巨大,所以它能使许多用其它方法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得以完成。
核爆炸可以用来开山、辟路、挖掘运河、建造人工港口等。例如,有一个方案,只需四次核爆炸就可开凿一个能停泊万吨巨轮的海港。
首先,进行一次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核爆炸,就可炸出一个直径300多米、深30多米的大坑。然后进行三次规模较小的核爆炸,开出一条运河来把大坑和深海连接起来。只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当海潮把产生的少许放射性物质冲走后,这个海港就可安全使用了。
至于利用地下核爆炸的高温高压,将石墨变成金刚石,利用地下核爆炸的强大中子流生产超铀元素,则已开始实践了。
核爆炸还可以改造沙漠,使沙漠变成良田。很多干旱的沙漠地带其实也有一些雨水,但是这些雨水多半从地面流进地下河流、流入海中,剩下的一点则很快蒸发淖了,因此地面上没有一点水分,沙漠成了不毛之地。核爆炸可以造成巨大的积水层—“地下水库”。
和平利用核爆炸的前景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历史将雄辩地证明:人民将彻底埋葬超级大国的原子弹;几代科学家的辛勤劳动成果,必将完全用来造福于人类。
朱光亚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的表彰大会上,朱光亚与其他22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2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㈦ 中国原子弹是谁发明的
为了能够在冷战期间抗衡拥有核武器的美国与苏联并且将其作为一种吓阻武器,早在1953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便开始对核子动力进行研究。1959年6月中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周边建设实验基地,一方面邀请曾于美国留学的原子核物理学邓稼先领导技术团队开发,另一方面也不断透过同样为共产主义国家的苏联于1950年开始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并且在苏联援助下也开始兴建自己的研究反应炉(Research
reactor)与相关设备。然而之后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渐趋冷淡,1959年6月时苏联开始停止针对中国和武器研发计划的援助,并且在1960年时撤
离所有苏联的技术协助人员。为此中国研发团队决定发展较为简单的浓缩铀炸弹制造技术,但这也意味着有毒核废燃料和放射性钚的后续分离处理更为困难。到了1964年10月16日时,中国成功于罗布泊试验场的596核子试验中引爆第一枚核武器,这次核武器试验大约测得了2.2万吨爆炸当量的威力。而在2年后,中国则依照苏联制的导弹样本另外开发出能够搭载核弹头的导弹。紧接着在1967年同样于罗布泊展开的第六号实验试爆第一枚百万吨级的氢弹,这使得中国成为历史上从核裂变武器发展至核聚变武器所花费时间最短的国家,而中国在两弹一星计划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㈧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谁发明,发明家叫什么名字
隐姓埋来名30年!她是中国的王承自书!因为在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5个国庆节后半个月刚刚平静下来的中华大地又沸腾起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成叔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不禁热内容满面为了儿女扬眉吐气虽然他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不折扣不折不扣的工程虽然他没能上台领奖报刊中的喜讯也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他还是心甘情愿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祖国和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王承书为祖国心隐姓埋名30年直到逝世那年人们才在报纸上读过他的业绩知道他的名字王承书这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 1 · 因为王承书是在1956年放弃名利从美国回到祖国的怀抱是1961年隐姓埋名一心投入祖国研制原子弹工作直到去世。 2、虽然他没能上台领奖但他还是心甘情愿隐若自己的姓名继续为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3、这些主要记述了著名女课学家王承书为祖国和武器研制默默无闻工作的感人事迹, 热情地歌颂了他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