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佛教在中国创造的菩萨

佛教在中国创造的菩萨

发布时间:2021-08-25 11:11:41

㈠ 在中国佛教中哪几个菩萨最有名,普贤菩萨是干什么的

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佛教中有四个最著名的菩萨,他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四位菩萨各有所长,其中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和行愿。他会完成求佛者的愿。所以又被叫做“大行普贤菩萨”。

释迦牟尼佛有左右胁侍,普贤菩萨的释迦牟尼的右胁侍。文殊菩萨便是左胁侍。三人被尊称为“华严三圣”。普贤菩萨代表实践,他将孝敬、慈悲、智慧等运用在生活中。孝和善是人之根本。做人应行善尽孝运用智慧来生活。遍一切处义,心中所想,身体所行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集众德为其善。此乃普贤。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的代表,是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菩萨行是求佛道度众生的修行。相传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之后便有了普贤延命菩萨像。虔诚敬佛用来延命益寿,免除灾祸。

㈡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指哪几位菩萨

佛教中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

1、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大乘佛法玄理。

2、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普救人间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3、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4、地藏菩萨,关于地藏菩萨名号的由来,《地藏王菩萨十轮经》里面说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思密知秘藏”,所以名为“地藏”。也就是说,地藏菩萨具足了最高的德性,不但能够承载众生的苦难,而且能够了知一切生命的法要。另外也有说“地藏者,伏藏也”。意即潜伏在大地的一切宝藏,都是地藏。

(2)佛教在中国创造的菩萨扩展阅读:

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依史料记载,一般认为为汉明帝时期,「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最为有名,证据更充分,三国以来即被流传。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永平求法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㈢ 谁了解佛教给我讲讲它的创始人 和各种菩萨 (在问下佛教何时进入中国)

佛法传入中国,据史书所载,系始自后汉,其实后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列子曾引述孔子语:“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知孔子已知有佛。据朱士行经录载:“秦王四年,西域沙门室利房等十八人,始赍佛经来华,王怪其状,捕之狱,旋放逐于国外。”可知始皇未称帝前,已有沙门及佛经,到达秦国。魏书释老志载有:“前汉武帝狩中,霍去病获昆邪王所献金人,长丈余,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焚香礼拜。”可知汉武帝时,佛像已到中国。上述事实,只能算是佛教到达中国的肇端,并没有正式的宏传。
直到东汉永平七年,明帝梦金人,飞行殿庭,顶有圆光,明旦以问群臣,是何祥瑞?太史傅毅对曰:周书异记载:昭王时,有五色光,入贯太微。太史苏由奏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一千年后,声教至此。王命勒石记之,陛下所梦,其是矣。于是帝遣郎中蔡,博士王遵,中郎将秦景等十八人,往求佛法。至月氐国,遇摄摩腾、竺法兰二尊者,以白马载佛经像,欲来中国弘法,遂请同来。至永平十年到洛阳,暂住鸿胪寺中,后乃建白马寺居之,二尊者遂译出四十二章经,是为中国有佛寺(寺是汉朝时候政府办事的机关,它并不是庙,而是帝王所管辖的一级单位,皇帝下面设有九个寺,寺的长官叫“卿”,佛教传入后,皇帝下面再增加一个单位,也就是从九个寺增加到十个寺,这个寺就叫“佛寺”),及翻译佛经的开始。
新来的佛教,颇受朝廷的崇奉与保护,于是五岳诸山道士,心怀忌妒,上表云:“陛下弃本逐末,求教梵僧,恐非大道,臣等五岳诸山,多有聪明智慧,博通经典者,请与试验。臣等经术,悉能了了,太虚符咒,并皆明白,吞符饵气,策使鬼神,入火不烧,履水不溺,愿与比较。”帝许之,择日于白马寺南方,筑三台,分置释道经典,及佛舍利,举火焚之,道经悉成灰烬,佛经则光焰焕发,火不能燃。摄摩腾、竺法兰,踊身虚空,现诸神变,说偈曰:“狐非师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量,邱
无嵩岳荣,法云垂世界,法雨润群萌,显通希有事,处处化群生。”
此时道士六百二十八人,立即改皈佛教。司空刘峻等,二百六十人,京师士庶三百九十人,帝后宫阴夫人,王婕妤并彩女等一百九十人,见此神异,俱求出家,期于修证圣果。帝乃敕建十寺,城外七寺安僧,城内三寺安尼,由是三宝皆备,佛法大行。

㈣ 佛教的菩萨有哪些 具体名字是什么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

1.地藏王菩萨——象征愿力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地藏王菩萨道场在九华山,坐骑是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谛听。

2.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嵋山,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

3.文殊菩萨——象征智慧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坐骑是是青狮——虬首仙。

4.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普陀山,坐骑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4)佛教在中国创造的菩萨扩展阅读: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㈤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分别指的是谁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行普贤王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

㈥ 中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是谁怎样区分有什么明显特征

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明显的特征和区分方法,主要看坐骑和手中法器:

1、观世音菩萨:站在莲台上(也有站或坐在龙上的),一手持净瓶,一手拿杨枝。

2、地藏菩萨:坐骑是“地听”(也有站莲华台),一手中持锡杖,一手托明珠。

3、普贤菩萨:骑白象,手持如意。

4、文殊菩萨:骑狮子,手持宝剑 或佛经。

5、以下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

四大菩萨介绍: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

2、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3、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 (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4、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

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6)佛教在中国创造的菩萨扩展阅读

四大菩萨本愿: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2、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3、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4、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㈦ 请问中国创造了什么教如:释迦牟尼创造了佛教

不要认为佛教是外来的了,佛教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最圆满的佛教除中国外是找不到的,解释佛法最精妙的也是我们中国人,当年印度和尚不远万里来请教天台大师,因为菩萨告诉他这里才有真的佛法.佛入灭时告诉人们中国是佛教正法兴盛的地方,根据佛经记载全世界的佛教徒如果想见文殊菩萨,都只能去五台山了.

佛教在印度早就被遗弃了,印度人少有信佛的.佛教文化是我们的优势,有利于我们的中华文化在全世界普及,提升我们这个民族的地位.

㈧ 中国是观音菩萨创造的,你相信吗

这句话复就不符合佛教制的教义,可见肯定是谁在胡扯的话。佛教一直强调,是众生因缘和合而形成了宇宙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创世主,佛菩萨也是应缘而生的,他们是来度众生的,世界也不是他们创造的。
在佛经中,有一名大梵王,自以为是自己创造了世界,“曰我如父”,佛祖和他辩论,辩得他哑口无言呢

㈨ 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都是谁

一、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时时刻刻细心地,深入地观察着和聆听着,寻找世界上一切苦难的呼救声音。世上所有的男女老少,凡遇到灾难的危急时刻,只要诚心称呼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请求救助,观世音菩萨就会实时观察到你的苦难,听到你呼救的声音,以大无畏的精神,用适当的化身,救你脱离苦难。正如『法华经、普门品』中所讲的:『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说观世音菩圣号的含义,就是大慈大悲,循声救苦,无处不现身。 二、文殊菩萨: 文殊是文殊师利的简称。《文殊师利涅盘经》中所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国(今印度西北)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中的公子,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道,功德圆满,修成菩萨身,并被尊为菩萨之首。文殊在四大菩萨中称“大智”,常与右肋侍普贤并列于佛祖两侧,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文殊侍于佛左,专司智能,菩贤侍于佛右,司理。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有寺院内都供有文殊菩萨的雕像。圣诞日为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有时手握莲花,象征智能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能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表示飞扬自在。 三、普贤菩萨: 象征佛陀理德,行德的菩萨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相对。为佛陀释迦牟尼的右胁侍。和佛陀,文殊菩萨合称华严三圣。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其塑像多骑六牙白象,代表佛法的大悲力。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四川的峨嵋山。 四、地藏菩萨: 佛灭度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迹新罗王家,姓金名乔觉,躯体雄伟,顶耸奇骨,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金乔觉二十四岁落发,渡海入大唐国。地藏菩萨金乔觉至江南池州九华山,乐此胜景,于山中觅得一石洞,静居修持.菩萨苦修时,曾遭毒蛇咬伤,稳然不动。忽有一妇人出现,作礼馈药云:小儿无知,愿出泉以补过。此妇人实为九华山神。地藏菩萨金乔觉向当地绅士闵让和募化一袈裟之地,闵公许之。孰料菩萨袈裟一展,遍覆九华山山水水,闵公见其神异,遂尽舍九华为菩萨道场,并与其子双双出家陪侍菩萨。今地藏圣像左右侍者即闵公及其子道明。当地乡老诸葛节率群老登高揽胜,见菩萨独居石室,用断足鼎煮食白土和少量米粒,惊叹:菩萨如此苦行,我等供奉不周。遂集资建寺,延请菩萨安居.新罗僧众得知菩萨在九华苦行显异,相率渡海前来求法.唐开元二十六年(一说唐贞元十九年)七月三十日夜,菩萨召众徒告别,跏趺示寂,其时山鸣石陨,扣钟嘶嗄,群鸟哀啼,世寿九十九岁.菩萨入寂二十年,仍颜貌如生。唐至德二年,僧徒在南台建塔供奉。宝塔建成后,常见发光如火,南台由此得名神光岭。地藏菩萨垂迹九华一千二百多年来,朝山进香者接踵而至,岁无虚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㈩ 中国佛教里有那些佛和菩萨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大乘佛教中分应化身佛、法身佛、报身佛
法身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身,,湛然清净,周遍法界,是体,现观庄严论上
说:及一切相智,说名为法身.华严经中的毗卢遮那佛即指法身佛.
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
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
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
报身佛是佛为菩萨显示之身,登地以上的圣菩萨才能见到,是相,梵网经中的卢舍那佛就是报身佛.
应化身佛是佛为凡夫及二乘人(声闻,缘觉)显示之身.是用,如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经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
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
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过去七佛 □婆尸佛、尸弃佛、□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辟支迦佛陀
简称辟支、辟支迦佛、辟支佛等,华话为缘觉,或独觉,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导,全靠自己之觉悟而成道,故又名独觉。
中乘佛教也叫做「辟支佛乘」的佛教,辟支佛比小乘要高一点,比如说中国的老子,他可以说是辟支佛乘的代表者。辟支佛,他在多生累劫以前,遇到因缘,也皈依了佛陀,成为佛的弟子,闻佛讲说十二因缘法,那个时候,他修行还没有证到果位;到了今生,转世为人,没有遇到佛陀出世,也没有看到佛教的经典,他照他过去所修无为之法,修成证到辟支佛果,就叫辟支佛乘。因为他比小乘高一点,所以叫做中乘辟支佛。他和小乘一样,也是没有发心来度化众生,他只是看了飞花落叶,四时凋谢,世事的变化,或者见十二因缘法而证了果,叫做「辟支佛乘」。

阅读全文

与佛教在中国创造的菩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