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qc

发明qc

发布时间:2021-08-22 19:45:53

A. QC小组类型都是什么意思 什么创新型 现场型的

现场型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小组针对目前工程存在的课题,运用QC工具解决课题;而创新型他不一定是针对某课题,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创新,有点像科学发明是不?所以创新型和现场型小组的步骤也略有不同。

B. 品质QC分为几大类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控制图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 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2) 中级统计管理方法 :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 高级统计管理方法: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这里就概要介绍常用的初级统计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供网友们参考。

(一) 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单,但实用有效。

(二) 数据分层法
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在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困素区别开来,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数据分层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科学管理强调的是以管理的技法来弥补以往靠经验靠视觉判断的管理的不足。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数据的运用,才有办法进行工作解析及采取正确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数据及将这些数据依据所需要的目的进行集计,也是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础工作。
举个例子:我国航空市场近几年随着开放而竞争日趋激烈,航空公司为了争取市场除了加强各种措施外,也在服务品质方面下功夫。我们也可以经常在航机上看到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此调查是通过调查表来进行的。调查表的设计通常分为地面的服务品质及航机上的服务品质。地面又分为订票,候机;航机又分为空服态度,餐饮,卫生等。透过这些调查,将这些数据予以集计,就可得到从何处加强服务品质了。

(三) 排列图(柏拉图)
排列图又称为柏拉图,由此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他发现当时意大利80%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场合都服从这一规律,于是称之为Pareto定律。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运用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用于质量管理。排列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原因素的一种工具,其形式用双直角坐标图,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 金额等),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向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原因素。这种方法实际上不仅在质量管理中,在其他许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库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在工厂或办公室里,把低效率,缺损,制品不良等损失按其原因别或现象别,也可换算成损失金额的80%以上的项目加以追究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柏拉图分析。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的项目别(现象别)为前提,依经顺位调整过后的统计表才能画制成柏拉图。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

(1) 将要处置的事,以状况(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 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烈。
(3) 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限间尽可能定期。
(4) 各项目依照合半之大小顺位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 绘上柱状图。
(6) 连接累积曲线。

柏拉图法(重点管制法),提供了我们在没法面面俱到的状况下,去抓重要的事情,关键的事情,而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觉判断得来的,而是有数据依据的,并用图形来加强表示。也就是层别法提供了统计的基础,柏拉图法则可帮助我们抓住关键性的事情。

(四)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充分发动员工动脑筋,查原因,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也特别适合于工作小组中实行质量的民主管理。当出现了某种质量问题,未搞清楚原因时,可针对问题发动大家寻找可能的原因,使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来。

所谓因果分析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某项结果之形成,必定有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因。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的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以特性原因图又称[石川图]。因果分析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原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1) 果分析图使用步骤
步骤1:集合有关人员。
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4-10人。
步骤2:挂一张大白纸,准备2-3支色笔。
步骤3: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原因发言,发言内容记入图上,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脑力激荡 法)
步骤4:时间大约1个小时,搜集20-30个原因则可结束。
步骤5:就所搜集的原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大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后,认为影响较大予圈上红色圈。
步骤6:与步骤5一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的,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三圈。
步骤7:重新画一张原因图,未上圈的予于去除,圈数愈多的列为最优先处理。

因果分析图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参加的人员应包含对此项工作具有经验者,才易秦效。

(2) 因果分析图与柏拉图之使用
建立柏拉图须先以层别建立要求目的之统计表。建立柏拉图之目的,在于掌握影响全局较大的重要少数项目。再利用特性原因图针对这些项目形成的原因逐予于探讨,并采取改善对策。所以因果分析图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连接柏拉图使用。

(3) 因果分析图再分析
要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追根究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问题之主要原因找出来以后,再以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拟具体实验方法,找出最佳工作方法,问题也许能得以彻底解决,这是解决问题,更是预防问题。

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企业均有它追求的目标,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而这些障碍是什么,这些障碍何于形成,这些障碍如何破解等问题,就是原因分析图法主要的概念。

一个管理人员,在他的管理工作范围内所追求的目标,假如加以具体的归纳,我们可得知从项目来说不是很多。然而就每个追求的项目来说,都有会有影响其达成目的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这些原因就是阻碍你达成工作的变数。

如何将追求的项目一一地罗列出来,并将影响每个项目达成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也整理出来,并使用因果分析图来表示,并针对这些原因有计划地加以强化,将会使你的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同样地,有了这些原因分析图,即使发生问题,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也能更快速,更可靠。

(五)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它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用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在制作直方图时,牵涉到一些统计学的概念,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分组,因此如何合理分组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分组通常是按组距相等的原则进行的两个关键数字是分组数和组距。

(六)散布图

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画在坐标图上,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一原因,特性一特性,原因一原因的关系。通过对其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问题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常见的,例如热处理时淬火温度与工件硬度之间的关系,某种元素在材料中的含量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等。这种关系虽然存在,但又难以用精确的公式或函数关系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用相关图来分析就是很方便的。假定有一对变量x 和 y,x 表示某一种影响因素,y 表示某一质量特征值,通过实验或收集到的x 和 y 的数据,可以在坐标图上用点表示出来,根据点的分布特点,就可以判断 x和 y 的相关情况。

在我们的生活及工作中,许多现象和原因,有些呈规则的关连,有些呈不规则形有关连。我们要了解它,就可借助散布图统计手法来判断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七)控制图

控制图又称为管制图。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在质量管理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控制图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图,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特性值的变化情况,看工序是否处于稳定受控状;再一类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图,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异常情况,以预防产生不合格品。

统计管理方法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的话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是:1 )数据有误。数据有误可能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人为的使用有误数据,二是由于未真正掌握统计方法;2 )数据的采集方法不正确。如果抽样方法本身有误则其后的分析方法再正确也是无用的;3) 数据的记录,抄写有误;4 )异常值的处理。通常在生产过程取得的数据中总是含有一些异常值的,它们会导致分析结果有误。

以上概要介绍了七种常用初级统计质量管理七大手法即所谓的“QC七工具”,这些方法集中体现了质量管理的“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进行判断和管理”的特点。最后还需指出的是,这些方法看起来都比较简单,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灵活地应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新QC七大手法有哪些?
● 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
● 关连图法(Mutual Relation Analysis)
● 系统图法(End-means)
● 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
● 过程决策计画图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
● 箭形图法(Arrow Diagram Method)
● 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参考资料:http://www.ccc51.com/9/v005.asp http://www.cpc.org.tw/COA/ebook/ebook4/6_03_04a.htm

C. QC七大工具是哪些

QC七大工具如下:

1、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2、层别法。为区分所收集数据中各种不同的特性特征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以个别特征加以分类统计,将杂乱无章的数据或信息归纳为有意义的类别,此类统计方法称为层别法。

3、柏拉图。又称为排列图,由此图的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

4、因果图。指的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将其划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及对策型鱼骨图等几类。

5、散布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的一种图表。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要因”、“特性—特性”、“要因—要因”的关系。

6、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是一种统计报告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条纹或线段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

7、管制图。指用来判断流程是否稳定,有无机会或特殊变异原因的统计分析管理工具,主要是藉由实际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的管制界限来作比较。

“QC工具”是开展主题活动必要的手段,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失误或品质不良运用QC工具展开分析讨论,并将结果整理在QC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提醒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

D. 什么是QC啊,工地上怎么弄

quality control 一般施工单位在生产施工中自己创新或者发明的新技术新工艺且对本施工工程项目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以及人力财力的节省。对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也可在施工单位中作交流使用

E. qc七大手法有那些

新旧QC七大手法

一、QC七大手法分为:

1、简易七大手法:甘特图、流程图、5W2H、愚巧法、雷达法、统计图、推移图

2、QC旧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分析图、柏拉图、查检表、层别法、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3、QC新七大手法:关连图、系统图法、KJ法、箭头图法、矩阵图法、PA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

计数值:以合格数、缺点数等使用点数计算而得的数据一般通称为计数数据。(数一数)

计量值:以重要、时间、含量、长度等可以测量而得来的数据,一般为计量值,如长度、重要、浓度,有小数点的凡四舍五入都称之。(量一量)

4、QC七大手法由五图,一表一法组成:

五图: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特性要因分析图(鱼骨图)

一表:查检表(甘特图)

一法:层别法

二、介绍简易七大手法:

1、甘特图:

用途

1、工作进度安排

2、查核工作进度

3、掌握现况

4、日常计划管理用
是一种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种进度自我管理。

2、统计图(条形图):

用途

1、异常数据一目了然。

2、容易对照比较。

3、易看出结论。
应用最普通报章、杂志均可看到的图表。

应用到层别法。

3、推移图(趋势图):

用途

1、数据对时间变化管理使用。

2、可以把握现状、掌握问题点。

3、效果、差异比较。
了解数据差异最简单的方法,应用很广。

次品率、推移图。

4、流程图:

用途

1、工作内容之表示。

2、容易掌握工作站。

3、教育、说明用。
工作说明、内容之简易表示方法。

5、圆图:

用途

1、用以比较各部分构成比例。

2、以时钟旋转方向由大到小排列,将圆分成若干个扇形。

3、直截了当的描绘各项所占比例。
用到层别法。

三、介绍旧七大手法:

1、查检表(CHECK LIST)

用途

1、日常管理用

2、收集数据用

3、改善管理用
帮助每个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必要之数据收集

2、层别法:

用途

1、应用层别法、找出数据差异因素而对症下药。

2、以4M,每1M层别之。
1、 借用其他图形,本身无图形。

2、 由大到小排列。

3、柏拉图(计数值统计):

借用层别图。

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后数据,必须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人价值的数据。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是时下不可缺的管理工具。而最为现场人员所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为柏拉图。

定义:1)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后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借以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后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哪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之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之控制。)

3)又因图后排列是依大小顺序,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4)柏拉图制作说明:

A 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

a 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b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

分类的项目必须合乎问题的症结,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着手,以便洞悉问题之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析,分析出问题产生之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将此分析的结果,依其结果与原因分别绘制柏拉图。

B 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在期间内收集数据。

考虑发生问题的状况,从中选择恰当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为期间)来收集数据。

C 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作成统计表。

a 各项目按出现数据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并求其累积数。(其他项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时应再细分)。

b求各项目数据所占比率累计数之影响度。

c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其他重要要因需提出。

不良率(%)=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

影响度(%)=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

D 记入图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

a 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填不良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纵轴右侧刻度表示累计影响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则依收集数据大小做适当刻度。横轴填分类项目名称,由左至右按照所占比率大小记入,其他项则记在最右边。

b 横轴与纵轴应做适度比例,横轴不宜长于纵轴。

E 绘累计曲线:

a点上累计不良数(或累计不良率)。

b 用折线连结。

F 绘累计比率:

a 纵轴右边绘折线终点为100%。

b 将0~100%间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记上(即累计影响度)。

c 标出前三项(或四项)之累计影响度是否>80%或接近80%。

J 记入必要的事项:

a 标题(目的)。

b 数据收集期间。

c 数据合计(总检查、不良数、不良率…等)。

d 工程别。

e 作成者(包括记录者,绘图者…)。

绘图注意事项:1)柏拉图之横轴是按项目别,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位。

2)柏拉图之柱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3)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且所表示之间距离一致。

4)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其他项不应大于前几项,若大于时应再分析。有时,改变层别或分类的方法,亦可使分类的项目减少。通常,项目别包括其他项在内,以不要超过4~6项为原则。

5)改善前后之比较时:

a 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

b 前后比较基准须一致,且刻度应相同,则更易于比较。

4、管制图:

(1) 何为管制图:

为使现场之品质状况达成吾人所谓之“管理”作业,一般均以侦测产品之

品质特性来替代“管理”作业是否正常,而品质特性是随着时间、各种状况有着高低的变化; 那么到底高到何种程度或低至何种状况才算吾人所谓异常?故设定一合理之高低界限,作为吾人探测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状态,即为管制图之基本根源。

管制图是于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修哈特博士所发明。而主要主义即是【一种以实

际产品品质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判之制程之能力的管制界 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

用图形表示者】。

(2) 基本特性:

一般管制图纵轴均设定为产品的品质特性,而以制程变化的数据为分度;横轴则为检测制品之群体代码或编号或年月日等,以时间别或制造先后别,依顺序将点绘于图上。

在管制图上有三条笔直的横线,中间的一条为中心线(Center Line,CL),一般以蓝色之实线绘制。左上方的一条称为管制上限(Upper Control Limit,UCL),在下方的称为管制下限(Lower Control Limit,LCL),对上、下管制界限之绘制,则一般均用红色之虚线表现之,以表示可接受之变异范围;至于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之点连线条则大都以黑色实线表现绘制之。

(3) 管制图原理:

1)品质变异之形成原因

一般在制造的过程中,无论是多么精密的设备,环境,其品质特性一定都会有变动,绝无法做完全一样的制品;而引起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偶然(机遇)原因,一种为异常(非机遇)原因。

2)管制图界限之构成:

管制图是以常分配中之三个标准差为理论依据,中心线为平均值,上、下管制界限以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3σ)之值,以判断制程中是否有问题发生,此即修哈特博士所创之法。

(4) 管制图种类:

1)依数据性质分类:

A 计量值管制图:所谓计量值系指管制图之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如长度、重量、浓度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常用的有:

a 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b 平均数与标准差管制图(X(—)-σChart)

c 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X(~)-R Chart)

d 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X-Rm Chart)

e 最大值与最小值管制图(L-S Chart)

B 计数值管制图:所谓计数值是指管制图之数据均属于单位计算数者而得;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性数据均属之。常用的有:

a 不良率管制图(P Chart)

b 不良数管制图(Pn chart ,又称np chart或d chart)

c 缺点数管制图(C chart)

d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U chart)

2)计数值与计量值管制图之应用比较

计量值
计数值

优点
1、甚灵敏,容易调查真因。

2、可及时反应不良,使品质稳定。
1、所须数据可用简单方法获得。

2、对整体品质状况之了解较方便。

缺点
1、抽样频度较高、费时麻烦。

2、数据须测定,且再计算,须有训练之人方可胜任。
1、无法寻得不良之真因。

2、及时性不足,易延误时机。

(5) 管制图之绘制:

介绍:计量值管制图(X-R)常用

1)先行收集100个以上数据,依测定之先后顺序排列之。

2)以2~5个数据为一组(一般采4~5个),分成约20-25组。

3)将各组数据记入数据表栏位内。

4)计算各组之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数)

5)计算各组之全距R。(最大值-最小值=R)

6)计算总平均X。

X=(X1+X2+X3+…+Xk)/k=ξXi/k(k为组数)

7)计算全距之平均R:

R=(R1+R2+R3+…+Rk)/k=ξRi/k

8)计算管制界限

X管制图:中心线(CL)=X

管制上限(UCL)=X+A2R

管制下限(LCL)=X-A2R

R管制图:中心线(CL)=R

管制上限(UCL)=D4R

管制下限(LCL)=D3R

A2,D3,D4之值,随每组之样本数不同而有差异,但仍遵循三个标准差之原理,计算而得,今已被整理成常用系数表。

9)绘制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将各点点入图中。

10)将各数据履历及特殊原因记入,以备查考、分析、判断。

(6) 管制点之点绘制要领:

1)各项工程名称、管制特性、测定单位、设备别、操作(测定)者、样本大小、材料别、环境变化…等任何变更资料应清楚填入,以便资料之分析整理。

2)计量值变更管制图(X-R,X-R…等)其X管制图与R管制图的管制界限席宽度取法,一般原则以组之样本数(n)为参考,X管制图之单位分度约为R管制图之1/n倍。

(纵轴管制界限宽度约20-30m/m;横轴各组间隔约2-5mm)

3)中心线(CL)以实线记入,管制界限则记入虚线;各线上须依线别分别记入CL、UCL、LCL、等符号。

4)CL、UCL、LCL之数值位数计算比测定值多两位数即可。

(各组数据之平均计算数则取比测定值多一位数)

5)点之绘制有[·]、[○]、[△]、[×]…等,最好由厂内统一规定。

6)变管制图,二个管制图之绘制间隔最少距20mm以上,可行的话最好距30mm左右。

(7) 管制图之判读:

1)管制状态之判断(制程于稳定状态)

A 多数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

B 少数点子落在管制界限附近。

C 点子之分布与跳动呈随机状态,无规则可循。

D 无点子超出管制界限以外。

2)可否延长管制限界限做为后续制程管制用之研判基准:

A 连续25点以上出现在管制界限线内时(机率为93.46%)。

B 连续35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1点时。

C 连续100点中,出现在管制界限外点子不超出2点时。

制程在满足上述条件时,虽可认为制程在管制状态而不予变动管制界限,但并非点子超出管制界限外亦可接受;这此超限之点子必有异常原因,故应追究调查原因并予以消除之。

3)检定判读原则:

A 应视每一个点子为一个分配,非单纯之点。

B 点子之动向代表制程之变化;虽无异常之原因,各点子在界限内仍会有差异存在。

C 异常之一般检定原则:(如图所示)

(8) 管制图使用之注意事项:

1)管制图使用前,现场作业应予标准化作业完成。

2)管制图使用前,应先决定管制项目,包括品质特性之选择与取样数量之决定。

3)管制界限千万不可用规格值代替。

4)管制图种类之遴选应配合管制项目之决定时搭配之。

5)抽样方法以能取得合理样组为原则。

6)点子超出界限或有不正常之状态,必须利用各种措施研究改善或配合统计方法,把异常原因找出,同时加以消除。

7)X-R管制图里组的大小(n),一般采n=4-5最适合。

8)R管制图没下限,系因R值是由同组数据之最大值减最小值而得,因之LCL取负值没有意义。

9)制程管制做得不好,管制图形同虚设,要使管制图发挥效用,应使产品制程能力中之Cp值(制程精密度)大于1以上

F. 什么是QC,什么是IQC,什么是IPQC,什么是QA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和最终检验员(fqc)。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意思是来料的质量控制,简称来料控制。
ipqc(input
process
quality
cortrol)中文意思为制程控制,是指产品从物料投入生产到产品最终包装过程的品质控制。
oqc
成品出厂检验(oqc)
成品出厂前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才能达到产品出厂零缺陷客户满意零投诉的目标。
检验项目包括:
成品包装检验:包装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运输要求等。
成品标识检验:如商标批号是否正确。
成品外观检验:外观是否被损、开裂、划伤等。
成品功能性能检验。
批量合格则放行,不合格应及时返工或返修,直至检验合格。
qa
qa即英文quality
assurance
的简称,中文意思是品质保证,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品质要求,而在品质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的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品质保证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a人员

G. 什么是QC哦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质量控制,其在ISO8402:1994的定义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产品经过检验后再出货是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

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质量控制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C人员,相当于一般企业中的产品检验员,包括进货检验员(IQC)、制程检验员(IPQC)和最终检验员(FQC)。QC最重要的职责在于对制成品(主要包括Raw material,in-process goods,finish goods,In-process audit)的监控,侧重于通过Sample Inspection来Detect defect。每个企业对这种岗位的具体要求也会稍有偏差。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QC小组是指的质量管理小组,是一个群众性的、为了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工艺质量、服务质量、改善环境、降低成本等方面,运用P--D--C--A 的循环法则处理问题为目的组成的,可以使一个部门的也可以是联合相关专业和单位的,有时也可以需要领导参加。

H. 谁发明的QCC

QC就是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
QCC是质量管理小组,译自英文,原文为"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C```
“QCD”管理是指质量(Quality)、成本(Cost)与交货期(delivery)的管理,要求以优异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向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

I. 发明qc七大手法的人是谁

QC七大手法不是一个人发明的,只是品管将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七条经验罢了。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检查表、层别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
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QC新七大手法:
关联图(Relationship Diagram)
关联图,又称关系图,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应庆大学千住镇雄教授提出,是用来分析事物之间“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复杂关系的一种图表,它能够帮助人们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
亲和图法,又叫KJ法,是日本川喜田二郎首创,把大量收集到的关于未知事物或不明确的事实的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系统图(System Diagram)
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
过程决策程序图,又称PDPC(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法是随事态的进展分析能导致各种结果的要素,并确定一个最优过程使之达到理想结果的方法。
矩阵图(Matrix Diagram)
矩阵图法就是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对的因素,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来分析问题,确定关键点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多因素综合思考,探索问题的好方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Matrix Data Analysis Chart)
矩阵数据分析法是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果进行解析。 矩阵图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数据定量化表示,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这种可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在QC新七种工具中,数据矩阵分析法是唯一种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方法,但其结果仍要以图形表示。
箭条图(Arrow Diagram)
箭条图法是将项目推行时所需的各步骤、作业按从属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J. 单位QC如何申请专利

当然可以,以个人身份申请,如果你申请专利跟你QC工作关系非常紧密的话,要谨慎,这种是职务发明,申请权理论上是属于单位的,如果你这个专利超有价值,难说以后单位会跟你争专利权的。

阅读全文

与发明qc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