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是谁发明巧克力的
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不一会儿,不知怎的,探险队员们好像得到了魔力一样,体力和精力都得到了恢复。
惊讶万分的科尔特斯连忙向印第安人打听可可水的配方等情况。印第安人告诉他:“这是神仙饮料。”
1528年。科尔特斯回到西班牙后,向查理五世国王敬献了“神仙饮料”——可可。不过,考虑到西班牙人的饮食特点,科尔特斯在配制的调料中,用蜂蜜代替树汁和胡椒粉。
“啊,这饮料真不错!”国王喝了连声叫好,高兴之余,他还封科尔特斯为爵土。
此后,可可饮料风靡整个西班牙。保守的西班牙人对饮料的配制方法秘而不宣。
直到70多年后的1606年,一位意大利人窃取了饮料的秘方,才使可可饮料传到欧洲各地。可可饮料在欧洲大地倍受青睐后,经营可可饮料成为一个很有钱赚的行业。西班牙的一位名叫拉思科的食品商,也赚了不少钱。
一天,拉思科在煮饮料时,突发奇思:这饮料要煮太麻烦了,要是能将它做成固体食品,吃的时候取一小块用开水一冲,或者直接故人嘴里就能吃,那有多好啊!
于是,拉思科经过反复地试验。采用浓缩、烘干、加蜂蜜调制的办法,制成了固体状可可饮料。由于可可饮料源于墨西哥的“巧克拉托鲁”,因此,拉思科将固体状可可饮料叫做“巧克力特”。这就是原始的巧克力了。
巧克力特问世后,人们对它很陌生。在法国,它一度被认为是“珍贵的药品”。这种阴差阳错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有关。
路易十三的妻子——王后是西班牙的公主。1612年,法国王后从娘家带回一袋西班牙特产——巧克力特。当时,路易十三身体欠安,精神萎靡不振。好奇的国王吃了一块巧克力特,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病好了,精神也提起来了。刚俊自用的路易十三认定这是一种“珍贵的药品”,吩咐医生将巧克力特藏起来,只有王室成员生病时才能享用。
直到路易十四继位,外婆外公家里的人,带来许多巧克力特向他祝贺。这时,法国人才弄明白巧克力特是一种食品。
西班牙人一如保密可可饮料一样,保密巧克力特的配制方法。直到1763年,一位英国商人窃取了秘方,巧克力特才进入英国。英国人还根据本国人的口味,在配制原料中增加了牛奶、奶酪,于是“奶油巧克力”就诞生了。
Ⅱ 巧克力是谁发明的
巧克力是西班牙人发明的。
巧克力最初来源于中美洲热带雨林中野生可可树的果实可可豆 。1300 多年前 , 约克坦玛雅印第安人用焙炒过的可可豆做了一种饮料叫 chocolate 。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种油腻的饮料,因为炒过的可可豆中含 50 %以上油脂,人们开始把面粉和其它淀粉物质加到饮料中来降低其油腻度 。
16世纪初的西班牙探险家荷南多·科尔特斯在墨西哥发现:当地的阿兹特克国王饮用一种可可豆加水和香料制成的饮料,科尔特斯品尝后在1528年带回西班牙,并在西非一个小岛上种植了可可树。
西班牙人将可可豆磨成了粉,从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热后被制成的饮料称为“巧克力”,深受大众的欢迎。不久其制作方法被意大利人学会,并且很快传遍整个欧洲。
(2)发明牛奶巧克力扩展阅读:
巧克力 - 起源故事
巧克力的原料之一可可豆 1526年,西班牙探险家柯特兹带回西班牙,献给当时的国王,使欧洲人视它为迷药,掀起一股狂潮。后来大约在16世纪,西班牙人让巧克力“甜”起来,他们将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饮料。
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别出心裁,在上述饮料中再掺入一些牛奶,这才完成了现代巧克力创制的全过程。不久之后,又有人想到,将液体巧克力加以脱水浓缩成一块块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1828年,由荷兰的凡苛添(Van Houten)想到将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饮用的可可亚。19世纪末时,瑞士的D.M比德,发明在巧克力中加入牛奶,味道更好,就是今日巧克力的雏形了。
Ⅲ 巧克力什么时候发明的
起源
最早出现的巧克力,起源于墨西哥地区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种含可可的食物,味道苦而辣。1526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带回西班牙,献给当时的国王,使欧洲人视它为迷- 药,掀起一股狂潮。后来大约在16世纪,西班牙人让巧克力“甜”起来,他们将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饮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别出心裁,在上述饮料中再掺入一些牛奶,这才完成了现代巧克力创制的全过程。不久之后,有人想到,将液体巧克力加以脱水浓缩成一块块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巧克力糖。1828年,由荷兰的万·豪顿想到将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饮用的可可饮料。
传奇故事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险家科尔特斯为首的探险队进入墨西哥腹地。旅途艰辛,队伍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一个高原。队员们个个累得腰酸背疼、筋疲力尽,一个个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不想动弹。科尔特斯很着急,前方的路还很长呢,队员们都累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这时,从山下走来一队印第安人。友善的印第安人见科尔特斯他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立刻打开行囊,从中取出几粒可可豆,将其碾成粉末状,然后加水煮沸,之后又在沸腾的可可水中放入树汁和胡椒粉。顿时一股浓郁的芳香在空中弥漫开来。 印第安人把那黑乎乎的水端给科尔特斯他们。科尔特斯尝了一口,“哎呀,又苦又辣,真难喝!”但是,考虑到要尊重印第安人的礼节,科尔特斯和队员们还是勉强喝了两口。 没想到,才过了一会儿功夫,探险队员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体力得到了恢复!惊讶万分的科尔特斯连忙向印第安人打听可可水的配方,印第安人将配方如实相告,并得意地说:“这可是神仙饮料啊!” 1528年,科尔特斯回到西班牙,向国王敬献了这种由可可做成的神仙饮料,只是,考虑到西班牙人的饮食特点,聪明的科尔特斯用蜂蜜代替了树汁和胡椒粉。 “这饮料真不错!”国王喝了连声叫好,并因此封科尔特斯为爵士。 从那以后,可可饮料风靡了整个西班牙。一位名叫拉思科的商人,因为经营可可饮料而发了大财。 一天,拉思科在煮饮料时突发奇想:调制这种饮料,每次都要煮,实在太麻烦了!要是能将它做成固体食品,吃的时候取一小块,用水一冲就能吃,或者直接放入嘴里就能吃,那该多好啊! 于是,拉思科开始了反复的试验。最终,他采用浓缩、烘干等办法,成功地生产出了固体状的可可饮料。由于可可饮料是从墨西哥传来的,在墨西哥土语里,它叫“巧克拉托鲁”,因此,拉思科将他的固体状可可饮料叫做“巧克力特”。 拉思科发明的巧克力特,是巧克力的第一代。 西班牙人是很会保密的。他们严格保密可可饮料的配方,对巧克力特的配方也守口如瓶。直到200年以后的1763年,一位英国商人才成功地获得了配方,将巧克力特引进到英国。英国生产商根据本国人的口味,在原料里增加了牛奶和奶酪,于是,“奶油巧克力”诞生了。 奶油巧克力,是巧克力的第二代。 当时,巧克力的味道虽说不错,但和现在的口感无法相比。这是因为,可可粉中含有油脂,无法与水、牛奶等融为一体,因此巧克力的口感很不爽滑。直到1829年,荷兰科学家万·豪顿发明了可可豆脱脂技术,才使巧克力的色香味臻于完美。 经过脱脂处理后生产出来的巧克力,爽滑细腻,口感极佳,是巧克力的第三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享用的。
Ⅳ 谁发明的巧克力
巧克力的原料最初来源于拉丁美洲,那里的热带雨林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生可可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可可豆。这些豆子经数日发酵后,加以水洗、干燥、焙炒,压碎除去外壳及胚芽部,剩胚乳部,将胚乳部或全部利用或压去可可脂,最后磨成细粉,就是可可粉;将可可粉加热溶解,加入砂糖、奶粉(全脂或脱脂)、乳化剂等,经过搅拌混合、磨细、精链等加工过程,得到液体巧克力,再加以调温、成型、冷却之步骤,所得到的就是巧克力。
3000多年前,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就已开始用可可豆制作饮料。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于1502年首次将可可豆带回西班牙。此后,欧洲殖民者在侵略掠夺拉丁美洲的同时,也对可可发生了极大兴趣。1516年,西班牙殖民军统帅费尔南德?高尔斯在写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说:“在墨西哥广大地区出产一种可可豆,谁要是喝上一杯这种饮料,就足以使人在全天的行军中精神饱满。”他还奉献给国王一盒精制的可可粉。国王特地为品尝可可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但与会的人一致认为这种“苦水”难以
1519年,另一位西班牙冒险家科尔特斯在墨西哥阿兹台克印第安人统治者蒙提祖骊的宫中喝到一种称为“Xocoatyl”的苦味饮料,这是一种用可可豆与草药、香料、玉米等搅拌起泡的混合饮料。在印第安语中“Xoco”是泡沫,“Atyl”是水。巧克力的英文名字“Chocolate”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后来,科尔特斯将这种饮料带回西班牙,西班牙人发现这种饮料加入糖、香草和肉桂后味道很好。这是欧洲的第一个可可饮料配方,西班牙人很珍视这个配方,保密了近百年。直到1606年,意大利人卡尔雷迪才将制作巧克力饮料的秘方带到了意大利,随后又转入了法国、英国。到了17世纪中叶,巧克力饮料在法国和英国已颇为流行,只是价格相当昂贵,只有有钱人才喝得起。
1765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的多尔切斯.贝克博士办起了第一个用可可豆生产巧克力粉的工厂。1819年,瑞士23岁的卡耶尔制造出第一块巧克力糖。从此,巧克力就不再单纯是作为一种饮料,而且成为糖果和点心了。1828年,荷兰人冯.霍滕将可可浆脱去可可脂,第一次制出速溶可可粉。同时,用可可粉加入可可脂制作巧克力,也比原先直接用可可豆质量好得多。霍滕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可可和巧克力工业的面貌。今天,霍滕的方法仍在沿用。1847年,英国的弗赖伊父子公司在可可粉中加糖和可可脂,并用模子将它们成型为巧克力块,制出了我们今天所吃的巧克力糖。另外一次突破发生在1876年,当时,瑞士的丹尼尔.彼德在巧克力中加入了牛奶,第一次制出固体牛奶巧克力,成为现代巧克力的雏形。
Ⅳ 谁发明了巧克力
巧克力的原料最初来源于拉丁美洲,那里的热带雨林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生可可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可可豆。这些豆子经数日发酵后,加以水洗、干燥、焙炒,压碎除去外壳及胚芽部,剩胚乳部,将胚乳部或全部利用或压去可可脂,最后磨成细粉,就是可可粉;将可可粉加热溶解,加入砂糖、奶粉(全脂或脱脂)、乳化剂等,经过搅拌混合、磨细、精链等加工过程,得到液体巧克力,再加以调温、成型、冷却之步骤,所得到的就是巧克力。 3000多年前,拉丁美洲印第安人就已开始用可可豆制作饮料。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于1502年首次将可可豆带回西班牙。此后,欧洲殖民者在侵略掠夺拉丁美洲的同时,也对可可发生了极大兴趣。1516年,西班牙殖民军统帅费尔南德?高尔斯在写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说:“在墨西哥广大地区出产一种可可豆,谁要是喝上一杯这种饮料,就足以使人在全天的行军中精神饱满。”他还奉献给国王一盒精制的可可粉。国王特地为品尝可可举行了一次盛大宴会,但与会的人一致认为这种“苦水”难以 1519年,另一位西班牙冒险家科尔特斯在墨西哥阿兹台克印第安人统治者蒙提祖骊的宫中喝到一种称为“Xocoatyl”的苦味饮料,这是一种用可可豆与草药、香料、玉米等搅拌起泡的混合饮料。在印第安语中“Xoco”是泡沫,“Atyl”是水。巧克力的英文名字“Chocolate”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后来,科尔特斯将这种饮料带回西班牙,西班牙人发现这种饮料加入糖、香草和肉桂后味道很好。这是欧洲的第一个可可饮料配方,西班牙人很珍视这个配方,保密了近百年。直到1606年,意大利人卡尔雷迪才将制作巧克力饮料的秘方带到了意大利,随后又转入了法国、英国。到了17世纪中叶,巧克力饮料在法国和英国已颇为流行,只是价格相当昂贵,只有有钱人才喝得起。 1765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的多尔切斯.贝克博士办起了第一个用可可豆生产巧克力粉的工厂。1819年,瑞士23岁的卡耶尔制造出第一块巧克力糖。从此,巧克力就不再单纯是作为一种饮料,而且成为糖果和点心了。1828年,荷兰人冯.霍滕将可可浆脱去可可脂,第一次制出速溶可可粉。同时,用可可粉加入可可脂制作巧克力,也比原先直接用可可豆质量好得多。霍滕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可可和巧克力工业的面貌。今天,霍滕的方法仍在沿用。1847年,英国的弗赖伊父子公司在可可粉中加糖和可可脂,并用模子将它们成型为巧克力块,制出了我们今天所吃的巧克力糖。另外一次突破发生在1876年,当时,瑞士的丹尼尔.彼德在巧克力中加入了牛奶,第一次制出固体牛奶巧克力,成为现代巧克力的雏形。
Ⅵ 巧克力的最早是怎么发明和流传起来的
巧克力发展编年史公元前四世纪,玛雅人开始种植可可树。
公元前十世纪,阿兹特克人在墨西哥南部到危地马拉的广大区域种植可可树,由于产量小,可可豆在当时作为货币在阿兹特克王国流通。
1502年,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hristopher-Columbus)乘"圣玛丽雅号"第四次登陆美洲,将巧克力第一次带回欧洲。
1527年,赫尔南·科尔特斯爵士正式将巧克力推荐给西班牙宫廷,使之成为宫廷豪华宴会的奢侈品。
1585年,第一批可可豆从维拉克鲁斯(Veracruz 今墨西哥港)远洋运输到塞维利亚(Seville 西班牙港口),拉开了欧洲巧克力贸易的序幕。
1606年,西班牙人安东尼奥·克来提(Antonio Carletti)从美洲贸易返回,路过意大利,将巧克力引入都灵、佩鲁贾、威尼斯,威尼斯成为巧克力的"圣地"。
1609年,在黑暗的宗教裁判厅时期,西班牙、葡萄牙的犹太人避难进入法、西边境的巴约纳,巧克力进入法国民间。
公元1660年,西班牙公主玛丽雅.特蕾莎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缔结婚约,女王将一盒装帧精美的巧克力作为定情礼物赠送给太阳王。从此,巧克力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欧洲城市,成为欧洲人最喜爱的食品及饮料。
1671年,巴黎巧克力商大卫·凯卢(David Caillou)在干树街(Rue of L'Arbre-Sec)开设了法国第一家巧克力商店。
1657年,法国巧克力商抵达伦敦,在主教门大街(Bishopsgate)和皇后巷小径(Queen's Head Alley)的一间屋子出售巧克力饮料,由此一种新型的俱乐部诞生了,他们被称为"巧克力屋"和"咖啡屋"。其中最著名的"White's"后来成为著名的绅士俱乐部。
1674年,一家名为"咖啡磨坊和烟卷"的伦敦商店出售一种叫"西班牙糕饼"的固体巧克力。这种产品的吸引力太大了,使得欧洲的巧克力商竟相模仿。
1765年,约翰·韩农(John Hannon)詹姆斯·贝克博士(Dr.JaBakermes)在麻省的杜尔切斯特(Dorchester)创立美国第一家巧克力工厂。
1819年,让.路易斯·凯勒(Jean-Louis Cailler)在意大利学成巧克力制作工艺返回瑞士,在日内瓦湖畔的Vevey建立了巧克力工厂,并于1830年推出"pure caracas"和"medium sweet"巧克力品种,奠定了瑞士"巧克力王国"的基石。
1824年,约翰·吉百利(John Gadbry)在伯明翰开了一间食品店,出售巧克力饮料和可可;
1831年,阿隆索·纳赫尔(Alonso Nagel)在西班牙第一大港口城市毕尔巴鄂(Bilbo)的阿特苏里区(Atxuri)开设了第一家"蒂奥莎"巧克力商店。170多年来,"蒂奥莎"球状、三角填芯巧克力块及巧克力糕点、饮料作为巴斯克文化的一种象征延续至今。
1831年,吉百利创立了自己的工厂;1854年,鉴于尊贵品质,吉百利获得英国皇家的委任状-维多利亚女皇的可可和巧克力特别供货商。吉百利从此名扬天下。
1866年,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配制成功干奶粉,结合同期美国发明的炼乳,诞生了被称为"华贵的彼德"(Gala-Peter)的牛奶巧克力块。1878年,"雀巢"牛奶巧克力块获巴黎国际展览会金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1912年,比利时人简·努哈斯(Jean Neuhans)发明了带有多种软芯(杏仁、牛轧糖和水果味奶油)的巧克力。1925年,皮雷斯特·玛氏(Forrest Mars)用不同方法在美国发明了夹心巧克力条,这两种发明产生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庞大的巧克力糖果点心系列。……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的清朝档案记载,300年前(康熙四十四年),巧克力进入中国。那么第一块巧克力是让谁吃了呢?
1705年,罗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节多罗到中国传教。第二年,多罗到了北京,住进故宫。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每有洋人来华,都要接见盘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学技术。多罗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见与攀谈。七月二日,负责接待照料多罗起居的武英殿总监赫世亨,向多罗转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罗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献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个精美的小锡盒里面,装着150块巧克力。武英殿总监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让工匠打制了一套白银器皿,还用黄杨木特制了用于搅拌的签子。他从150块巧克力中,精选了50块,放入特种的柳条匣,连同自己的奏折一同呈上。康熙皇帝将呈上的用具、巧克力和奏折一一看过之后,即命下人当即调制。只见下人小心翼翼地夹出两块巧克力,放入银罐子里,倒入烧开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适搅拌,又倒进一个双耳玉龙杯。顿时,一股奇异的香味儿弥漫了整个房间,连门外的小太监都不住地咽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里面的黑汤,不觉皱起眉头。闻了闻,拿到嘴边抿了一小口:苦中带涩,涩中带甜,这算是什么味道?周围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皱起眉头,都不免有些紧张。待看到他又喝了两口,若有所若思地点点头,嘴角显出一丝笑意,才如释重负。"原来洋人每天就喝这东西,哪里有我们的龙井茶好喝!啊——哈哈"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人也跟着附和、跟着笑。"不过,洋人喝这东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折看了看,随即提笔批示道"言味甜苦属热,但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着再询问"。
Ⅶ 巧克力是谁发明的
巧克力是拉思科发明的。 早在16世纪初,可可豆就被哥伦布从南美洲带到了欧洲,可是到了16世纪30年代初,可可才在欧洲受到广泛的欢迎,并生产出了巧克力。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欧洲人重新认识可可了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呢。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险家科尔特斯为首的探险队进入墨西哥腹地。旅途艰辛,队伍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一个高原。队员们个个累得腰酸背疼、筋疲力尽,一个个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不想动弹。 正在这时,从山下走来一队印第安人。友善的印第安人见科尔特斯他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立刻打开行囊,从中取出几粒可可豆,将其碾成粉末状,然后加水煮沸,之后又在沸腾的可可水中放入树汁和胡椒粉,顿时一股浓郁的芳香在空中弥漫开来。 印第安人把那黑乎乎的水端给科尔特斯他们。科尔特斯尝了一口,“哎呀,又苦又辣,真难喝!”但是,考虑到要尊重印第安人的礼节,科尔特斯和队员们还是勉强喝了两口。 没想到,才过了一会儿功夫,探险队员们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体力得到了恢复!惊讶万分的科尔特斯连忙向印第安人打听可可水的配方,印第安人将配方如实相告,并得意地说:“这可是神仙饮料啊!” 1528年,科尔特斯回到西班牙,向国王敬献了这种由可可做成的神仙饮料,只是,考虑到西班牙人的饮食特点,聪明的科尔特斯用蜂蜜代替了树汁和胡椒粉。 “这饮料真不错!”国王喝了连声叫好,并因此封科尔特斯为爵士。 从那以后,可可饮料风靡了整个西班牙。一位名叫拉思科的商人,因为经营可可饮料而发了大财。 一天,拉思科在煮饮料时突发奇想:调制这种饮料,每次都要煮,实在太麻烦了!要是能将它做成固体食品,吃的时候取一小块,用水一冲就能吃,或者直接放入嘴里就能吃,那该多好啊! 于是,拉思科开始了反复的试验。最终,他采用浓缩、烘干等办法,成功地生产出了固体状的可可饮料。拉思科将他的固体状可可饮料叫作“巧克力特”。 拉思科发明的巧克力特,是巧克力的第一代。 西班牙人是很会保密的。他们严格保密可可饮料的配方,对巧克力特的配方也守口如瓶。直到200年以后的1763年,一位英国商人才成功地获得了配方,将巧克力特引进到英国。英国生产商根据本国人的口味,在原料里增加了牛奶和奶酪,于是,“奶油巧克力”诞生了。 奶油巧克力,是巧克力的第二代。 当时,巧克力的味道虽说不错,但因为可可粉中含有油脂,无法与水、牛奶等融为一体,因此巧克力的口感很不爽滑。直到1829年,荷兰科学家豪威发明了可可豆脱脂技术,才使巧克力的色香味臻于完美。这就是巧克力的第三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享用的。 来,拿起一块巧克力,细细品味它的醇美浓香吧!
采纳哦
Ⅷ 牛奶巧克力哪国人发明的
瑞士发明了牛奶巧克力
如果对于瑞士,你只知道要买块手表,那么你可就太逊了!因为要说到世界知名的瑞士特产,除了每一个人都肯定的钟表以外,还有瑞士的巧克力。而瑞士的巧克力的不仅种类特别特别的丰富,重要的是价格也很适中,如果你要送礼,那么瑞士巧克力绝对是你最适合购买的礼物了,买上一些你也绝对不会后悔,即使是自己吃!
但是到了生产正宗巧克力的瑞士,你也许会由于种类太多,因此都不知道该选哪一种了。也许有些人不想要普通的,想要那种在国内尝不到的口味或形状有奇奇怪怪的巧克力,但是不管你怎样选择,在瑞士首选的一定要是牛奶巧克力。因为牛奶巧克力是在瑞士发明的。据说起初调节牛奶的温度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虽然欧洲各地都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直到后来,瑞士人达尼尔·彼德于1875年发明了制作方法,才有了我们现在热衷的牛奶巧克力。那么在瑞士怎么可以不买一些牛奶巧克力的“鼻祖”尝一尝呢!从著名商店里面的高级巧克力到超市里面的板状巧克力,虽然价格不同,但是绝对都可以让你品尝到各种各样的不寻常的味道。
Ⅸ 巧克力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巧克力
巧克力最初来源于中美洲,那里的热带雨林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生可可树,树上结满了果实可可豆。
1300多年以前,玛雅人开始用焙炒过的可可豆制作饮料。
1828年,荷兰VanHOUTEN制作了可可压榨机,以便从可可液中压榨出剩余的粉状物。由VanHOUTEN压榨出的可可油脂与碾碎的可可豆及白糖混合,世界上第一块巧克力就诞生了。经过发酵、干燥和焙炒之后的可可豆,加工成可可液块、可可脂和可可粉后会产生浓郁而独特的香味,这种天然香气正是构成巧克力的主题。
(9)发明牛奶巧克力扩展阅读
巧克力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但其风味主要取决于可可本身的滋味。可可中含有可可碱和咖啡碱,带来令人愉快的苦味;可可中的单宁质有淡淡的涩味,可可脂能产生肥腴滑爽的味感。可可的苦、涩、酸,可可脂的滑,借助砂糖或乳粉、乳脂、麦芽、卵磷脂、香兰素等辅料,再经过精湛的加工工艺,使得巧克力不仅保持了可可独有的滋味并且让它更加和谐、愉悦和可口。
可可豆晒干储存后由巧克力原料工厂采买,即开始进行加工过程。大致可依序分为烘焙、压碎、调配与研磨、精炼、去酸、回火铸型等步骤。可可豆经压碎后,豆仁里的可可脂(Cocoabutter)流出成为稠浆状,多用于医疗、美容用途;剩下的可可渣再经辗制,就成了巧克力原料可可膏(Cocoamass);经调配与研磨,巧克力才开始有了苦甜、牛奶等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