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维生素是谁发明的
维生素是艾克曼在1906年发明的。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
1906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尔·冯克鉴定出在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分布类似,且多数为辅酶。有的供给量须彼此平衡,如维生素B1,B2和PP,否则可影响生理作用。
维生素B复合体包括: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吡哆醇和氰钴胺。将胆碱、肌醇、对氨基苯酸、肉毒碱、硫辛酸包括在B复合体内。
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与皮肤正常角化关系密切。缺乏时则皮肤干燥、角层增厚、毛孔为小角栓堵塞,严重时影响皮脂分泌。所以,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脱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维生素A 有好处。
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密,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因而,头皮脂溢、多屑时常用它。
维生素C:被称为皮肤最密切的伙伴,它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是构成皮肤细胞间质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肤组织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维持和色素代谢的平衡都离不开它。
维生素E:公认有抗衰老功效,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使毛发皮肤光润,并使皱纹展平。维生素K1:是一种油溶性维生素,可改善因疲劳而引起的黑眼圈。临床发现将维生素A与维生素K。复配后使用对黑眼圈有明显改善。
『贰』 艾克曼因为哪项发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96年,荷兰医生艾克曼买来了一批鸡做试验。几个月后,这群鸡患了病,小鸡走路不稳,慢慢地呼吸困难,有的甚至昏迷死亡,其症状非常像人患的脚气病。
过了一些日子,小鸡又挣扎着站了起来。奇怪的是,这群小鸡没有经过任何治疗,病竟全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呀?”艾克曼简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啦!
忽然,他想起来了:他换过一个养鸡人,难道是这里面有文章?
于是,他就找来那两个养鸡人进行了调查。原来是第一个人把买鸡饲料的钱扣下了,直接用精米喂鸡:第二个人专门买了米糠喂鸡。
“哎,这说明米糠里含有治疗脚气病的物质。”艾克曼试着用米糠来喂有这样病的小鸡,果然小鸡的病就好了。
接着,他又用米糠烧水让有脚气病的人喝,乖乖,病人也好了。艾克曼也因为这一发现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来,人们发现米糠里含有维生素B1,正是维生素B1治好了脚气病。
『叁』 维生素是谁发明的
艾克曼和西米尔来·冯克发现源了维生素。维生素的发现是19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
1906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尔·冯克鉴定出在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分布类似,且多数为辅酶。
维生素分布:
维生素A:动物肝脏、蛋类、乳制品、胡萝卜、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绿叶蔬菜中。
维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猪肉、谷类、野生食用菌黄滑松茸中。
维生素B2:肉类、谷类、蔬菜和坚果中。
维生素B12:猪牛羊肉、鱼、禽、贝壳类、蛋类中。
维生素C:柠檬、橘子、苹果、酸枣、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维生素D:鱼肝油、鸡蛋、人造黄油、牛奶、金枪鱼中。
维生素E:谷物胚胎、植物油、绿叶。
维生素K:绿叶蔬菜中。
『肆』 二十世纪以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及成就有哪些
1、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也作艾摩·阿道夫·比瑞格,德文为Emil Adolf von Behring)德国医学家,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亚历山大·弗莱明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
亚历山大·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弗莱明名列第45位。
『伍』 维生素是谁发明的。
维生素是艾克曼在1906年发明的。
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
1906年证明食物中含有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其量很小,但为动物生长所必需。
1911年卡西米尔·冯克鉴定出在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性质和在食品中的分布类似,且多数为辅酶。有的供给量须彼此平衡,如维生素B1,B2和PP,否则可影响生理作用。
维生素B复合体包括: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吡哆醇和氰钴胺。将胆碱、肌醇、对氨基苯酸、肉毒碱、硫辛酸包括在B复合体内。
(5)艾克曼发明扩展阅读
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与皮肤正常角化关系密切。缺乏时则皮肤干燥、角层增厚、毛孔为小角栓堵塞,严重时影响皮脂分泌。所以,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脱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维生素A 有好处。
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密,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因而,头皮脂溢、多屑时常用它。
维生素C:被称为皮肤最密切的伙伴,它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是构成皮肤细胞间质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肤组织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维持和色素代谢的平衡都离不开它。
维生素E:公认有抗衰老功效,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和肉芽组织生长,使毛发皮肤光润,并使皱纹展平。维生素K1:是一种油溶性维生素,可改善因疲劳而引起的黑眼圈。临床发现将维生素A与维生素K。复配后使用对黑眼圈有明显改善。
『陆』 维生素是如何发明的
在一百多年前,脚气病是一种可怕的顽疾。得了这种病的人全身浮肿,肌肉疼痛,四肢无力,吃不下,睡不着,走路艰难,医生对脚气病没有什么办法。
在当时,日本海军中脚气病患者很多。1882年,日本军舰从东京驶向新西兰,在272天的航海中,有169人患了脚气病,25人死亡。为此,日本军医高木兼宽着手调查,他发现脚气病的发生与吃精白米有关。1884年,又有一艘军舰走这一条航线。高木兼宽改变了船员的食谱,增加了面粉、牛乳和蔬菜等,结果在287天航行中,只有14名船员患脚气病,没有人死亡,由此,高木兼宽找到了一个有效地预防脚气病的办法。
但是,高木兼宽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脚气病的产生原因。因此,脚气病的病因仍是医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
几乎在高木兼宽开始研究脚气病的同时,荷兰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艾克曼的军医也加入了研究脚气病的队伍。
那时,在“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爆发了脚气病,每年死于脚气病的人多达数万人。为此,荷兰政府在188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脚气病的委员会。28岁的艾克曼自靠奋勇,加入了这个委员会。
委员会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似乎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确认脚气病是一种多发性的神经炎;从脚气病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球菌,确认它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的元凶。委员会绝大多数人员班师回国了。可是,艾克曼总觉得对于脚气病还没有彻底弄清楚,比如:它会不会传染?要如何防治?等等,艾克曼决定独自留在巴达维亚(现在的雅加达),把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1890年,艾克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鸡群中突然爆发了一种病,许多小鸡精神委顿,步态不稳,严重的甚至死去。经病理解剖,艾克曼确认这些鸡也得了脚气病。可是,实验室换了一个喂鸡的雇员后,病鸡慢慢地恢复了健康,鸡的脚气病不治而愈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脚气病是病菌引起的,为什么并没有进一步传染呢?”艾克曼陷入了沉思之中。
为了证实脚气病是否具有传染性,艾克曼把从鸡胃中取得的食物,喂给正常的鸡吃。照理说,如果脚气病的病原是细菌的话,那么被喂的鸡一定也会得脚气病,可实验结果并不是如此。显然,脚气病的病原是细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那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脚气病的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偶然经过实验室附近的一个军医院的病房,听见几个“老病号”在那儿闲聊:
“那个实验室喂鸡的雇员好久没来了。”
“是啊!白花花的精米饭的剩饭倒掉真可惜。”
“喂鸡?”艾克曼一下子警觉起来,他连忙上前打听这件事的始末。“老病号”告诉艾克曼:以前那个雇员每天都要到医院来拣剩的精米饭。艾克曼想,这也许与脚气病还有关。他不想放过任何一条与实验室里的鸡有关的线索。
艾克曼找到原来的那个雇员,询问他原来饲喂鸡的食物是什么。那个雇员以为自己克扣实验室里的鸡粮,用医院剩精白饭喂鸡的事已暴露,只好低头承认。
接着,艾克曼又找到新雇员,憨厚的新雇员告诉他:“我都是用实验室里发的饲料喂鸡。”
“莫非鸡脚气病与饲料有关?”艾克曼想起了几年前日本军医高木兼宽关于预防脚气病的报道。艾克曼决定就这一问题做深入研究:
他跑了许多监狱,调查结果表明,吃糙米的囚犯中每1万名只有1名脚气病患者。
他将小鸡分成两组,一组饲喂精白米饭,另一组饲喂糙米,结果三四周后,前者得了脚气病,后者却安然无恙。
他用糙米饲喂患有脚气病的小鸡,结果过一段时间,小鸡恢复了健康。
他让患有脚气病的人吃糙米、喝米糠水,结果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经过这一番的研究,艾克曼断定糙米的米皮里含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防治脚气病。
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艾克曼着手这种物质的提取工作,但以失败告终。
1911年,波兰生化学家芬克,在艾克曼等人的实验基础上,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提取方法,从米糠中成功地提出取到一种晶体物质。这种物质含氮,为碱性,属于胺类。因此,芬克把它称为“生命胺”。这就是艾克曼所说的可以防治脚气的物质,现在我们称它为维生素“B1”。
后来,科学家还发现了许多种维生素。
1929年,艾克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柒』 艾克曼发现维生素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维生素c的故事》,故事记叙的是维生素发现的过程。文中写哥伦布带领的船队在大西洋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被留在荒岛上的重伤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了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
读了文章后,我对维生素c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去查资料发现:维生素c又称坏血酸。一种能防治坏血病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水果中以猕猴桃的含量最多;蔬菜以辣椒的含量最丰富,野生植物以刺梨中的含量最丰富,每100克中含2800毫升,有维生素c王之称。这些水果蔬菜里居然有这么多的维生素c,难怪我长得这么瘦,因为我以前挑食,不吃青菜和萝卜,现在我找到了长胖的妙法,那就是以后一定多吃蔬菜,注意荤蔬搭配。
小朋友们你可知道:维生素c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缺乏时,可能引起很多种疾病。以后看见有人牙龈发炎时,就得劝他多吃水果和蔬菜,因为牙龈发炎就是坏血病的症状呀!但也得记住了:维生素c并不是多多益善,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诱发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此外过量维生素c不但不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反而会使其受到削弱,是呀,任何东西都不能过量,不然会适得其反。
文中的哥伦布让我佩服,如果不是他细心观察、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维生素c至今还没被发现呢!他启发了我:任何新发现都是生活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真是留心处处皆学问。
以后我也一定会在生活实践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信也会有新发现的。我从小开始就爱科学,学科学,或许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呢!
『捌』 维生素是怎样发明的
在一百多年前,脚气病是一种可怕的顽疾。得了这种病的人全身浮肿,肌肉疼痛,四肢无力,吃不下,睡不着,走路艰难,医生对脚气病没有什么办法。
在当时,日本海军中脚气病患者很多。1882年,日本军舰从东京驶向新西兰,在272天的航海中,有169人患了脚气病,25人死亡。为此,日本军医高木兼宽着手调查,他发现脚气病的发生与吃精白米有关。1884年,又有一艘军舰走这一条航线。高木兼宽改变了船员的食谱,增加了面粉、牛乳和蔬菜等,结果在287天航行中,只有14名船员患脚气病,没有人死亡,由此,高木兼宽找到了一个有效地预防脚气病的办法。
但是,高木兼宽并没有进一步研究脚气病的产生原因。因此,脚气病的病因仍是医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
几乎在高木兼宽开始研究脚气病的同时,荷兰一位名叫克里斯蒂安·艾克曼的军医也加入了研究脚气病的队伍。
那时,在“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爆发了脚气病,每年死于脚气病的人多达数万人。为此,荷兰政府在1886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脚气病的委员会。28岁的艾克曼自靠奋勇,加入了这个委员会。
委员会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似乎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确认脚气病是一种多发性的神经炎;从脚气病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一种球菌,确认它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的元凶。委员会绝大多数人员班师回国了。可是,艾克曼总觉得对于脚气病还没有彻底弄清楚,比如:它会不会传染?要如何防治?等等,艾克曼决定独自留在巴达维亚(现在的雅加达),把这些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1890年,艾克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鸡群中突然爆发了一种病,许多小鸡精神委顿,步态不稳,严重的甚至死去。经病理解剖,艾克曼确认这些鸡也得了脚气病。可是,实验室换了一个喂鸡的雇员后,病鸡慢慢地恢复了健康,鸡的脚气病不治而愈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脚气病是病菌引起的,为什么并没有进一步传染呢?”艾克曼陷入了沉思之中。
为了证实脚气病是否具有传染性,艾克曼把从鸡胃中取得的食物,喂给正常的鸡吃。照理说,如果脚气病的病原是细菌的话,那么被喂的鸡一定也会得脚气病,可实验结果并不是如此。显然,脚气病的病原是细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那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脚气病的呢?艾克曼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他偶然经过实验室附近的一个军医院的病房,听见几个“老病号”在那儿闲聊:
“那个实验室喂鸡的雇员好久没来了。”
“是啊!白花花的精米饭的剩饭倒掉真可惜。”
“喂鸡?”艾克曼一下子警觉起来,他连忙上前打听这件事的始末。“老病号”告诉艾克曼:以前那个雇员每天都要到医院来拣剩的精米饭。艾克曼想,这也许与脚气病还有关。他不想放过任何一条与实验室里的鸡有关的线索。
艾克曼找到原来的那个雇员,询问他原来饲喂鸡的食物是什么。那个雇员以为自己克扣实验室里的鸡粮,用医院剩精白饭喂鸡的事已暴露,只好低头承认。
接着,艾克曼又找到新雇员,憨厚的新雇员告诉他:“我都是用实验室里发的饲料喂鸡。”
“莫非鸡脚气病与饲料有关?”艾克曼想起了几年前日本军医高木兼宽关于预防脚气病的报道。艾克曼决定就这一问题做深入研究:
他跑了许多监狱,调查结果表明,吃糙米的囚犯中每1万名只有1名脚气病患者。
他将小鸡分成两组,一组饲喂精白米饭,另一组饲喂糙米,结果三四周后,前者得了脚气病,后者却安然无恙。
他用糙米饲喂患有脚气病的小鸡,结果过一段时间,小鸡恢复了健康。
他让患有脚气病的人吃糙米、喝米糠水,结果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经过这一番的研究,艾克曼断定糙米的米皮里含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防治脚气病。
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艾克曼着手这种物质的提取工作,但以失败告终。
1911年,波兰生化学家芬克,在艾克曼等人的实验基础上,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提取方法,从米糠中成功地提出取到一种晶体物质。这种物质含氮,为碱性,属于胺类。因此,芬克把它称为“生命胺”。这就是艾克曼所说的可以防治脚气的物质,现在我们称它为维生素“B1”。
后来,科学家还发现了许多种维生素。
1929年,艾克曼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玖』 维生素是谁发明的如题 谢谢了
维生素的发明者是尼克曼,1897年,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脚气病,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维生素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在体内既不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而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各种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与皮肤正常角化关系密切。缺乏时则皮肤干燥、角层增厚、毛孔为小角栓堵塞,严重时影响皮脂分泌。所以,皮肤干燥、粗糙、无光泽、脱屑、有小角栓者服用维生素A 有好处。
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关系甚密,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生长所必需,对脂肪代谢亦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因而,头皮脂溢、多屑时常用它。
维生素C:被称为皮肤最密切的伙伴,它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肌体寿命,是构成皮肤细胞间质的必需成分。
『拾』 维生素谁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维生素不是谁发明的,而是因为败血症的发现而逐渐发现其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