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器系统的发展特点
空中力量应如何适应未来国际环境下武装冲突的需求?新的军事技术革命给飞机武器系统及飞机的作战效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是人们经常关注的军事航空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实践表明,空中力量的作战效果取决于飞机、飞机武器系统及其作战方法。而飞机武器系统的发展必然受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变化的制约;从技术角度看又与飞机的发展、所攻击的目标特性和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作战飞机的发展既是促进飞机武器发展的动力之一,又会在体积、重量、外形、能源和工作环境等方面制约武器的发展。从对21世纪空中力量的作战环境、目标特性和新技术发展的分析与预测来看,未来飞机武器系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内部悬挂、远距(防区外)发射、发射后不管、精确制导、飞机和武器的综合控制以及能对付精导武器、隐身目标和实施信息攻击。
2. 中国现在最先进的武器系统
最先进的SU-30MKK,SU-30MKK2,J-11B,J-1O。这些飞机种前三种都是多功能的,J-10是空优型的。前三种都可以挂载以上四种导弹。但性能上跟F-22还是有差距的。如果战术使用合理,编队配合默契,战胜F-22有很大的可能。 094核潜艇非中国最先进的潜艇令美军六神无主及元级核潜艇 国比美国先进的武器一览表! 轻武器方面: 美军的m16系列已服役多年,acr系统下马后,oicw尚在襁褓,且不可能全军装备,在可预见的将来只能指望m4——也是m16的改进型。我军的95式在射程、威力方面均优于它。而美军其他轻武器从世界水平看并不先进,只能说有自己的特色,如11.43和10毫米的手枪。我军轻武器装备和美军着眼点不同,我军武器的轻型化居世界前列,如89式12.7毫米机枪。 导弹方面: 1、肩射防空导弹。美军鉴于自身强大的战场空中遮断力量,已取消了肩射防空导弹的编制,我军的前卫1、前卫2、飞弩系列均优于毒刺。 2、空空导弹。美军在空空导弹方面比俄罗斯落后5年左右(俄方认为15年),我方10年来加快引进技术,至少已不比美国差。 3、反舰导弹。美国由于其强大的航母编队和核潜艇的战斗力,对军舰反舰并不十分重视,反舰导弹基本还是吃“捕鲸叉”的老本,这方面我国已有所赶超。另外, 98式坦克装备的主动防御系统,除了俄罗斯也没有别的国家装备,当然不是说98式就比m1a2先进。据说我国新研制的军舰用近程反导系统也优于密集阵—— 其实,密集阵已不算先进了。 1) 98式坦克,就比m1a2强,比美豹2a6,这是坦克迷的公论。98式有激光对抗设备,秘密复合装甲加双防反应装甲,m1a2有吗?连98的炮,炮口速度都比m1a2的高。 2)苏-27,苏-30打f-15、16一个打俩,不在话下。 3)最新长程空空导弹,射程400公里那个什么型号来着?一发就能干掉老美一架预警机,躲也没法躲。s-400都能打400公里,小意思。 4)老美航母克星:日灸导弹,两发能干掉一只航母,航母有屁用? 其它:95枪族、新型反坦克火箭弹、plz-45自行火炮、自动榴弹发射器……多得很,样样不比老美差,至少“兵器知识”都这么说。我都替老美担心,花那么多钱搞那么多武器,在中国货前统统变废铁,美国纳税人冤不冤啊?包括耗资10000亿美元的nmd,其实也是军火商骗钱的废物
采纳哦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哪一个国家制造了导弹,创造了武器系统采用制导技术的先例
德国后来其他国家都在德国导弹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
4. 武器系统的介绍
武器系统,是指军用航空器的武器弹药及其各种辅助装置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用于杀伤和摧毁空中、地面、水面和水下各种目标。辅助装置包括武器的安装或悬挂装置和保证武器弹药战斗使用和命中目标的各种软件、硬件设备。从最初一战时期的机枪协调器,发展到现在将航空器、航空武器、航空武器弹药、航空武器火控系统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智能型的综合航空武器系统。
5. 核武器系统又怎样的研制过程
除铀235、钚239等核材料的生产外,核战斗部本身的研制,必须与整个核武器系统的研制程序协调一致。研制过程大致如下:从设想阶段开始;经过关键技术课题和部件的预先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形成包括重量、尺寸、形式、威力、核材料、核试验要求、研制工期、经费等内容的几种设计方案;再经过论证比较和评价,选定设计方案,确定战术技术指标;然后进行型号研究设计、各种模拟试验;工艺试验与试制,通过核试验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达到设计定型、工艺定型与批准生产。进行这些工作,要有专门的科技队伍,并配备必要的试验场所,包括核试验场。武器交付部队后,研制和生产部门还要提供维护、修理、更换部件等服务工作,按反馈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改进,并负责其退役处理或更新。
要做好核战斗部的设计,必须深入了解其反应过程,弄清其必须具备的条件与各种物理参数,掌握其中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为此,要进行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超音速流体力学、爆轰学、计算数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而核战斗部的研制实践又会反过来带动和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
在研制过程中,以下环节起着重要作用:要用快速的、大容量电子计算机进行反应过程的理论研究计算,这种计算应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以便从多种设想或设计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从而节省费用与减少核试验次数。20世纪40年代以来,推动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核武器研制的需要。要按照方案或指标要求,反复进行多方面的模拟试验,包括化学炸药爆轰试验,材料与强度试验,环境条件试验,控制、点火与安全试验等。
这些都是为达到核武器高度可靠和安全所必不可少的。要进行必要的核试验。无论是电子计算机上的大量计算,还是相应的模拟试验,总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地符合核武器方案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氢弹聚变反应所必需的高温条件,还只能由裂变反应来提供(利用激光或粒子束的惯性约束技术来创造这种模拟试验条件,直到80年代初仍处于研究阶段)。
因此,能否达到设计要求,还必须通过核装置本身的爆炸试验进行检验。当然,核试验所起的作用并不限于此。正是由于核试验在核武器研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美、苏两国为限制其他国家研制核武器,于1963年签订了一个并不禁止进行地下核试验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74年又签订了一个仍然适合它们需要的限制地下核试验当量的条约。
6. 武器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
(二)中国激光武器的发展现状 1951年,我国以“昆明光学工厂”的光学技术为基础,再结合前苏联援助的光学技术于东北长春成立了另一座光学机械研究所,并命名为“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从事光学仪器的研发工作,为日后激光科技打下了基础。长春光机所成立後的首要任务是150工程,研制专为对地地弹道飞弹进行追踪、精密测量、观测距离不少於150公里的大型光学系统,简称追踪电影经纬仪。这套系统还有时统设备、引导雷达、程序引导仪、判读仪及数据处理设备等,当时只有美国装备了类似的系统。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于50年代开始夜视技术研究,研制的主动红外线变像管和红外线夜视仪,在1958年试验成功并由昆明光学仪器厂推广生产。1960年代又开发出由三级串联像增强管组成的微光夜视仪,能看到百公尺外的人体活动。1960年,当美国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后,我国在1964年3月开始研发激光武器,同时列为“重点武器”,史称“6403工程”;同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专司激光武器研究的“上海光学机械研究所”,主攻高功率、大能量的激光武器研究,激光武器的研发至此已初具雏型。1965年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制成铝石榴石(Nd:YAG)激光晶体,第二年制成YAG激光器,用于军用光纤通信的半导体激光器也在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在这之后中国研发出C02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环形激光器、稳频激光器、远红外激光等, 60年代我国已经开发出强激光武器,并且在激光元件器和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略次於美国,60年代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当时中国激光武器之所以发展迅速其主要目的在于高空防御(对象为: 高空侦察机、高空战斗机)。70年代初期我国生产的高能激光装置就已经打出了中子。1972年高重复频率调QYAG激光器研制成功。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生产用于陆军武器测距、弹道测量、人造卫星测距、大气激光通信、光纤通信、海军武器测距、陆空军武器导引等方面的系统。1980年初,随著美国“星战计划”的出台,我国拟定了以激光武器做为反制的研发计划,进行CO2激光器、化学激光器、自由电子雷射和X射线雷射的研究,其中以CO2激光器及化学激光器的研究最具成效(输出功率高达万瓦以上);1986年3月3日,中共原子弹之父王淦昌和另外三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了一项名为“863计划”内容包括太空、雷射、自动化、生物科技、信息系统、能源等新事项,以持续其雷射的研究。当年上海光机所研制成功尖峰疽功率超过1012瓦的强脉冲激光试验装置,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之後拥有同类设备的国家。1989年,我国制定了“神光计划”,使我国激光技术稳步发展。进入90年代,在“神光计划”的指导下,我国在激光武器的研制上有了重大的突破,研制出供陆战用的手提式小型致盲性激光武器。这一突破让我国激光武器技术走在世界的前沿。 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研发功能强大的高能激光武器,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于1996年成功研发出新一代飞秒超短超强激光装置,称为“神光二号”,可在十亿分之一秒内产生出相当于全球电力总和的数倍功率,标志著中国的强激光技术又踏上一个新台阶。我国这种新一代高能激光系统的性能与美、俄等国最新一代高能激光系统性能相当,这是我国继核武器之后,又一项可与欧美强国匹敌的新世纪利器。1999年10月,我国在完成多次测试实验后开始将激光炮正式的装备部队,同时计划于2010年前建立以激光炮为主的纵深反击武器系统。与俄罗斯、以色列等国有合作(俄罗斯的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以色列在激光武器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正在研发更为新型的高能激光武器,已经研发成功的激光武器种类目前已有8种。下面列举一些中国激光武器: 发射即命中的光速武器—在激光束“发射”并击中目标所用的时间内,目标移动的距离可能不超过10厘米; 无孔不入的脉冲武器—从遨游太空的卫星到横跨大洋的洲际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从隐形飞机,隐形导弹到隐形坦克,隐形舰船等在内的“隐形武器”;从飞机到通讯器材,雷达,武器的计算机系统及其它光电器材,只要处于强微波的覆盖范围内,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激光枪—以97-3式为例,最大攻击为2000—2600米可穿透0.4厘米钢板; 99式坦克激光压制武器; 激光眩目器—这里介绍下国产单兵激光眩目器WJG-2002型激光眩目枪,其外观如一枝短突击步枪,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它既可以使400米范围内的有生目标快速产生暂时性的视觉障碍,也可以干扰、损伤武器装备中的微光、夜视、CCD、激光测距机等光电传感器, WJG-2002型激光眩目枪具备了三大本领:在50米距离上可使人眩目、眩晕、暂时失明,从而失去抵抗能力。而视力过一段时间后还可以恢复正常,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操作方便,只要照射到目标就可以产生眩目效果;适应能力强,可以在-20℃―50℃的温度下使用。 在工作时,激光眩目枪能产生每秒3次的脉动绿色激光,绿色光是人眼反应最敏感的可见光。研究证明,当强光闪烁频率和人的脑电图α波的频率重合时,被照射者会产生眩晕、恶心、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诱发癫痫,产生意识障碍;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制导炸弹等,另外在量子点激光器方面的理论研究中,中国早就处于世界最领先的地位,中国的超强功率的固态激光器是世界一流,用它发射的激光束可在3千公里的距离获得每平方厘米35 K焦耳能量密度,此能量密度比攻击导弹所必需的破坏阈高出近1个数量级以上。以次粗略推算,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有效杀伤力超过3万公里。 中国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激光武器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激光武器之一,可有效对付频频闯入中国领空侦察的“曙光女神”号超高速战略侦察机;中国的电子干扰机,能使F-117隐形飞机的激光制导、红外导弹完全失灵。 中国研制的超距攻击性激光雷达的威力强大!它不仅有万里眼的功能,还具有快如闪电,强大无比的威力!可以在激光雷达侦测到目标后的瞬间直接将其摧毁!激光雷达是主动性雷达,比传统的电磁雷达更具优点,隐形飞机在他的千里眼中会报漏无疑。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 1、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 2、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的突破 3、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的突破 4、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 5、激光成像技术的突破。 军情分析家认为,中国已重点解决了一批军事激光工程应用方面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能够达到其他国家无法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军事专家介绍,激光武器分为两类:一种作为战术武器,用于常规战争中直接伤亡人员、击毁坦克、飞机、战术导弹等,如激光炮;一种做为战略武器,用于对付弹道导弹、空间武器等。激光武器目前有机载、舰载和太空载等。而中国新近研制的便携式激光眩目枪,更能瞬间使人眩晕,并短暂失明,从而失去抵抗力,可适用于反恐和防暴。 最近了解到我军在西部地区成功地运用激光武器拦截来袭的低空巡航导弹。这项激光防御技术极可能成为中国发展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TMD)的一个组成部分。消息指出,这次激光实验是在青海与西藏高原进行,这一技术的成功运用显示出大陆目前已有能力使用武器拦截低空巡航导弹。过往的反导弹系统通常是以地对空导弹在空中击落攻击导弹,而激光系统则是利用激光摧毁导弹的指引系统,使导弹落地而不引起破坏。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中国激光武器打下报废卫星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了!
7. 求一款具有特色打造装备系统的网络游戏!
完美实际国际版
8. 纳米技术是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军民两用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是制造什么武器系统
纳米武器是武器系统超微型化的集成,使目前车载机载的电子战系统浓缩至可单兵携带,隐蔽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其次,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高智能化,使武器装备控制系统信息获取速度大大加快,侦察监视精度大大提高。再次,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集成化生产,使武器装备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同时使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周期缩短。
纳米武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用1架无人驾驶飞机就可以将数以万计的微机电系统探测器空投到敌军可能部署的地域或散布在天空中,十分容易地掌握敌人动向;或者把不计其数的微型机器人士兵送到敌方境内潜伏下来,随时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用以研制超级隐形涂料、智能灵巧军服和成分为金属颗粒的新型发射药等。
9. 创造武器系统采用制导技术的先例的标志时间是什么时候
1942年德军巨人无线电遥控爆破车服役
10. 有没有武器系统做的很好的单机游戏
暗黑破坏神之毁灭之王和暗黑破坏神之毁灭的黎明,后者比较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