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第一,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袭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
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⑵ 如何理解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活动与唯物史观中人的
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是人民群众还是少数英雄人物,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根本对立的焦点.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形式是唯意志论和宿命论.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宿命论则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而英雄人物则是天命的执行者、体现着,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的支配和英雄人物的摆布.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的发展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从而科学的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是质和量的统一.从量的规定性看,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促进社会进步的阶级或社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然而无论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穿、住、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若不首先获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根本谈不上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同时,劳动群众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生产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里所讲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两个部分.没有体力劳动者积累的生产经验,脑力劳动者的活动就失去了基础;而没有脑力劳动者的总结和概括,生产经验往往不能形成新的科学技术,不能出现新的发明创造.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古代的科学知识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生产经验的结果.同时,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蕴含着文学艺术的丰富资料,许多世界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浮士德》等等,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的.作为精神生产重要工具的语言,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丰富生动而又浩瀚无边的语言海洋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社会活动之中.人民群众不仅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还对这些原料做了初步的加工,甚至直接创造出精神财富的珍品.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上,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通过阶级斗争、人民群众的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奴隶们的英勇斗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上台创造了有利条件;农民战争为资本主义的兴起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是以新社会秩序创造者的身份出现的.纵观历史的长河,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是社会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人心之所向,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代表着每一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又是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谓历史条件就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历史创造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三大类.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同时代的人们所遇到的生产力,对于他们创造历史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不同的生产力状况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物质基础和手段,同时也使人们处于不同的生产关系体系中,从而制约着人们的历史活动;即使在统一生产关系体系中,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其作用的发挥程度也各不相同.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和农民固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但他们都不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他们的斗争受到所处的经济地位的制约,带有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他们进行革命斗争的成果往往落到剥削阶级手中,由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它摆脱了先前那些被剥削阶级的局限性,不仅能推翻旧世界,而且能建设新世界,使自身和整个人类获得真正解放.尽管如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活动仍然受经济条件制约.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仍然不能超越历史制约性.政治条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国家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运用一切手段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不能真正地参与管理国家的活动,相反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只有在同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斗争中,经过多次曲折和反复,承受巨大的流血和牺牲,才能实现.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成了社会的主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当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某些压抑群众积极性的现象,但这种现象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能逐步得到克服.精神条件,包括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面貌以及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其中,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程度,特别是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不仅对于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社会的思想道德、精神传统、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心理的破旧立新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及其管理国家、社会的能力的增强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学文化对于人民群众政治积极性的发挥,对于人民群众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极其重要的条件.当前,我们必须把科学和教育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同时要继续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这是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综上所述,以上三个条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错,形成综合的大背景制约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如果这些条件与社会历史进步趋势相一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就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实现.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对于高度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2.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反,对群众作用的肯定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由无数个个体的活动组成的,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或大或小、或好或坏的作用.根据个人对社会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是相对于历史人物之外的一切个人,其作用虽然不如历史人物的作用那么大,但不可忽视.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素质好坏,又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⑶ 如何形容人民创造历史的词语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个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以此确立起科学的群众史观,真正揭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历史发展的基础。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必然得出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当然也就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基本力量物质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以及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结论。
⑷ 如何理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因为人是这个社会的创造者和支配者,人因为在社会上有这种关键的地位而是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是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就像我们个人在做每件事都要有目标一样,我们因为目标而产生了做事的动力,这些动力有督促我们完成了我们的事情。又因为目标的不同而产生了而产生了我们所做事的不同性质。这些我们所做的事和事得不同性质就形成了我们的历史。
由于历史是复杂的,我们周围的所有事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他有我们的努力,周围的环境,还有其他我们未知的因素在里面,同样历史的发展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
一般来说,一个单位的纪律是在人们遵守它的前提下实现的,而人们的自觉遵守则会让它的存在更加完美,因而,我们自己的历史规律也通常是在我们自己的自觉尊敬它且不违背它的前提下实现的。
⑸ 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人”“谋”在前,“天”“成”在后;先有“人”“谋”,后有“天”“成”;有了“人”“谋”,在预定时间内不一定有“天”“成”;但终归会有“天”“城”;但没有“人”“谋”,绝不会有“天”“成”!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成语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评析“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说法。
【答案要点】
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的说法,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和具有积极意义的。但认为“成事在天”,断言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则又排除了人的能动作用,因而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具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但历史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它存在于人们能动的自觉活动之中。因此,人们可以和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⑹ 如何理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不是人人创造历史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说明每个人自己的历史是自己创造的,人人都是历史中的人,当然在一定意义上是人人创造历史。
后面的历史,这一词有所转义,变种了宏观历史、社会历史,是历史进程中的历史。
⑺ 恩格斯“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出处
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约·布洛赫的信
中,阐明了合力说。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
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
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
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
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
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8—479页)
⑻ 如何理解“人类创造历史”
“人类创造历史”是一个由马克思提出、但却未来得及加以详细说明的复杂命题,其回中包含了“答人类是谁”、“历史是什么”、“人类如何创造历史”、“人类在什么条件下创造历史”等有待进一步廓清的问题。必须结合“历史性”、“反思性”等概念才能理解“历史”的含义,必须从结构二重性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创造”的含义。从总体来说,该命题以一种非常精练的方式概括了人类行动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它表明,历史是人类创造的,但历史并不总是按照人类设计好的方案向前发展,行动的意外后果和行动未预见到的后果是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必然发挥作用的因素。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当今仍然未能超出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给他提出的问题。
⑼ 为什么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又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
历史是主客观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创造历史内,而历史的创造又是受客观大容环境的影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又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因为一个历史阶段会受到当时生产力的因素的制约,比如古代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有限,不会制造出今天日行千里的工具出现,比如飞机,通讯工具手机这些对今天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东西。
⑽ 如何理解"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客观性和复杂性论断的科学根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不能任意地创造历史.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经济条件即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以及归根到底由此决定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条件.人们既不能任意地选择这些条件,也不能在自己所处的条件下随意地创造历史,而只能首先适应和接受这些条件,以此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这并不是说,人们在现实条件下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适应和接受现存的条件正是为了在此基础上,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更好地发挥自觉能动性,积极推动历史前进,表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随意的.
由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实际结果是不同的.
历史上的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他们时代的历史创造者,他们的斗争动摇或摧毁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但由于他们不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不能提出并建立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因此,他们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
无产阶级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他们在本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不仅能够推翻旧世界,而且能够建设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新世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掌握了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成为新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也不能随心所欲,而仍然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进入自觉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但从实际出发仍是人们所必须遵循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