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京剧发明寺

京剧发明寺

发布时间:2021-08-24 10:55:40

Ⅰ 京剧起源于哪

京剧起源于江南地区。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清乾隆五十五年,以高朗亭为首的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

刊于道光二十二年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

(1)京剧发明寺扩展阅读:

京剧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中央深改办将“研究制定扶持地方戏曲发展政策”列入2015年的重点改革任务。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这是我国继1951年发布《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以来,时隔60多年之后再一次就戏曲工作做出的总体部署和政策规定。

Ⅱ 京剧谁发明的呀

京剧不存在谁发明一说,它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

京剧演变过程: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班”,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

京剧释义: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Ⅲ 请告诉20个著名京剧名称

《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 等

1、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

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2、空城计

《空城计》是传统京剧的经典剧目,叙述的是诸葛亮因马谡自持才能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军15万攻打诸葛亮驻地西城。当时,诸葛亮所部精锐俱已遣出,西城空虚,只有驻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敌众,万分危急。

诸葛亮定空城之计,以城门大开,从容不迫,若无其事地登上城楼观山赏景,饮酒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诸葛亮端坐城楼,笑容可掬,焚香弹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计,疑有伏兵,不进而退。再次复回攻城,遇赵云抵挡而收兵。

3、宇宙锋

《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而梅兰芳(京剧)、陈素真 (豫剧)、陈伯华(汉剧)三位大师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

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蓝鱼的《宇宙锋》是梅兰芳亲排。同样,马蓝鱼老师又传授给了得意弟子梅花奖得主齐爱云。秦腔还有为数不多的演员在演。

(3)京剧发明寺扩展阅读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Ⅳ 京剧的发明家是谁什么时候有的

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活动家,京剧的创始人。他十几岁时便入家班“四箴堂”学戏。初次登台,一鸣惊人。进京后誉满京都。道光至光绪初年,长期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老生台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园公会“精忠庙”会首长达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绝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赏五品顶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过赏赐。他博采众长,凝众多优秀弹腔高手之心血,集弹腔艺术之精华,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演变剧种——“京剧”。程长庚因此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伶圣”、“剧神”。

程长庚嗓音浑厚,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善于用他那高、清、亮的嗓子,吸收昆曲、京腔、汉调的演唱技巧,演唱起来“声情交融”,有“刚健沉雄,大气磅礴”,“穿云裂石”、“余音绕梁”之势。艺术上重视人物塑造,长于表现典雅庄严的风度。他擅演老生,与当时的余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他所演的《文昭关》之伍员、《取成就》之刘璋、《群英会》之鲁肃以及《战长沙》之关羽均著名,后来演出大多宗程。

程长庚管理戏班严肃认真以身作则,曾为维护本班全体利益,坚持拒演“大老板”。后代不少著名京剧老生,多受其培育,如孙菊仙为其北子,谭鑫培为其义子,汪桂芬为其琴师,杨月楼则为其指定之三庆班班主继承人。晚年创办三庆科班,先叫“小荣椿科班”,后改为“四箴堂科班”,培养了陈德霖、钱金福等着演员。

程长庚站在中国丰厚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戏向京剧的嬗变。他以匠心独运的唱腔艺术,声容殊众的老生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技艺超群的导演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在中国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程长庚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安徽人民的荣耀,更是潜山人民的骄傲。人民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增添珍品的伟大艺术家。在1990年徽班晋京200周年之际,1991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0周年和1996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5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1996年5月潜山县又建立了程长庚陈列馆,展出有关程长庚实物、图片等资料300余件。1991年,程长庚故居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Ⅳ 中国京剧的起源

京剧的起源』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微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於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於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两个剧种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於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象徵性格和命运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徵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形式也具有类似的象徵意义.例如象生凶毒的粉脸,有满脸都白的粉脸,有只涂鼻梁眼窝的粉脸,面积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标志著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面积越大就越狠毒.总之,颜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画法则表示性格的程度.脸谱起源於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中国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裏,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 坏人做了点好事.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於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 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黄色: 勇猛而爆躁. 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其他:猛将.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其他:绿林好汉. 蓝色: 刚强阴险 生,旦,净,丑"生,旦,净,丑"是什麽 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京剧"的"票友"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鼓,并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著名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大戏迷,在今日颐和园内还保留一座中国最大的戏楼,该戏楼高21米,共有三层,可见她在京剧上花了不少的功夫.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 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於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敦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 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 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 北斗星君画七星图於额上.

Ⅵ 京剧甘露寺剧情故事是怎样的

甘露寺是京剧《龙凤呈祥》中的一折,为马派的经典剧目之一。

故事说的是刘备按诸葛亮的安排,将计就计,到东吴招亲,吴国太在甘露寺相亲,将孙尚香许配刘备。刘备过江之后,吴国太设宴在甘露寺面相刘备,旁有孙权和贾化暗中作梗,幸得国老乔玄从中周旋,为刘备说好话,使得国太进孙尚香配与刘备。

本出戏的高潮部分在于乔玄的大段唱功,已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的演出堪称经典,至今尚无人超越。其中的唱段“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成为名段,至今广为流传。

(6)京剧发明寺扩展阅读

《甘露寺》五音联弹:

众合唱:【二黄导板】甘露寺内佛光现,【回龙】看起来这件事大家有缘。

刘备:【高拨子】吴国太似王母驾坐在大佛宝殿。

吴国太:你把那家乡的事儿历代宗谱细说一番。

刘备:家住在娄山村涿州小县。

乔国老:他就是当今的皇叔一奇男。

刘备:实实的不敢当。

乔国老:老朽尽知你何,必要忒谦!

孙权:乔国老你为何将他来夸赞?

乔国老:刘皇叔请过来——这就是我们东吴的主君名叫孙权。

刘备:备少来问安。

吴国太:叫皇儿向前去把礼来见。

乔国老:国太传旨意,你还不向前?

孙权:无奈何忙还礼,国老你真真的讨厌!

乔国老:两国和好礼仪要当先!

吴国太:这员将是何名,家住在何方地面?

赵云:姓赵名云家住在常山。

孙权:原来是那赵子龙。

乔国老:他浑身是胆,在那长坂坡杀曹兵七进七出.可算得将中魁元!

赵云:长坂坡与曹兵屡次交战,三将军威名显。大吼一声喝曹瞒,我主爷洪福齐天!

吴国太:久闻得关云长甚是威严,为什么降曹瞒一十二年?

刘备:都只为曹孟德领兵十万,将二弟困土山。来了个张文远,顺说二弟降曹瞒,保皇嫂一十二年。

乔国老:提起了这桩事犹如我亲眼得见,曹孟德爱其男,上马金下马银美女十名他不贪。挂印封金辞曹瞒,过五

关斩六将,在那古城边弟兄们才得团圆。

吴图太:观刘备他生得好貌相,双手过膝两耳垂肩。

乔国老:问国太这相貌可称心愿?

吴国太:他与我尚香儿正配良缘!

赵云:请主公快向前把岳母拜见。

刘备:走向前整整冠,双膝跪在地平川,拜岳母如同拜泰山。

孙权:观刘备这相貌有什么好看?

吴国太:为娘我心已定你何必多言!

乔图老:适才间千岁说我讨厌,国太心已定你不要多言,你就坐在一边。

贾化:(众将官埋伏了啊)弓上弦刀出鞘埋伏在两边。

羽备:耳边厢又听得杀气连天。

赵云:赵子龙拔宝剑,

乔国老:我与你两下里——

赵、乔:观看。

赵云:却原来有人马埋伏在两边。

刘备:问国太这埋伏是何道理?要杀我情愿死在你面前!

吴翻太:甘露寺原本是清净地面,却为何杀气连天?

赵云:有埋伏在两边!

刘备:吓得我心胆寒!

乔国老:请国太把旨传。

吴国太:回头来我问孙权!

孙权:尊母后你莫听谎言!

吴国太:这件事——

众齐唱:大家为难!

这段唱词,录自海派京剧《甘露寺》中《相亲》一场。海派京剧《甘露寺》共分《过江》、《进宫》、《谏权》、《相亲》四场,这段唱是在最后一场,由吴国太、刘备、乔玄、孙权、赵云五个人,还有贾化轮唱这长达68句的“高拨子五音联弹”。

Ⅶ 京剧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发明的

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以唱“二黄”声腔为主,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黄、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

徽汉合流

嘉道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西皮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黄、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作“京戏”,也叫“京剧”。

Ⅷ 京剧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弋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Ⅸ 京剧起源于哪个朝代

京剧起源于清代。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阅读全文

与京剧发明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
贝伦斯发明 浏览:242
马鞍山汇通大厦地址 浏览: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