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古乐创造

古乐创造

发布时间:2021-08-26 03:09:05

1. 中国古乐十大名曲是什么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
“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
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广陵散琴曲>>

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稽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
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
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
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十面埋伏>>

乐曲描写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
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夕阳箫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一九二五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
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
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
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
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
心情非常矛盾。

<<汉宫秋月>>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为二胡曲。据载,二胡是刘
天华先生所传。《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
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
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
然清洁,雪竹琳琅之意。

2. 英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现代音乐时期——霍尔斯特行星组曲(火星 金星 水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4世纪 文艺复兴
15世纪 牧歌——弥撒曲——经文歌——杜飞〈1400~1474〉
16世纪 拜德尔〈1543~1623〉 吉本斯〈1585~1625〉 泰利斯〈1585~1625〉
17世纪 巴洛克时期
歌剧
普塞尔〈1658~1695〉
韩德尔〈1685~1759〉
18世纪 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清唱剧——〈神剧〉
19世纪 国民乐派——现代乐派
艾尔加〈1857~1934〉
戴流士〈1862~1934〉
佛汉威廉士〈1872~1958〉
霍尔斯特〈1874~1934〉
20世纪
班杰明—布瑞端〈1913~1976〉
英国音乐的历史虽然也像其他国家一样,反映国家的经济,社会,宗教生活,却有些倾向是特别属於英国的.经久不变的因素之一是保守主义,这种态度即使在讲求试验的时期仍保存古老的传统.当强大的外来影响力来临时,英国的保守传统仍坚强把外来的风格与曲式改变成适合本土的表达方式而后可.
英国民间的合唱传统甚早,民谣很盛.大英博物馆中有一篇手抄本的「夏天来了」(Summer is icumen in),据说是十三世纪写成的,是现存最早的多声部音乐(六部合唱卡农).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音乐史上,有几位重要人物,如拜德尔,杜飞,泰利斯等,主要作品都是一些经文歌,宗教歌曲或声乐作品.接下来的普赛尔(Henry Purcell 1659~1695)则是英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不过在他死后,英国音乐便一直走下坡,直到韩德尔的出现,才又重振英国乐坛,成为巴洛克后期唯一可以和巴哈分庭抗礼的音乐家.
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现代音乐开始复兴.从1880年到1966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代表人物是艾尔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作品带有丰富的英国本土情感,曲风抒情.第二时期是国民乐派时期,代表作曲家有戴流士(Deilus1862~1934),佛汉威廉士,霍尔斯特等,著名的乐曲如佛汉威廉士的《绿袖子幻想曲》,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等.第三时期最出众的音乐家是班杰明—布瑞顿(Benjamin Britten 1913 ~ 1976),布瑞顿的歌剧被认为是继普赛尔之后唯一具国际声望的,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为青少年的管弦乐入门》,《简易交响曲》.等等.
一,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涌现出一批杰出作曲家,如泰利斯(1505-1585),拜尔德(1543-1623),吉本斯(1585-1625)等.文艺复兴末期,伊莉莎白一世时(1558-1603),英国国势鼎盛.文艺上有莎士比亚,思想上有弗朗西斯.培根.音乐上,牧歌(madrigal)作者(如Weelkes, Morley, Gibbons)与弥撒曲(mass)作者(如Byrd, Tarverner)都很有名.泰利斯(Thomas Tallis, 1505-85)的经文歌(Motet) Spem in alium有四十声部.
二,巴洛克时期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宗教界出现了一股清教主义运动潮流(清教主义者认为应当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影响而得名).清教思潮反对人文主义思想,排斥尘世的娱乐,认为音乐舞蹈等艺术是有罪的.17世纪前半期,清教徒在政治上逐渐得势.他们多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骨干.宗教,政治的纷争,清教主义的兴起使得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音乐呈现出近乎空白的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主要由清教徒组成的政府取消了宗教仪式上的音乐,封闭了所有的歌剧院,英国的音乐界沉默了.
1658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这一历史的倒退却成了英国音乐得以发展的转机.17世纪后期英国最重要的音乐家是普赛尔(Henry Purcell,1659-95).普赛尔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宗教音乐,歌曲,话剧配乐,最重要的贡献是晚年的歌剧,带有明显的英国市民趣味和民族特色,他的歌剧Dido and Aeneas,如今还偶而演出.普赛尔去世后,英国歌剧发展再度陷於停顿,意大利正歌剧充斥英国剧院.1714年,韩德尔定居英国,为沉闷的英国歌剧界带来了活力.他的正歌剧《里纳尔多》等在英国大受欢迎.
18世纪二十年代末,传统的意大利正歌剧因为其沉闷的脚本,空洞的内容和雷同的剧情不能适应市民阶层的口味,逐渐失去了市场.这时一部针砭时弊的《乞丐的歌剧》(约翰·盖伊词,佩普什曲)在伦敦上演,它取材於日常生活,采用通俗幽默的对白和流行的曲调,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剧中对以韩德尔为代表的意大利正歌剧作了无情的讽刺,使意大利歌剧在英国受到了沉重打击,韩德尔经营的歌剧院最后因亏损而关闭.这时韩德尔把精力转向了清唱剧的创作.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大型宗教性声乐形式,内容多取材於圣经,所谓"清唱"是指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的变换.韩德尔把这种形式推向了顶峰.他的《所罗门》,《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都大获成功,1641年他的《弥赛亚》成了这一体裁的巅峰之作,其中的《哈里路亚》堪与巴赫的《b小调弥撒》倂称为巴罗克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 韩德尔逝世后,英国每年为纪念他都要举行清唱剧专场演出.但在他之后,英国乐坛再也没出现堪称伟大的音乐大师.
三,现代音乐时期
英国一直有很多高水准的听众,也有第一流的演出团体,至今伦敦仍然是西洋音乐的重镇.但普塞尔之后二百年,忽然没有了国际知名的英国作曲家.十八世纪伦敦音乐几乎是德国人韩德尔的天下,十九世纪则由德国的交响曲与意大利的歌剧分享.廿世纪初,世界级的英国作曲家才开始大量涌现.
艾尔加&戴流士
第一个「英国的骄傲」是艾尔加(Edward Elgar, 1857-1934).他的「威风堂皇进行」因为在毕业典礼上常奏,成了耳熟能详的名曲.他的曲风受德国影响很大.比较「英国味」的是他的弦乐小品——以弦乐表现合唱式的和音,是廿世纪英国的音乐特产之一;与他同时的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则受到法国印象派的影响.
国民乐派时期
1898年,成立了「英国民歌协会」,很多年轻的音乐家随后加入.其中有两人:佛汉威廉士与霍尔斯特(874 - 1934),在这里发现了英国民谣的丰富.此后他们又研究伊莉莎白时代的古乐,创造了很特出的英国风格.霍尔斯特的管弦组曲「行星系」是极受欢迎的大众名曲.
佛汉威廉士则成就更高.作品既多,品质也精,或许是廿世纪英国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九首交响曲,很受推崇.弦乐「塔里斯幻想曲」是他公认的杰作之一,最富彬彬有礼的英国味.
班杰明—布瑞顿
稍后一代的班杰明—布瑞顿(1913-76)是天才型的作曲家.1945年,他的歌剧「彼得格兰姆斯」(Peter Grimmes)使英国人觉得终於普塞尔有了后继者.二次战后,他的「战争镇魂曲」成了和平的象徵.他的作品众多,以声乐的居多.
更近的英国作曲家中,塔维纳(1944)颇有名.他信奉东正教,作品中几乎都有宗教意涵,而且技法很大胆.

3. 古典乐来历

我们所谓的“古典音乐”也出于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手工业向工业化生产的阶段产生的, •古典大师•音乐之父巴赫以管风琴的即兴演奏风靡当世
网络上说 古典音乐 广义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中国那种就成了民乐而不是古典乐

4. 古乐是指什么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创造了最初的音乐,这就是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乐舞”。“乐舞”被后世称为古乐,泛指传说中的远古音乐和夏、商两代的乐舞。

5. 中国古乐的著名曲目

01.中国乐器大全[1]
01.姑苏行(笛-曲笛)
02.阳关三叠(管子-单管)
03.百鸟朝凤(锁呐)
04.梅花三弄(箫)
05.江河水(管子-双管)
06.凤凰展翅(笙)
07.唐曲三首(埙与敲击乐)
08.渔歌(巴乌)
02.中国乐器大全[2]
01.二泉映月(二胡)
02. 双声恨(高胡)
03.月牙五更(板胡)
04.空山鸟语(二胡)
05.夜深沉(京胡)
06.秦腔牌子曲(板胡)
07.流波曲(二胡)
08.平湖秋月(高胡)
09.草原上(中胡)
03.中国乐器大全[3]
01.古风操(古琴)
02.十面埋伏(琵琶)
03.渔舟唱晚(筝)
04.火把节之夜(中阮)
05.蕉窗夜雨(箜篌)
06.大浪淘沙(三弦)
07.龙船(扬琴)
08.高山流水(筝)
09.山寨恋歌(柳琴)
04.中国乐器大全[4]
01.月儿高(合奏)古曲 瞿春泉改编
02.喜(弹拨乐合奏)顾冠仁曲
03.泛沧浪(小合奏)古曲 龚一演奏古琴
04.秦王破阵乐(合奏)顾冠仁曲
05.关山月(弹拨乐合奏)古曲 顾冠仁改编
06.苏堤小景(小合奏)顾冠仁曲
07.春江花月夜(合奏 周成龙改编
05.中国古乐器(1)云
01.陶埙 古曲( 龚国富 赵良山曲)
02.排箫 招魂(彭先诚曲)
03.虎云(伊维鹤曲)
04.陶埙与古琴 长门怨(古曲)
05.骨哨 原始狩猎图(钱兆熹曲)
06.编钟 神人畅(彭先诚编曲)
07.编磬与古乐队 梅花三弄(古曲)
08.古筝 鱼舟唱晚(古曲)
09.古乐队 山鬼(彭先诚曲)
06.中国古乐器(2)流水
01.编磬 流水(古曲)
02.陶埙与古筝 高山流水(古曲)
03.古筝 高山流水(古曲)
04.古琴 流水(古曲)
05.古乐队 祭(彭先诚曲)
06.古筝 西厢词(古曲)
07.瑟 淡月映鱼
08.重奏 鬲溪梅令 (姜白石曲)
09.古乐队 阳关三叠(古曲)
10.古琴与乐队 忆故人(理琴轩旧抄谱)
07.中国古乐器(3)王昭君
01.笙与乐队 王昭君
02.琵琶 霸王卸甲
03.弹拨乐 驼铃响叮当
04.管子 孔雀东南飞
05.琵琶 平沙落雁
08.中国民族管弦乐系列(1)长城随想
01-03.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 [文件夹]
02.第二乐章 烽火操
03.第三.四乐章 忠魂祭 遥望篇
04-06.水之声(交响音画) [文件夹]
04第一乐章 瀑布.
05.第二.三乐章 湖水 小溪
第四乐章 大海
07..春节序曲(大型合奏)
08.翠湖春晓(大型合奏)
09.中国民族管弦乐系列(2)云南回忆
01.云南回忆
02.拉萨行

6. 古典音乐作曲家是如何创作古典乐的

古典乐作曲当然也是写五线谱。
其他音乐家我不清楚,但莫扎特是在脑子里想好完整的曲子,然后直接写下来,不再修改(据我所知只有莫扎特的曲谱是一气呵成,不修改的)。也就是说他在脑子里想好整首曲子,再把每个乐器的谱子写下来。至于配器是要通过学习的,掌握了基本的规律,再发挥自己的特色。

要学配器的话,起码要会一种乐器,要熟悉多种乐器,下面是我找的比较简单的资料,可以了解一下。
配器是指各乐器在音乐作品表现中得到合理的分配,是音乐的二度创作,具体表现音色、音域、音区、力度,风格、和声、副调、节奏、速度等等。音色构成肢体。

MIDI乐队肢体:在MIDI肢体中,各声部为单音乐器,忌讳声部重复。

MIDI肢体音乐 四大要素

①旋律 ②和声 ③低音 ④鼓击

①旋律 a、音色对比:在音色选择上,旋律音不同于肢体其他因素的音色,这样可以辨认出旋律特点。乐队尽可能不重复旋律音色,但在乐曲高潮时,为加强旋律力度和色彩表现,这时可重复旋律音色,使旋律变为符合音色。

b、音区对比:音区选择上尽量不同于肢体中其他因素的音区,使旋律穿越复杂的乐队肢体,更加清晰。

c、力度对比:略大于乐队肢体中其他因素,可使旋律透过肢体,得到充分展现。

d、节奏对比:旋律节奏不同于肢体中其他因素的节奏,形成旋律节奏与肢体节奏“动与静”互补。

②和声 是推动和展开音乐的重要手段,它可增强乐曲动力和丰满肢体音响。

a、和声长音:使乐曲音响稳定和丰满,软化电器乐音色,使整个乐队尽可能融合(铺底音色采用软音色类,宇宙音色等)

b、和声节奏型:在肌体中应用和声节奏型使音乐富有动态和产生流动性。(MIDI乐队:连续使用切分节奏,改变强弱位置的节奏律动。)

③低音 是肢体的基础,决定和声功能属性,推动音乐发展。(乐曲慢,低音节奏律动就慢,反之快则快。)

a、低音长音:使乐曲音响饱满、浑厚、结实、稳定。

b、低音节奏型:增强音乐律动和音响动态。

c、低音力度:略大于其他声部,突出低音,使肢体音响更加清晰和饱满。

④鼓击 学会节省音色,使音乐分段、分层的逐步增加至乐曲高潮处再一并投入。

7. 说一下哪些古典乐大师的创作灵感来源哪里呢

那些古典乐大师的创作灵感应该来自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上,或者自身的感情方面,也可能会去老百姓的生活中提取灵感。

8. 中国古乐的简介

中国古乐,源远流长。从《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之史实,和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大约七千年以前先民们用陶土做的吹奏乐器“埙”就可以证明,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音乐。

9. 西方的古乐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当我们听到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的音乐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说到欧洲古典音乐,我们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却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到了1450年,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的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萌芽,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在那时,欧洲传统的大小调式逐渐形成!
欧洲到了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象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乐圣”贝多芬,“神童”莫扎特,以及“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象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注:按广义的古典音乐定义: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来看,印象派音乐和现代音乐皆不属古典音乐之类;若按严格的古典音乐定义,则古典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作品。

中世纪时期(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 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推荐:GREGORIAN CHANT

巴洛克时期(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 华丽、复杂、藻饰、扭曲, 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 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 那么巴洛克时代 (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 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 (figured bass) 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 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 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 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 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l)(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萧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引》、《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参考资料:
1.世界音乐网
2.天文乐谱基地

贡献者(共11名):
蒗鸮鳚、茵夕、huluobo2、太3、magneto_、若画、天妒淼才、zhw、pfjin、zt518029、小兔吃德芙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玛丽·扬布拉德、詹姆斯·拉斯特、赫伯特·冯·卡拉扬、杨锐、莱罗尔·安德森、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伦敦、NEW AGE、日内瓦、梵蒂冈、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斯美塔那、梁邦彦、鲁契亚诺·帕瓦罗蒂、水晶宫、谐谑曲、r&b、残响、第九交响曲、马来西亚国油管弦乐厅、赤川次郎、三宝、种族音乐、安德罗波夫、保罗·莫里哀、小资、谭盾、赫尔穆特·施密特、林肯中心、交响乐团 更多>>
“古典音乐”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网络词典):

10. 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创造了音乐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 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 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但到底是谁发明了音乐?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千年来,有许多种说法。 有人说,音乐是神创造的。古希腊有个哲学家拉柏图认为,音乐家“只是神的代言人”。天上有个主管音乐与诗词的缪斯女神,她附在音乐家的身上,给音乐家以灵感,召唤音乐家去创作,于是人间才有了音乐。中国古书《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夏禹的儿子夏后启是个半人半神的英雄,天帝非常敬重他,经常邀他上天赴宴,而每次宴请时都要演天乐助兴。天乐极其美妙动听,夏后启把它偷偷记下带回人间,于是,人间就有了音乐。 有人说音乐起源于摹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针;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鸟那里学会了唱歌。”我国古代也有这种说法,《吕氏春秋·古乐》一书中说,音乐起源于“听凤凰之鸣”,“效八风之音”。 有人说音乐起源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是高等动物,不同于一般低等动物。低等动物要把全部精力用于维持和延续生命,而人类则在维持和延续生命之外,还有过剩精力,于是在游戏中便创造了音乐。 那么到底是谁创造了音乐艺术呢?我国著名音乐家扬荫浏所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这个回答完全符合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美学论断。恩格斯说:“只是由于劳动……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基础上,它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注意到,歌曲是出于劳动的呼声。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说:抬大木的人,前面的人喊出“邪许、邪许”的声音,后面的人也跟上去喊着,这就是在抬重物的劳动中所产生的歌曲。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造……” 总的来说,音乐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

记得采纳啊

阅读全文

与古乐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