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来一百年有可能发生的科技新发明(至少2条)
超智能机器人
世界百事通
B. 未来会有哪些新发明
虚拟社区应用、人工智能、脑电波感应器(当然不在于做不做得到,更在于是否能想到,想象力才是未来科技的极限)
C. 未来一百年会有什么新发明
量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可以做家务,可以抱你上楼、爬山,可以做恋人,可以作战;汽车都是电动的可以水陆两用;小型飞机很普遍;基因改造的动、植物目不暇接;真三维的全景显示,可共同观看也可独享;带有触感、加速、失重、疼痛等感觉的游戏;突破性的治病和延寿的药物;核聚变发电。但时光机器、星际旅行仍是不可能。
D. 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新发明或者说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我这里只讲近百年科技进展想象(太远的就是瞎猜了)
1核聚变,老生常谈的玩意,这能让我们彻底摆脱现有能源的限制,汽车不再烧汽油,而是用电瓶,而且电价非常低,那些有用的石油资源可以用在化工上,而不是烧掉浪费。
2锂硫电池,想象一下手机充一次电能用半个月,电动汽车轻轻松松跑个几百公里,是的,锂硫电池就是有这样的恐怖能量密度。
3磁悬浮/真空管高速列车
磁悬浮我们早就有了,磁悬浮在世界上为何不能推行并不只是一帮神经病认为磁悬浮充满辐射会让人类变成丧尸,主要原因还是太费电。但当我们有了核聚变,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插一句,磁悬浮为什么好,上海磁悬浮运行速度是600公里每小时(我亲自做过),复兴号运行速度是450公里每小时(当然了,肯定比上海磁悬浮要稳,上海师磁悬浮抖成啥样子)(日本好像在建一个超级工程,也是磁悬浮,不过运行速度是恐怖的750公里每小时)
那么真空管呢?答案是1500公里每小时。理论速度可以达到3000。可能你看出来了,对的,民航客机就是这个速度。也就是说,你在上海,早上起来,上车,15分钟后到杭州吃个早饭,然后再回来上班,来回只要半小时。
4 6G以及7G技术
网络技术,5G看起来已经不可思议了,那么6G甚至7G呢?好像也不远吧
首先一点就是万物互联,这也是老生常谈了,但这次不一样,因为,你可能不需要电脑了。超快的网速和极大的计算量使个人电脑失去了处理信息的优势,于是未来很有可能个人电脑将成为过去式。反而,每个人可以通过终端获得中央超算的计算配额来进行计算。
5一些比较黑暗的推测
假设1:近百年内我们没有研究出可控核聚变
战争,核战争,石油和水资源的耗尽将会让各国陷入疯狂,南极洲到底是谁的?太平洋底那么多油气是谁的?
假设2:近百年内我们没有研究出星际采矿技术和近轨道居住地
稀有金属的耗尽会让地球文明的材料学变成一个笑话,没有良好的金属,飞船压根没法上天,那文明也可以说是完蛋了。
E. 未来的世界会发明些什么
1、
量子传送器
据一项研究称,量子传送在小物体上一直很成功。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学院研究员鲁珀特?乌尔辛(Rupert Ursin)表示:“我们首次在大学实验室以外地方完成了量子传送实验。”在量子传送中,处于量子状态的物体被破坏和改造,不再是物体本身。因此,量子传送无法以完整的物理形态传送动物或非动物物质(或能量)。因此该设备是在新位置上复制原先的物体,而原先的物体在复制完成后不再存在。
第2页:第六感技术
2、
第六感技术
在TED会议(名字代表技术、娱乐和设计)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推出了难以置信的西,一种5-10年里将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多功能设备工作原型。名为“第六感”的装置只用各种帽子组成,由一台多功能设备接收。看下视频了解如何操作,眼见为实。
第3页:360度3D全息显示器
3、
360度3D全息显示器
ZCam 是一个可以捕捉深度信息(用于建立3D模型)和视频的摄像机,由3DV Systems制作。该技术是根据飞行时间原理开发的,在这个技术中,设备发送红外光脉冲,并检测物体表面反射的光来获得3D深度数据。利用光脉冲发射到目标物体及返回的时间,计算出距离,并建立场景中所有物体的3D深度信息。
第4页:光剑(Lightsaber)
4、光剑(Lightsaber)
我们认为这只是科幻。光剑由制作好的剑柄(发射1米长的能量束(离子))组成。光剑发出的能量束可不费力地切割多数物体。虽然会留下烧灼的伤口,但遇到另一个光子剑的能量束或能量盾(墙)后会扭曲。HowStuffWorks发表了详细的指导资料,告诉人们如何制作,同时证实在ebay上已经出售光剑。对光子剑技术的存在,还有一些理论解释,但我们没有真的看到有关真实产品的细节。
我们将其列入这个名单,是因为我们想其会成为很好的产品,毕竟谁不想看到光剑战斗成为奥运会的一部
F. 在未来,人类还将会有哪些新的发明创造
不论什么样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普通的发明创造肯定是往实用简单方面发展,科技领悟内的话,要追求高精尖的。
G. 未来会有哪些新科技发明,能够彻底改变世界
如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更迭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各种高科技发明和创作已经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进步,让那些科幻电影或书籍中智能机器人被制造出来,为人类服务。同时人类在自己身上也开始植入AI芯片,把自己改造变成了半人和半机器的身体,拥有真正的超能力,可以轻易地变成了超级人类。这些发明创造,足以让人类有能力去探索宇宙里的奥秘。
H. 最新的科技发明有什么
反物质飞船
一种最新的科技发明。
最早出现在《反物质飞船》(威廉森)中,它首先于1942-1943期间在《惊奇故事》连载。
美国研究反物质太空船 以正电子为燃料6周可达火星
以正电子为燃料只需几十毫克,速度却比核动力太空船快一倍
时报综合报道 美国宇航局先进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资助一个研究小组,该小组正致力于以反物质作为动力的太空船研究。
燃料重量比方糖还轻
科幻小说中,大多数自主型恒星飞船使用反物质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质是最具潜力的燃料。要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万吨的化学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仅几十毫克的反物质(一毫克约为一块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帮助人类实现登上火星的梦想,而且只需要6周时间。
以前的反物质太空船设计使用反质子,它们在湮灭时会产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马射线,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设计将采用正电子,正电子产生的伽马射线能量比反质子低400倍,从而可以避免产生这种极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
如何储存成技术挑战
先进理念研究所正对此展开初步研究,不过目前还面临一个技术挑战,那就是生产正电子价格过于昂贵。在太空中,宇宙射线中高速粒子可以通过相互碰撞产生反物质。而在地球上,我们却需要通过粒子加速器来生产反物质,NIAC首席研究员史密斯说,“据粗略估计,以现在的技术来为人类火星之旅生产正电子,每生产10毫克正电子将耗资约2.5亿美元”。
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间内储存足够的正电子。因为它们会吞食正常物质,所以无法把它们装入瓶子,只能存放在电磁场内。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开发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假如他们的努力实现,也许未来人类真的可以借助科幻小说里描述的能源遨游太空。
反物质太空船三大优势
正电子动力太空船与现在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相比将有几个方面的优势。
优势1:旅途更安全
美国火星登陆计划正提议使用核反应堆为火星太空船提供动力。但是核反应堆相当复杂,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核反应堆发生故障。而正电子反应堆能像核反应堆一样为太空船提供充足动力,并且其结构相当简单。
优势2:不会产生残留物
采用核燃料作为动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后所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电子反应堆,在其燃料耗尽之后则不会产生残留物,因此即使残留正电子反应堆偶然进入地球大气层也不会引发安全方面的担忧。
优势3:45天内可达火星
正电子反应堆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陆计划,太空船和宇航员将在大约180天后飞抵火星。正电子动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达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内完成。
I. 未来有哪些新发明
有没有能让死人复活的药水?
J. 世界上最新最新的七大发明是什么
二十世纪影响人类的七大发明
1、蒸汽机: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
传统的马力或者水力无法提供工业革命所需的动力,蒸汽机能量的开发为世界带来了一种更有效更强大的动力。虽说古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机面市后,才真正开启了蒸汽机的商业价值。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蒸汽机的开发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冶金、煤矿和纺织业的发展。蒸汽机的出现及纺织业的机械化,提高了工业的用铁量。由于英国拥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铁技术和煤矿业的改进,同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电话:掀开人类通讯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请立即过来,我需要帮助!”这是1876年3月10日电话发明人亚历山大·贝尔通过电话成功传出的第一句话,电话从此诞生了,人类通讯史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人类进行无线通讯的梦想则是1973年在美国纽约实现的。当时,这台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手机体积大,重达1.9 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26年后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机也诞生了,它只有寻呼机那么大,也比第一代手机轻了不少。
1964年是人类通讯史上另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通过电视第一次收看由卫星转播的日本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间观看千里之外发生的事,人们除了感叹奥运精彩壮观的开幕式和各种比赛外,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哈罗德·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
1969年夏天,国际互联网的雏形在美国出现,它由四个电脑网站组成,一个在加州大学分校,另三个在内华达州。1972年,实验人员首次在实验网络上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标志着国际互联网开始与通讯相结合。到了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1995年网络发展到第一个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互联网年。在电子商业浪潮的推动下,国际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3、汽车:载着时代向前奔驶
汽车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了每一个强大工业国家的标志。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了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1885年,德国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装有高速汽油发动机的机车和装有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并且成功企业化;1908年,美国人福特采用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汽车的大众化由此开始;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妇女也开始爱上汽车;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1940年,大战令许多汽车制造商停产,欧洲车商开始转向生产军用车辆;50年代,德国沃尔沃的甲壳车轿车一经推出就成为最受欢迎的汽车;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车在亚洲走俏,丰田、本田、三菱以及日产特高技术小型车入侵欧美市场,改写了欧美牌子垄断的局面。
实际上,汽车的发明使人类的机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使20世纪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更追求自由。当然,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道路网挤占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和高昂的车费等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汽车确实载着人类向前发展,向前奔驶。
4、电视:人类自己创造的“魔鬼”
现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没有电视。
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1884年,德国发明家保罗?尼普科夫设计了全个穿孔的“扫描圆盘 ”,当圆盘转动的时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点,这些小点随即转换成电信号,另一端的接收机把信号重组成与原来图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苏格兰人约翰·贝蒙德采用尼普科夫的“大圆盘”制造了影像机。
真正制造出画面稳定的电视是从俄罗斯移民到美国的拉基米尔·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国犹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电视开播,电视真正诞生了。
5、登月:人类航天史上迈出一大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刹那所说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出一大步”牢牢铭记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全世界5亿电视观众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画面,画面深处传来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舱已经登陆!”接下来,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宇宙飞船上的两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问休斯顿宇航中心:“我们不想休息四小时,我们想马上登月。”休斯顿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着,阿姆斯特朗背朝外,开始从九级梯子缓缓爬下。全世界5亿人都看到了这一场景。
登月确确实实是人类航天科技的一大进步,因为正如最后一名登月者塞尔南上校所说的:“在月球遥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国界,我觉得地球就是一个整体,我的整个思想也就开阔了。”
6、电脑:人类未来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I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码
10多年前,科学界就预言说,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人类基因工程走过的主要历程怎样呢?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1944年,美国科研人员证明DNA是大多数有机体的遗传原料,而不是蛋白质;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华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础;1980年,第一只经过基因改造的老鼠诞生;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1999年,美国科学家破解了人类第 22组基因排序列图;未来的计划是可以根据基因图有针对性地对有关病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