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那么多字体是谁发明的!
先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小篆:李斯
隶书
蔡邕(没体)
楷书
柳体:柳公权
颜体:颜真卿
欧体:欧阳询
赵体:赵孟俯(最后一个字电脑上没有)
王羲之(他行书草书都写。)
草书
张芝、张旭、怀素
行书
王羲之、王献之
苏黄米蔡,即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水浒传把“蔡”当中说成是蔡京,这是不对的。)
Ⅱ 谁被骂了1000年,可是在打印时还得用他发明的字体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宋朝的时候就重文抑武,虽然说也是遭受外族的欺压,但是不管怎样,在经济文化上,宋朝还是快速的进行发展,同时,出现了许多风流人物,在其中有一人的话被骂了1000年,但是,在如今的时候打印时还是用他发明的字体,他就是秦桧,可以说虽然他恶名远扬,但是也为我国留下了一个非常宝贵的遗产。
不过大家都知道,一般由谁创作的字体都是以他的名字来进行命名,但是就是因为他害死了名将岳飞,所以当时人们对他极其怨恨,甚至还发明了一种民间小吃炸秦桧,也就是如今的油条,所以说,怎么会以他的名字来进行命名这个字体呢,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一个宋体,不管他的为人如何,还是非常值得让人尊敬的。虽然秦桧在骂了1000年,但是在如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还在使用宋体。
Ⅲ 四大书法家的各自发明的字体
欧阳询(557~441),字信本,唐朝时期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土,封渤海县男。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书。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貌甚寝陋,而聪司绝伦,读书即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眺、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吴兴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頫湖州人。曾祖师垂,祖希永,父与矗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与集贤大学士,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
Ⅳ 奸相蔡京,秦桧的书法都很好吗
是的,不是一般的好,而是在当时非常有名的。也可以说,在他们当权时,手迹是洛阳纸贵、一片难求。
但中国书法有一点非常独特,就是不纯是艺术,更与人的道德操守紧密相关。一个人,如果大德有亏,字写得再好,也流转不下来,或者纵历千载,也有争议,如赵孟頫。
传统中国书法如此,不似今日,书法好像,似与官帽大小成了正比——可悲可叹。
Ⅳ 宋方体是蔡京开创的吗
没有这个字体呀?你是不是说的仿宋体。
Ⅵ 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的创始人分别是谁
首先说一下,四个人的顺序,史书上记载通常为苏黄米蔡,指的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本为“蔡京”,奸臣,因其人品不好改为蔡襄。)
1、苏东坡书法艺术特点: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2、黄庭坚书法艺术特点: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
3、米芾书法艺术特点:米芾的书法,早年师法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中年以后摹魏晋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其体势展拓,用笔浑厚爽劲。自谓为“刷字”。米芾的书法理论著作有《书史》、《海岳名言》和《海岳题跋》。米芾著《画史》1卷,是国画鉴评著作。
4、蔡襄书法艺术特点:蔡襄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展开蔡襄书法作品,突然感觉有一阵春风吹面,让人充满温暖。蔡襄写字如行云流水,收放合度,得心应手,极尽自然。蔡襄的字“容德兼备”。在书法中蔡襄写出了自己的性情与气节。蔡襄书法在他在世时就受人推崇备至,极负盛名。苏东坡认为蔡襄的字“心手相应,变态无穷”,有翔龙舞凤之势,是宋朝第一。
Ⅶ 宋体是秦桧还是蔡京发明的
传说宋体字为秦桧所创。
然而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出版翻刻宋本时为求便捷而出现的)。至康熙十二年方称宋体。
Ⅷ 宋体书法到底是蔡京发明,还是秦桧所创造
都不是。
宋体是中国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现的字体。最初是在复刻临安书棚本时将笔划加以直线化,呈现出硬朗表情的一种字体。嘉靖三十二(1553年)刊刻的《墨子》中宋体的基础已经成型。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刊本数量急速增加,促进了书籍制作的分工化。
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那何以谓作“宋体”?原来,明朝出版界多翻刻宋本,但为求便捷,这些仿宋刊本经常只刻出“肤廓字样”,而非原来楷味浓厚的字。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补刊经庵《文献通考》的序文中,规定:“此后刻书,凡方体称宋体字,楷书均称软字”。“宋体”之名,乃清朝康熙皇帝指定。这命名是有问题的,除了“宋体”非宋,历代隋、唐、宋、元的刊本字样也各有特色,却一概划作一类。然而皇帝之令,不能不从,中国文人自此称明代刊本字作“宋体”。
Ⅸ 宋体字是谁发明的,秦桧还是蔡京
传说宋体字为秦桧所创。然而宋体字于明朝以后才出现(出版翻刻宋本时为求便捷而出现的)。至康熙十二年方称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