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磁铁水瓶和铅笔的科学小发明
比如:简单电动机的装置构造很简单:两个曲别针做支架、一节电池、一小块磁铁内和一段铜丝绕成的线容圈。将线圈放到支架上,电路就接通了,线圈欢快地转动起来。
做一个电动机就这么简单!最让人叫绝的是其中换向器的省略。如果没有换向器,通以直流电的线圈在相邻的两个半周对称位置受到的力矩总是反向的,那么线圈就不能连续地转动。但这个电动机用的方法是使线圈只是在半个周期里通电,另半周期里断电。实现的方法是将线圈一端的引线上的绝缘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了半个侧面。实验方法简单得出奇,却漂亮得令人叫绝。这也是 科学小发明。
Ⅱ 电磁铁有关的小发明该做什么注意,我要没有做过的也没有得过奖的!!!!!
怎么可能啊
Ⅲ 如何用磁铁制作小发电机
材料:
漆包线、高强度磁铁、修管道用的生胶带的盒、发光二极管、透明胶带、筷子、吸管、曲别针。
步骤:
1、漆包线在生胶带盒里绕了500多圈,两端的漆刮掉,分别缠在发光二极管的两个管脚上。
4、转动筷子,带动磁铁转动,这样线圈里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电流,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开始发光。
5、制作完成。
Ⅳ 生活中的科技小发明 要和磁有关的 材料要生活中有的(磁铁例外)
准备磁石一块,细针一根,水一盘,纸一小块.
用磁石磨几下细针,再用细针穿过小纸块,放在水中,那么一个简便的指南针就做好了.
Ⅳ 用3个不同大小的圆形 磁铁做小发明
说清楚,厚度多少?还有你要的什么材质的磁铁?如果是钕铁硼,像一元硬币大小与厚度,估计三到四块。
Ⅵ 与磁铁有关的小发明小制作
一根缝衣针,用磁铁把它磁化,然后用棉线拴在针的中间部位,挂在一个支架上,就成为一个指南针了。再做一个浮式指南针:
拿一根磁化了的钢针,横向穿过一块小软木塞,放在一个盛水的陶瓷碗内,就是一个浮式指南针。
我们还可以做一个更讲究的匣式指南针:
找一个小圆纸盒或者塑料盒(不能用铁盒)。用硬纸剪一个和小盒一样大小的圆片,上面贴一张白纸,标出S、N等字样,把一个塑料图钉从背面摁在圆纸片上,把圆纸片放入盒内,盒中心就有一个直立向上的针柱了。再找一个废刮胡子刀片,剪成狭长的菱形,用钉子在中心位置打一个小坑,放在针尖上试一试,如果不能平衡,就用剪刀修理,直到能平衡为止。把它放在强磁铁上磁化,然后架到盒内的针柱上。在盒口蒙上一层透明玻璃纸(用玻璃更好),把原来的盒盖开一个大孔再盖上去,就是一个盒式指南针了。
一个能自由旋转的磁体,在静止的时候,总是指向南北方向。人们了解到磁体的这种特性以后,就利用它来制造指示方向的工具——指南针。
磁针静止以后,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呢?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它的两个磁极接近于地球的两极,在地磁力的作用下,磁针就被吸到南北方向上了。我们知道,异名磁极是相吸的,地磁的S极在北端,N极在南端,因此,磁针的N极总是指向北方,S极总是指向南方。磁针的磁极和地球的磁极并没有接触,它们却能互相吸引,这表明磁体的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人们把它叫做“磁场”。地球磁场的存在是磁针能够指示南北的原因。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要算我国战国时期制造的“司南”了。它是把天然磁铁琢磨成勺子的形状,勺柄是S极,使重心落在圆而光滑的勺头正中,然后把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盘子上。使用的时候,把勺头放平,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它转动。等司南停下来,它的长柄就指向南方。那时候,有的人到山里去采玉,怕迷失方向,就带上司南来辨别方向。
发明司南以后,人们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指南的工具。到了北宋初年,又制造出了指南鱼。它是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的,形状很象一条鱼。鱼的肚皮部凹下去一些,象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把它磁化以后,放到盛水的瓷碗里,就能指示方向了。因为水的摩擦力比固体小,指南鱼转起来比较灵活,所以它比司南更灵活更准确了。
当时还有用木头做的指南鱼,就是用一块木头刻成鱼的样子,象手指那么大。从鱼嘴往里挖一个洞,里面放上条形磁铁,使它的S极朝鱼头,用蜡封住口。另外用一根针插到鱼嘴里,指南鱼就做好了。把它放到水面上,鱼嘴里的小针就指着南方。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而且是最早把指南针用在航海事业上的国家。据记载,南宋的时候,航海的人已经用“罗盘”来指示航向了。这是把指南针和罗盘结合起来的指南工具。罗盘的盘有用木头做的,也有用铜做的,盘的周围刻上东南西北等方位,盘中央放一个指南针。只要把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和盘上的正南方位对准,就可以很方便地辨别航行方向了。
在军事上也用到指南针,行军作战的时侯,如果遇到阴天黑夜,就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Ⅶ 电磁铁有关的小发明该做什么
可以设计一个电铃或者电灯控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