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广播发明的意义

广播发明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26 07:02:32

发明的意义是什么

发明的意义我觉得那就是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比如电灯泡的发明就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家庭摆脱黑暗。

⑵ 广播互动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其中,报纸,广播,电视是公认的三大传统广告媒体。通过这三大媒体发布的广告是主要的传统媒体广告。 分析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其特点表现在: 1、覆盖域 任何媒体都有特定的传播范围与对象,如地区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应该注意的是,泛泛的传播范围实际上是无意义的,重要的是媒体传播范围的分布及分布范围内的主要对象。 覆盖域是在制定媒体战略,具体选择媒体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在地域分布上是相对集中的,而广告媒体的传播对象也有一定的确定性。如果其覆盖域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分布范围完全不吻合,那选择的媒体就不适用。如果所选择的媒体覆盖区域根本不覆盖或者只覆盖一小部分或者大大超过目标消费者所在区域就都不适用。只有当媒体的覆盖域基本覆盖目标消费者所在区域或与目标消费者所在区域完全吻合时,媒体的选择才是最合适的。 电视媒体的传播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电视跨入太空传播时代更是如此。从世界范围看,电视传播所到之处,也就是广告所到之处。但就某一具体的电视台或某一具体的电视栏目或电视广告而言,其传播范围又是相对狭窄的。电视媒体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的同时也就衍生出传播对象构成的复杂性。不论性别,年龄,职业,民族,修养等,只要看电视都会成为电视媒体的传播对象,但有些受众不可能成为广告主的顾客。因此,电视媒体的传播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电视广告对象针对性不强,诉求对象不准确。 广播媒体的覆盖面大,传播对象广泛。现在几乎家家户户有收音机。只要收音机在无线电广播发射功率范围之内,家家户户可以收到电台节目。由于广播是用声音和语言做媒介,而不是用文字作为载体传播信息,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受众,任何有听力的人都可以接受广告信息。因而广播广告的传播对象广泛,几乎是全民性的。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无阅读能力,但可以借助广播获得信息。这是任何其它媒体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报纸的传播范围比较明确,既有国际性的,又有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既有综合性的又有专业性的,不同的报纸有不同的发行区域,即不同种类的报纸的覆盖范围各有不同。这种明显的区域划分,给广告主选择媒体提供了方便,因而可以提高广告效果,并避免广告费用的浪费。 2、到达率 到达率是衡量一种媒体的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向某一市场进行广告信息传播活动后接受广告信息的人数占特定消费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在消费群体总人数一定的情况下,接触广告信息的人数越多,广告到达率越高。 电视,广播,报纸的媒体覆盖域都很广泛,而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得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广告主在这些媒体上投放广告,其到达率是比较高的。 但是由于广告过多过滥和广告媒体中广告的随意插播,镶嵌行为导致受众对广告的厌烦心理而躲避广告,造成广告信息到达受众的比率严重下降。传统媒体的到达率已大幅降低。 3、并读性 并读性是指同一媒体被更多的人阅读或收看(听)。电视,广播,报纸都是并读性较高的媒体。 一场奥运会比赛的现场直播可吸引全球数十亿的电视观众,其广告信息并读性是相当高的。但随着卫星转播,有线电视的发展以及电视频道的增多,同时internet作为网络媒体的发展以及网络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离开电视屏幕而走向电脑屏幕,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视观众,降低了电视的并读性。 报纸的并读性也非常高。据估计,报纸的实际读者至少是其发行量的一倍以上。各社会组织订阅的报纸,该组织的全体成员要看。还有不买报,不订报而可以阅读报纸的人。如公共阅报的地方,一份报纸可有许多读者。但由于报纸上的广告不可能占据报纸的重要版面,如果在专门的广告版面发布广告信息,由于广告拥挤,某些广告更难被注意到,因而降低广告的确实到达率,影响广告效果。 广播媒体在其问世初期并读性较强,后来随着电视,录音录象,卡拉ok等新型娱乐产品的发展,广播收听人数急剧下降。90年代,广播节目开始丰富并趋于多样化,收音机趋于小型化,广播媒体由多人收听而转变为更多的个人收听实际并读性下降。 4、注意率 注意率即广告被注意的程度。 电视广告由于视听形象丰富,传真度高,颜色鲜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并易于记忆而注意率最高。但不同电视台,同一电视台不同时段的注意率又有差异,在具体选择媒体时还应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和消费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和选择。 广播媒体的最大优势是范围广泛。有些节目有一定的特定听众,广告主如果选择在自己的广告对象喜欢的节目前后做广告,效果较好,注意率也较高。但广播媒体具有边工作边行动边收听的特点,广告受众的听觉往往是被动的,因而造成广告信息的总体注意率不高。 报纸媒体覆盖域广,但注意率较低。由于报纸版面众多,内容庞杂,读者阅读时倾向于新闻报道及感兴趣的栏目,如果没有预定目标,或者广告本身表现形式不佳,读者往往会忽略,所以报纸广告的注意率极低。 5、权威性 媒体的权威性对广告效果有很大影响,即'光环效应'。对媒体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人们对媒体的认可度。不同的媒体因其级别,受众群体,性质,传播内容等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权威性;从媒体本身看,也会因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使其权威性有所差异。 比如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的广告相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明显的权威性。广播,报纸同样如此。 权威性同时是相对的,受专业领域,地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一特定领域有权威的报纸,对于该专业之外的读者群就无权威可言,很可能是一堆废纸。 6、感染力 从现代广告信息的传播角度来分析,广告信息借助于电视媒体,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表现,使广告具有鲜明的美感,使消费者在美的享受中接受广告信息,因此电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高于其它媒体,对人们的感染力最强。 广播是听众'感觉补充型'的传播,听众是否受到广告信息的感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听者当时的注意力。同时仅靠广播词以及有声响商品自身发出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受众更愿意看到真实的商品形态,以便于更具体感性的了解商品,这一点广播无法作到。 报纸以文字和画面传播广告信息,即使是彩色版,其传真效果和形象表现力也远不如电视,广播,感染力是最差的。 7、实时性 电视和广播是最适合做时效性强的广告的媒体,报纸次之。 电视由于设备等因素制约,时效性不如广播。但在电台发布广告受到节目安排及时间限制。 8、持久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大传统媒体的持久性都不强--实时性强。 电视和广播媒体具有易逝性特点。广告信息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因而广告需要重复播出,资金投入巨大。

⑶ 简述广播发明与电视发展

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1906年圣诞节前夜,美国的费森登和亚历山德逊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并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广播。1908年,美国的弗雷斯特又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进行了一次广播,被那一地区所有的军事电台和马赛的一位工程师所收听到。1916年,弗雷斯特又在布朗克斯新闻发布局的一个试验广播站播放了关于总统选举的消息,可是在当时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收听这些早期的广播。由于无线电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对于大功率发射机和高灵敏度电子管接收机技能的熟练掌握,使广播逐渐变成了现实。
1925年贝尔德发明了可以映射图像的电视装置之后,1939年美国也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20世纪50年代,是电视机开始普及的年代,1953年,美国RCA公司设定了全美彩电标准,并于1954年推出第一台彩色电视,到1964年,有31%的美国家庭拥有了彩色电视机。
1958年3月17日,这是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生日”。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将生产重任托给上海电视机厂(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这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将生产重任托给上海电视机厂(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这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的多媒体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创维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RM/RMVB格式网络视频文件播放的酷开TV。中国的消费者由此可以抛开DVD、VCD,直接下载网络视频内容在电视上共享。而到了2008年,这种多媒体娱乐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创维在电视上加入了酷K功能,使消费者通过电视便可以实现“在家K歌”,在当时的年轻用户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酷K功能还在2009年得到进一步升级,创维当年力推的酷开TV创先内置了家庭KTV娱乐系统及Mr.Mic智能评分,具有在家K歌、自制MTV、一键录音三大实用功能。
2011年,智能电视的概念逐渐被炒热,三星电视在1月份的CES(全球消费电子展上)上发布智能电视,一时间其风头盖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最受瞩目的“智能明星”。到了4月,三星率先将13款Smart TV引入国内市场。而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充分的娱乐,三星在2010年智能电视还处于概念期的时候,已经率先开发出了自己的App应用程序商店。此后,索尼、夏普等品牌也纷纷投入到各自应用程序平台的开发中。今年年初,三星Smart TV发布不久,其智能应用程序商店的程序下载量已达200万次。

⑷ 对早期广播电视技术发明的历史,你有何见解

从世界广播发展史来看,有线广播先于无线广播诞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
1876年有线电话的诞生,为有线广播的出现打下了技术基础。
1880年俄国人奥霍洛维奇研制成功用导线把剧院里的音乐节目传输出去的播音设备。
1893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连接了700多条电话线,定时进行新闻广播,形成正式的有线广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英国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先后都创办了无线广播,但有线广播仍然在欧美、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线广播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推广,如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蒙古等国也是有线广播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中国于1946年开始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大规模建立有线广播。1950年起,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机关、学校、企业普遍建立了小型有线广播系统。

电视分有线电视、地面电视、卫星电视和应用电视等,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
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和再现。
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
1897年,德国的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信号;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电子管电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电视机中的画面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5年,贝尔德与德国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家电视台,每周播放三次节目。1936年;英国播送当时全世界最清晰的公共电视节目;
1939年,美国播出固定的电视节目。人们的生活从此与电视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联系。1938年,德国人弗莱彻西格提出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设想;1949年,美国首次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1957年研制出全玻璃壳彩显管;1964年研制出全玻壳矩形显像管;1969年研制出黑底显像管使亮度提高了一倍;1968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一枪三束彩显管;1972年,美国研制成功自动校正会聚误差彩显管。至此,彩色电视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视机技术发展趋势将会出现以下十大特点:
1.两极化。一是微型化。液晶显像屏幕的微型机屏幕尺寸3.8厘米至3.9厘米,由阴极射线管显像的微型机屏幕尺寸在14厘米以下。二是大型化。如壁挂式薄型平板电视机,阴极射线显像大屏幕电视机和投影式大屏幕电视机等。
2.装饰化。电视机将以其精美的造型和装潢成为房间布置中漂亮的装饰品,并可替代壁画或镜柜等物。
3.数字化。出现用数字集成电路将模拟量变换为离散数字量的电视机。
4.系列化。是设计工作中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便于售后服务的技术手段。
5.高清晰度化。原电视机屏幕的625根扫描线将增加到1250根,画面质量可提高100%。
6.立体声化。电视机具有双声道音响效果,音质可与激光唱片相媲美。
7.多频道化。可接收10个以上甚至上百个的电视台节目。
8.卫星化。通过户外特殊装置的天线,可接收卫星传送的数个、数十个,甚至全球的电视台节目。
9.日视化。经过对滤色器、显视屏改进后的电视机,即使在白天或阳光下,仍能收看到很明亮的电视图像。
10.新材料化。电视机内各零部件材料将更新换代,开发应用成本更低、性能更趋完善的新的替代材料。 1930年至1940年,是电视成型的时代。除了转播工程技术方面有显著改进外,电视已开始逐渐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对电视的研究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几乎中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电视事业才开始在美国及其他国家蓬勃兴起。

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1949年12月17日,开通使用第一条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斯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

⑸ 无线电的发明对人类信息传播的意义是什么

一,传播过程,传播学名词,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研究它所用的最常见的视角分别是历时性考察和共时性考察。二,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应包括以下要素:1,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群体。2,受传者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映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群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活动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4,媒介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有线和无线电话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5,反馈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因媒介渠道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⑹ 广播一词的由来

世界上发出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的,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费辛敦。这位发明家潜心研究,经过6年的努力,终于在1906年圣诞节前夕研究成功,这天晚上20时左右,新英格兰海岸外船上,少数无线电电报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准备着接收电码讯号。突然从耳机中听到有人读《圣经》中的圣诞故事,接着又听到演奏小提琴和播放亨德尔的《舒缓曲》唱片。最后,听到了亲切的祝福声。几分钟后,耳机中又传出了那听惯了的电码声。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播之声的情景,在费辛敦研究无线电广播的同时,美国物理学家福莱斯特也在努力研究。1907年福莱斯特发明了一种可以广播人声的无线电真空管——三极管。不久,即被采用到工业生产上来,成为无线电收音机标准真空管。当时,福莱斯特曾激动地写道:“我发明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电台,是在1922年底,美国记者勇斯邦为了谋利和其它政治目的,通过一个姓曾的华侨富商出钱,在上海租界里办起来的。

⑺ 广播电视的作用

广播电视具有社会公共性, 是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 广播电视经历了纯粹的公共产品、 混合的公共产品以及向产业化转型的演变过程。 伴随这个过程, 曾出现无偿提供、 补偿性供给、 到营利性经营的不同阶段。 这种演变过程是许多其他公共产品也都会经过的必由之路。我国城乡广播电视的发展,也都将经由渐进的发展过程。

一、 广播电视是一种公共产品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缆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既播送声音又播送图像的, 称为电视广播 (简称电视) 。 以下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对广播电视进行分析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理论之一 。 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认为, 只要存在一种有效的产权体系, 使人们的权利得到保证, 并且具有实质性意义,那么,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便能创造人间的繁荣。但是,这种理论的前提是市场万能的假设,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市场却是存在很大的失灵的, 尤其对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供给,市场是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的。正如道克尔·泰勒所言: “政府干预经济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便是, 如果没有国家, 人们就不能卓有成效地相互协作, 实现他们的公共利益, 尤其不能为自己提供某些特定的公共产品。” 在经济学史上, P · 萨缪尔森是现代福利经济学中公共广品理论的莫基人。 1954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一 «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该论文给出了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第一次提出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非竞争性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 公共产品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 它有三个基本的特性, 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消费的非排它性、 受益的不可阻止性, 这些特性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是失灵的,从而也就决定了国家财政将提供公共产品纳入职能范田的必然性。

⑻ 广播有些什么作用

【竞争态势下广播评论的重要作用】

一、评论,改造了广播

南京电台一向有重视广播评论的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南京台就办了一个新闻评论节目的专栏《大家谈》,迄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经济频率的《骨鲠在喉》已开办6年,三言两语,针砭时弊;广播新闻频率的《马青时间》2005年创办,冷静客观,眼光独具。

这些栏目在南京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广播评论做得好不好,与广播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关系。进入2000年以后,南京台把办好评论节目作为提高南京电台节目的整体质量,提高南京广播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我们提倡并且要求大多数的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学习写评论,开设专门的评论性专栏,并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措施。

现在南京电台五个系列台10套节目,新闻专栏评论节目有13个,还有一些节目中间有主持人类似“编后”的这种评论就不包括在内了。这些节目可以分成几个类型:或本台评论的形式,像《大家谈》;或本台评论员的形式,像《骨鲠在喉》;或以本台评论主持人命名,像《马青时间》。有论坛类的节目,像《午夜心桥》,有热线节目;有专业的行业的评论,像体育评论、交通评论,甚至还有一些住房类的节目,经济类的节目;此外,还有一些杂类。这些节目和栏目的主持人、作者大多是本台的业务骨干,很多稿件都出于新闻部主任、系列台总监以及台长之手。

这些节目的影响力,我们从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受众忠诚度高,在65%以上,与主持人形成了约会意识。有一个出租车驾驶员爱听《马青时间》。有一次,有个客人坐在出租车上,最后到了但节目没有结束,客人说:“你就再开吧,一直把这个节目开结束。”

第二,听众的质量高, 60%以上都是大专文化以上、25到50岁的社会示范层。

第三,广告效益好。这些带有评论性质的节目,有的可以收获200万以上的年广告额,甚至400万。

二、要为评论主持人设置一个流动的平台

培养优秀的评论主持人,以及相对的栏目,是保证南京电台节目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南京的广播受众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过去60%的低端,现在反过来了,评论节目出现了以后,节目提升了以后,收听广播的人现在占到南京可收听人群的80%,其中高端受众,占到60%。广告结构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过去,卖药占到60%,现在只占30%。这给我们进一步调整节目和广告的结构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培养优秀的评论节目主持人和栏目,还要做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是培养一批专家型和行家型的主持人,即使是你做评论,你也要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者行家,信口胡说的评论只会贻笑大方。

第二,优秀的评论型主持人要在电台内部形成流动,并且要制造一个平台引入社会上更高层次的人才。我们现在每个系列台都有一两个优秀的评论节目主持人,但是这些主持人分散在各个系列台中间,不能给整个电台的10套节目形成一种合力。同时又因为我们很多的评论性栏目大多数是专门的主持人在做,因此,社会上的更高层次的人才不容易在我们内部发挥他的力量,我们不容易引进这种评论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在电台的内部制造一个平台,使我们内部的优秀的评论节目主持人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地横向流动。同时,这个平台也和社会接合在一起,能使社会上的高层次的专家型人才,顺利地进来。

三、广播特色,决定了评论的地位

评论是广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广播特色,决定了评论的地位。

第一,广播的原生态决定了广播评论在广播中的地位,这是其他媒体很难比拟的。广播的原生态实际上就是人际交流,利用现代的手段,使人际交流得到迅速的放大。人际交流,交流的主要是情感和信息,这也就是广播节目中最重要的传播要素,也就是广播的特点。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是第一性的,而观点是形成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的第一要素,特别是传媒人物。

第二,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各种社群发育迅速,人群的垂直移动速度比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不同的社群对同一个事件的看法迥然不同,所以有人说现在是“观点新闻”的时代,这个提法虽然有失偏颇,但在我们的新闻中间,观点正在成为报道对象的一个最重要的主体。广播有时空合一的特点,可以让不同的社群不同的观点,在同一个时空中交汇、交流、交融、交锋,以至于互相了解、理解,达到一种理性上的和谐。

第三,因为广播有人际交流的原生态特点,所以广播对传播方式要求很高。我们现在面临的受众结构复杂,因为文化、经济、社会地位甚至阅历的不同,对传播形式非常苛求。接收方式决定传播方式的这种原则现在是越来越明显。这几年,广播在分众化广播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以频率、以时段、以节目和栏目细分受众,确定不同节目栏目的不同听众,受众分割的集中度在不断加强。那么,某一个栏目的主持人在做节目的时候,心里就会有自己的目标听众,听众在选择节目的时候有自己心仪的主持人。所以广播主持人在传播方式上和受众接收方式上互相契合,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一批好的主持人。原因是什么?是过去广播太偏重于轻、滑、软、短的东西了,主持人、编辑记者往往缺少思考,特别是新人写写很短的稿子,在节目的形式上搞点小花样,动的快得很,可是一认真思考以后,就会感觉到江郎才尽。如果不能在思考上再下点功夫的话,我们可能就会被新的一波竞争抛弃。

⑼ 广播什么时候发明的

1906年12月24日即圣诞节前夕的晚上8点钟左右,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通过马萨诸塞州布朗特岩的国家电器公司 128米高的无线电塔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广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正式的无线电广播。

阅读全文

与广播发明的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