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打耳洞发明

打耳洞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24 23:03:45

① 是谁发明的打耳洞啊

据说,女人戴首饰是源于古代还是部落的时候。部落首领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就给自己的女人带上一些刑具,给带上刑具的女人越多,越证明,首领越强大,后来就漫漫演化成了首饰了。

② 女人打耳洞到底是谁发明的啊是从中国传过来的还是从外国传过来的

穿耳洞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来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传到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于是就变成汉族人民的礼俗了。

据史籍记载,那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这样热衷,而完全是处于被迫的地位。女孩子在10岁以前,往往要经过这么一关。到时候由母亲或其他长辈们专操其事,用米粒在耳垂上反复辗磨,使之麻木,然后用针尖穿透,贯一通草或丝线,时间久了,便形成小孔。做母亲的一边操作,一边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她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女人。在有些地区,女孩刚满三四岁,就要为之穿耳戴环了。历史上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孩子是无辜的,让她们受这般痛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用三国时诸葛恪的话说“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③ 打耳洞 源自什么时候 最好介绍一下它的历史

打耳洞就是为了在耳朵上挂耳环塞耳坠、耳玎等之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亦然或更甚。考古学家在北京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已发现用贝壳做的项链,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消费资料十分匮乏,人类生活十分艰苦,依然不忘装扮自己。这时虽然还没有发现耳环、耳玎、耳坠等耳饰,但估计耳饰的出现也不会太晚。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铜质耳环,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它的形制非常简单,仅仅用一根较粗的铜丝弯曲而成。这个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历史上的夏朝,距今约有4000多年。因此估计中国人打耳洞戴耳饰应该比此略早,大约在4000多年至5000千年前,也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人也是很早就戴耳饰了。《山海经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又:《说文》:“珥,瑱也”( 瑱:音tian去声,以玉塞耳)。“珥”作动词用意思是“贯耳”,就是穿耳朵。“玉珥”就是玉制的耳钉。这些文献记载说明了我国古代不管是“东海之渚”还是“北海之渚儋耳之国”的居民都打耳洞戴耳饰。而且耳饰的形状也丰富多彩,有玉制的耳玎(玉珥),也有玉或金属制作的蛇形耳坠。

④ 谁先发明打耳环的

传说一: 西施是小耳朵,后来她发明了耳环。传说二:在古时候,穿耳戴环恰恰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这段话就明确地告诉我们,穿耳戴环在最初并不是贵族妇女所为。这还要从穿耳的起因说起。 穿耳洞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警戒作用。它本来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传到中原,也为汉族人民所接受,于是就变成汉族人民的礼俗了。 据史籍记载,那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这样热衷,而完全是处于被迫的地位。女孩子在10岁以前,往往要经过这么一关。到时候由母亲或其他长辈们专操其事,用米粒在耳垂上反复辗磨,使之麻木,然后用针尖穿透,贯一通草或丝线,时间久了,便形成小孔。做母亲的一边操作,一边还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她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女人。在有些地区,女孩刚满三四岁,就要为之穿耳戴环了。历史上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孩子是无辜的,让她们受这般痛苦,是不仁不义的行为;但也有人不以为然,用三国时诸葛恪的话说“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⑤ 史上是谁发明的打耳洞第一个打耳洞的人是谁大神们帮帮忙

弥勒佛。观音菩萨也有。

采纳哦

⑥ 打耳洞的起源

打耳洞其实是起源于兄弟民族,当时那些妇女比较活跃,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想法在女人的耳朵上扎个孔,并且悬挂上重的耳珠,其实就是为了提醒她们生活要检点、行动要小心。

后来慢慢传到了中原,也慢慢的被汉族人接受,根据史书记载古代女子对打耳洞不是非常的喜欢,而是被迫打的,她们普遍在10岁之前都的打好,作为努钦也会对孩子进行教育,就是为了让她们更加的听话和安分。

相传古代有个眼睛有毛病的姑娘,导致失明了,后来遇到一位名医通过用银针把她的耳垂扎了一针后才得以重建光明,这个姑娘非常的感激,所以就把耳环戴在耳朵上用来感谢名医的恩情。

穿耳戴环能明目的事情传开之后,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女人开始效仿,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且渐渐也变成了一种爱美的方式。

(6)打耳洞发明扩展阅读:


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人生下来就会打耳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一般都会打一个。当他们一周岁的时候老人就会给他们带上银耳环,代表了对孩子的祝福和守护,有身份的人家孩子的耳环都会比较大。

其科学原理的依据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进行治病的。

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耳洞

网络-打耳洞

⑦ 人们在耳朵上打耳洞是谁发明的怎么来的这个习惯

天打扮,地打扮,不带耳(缀zhui)不好看,这是老人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美.

⑧ 什么时候开始有打耳洞和带耳环,中国是最早的吗

打耳洞就是为了在耳朵上挂耳环塞耳坠、耳玎等之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亦然或更甚。考古学家在北京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就已发现用贝壳做的项链,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初期,消费资料十分匮乏,人类生活十分艰苦,依然不忘装扮自己。这时虽然还没有发现耳环、耳玎、耳坠等耳饰,但估计耳饰的出现也不会太晚。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蔚县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铜质耳环,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它的形制非常简单,仅仅用一根较粗的铜丝弯曲而成。这个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历史上的夏朝,距今约有4000多年。因此估计中国人打耳洞戴耳饰应该比此略早,大约在4000多年至5000千年前,也就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人也是很早就戴耳饰了。《山海经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又:《说文》:“珥,瑱也”( 瑱:音tian去声,以玉塞耳)。“珥”作动词用意思是“贯耳”,就是穿耳朵。“玉珥”就是玉制的耳钉。这些文献记载说明了我国古代不管是“东海之渚”还是“北海之渚儋耳之国”的居民都打耳洞戴耳饰。而且耳饰的形状也丰富多彩,有玉制的耳玎(玉珥),也有玉或金属制作的蛇形耳坠。

阅读全文

与打耳洞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