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头书,它的内容也像书,因为上面既什么,又有什么
石头就像一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知道地下资源,从而激发我们的求知欲,让我们知道大自然中蕴含着无穷的知识.
⑵ 石头书真是一部神奇的书。从它的什么和什么中知道了什么以及什么
从水滴穿石,明白了坚持的力量
从弱肉强食,明白了竞争的残酷
⑶ 三年级语文《石头书》一课中石头书指的是什么书
石头书即把文字刻在石头上,是中国古代原始的书籍。
石头书上的字是指雨痕、波痕、矿石,石头书上的画是指鱼、树叶、贝壳。的化石。
原文节选:
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我在看书呢。”叔叔笑着说。“书?那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感到很奇怪。“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3)发明什么石头书扩展阅读
《石头书》它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
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
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以被称为《开成石经》。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用九块石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石经放在一起,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
⑷ “石头书”真是一部神奇的书。从它的什么和它的什么中,我知道了什么以及什么
大自然真是一部神奇的书。从石头书上的字我知道了。雨痕和波痕。从石头书上的画我明白了。化石是什么样子的。
⑸ 石头书指的是什么
石头书是中国古代原始的书籍。即把文字刻在石头上。
石头书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
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以被称为《开成石经》。
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用九块石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石经》放在一起,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
(5)发明什么石头书扩展阅读
十三经刻石,现存于北京孔庙,亦称“乾隆石经”。十三经是儒家的13部经典著作,全部共63万字。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该经书由蒋衡花费十二年的时间书写而成。乾隆皇帝命和珅为主刘墉为副安排考订蒋衡所书的经书并动工刻石。这部十三经刻石成于乾隆年间,故又被称为“乾隆石经”。
⑹ 专门研究石头书的科学是什么学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对比(比较法)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叫对比,这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颜料混合;研究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研究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时,在应用控制变量的同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哪一个蒸发快.2.控制变量法当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2个或2个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关时,常采用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而使其余物理量保持不变,从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如研究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研究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重力势能大小和质量、举高高度的关系;物体吸热多少和物质种类、质量、升高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电流和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功和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的关系.3.等效替代法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这种“等效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4.实验推理法(理想化实验)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5.转换法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不易直接观察认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它所产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径来认识它,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转换法例: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有些发声体的振动是人眼不易观察的,如用手敲打桌面时听到了声音,但看不到桌面的振动,对于这种问题该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答:.(许多人眼不易观察的振动,我们可以通过它振动引起其他物体的变化来“看”它、“认识”它),如敲打桌面发声时,可在桌面上放一些泡沫塑料粒子,通过观察塑料粒子的运动情况就可说明桌面在振动.其他类似方法的还有许多.(研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声,研究电流的效应.)
⑺ 石头书还有什么用
古迹!观赏用!再一个就是石头书一般不容易毁坏,纪念一些事情还是有用,比如留个纪念,记载某某做过什么好事还是有用的
石头书是中国古代原始的书籍。即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它起源于东汉,而最大的石头书出于唐朝。中国现存的最早石刻文字,是唐初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春秋时期10个石鼓上的刻文。唐朝时印刷术还不很发达,为避免人们在学习经书时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将《诗经》《论语》等十二部儒家经书,刻成石经,立于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学内,供学员们抄录、诵读。当时共刻了114块石板,计650252个字,笔画工整,至今字迹还清晰完好。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竣工,所以被称为《开成石经》。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用九块石板补刻了《孟子》一书,同开成石经放在一起,所以又称十三经刻石。
⑻ 石头书还有什么书 我知道了,除了石头书还有木头书、大自然现象书、动物书.
一共四种书:石头书、木头书、大自然现象书、动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