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发明了电话
关于电话的发明者尚存争议但是争议在安东尼奥·梅乌奇和贝尔身上。
安东尼奥·梅乌奇(Antonio Meucci,1808.4.13-1889.10.18)电话的发明者,意大利人。2002年6月15日,美国议会议定议案,认定安东尼奥·梅乌奇为电话的发明者,梅乌奇因而被称为“电话之父”。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美国发明家、企业家。
他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的专利权,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AT&T公司的前身)。加拿大国会则于2002年6月21日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伊莱沙·格雷是电话的发明者。
电话专利权争夺
梅乌奇是电话的发明者,最初是美国的一项决议通过的。2002年6月11日,美国众议院的269号决议称,梅乌奇于1860年在纽约展示的名为teletrofono的机械已经具备了电话的功能,从而证明了电话的发明者应该是梅乌奇而不是贝尔。
只是后来贝尔从各种渠道获取了梅乌奇的成果,才在16年之后申请了专利。决议说:“众议院认为安东尼奥·梅乌奇的一生及其成就应该得到肯定。他在发明电话过程中的工作也应该得到承认。”
经过这项决议,贝尔被永远的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决议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多方强烈反应,意大利裔美国人纷纷欢呼这一迟来了一个多世纪的“公正判决”。
加拿大方面则指责美国国会为了政治目的篡改历史。为了给美国一点颜色瞧瞧,加拿大众议院效仿美国国会于6月21日正式通过决议,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
② 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是谁发明的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这是一种由16个信号塔组成的通信系统。信号机由信号员在下边通过绳子和滑轮,操纵支架的不同角度,表示相关的信息。当时,法国和奥地利正在作战,信号系统只用一个小时就把从奥军手中夺取埃斯河畔孔代的胜利消息传到巴黎。以后,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德国及俄国等也先后建立了这样的通信系统。1876年美国人贝儿发明了有线电话欧洲对于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研究始于17世纪。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提出了远距离传送话音的建议。而在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话筒接力传送语音信息的办法,并且把这种通信方式称为—Telephone,一直延用至今。 1832年,美国医生杰克逊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邮船上,给旅客们讲电磁铁原理,旅客中41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时法国的信号机体系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莫尔斯梦想着用电流传输电磁信号,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到数千英里之外。从此以后,莫尔斯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莫尔斯从在电线中流动的电流在电线突然截止时会迸出火花这一事实得到启发:如果将电流截止片刻发出火花作为一种信号,电流接通而没有火花作为另一种信号,电流接通时间加长又作为一种信号,这三种信号组合起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数字,文字就可以通过电流在电线中传到远处了。1837年,莫尔斯终于设计出了著名的莫尔斯电码,它是利用“点”、“划”和“间隔”的不同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莫尔斯亲手操纵着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远在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由“嘀”、“嗒”声组成的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谁发明了电话? 目前,大家公认的电话发明人是贝尔,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国专利局申请电话专利权的。其实,就在他提出申请两小时之后,一个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请了电话专利权。 在他们两个之前,欧洲已经有很多人在进行这方面的设想和研究。早在1854年,电话原理就已由法国人鲍萨尔设想出来了,6年之后德国人赖伊斯又重复了这个设想。原理是:将两块薄金属片用电线相连,一方发出声音时,金属片振动,变成电,传给对方。但这仅仅是一种设想,问题是送话器和受话器的构造,怎样才能把声音这种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并进行传送。 最初,贝尔用电磁开关来形成一开一闭的脉冲信号,但是这对于声波这样高的频率,这个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最后的成功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1875年6月2日,在一次试验中,他把金属片连接在电磁开关上,没想到在这种状态下,声音奇妙地变成了电流。分析原理,原来是由于金属片因声音而振动,在其相连的电磁开关线圈中感生了电流。现在看来,这原理就是一个学过初中物理的学生也知道,但是那个时候这对于贝尔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格雷的设计原理与贝尔有所不同,是利用送话器内部液体的电阻变化,而受话器则与贝尔的完全相同。1877年,爱迪生又取得了发明碳粒送话器的专利。同时,还有很多人对电话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专利之争错综复杂,直到1892年才算告一段落。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美国最大的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买下了格雷和爱迪生的专利权,与贝尔的电话公司对抗。长时期专利之争的结果是双方达成一项协议,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完全承认贝尔的专利权,从此不再染指电话业,交换条件是17年之内分享贝尔电话公司收入的20%。
③ 谁发明的电话
发明电话的人——贝尔
贝尔的父亲是一位从事聋哑教育的老师,因此贝尔很早就对声音的研究有很大的兴趣,希望藉此帮助一些口不能言,耳不能听的小朋友。有一次,他为一位小孩画出声音的波动图,并教他们发音的方法。那时,贝尔突然想到一个念头来?
如果你是贝尔,你会想到什么呢?声音的波动图和电话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贝尔想到利用电流把波动的声音传达出去的可能性。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他在一八七六年发明了有线电话,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方便。
④ 有线电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随着世界军事通信手段的演进,电话、无线电等也引进了中国并应用于军事领域。1900年至1906年,先后在南京、武汉、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兴办了电话通信,军用有线电话通信也在军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1900年前后,为了加强防务,在广州督署及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和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江固、江汉等江防舰艇之间首先设置了无线电机。1905年,袁世凯购买了马可尼式无线电机7架,分装于北京南苑、天津、保定三处行营及海圻、海容、海筹、海琛4条军舰上。与此同时,袁世凯还将天津小站旧时营房酌加修理,开办了电信学队。他从北洋六镇中挑选部分士兵,编队学习,开设通信勤务与军用电线架接等课程,学制为一年。学员毕业之后,分配到各部队负责通信工作。其后电信学队与保定的信号学队合并,改名为电信信号学队,作为北洋军中军事通信的专业技术院校。
进人民国以后,随着世界军事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军事通信也不断获得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军事通信领域的发展,培养军事通信人才,1913年,北洋政府成立了“施行电信通信教育,为军事通信上必要事项之调查研究”的陆军电信教导营。教导营直隶陆军部,由军学司主管,每期招收学员、学生各一班。学员50名,从各师曾任一年以上的排长中考选;学生528名,从各师服役一年以上的士兵中考选,学制分别为一年和两年,毕业后各归原师,在各师内组织教导班,“转教该师营内军士、兵丁,或令温习”,以壮大部队电话电报等通信技术力量。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了无线电训练班,教官由海军部电务科长陈可潜、科员沈琳等兼任,学员从福州海军艺术学校未毕业学生中先后挑选了两批共57名,分两届入营受训,第一届学员29名于1932年6月毕业,第二届学员28名于1934年12月毕业,该训练班随之结束。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了陆军通信兵学校,主要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分有线电班、无线电班、通信军士训练班、特种通信教导队等。其中有线电班为招收各师步、炮兵中尉、少尉军官入校学习,专授有线电话短期训练。抗日战争开始后,陆军通信学校除继续开办原有的学员队、学生队及军士训练班外,为适应战时需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基本教练和战斗教练上,如有线电和无线电的技术训练与敷设等。空车方面,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中设有电讯技术组,此后并成立了航空通信学校,培养空军的军事通信人才。1940年8月,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在成都恢复了中央航校原有的通信人员训练班。1944年,以该班为基础,扩充为空军通信学校,以培养战时紧缺的空军通信人员。
近代和现代通信手段应用于军事领域之后,极大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交战双方针对对方通信系统来获取情报的行动也就从此开始了。1913年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引发二次革命。7月,袁世凯侦悉李烈钧回到湖口准备发难,便派出北洋军向赣军发动进攻。由于孤军奋战,赣军在与北洋军的作战中节节失利。在这种情况下,湖南都督府军事厅与四川军队进行电报联系,约其三路出兵,会攻武汉,威胁北洋军的侧背,将赣军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结果这封电报被贵州都督唐继尧截获,并密告了北洋军,致使三路会攻武汉的计划破产。这是中国较早地运用电报来获取军事情报的战例。
⑤ 谁发明了有线电话
贝尔
⑥ 电话是谁发明的
一般都是认为是贝尔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是爱迪生,因为爱迪生在一开始就发明了电话的原型,但是他没有把他当电话用的,就是是贝尔改进和挖掘了这个机器的功能,使之成为可以供人们联系的工具——电话。。。
⑦ 电话是谁发明的
电话的发明者 电话的发明者不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6�1格雷厄姆�6�1贝尔,而是美国一位贫穷的意大利裔移民安东尼奥�6�1梅乌奇。在梅乌奇去世113年后,历史终于做出了公正的判决,认定他才是电话的发明人。 安东尼奥�6�1梅乌奇1808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19世纪30年代移居古巴,50年代移居美国。他曾在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并在担任佩尔戈拉剧院的舞台技师时设计了一种帮助人们通话原始装置。 在移居古巴期间,梅乌奇在研究用电击法治病时发现声音能以电脉冲的形式穿过铜丝,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试图探索其中奥妙。但直到1850年梅乌奇移居纽约时才正式开始这项研究。在妻子生病瘫痪后,梅乌奇做了一套装置,把她的卧室和他在旁边的工作间连接起来。1860年他公开了这套装置。 他想继续深入研究,可是没有研究经费来源。移居美国期间的梅乌奇生活穷困潦倒,无可奈何之下梅乌奇把他那套装置送到一家旧货店,仅卖了6美元。随后,梅乌奇抛开原型,开始制作新的电话,终于在1871年制造出一个以圆柱体形式包在一个铁核外面的“感应器”。 梅乌奇的发明非常成功,可惜当时他拿不出250美元的专利费为自己的宝贝申请专利。他只得提交一份为期一年的“有声电报机”专利通知,而三年后他连10美元也拿不出,无法更新这一通知。于是,他把一台样机和有关的技术细节寄给西方联合电报公司。但该公司没有人慧眼识珠,这些材料也丢失了。两年后,曾经与梅乌奇共用一间实验室的贝尔申请了电话专利。 对贝尔的欺世盗名行为,梅乌奇十分气愤,随即对贝尔提出起诉。但由于梅乌奇1889年去世,诉讼随之终结。直到2002年6月16日,在历史学家和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强烈呼吁下,美国国会终于承认了1860年梅乌奇在纽约展示“电话”这一历史,并把贝尔赶下了电话发明者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