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明家小时侯的故事
他的儿子——也就是阿尔的父亲塞缪尔·爱迪生(Samuel Edison ),在伊利湖畔的维恩那城经营旅馆生意,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在这城里有个名叫南希(Nancy )的女教师,她是苏格兰裔的加拿大人,由于她教学认真,颇受市民的尊敬。她引起了小塞缪尔的爱慕,于是这位旅馆主人开始向她求婚。后来他们的爱情日渐增进着,最后终于达到了沸点,便在1828年结婚了。结婚后,他们在城里住了一段时间才迁走。
这一次他们又乘着“草原马车”再次迁徙,定居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塞缪尔在此经营屋瓦的制造和贩卖,生意还不错,夫妇俩过着幸福的日子。
他的住宅是一幢带有顶楼小屋的红砖砌的平房。房子座落在山脚处,外观朴实大方。
南希结婚后,前后生过7个孩子。在全家迁居米兰之前,南希就生下了4个孩子。此后,她又生了3个孩子。爱迪生是排行第七,也是他母亲所生的最后一个儿子。按照祖先长者的名字,爱迪生取名为托马斯,由于他父亲与阿尔瓦布雷德利船长私交甚好,便又借了这位船长的名叫阿尔瓦。爱迪生的全名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周围的人都叫他阿尔瓦,他的母亲喜欢叫他阿尔。
他们一直住在这个淳朴的小镇,直到阿尔7岁他们才又离开。不过这个城市却令阿尔难以忘怀。
虽然他并不完全记得这城市的一切,但是教堂的尖屋顶,宽阔的原野,家门前那棵耸立的大树等等,却永远留在他的脑海里,当他年老时,他仍然清晰记得这些景象。
小阿尔在米兰的轶事传说很多。有人说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首先,小家伙出世以后几乎从来不哭,总是笑。灰色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起来很聪明,不过头显得特别大,身体很孱弱,看上去弱不禁风。他常对一些物体感兴趣,然后试图用手去抓。他的嘴和眼睛活动起来,就像成年人考虑问题时一样。他从来不停止他已决定做的事情。他一学会走路,就无需人的帮助。这孩子的头发稀少,竖了起来,一点也不服贴,长得很难看。父亲看了不舒服就替他理了发,结果反而更难看,母亲也皱起了眉头。3岁时,阿尔瓦像一个大人思考问题时所做的那样,用手指理他的头发。
阿尔的与众不同,不仅如此。孩子在小时候都有好奇心,喜欢问东问西。所不同的是,“阿尔比一般孩子更为好奇,并且有一种将别人告诉他的事情付诸实验的本能,以及两倍于他人的精力和创造精神。”就人们的记忆所及,他学说话好像就是为了问问题似的。他提出的一些问题虽然不重要,但不容易回答。由于他问的问题太多,他家的大多数成员甚至都不想回答。但是,他的母亲总是试图帮助他。一次他问父亲:“为什么刮风?”塞缪尔爱迪生回答:“阿尔,我不知道”。阿尔又问:“你为什么不知道?”
他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亲很焦急,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由于阿尔对许多事情感兴趣,他经常碰到危险。一次,他到储麦子的房子里,不小心一头栽到麦囤里,麦子埋住了脑袋,动也不能动了。他差一点死去,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抓住阿尔的脚把他拉了出来。还有一次,他掉进水里,结果像落汤鸡一样被人拉了上来。他自己也受惊不小。他4岁那年,想看看篱笆上野蜂窝里有什么奥秘,就用一根树枝去捅,脸被野蜂蜇得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阿尔经常到塞缪尔温切斯特(Sam Winchester )的碾坊去玩。一天,他到温切斯特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阿尔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把几个化学制品放在一起,叫他父亲的一个佣工迈克尔奥茨(Michael Oates )吃化学制品后飞行。奥茨吃了阿尔配制的化学制品后几乎昏厥过去。阿尔似乎认为奥茨飞不起来是奥茨的失败,不是他阿尔的失败。
这次事件不仅使阿尔的父母感到头痛,同时也震惊了附近孩子的父母,他们纷纷警告自己的小孩说:“不要和阿尔玩!”
小孩子们听了父母的告诫,都不敢再和阿尔在一起,即使阿尔邀请他们,他们也只是以畏惧的眼光看着他,一步也不敢接近,有时几个比较大胆的小孩,甚至会唱着歌来侮辱阿尔,他们唱着:阿尔、阿尔,奇怪的小孩;阿尔、阿尔,他是个呆子;我们再也不和阿尔玩了。
由于做这些事情,阿尔遭到父亲的鞭打。他的父亲认为,只有鞭打阿尔,他才不会再惹麻烦。他的母亲也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事,你不鞭打他,他将不会成为一个好人。她不希望这种事情再发生在阿尔身上。虽然阿尔受了鞭打,但不能阻止他对一切事情发生兴趣。
他6岁就下地劳动。爱观察,爱想问题,爱追根求源是他向新奇的大千世界求知的钥匙。村子中间十字路口长着大榆树、红枫树,他就去观察那些树是怎么生长的;沿街店铺有好多漂亮的招牌,他也要去把它们认真地抄写下来,甚至画下来。
他强烈的求知欲和做实验的愿望,常给他带来麻烦。
2. 制造玩具的人是不是叫发明家
不是,最多叫制造商。发明是以前没有的
3. 爱迪生是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哪些东西
发明了 投票记录机、留声机、电影放映机、电灯泡、油印
投票记录机:他发明了一个投票记录机,使投票手续简化了,并能防止投票舞弊。他的第一个发明成功了。
留声机:首先使他获得名望的发明是1877年的留声机。
电影放映机:爱迪生从一种儿童玩具中得到启发,如果把照片连贯起来快速移动,就会在眼中构成连续的动作。爱迪生又利用软片制出了电影放映机。
油印:油印是在计算机打印未流行前的一种用蜡纸印刷的方法。由于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简单,曾十分流行于学校和企业。主要工具是誊写钢版,誊写笔,蜡纸,油墨,白纸。
4. 小发明家
人物:赵念 华师一附中高二(2)班学生 学生科学院"小研究员"
获得国家专利:
1.防触电保护装置
2.高效加热器
3.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小资料]
"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系统基本原理:
通过识别刹车的紧急与否,产生不同的信号,并直接地传递给后面的司机,令其早做出反应;而车尾的感应装置则可以感应后车的突然接近并对碰撞作出保护反应。
喜欢"破坏"好奇心培养创造欲
赵念从小就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
四五岁的时候,她拿着闹钟,睁大了眼睛问妈妈:"为什么这个东西会动会响呢?我可不可以看看它里面是怎么回事呀?"妈妈递给她一把小起子,不一会儿,闹钟就在赵念的野蛮"摧残"下被拆得七零八落。
家里的小玩具、洋娃娃全都难逃"噩运",不是被大卸八块,就是被"开膛破肚",统统面目全非。赵念在干完"破坏工作"之后,总会大声宣布:"这个太简单了,我以后要做一个更好的!"就这样,赵念成了家里的"破坏王"。
值得庆幸的是,赵念的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破坏行为比较"放纵",甚至常常扮演"帮凶"的角色。遇到女儿好奇的问题,他们总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探个究竟。
敢于实践:动手能力从小锻炼
赵念的爸爸从事技术工作,常常在家里摆弄一些复杂的线路。赵念总是着迷地看着爸爸工作,不时地问上一些问题,爸爸也都耐心解答。渐渐的,简单的问答已经满足不了赵念的求知欲,她央求爸爸给她一些动手的机会。
焊电路板是她的第一件差事。当赵念兴致勃勃地把焊好的电路板拿到爸爸面前"邀功"时,爸爸哭笑不得--焊锡一大团一大团地粘在了一起,电路多处短路!赵念并不气馁,虚心地向爸爸请教焊接的要领,在废弃的电路板上反复练习。当她再次得意洋洋地展示焊接"成果"时,爸爸已经挑不出毛病了。
上初中了,在物理课上学了电学原理之后,每次遇上保险丝"罢工",赵念都会抢先卷起袖子,关掉电闸,三下五除二地左拧右拧,就让家里恢复光明。
勤于思考:发明创造源自生活
赵念是个沉默内秀的女孩子,她说她自己平时喜欢思考,她的一些发明创造的小点子也都源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曾经一段时间,电视、报纸上频繁出现有关汽车追尾事故的报告。当时,赵念就设想着要在汽车上加一种装置,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当她了解到,追尾事故的发生多是因为前车紧急刹车,后车来不及作出反应这一基本原理之后,她脑海中灵光一闪:何不给汽车刹车加个气囊,让紧急刹车发出比正常刹车更为强烈的警报信号。
然而,这样的敬报设施是可以起到提醒作用,却不能在两车相撞时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于是,赵念又开始思索着,要给汽车加个"防撞衣"。那天,她乘坐公汽,偶然目睹了一辆小货车与的士相撞的惊险一幕,庆幸的是前面那辆小货车后面载的一张席梦思床垫,竟将后面迎头撞上的的士给"弹"了回去,一场车祸奇妙地被化解了!而赵念的"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也受之启发,得以进一步完善。
乐于吃苦:实践过程是"蜂蜜拌黄连"
拿了三个国家专利,而且保持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成功的背后,赵念可吃了不少苦头。
赵念的学习很紧张,绝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得花在功课上,发明制作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间隙时间。发明设计考验人,动手制作更锻炼人。尽管精力、体力都很有限,赵念捋起袖子干起活来,可毫不含糊。
为了制作"可识别快慢刹车的汽车安全保护系统"的汽车模型,赵念从街上捡回人家装修剩下的废木板,用锯条切割成块。别看这项工作没什么科技含量,干起来还真不容易--木板比看上去的更硬,锯条比想象中的更难使。尽管不知用断了多少锯条;尽管双手都被锯磨得伤痕累累,痛得连工具都握不住;尽管最后成型的汽车模型十分简陋,甚至车轮还是个六边形……最终,赵念还是如期完成了模型的制作。
看着一堆杂乱无章的原材料在自己的手中变成有模有样的小发明,这种欢欣无法言传。实践的过程中,赵念感受很多。她说这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她说很多事情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她说书本上看似枯燥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之后原来那么有趣;她说这个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广阔……
不娇惯溺爱,多创造条件--赵妈妈谈"育儿"
赵念虽是独生子女,但我们从来不娇惯她。
赵念五岁时,她爸爸就要求她帮忙洗菜、炒菜。五岁的孩子个头还很小,得垫着一把小椅子才能勉强够着灶台。每次看到小家伙踩着椅子,垫着脚尖在那儿干活,我都特别心疼,直骂他妈妈"虐待"孩子。可转念一想,孩子迟早要独立,从小学着吃点苦,多锻炼一下动手能力毕竟还是有益无害呀。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家长的帮助。然而,这种帮助应该是有方法有尺度的,我们将之理解为:尽一切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
从小到大,对女儿提出的每个问题,我们都很耐心地解答直到她完全明白为止;她搞发明制作需要的材料,只要没有为她包办的"嫌疑",我们都尽力为她准备,如和她一起到街上捡废木板,到旧玩具市场找合适的模型汽车等等。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对孩子而言,远不止一些物质和时间上的支持,最可贵的是心理上的支持和依靠。
在培养女儿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小心得,希望能为其他家长提供参考:
1、任孩子发展兴趣,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
2、培养孩子爱思考的习惯,从身边小事找突破口。
3、给孩子尽量创造动手的机会,不能光说不做。
4、孩子取得成绩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5. 名人发明东西的故事
名人发明东西的故事有:
1、爱迪生发明电灯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个性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善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务必找到更适宜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做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透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5)发明家玩具扩展阅读:
1、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产品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
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
2、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1)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2)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况。
(3)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火药武器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6. 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它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许多好玩的玩具,动物们都非常喜欢它。
小猴发明家
7. 有谁知道小发明家的故事
小小发明家的故事
小发明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从学习、工作用品到生活日常用品,这些小发明看似简单,却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好处。梅列区青山小学二年级的廖静怡和四年级的黄文瑾发明的“记忆钥匙”和“多功能吸尘器”,就是看似简单但实用的小发明,在去年福建省举办的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这两位小学生的小发明都获得了省级三等奖。
走进这两位小女孩身边,我们发现她们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是善于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勤思考、勤钻研,勇于去探索、去实践。
廖静怡: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
今年二年级的廖静怡参加比赛的时候才6周半,是此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活泼可爱的她从小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爸爸是三钢的高级工程师,在静怡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总会将女儿接到单位,给女儿讲解一些工程原理的知识,那时的她对爸爸的讲解似懂非懂,但也听得如痴如醉。或许是受了爸爸的影响,静怡从小养成了“动手”的习惯,手中经常摆弄一些小玩意儿,有事没事地经常与爸爸“抬杠”。比如:洋娃娃为什么会唱歌、玩具手枪为什么能够发声发光等等。
对于自己的小发明“记忆钥匙”,她羞涩地说:“因为奶奶的记忆力不好,常常走到楼下就忘了有没有反锁门,老是要重新回家确认,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钥匙,反锁了门以后就有个记号。”
静怡把想法首先告诉了爸爸,又在一次学校发下的发明设想表格里,把想法告诉了老师。数学老师林爱贞了解情况后,立即到静怡家里和家长沟通,爸爸和老师都肯定了静怡的想法。有了爸爸和老师的支持,静怡劲头十足,每天一做完作业,她就和爸爸开始研究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
想法虽好,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该如何入手呢?一次偶然的机会,静怡从圆珠笔上找到了灵感,“一按笔帽圆珠笔的笔芯就露出来了,再一按,笔芯就缩回去了,我想我的记忆钥匙应该和圆珠笔的原理差不多。”一开始,静怡说想法,爸爸就在旁边按照她的意思画草图,身为机械方面的爸爸经常为女儿丰富的想象力惊叹。
第一份草图基本成型。按照女儿的意思,爸爸的设计草图显示在钥匙里装一个圆环,这个圆环上有一个红点,当钥匙上的小圆孔显示红色就是反锁。设计看似成功了,但是静怡却不满意。“钥匙里装的显示配件是圆环,这样红点要转一圈或者半圈才能看到,我想能不能把配件设计成方形的,让它在显示区域直接从左边到右边,这样就更快更方便了。”静怡再一次向爸爸提出了建议,爸爸按照静怡的意见再一次做了修改。
当爸爸拿出设计稿时,只有6周岁的静怡根本无法完全理解。爸爸、静怡和老师讨论了好几次,把深奥的设计术语改编成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2009年3月,记忆钥匙的设计稿终于出炉了,并被学校报送到省里参加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终获得省级三等奖的好成绩。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第一项发明给廖静怡带来了信心和乐趣,加上与生俱来的天赋,让她产生了许多创造设想。静怡告诉记者,最近她又有了一个新想法,想发明自动锁门器。
黄文瑾:小才女的发明之路
和廖静怡不同的是,10岁的黄文瑾显得比较内向些,但她又是一个很有想法善于观察的女孩。
文瑾的妈妈是三钢幼儿园的老师。擅长绘画的妈妈从小培养女儿画画的兴趣,让文瑾养成了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无论花开了、燕子飞来了,文瑾都会第一个发现,画画,赋予了她更多感悟美的能力,也给她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更多的灵感。
文瑾告诉记者,发明“多功能吸尘器”目的是为了减轻妈妈做家务的负担。由于家中天花板及一些高的地方死穴较多,妈妈每次都要爬上爬下很是辛苦,孝顺的她就突发奇想,能否在自家的吸尘器上安装一个适合在高空操作的吸头,这样只要站在地上,就能够轻松将高地方的灰尘一吸而尽。
每年的5月份是青山小学的科技月,学校都会鼓励学生拿出创意和老师一起进行探讨。活动中,黄文瑾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素青老师,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人的赞同后,文瑾和妈妈就开始研究制作的每个细节,并和陈素青老师反复沟通。
制作多功能吸尘器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制作的材料,经过观察对比,文瑾觉得家里平时不用的大号可乐瓶有和吸尘器相似的地方,于是她和妈妈商量着截取瓶口的那一段来制作成吸尘器的口。就这样一个一个细节的琢磨,文瑾和妈妈一起收集了几个大号的可乐瓶、PVC管、空心管、废旧的吸尘器吸头、一个小型的家用吸尘器,开始制作“多功能吸尘器”。
文瑾说,这个发明最有意思也最难琢磨的地方就是制作空中吸尘器的吸柄,首先要在已经截好的可乐瓶瓶口内塞入废旧的吸尘器的吸头,再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PVC管(空心管)插入瓶口固定,在PVC管约30厘米处把管截开,用一截可活动的弯管连起来,这样PVC管就能活动了。她说,PVC管子能活动,妈妈擦日光灯的时候就方便多了,擦日光灯管时将PVC管成直立状态,当PVC管成弯曲低头状时,就可以擦日光灯灯罩。“她有这样的发明想法,我们并不意外,因为她平时就有很多奇思妙想的表达。”陈素青老师还告诉记者。文瑾除了喜欢奇思怪想的小发明外,还喜欢画科幻画,她的科幻画《太空清洁器》、《地震能量吸收仪》、《太阳能充电服》等作品多次在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生活中,这个勤于思考、热爱生活的小女孩还很喜欢跳舞,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成为黄文瑾的座右铭。(本报记者 罗超旻 林芳芳 文/图)
8. 我的梦想当一名玩具发明家六百字作文
科学家是一个人们来崇拜的职业,我源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我会让吃粉笔灰的老师,不再吃粉笔灰,我发明一个能自动擦黑板的黑板擦。这黑板里装有一个抹布,还有一双手,这双手在里面看不见,擦得很干净。让每天为我们操碎了心的老师不在吃粉笔灰。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也可以当玩具,也可以当保姆,她也会说话、做饭、洗衣服、、、、、、她什么都会做,凡是我们会做的,她都会做。这个机器人有个特点,就是你工作时,遇到麻烦,你只要说声“小强,我有麻烦了”,她马上就会象人一样出现在你面前,帮助你。假如我是科学家,我会发明一种笔,这种笔可以帮助写字,这笔可以控制手写好字。这笔后面还能当手电,可以照亮,这笔有两项功能,可以帮助许多人办事。啊!当科学家真好,我可以发明许多对人类有利的东西,我真想当科学家啊!因为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他们的梦想。假如我是科学家,那我该有多幸福啊。指导教师:朱风云2010年-5月14日
9. 中国古代玩具排名
泥玩具:从考古发掘出的大量汉代"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的文物中就看出当时的模制工艺与捏塑工艺均已达到相当精致的水平。品种繁多,所创造的形象简炼生动,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对后来的雕塑艺术和乐器(如陶埙等音响玩具)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和促进。
棋类玩具:棋类玩具中的围棋,汉代开始已传出国外,至唐代被列为琴、棋、书、画人的文化修养四要素之一。象棋,到宋代形成后,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大众化棋类游戏玩具之一。
陀螺:据麻国钧先生所著《中华传统游戏大全》中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给原子能反应堆的发明家恩里科·费米以极大的影响。
空竹:又叫“抖嗡”,是一种著名的民间玩具。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空竹高速旋转而发出声音,早在明末,北京的空竹就成为春季的玩具了,人们在胡同里、院落中抖响空竹,悠扬悦耳的声响便在北京城内此起彼伏。
泥叫叫:是一种可以吹的哨子,它五颜六色,外表涂上油后,又黑又亮又好看,适宜儿童玩耍。泥叫叫有很多种,如:鸟哨、鱼哨、猪哨等。
拨浪鼓:本来是一种古乐器,后来失去奏乐的作用,成为儿童的玩具。拨浪鼓是一面小鼓,依*系于两侧的小球击鼓发声。各个地区的拨浪鼓形状不一,有长如腰鼓的,也有扁似大鼓的,还有四鼓叠加的,发声时高高低低,响亮悦耳。
挂虎、大座狮:是民间用来辟邪的挂饰,用泥土和纸浆制成,有黑白、彩色两种,线条的变化很多,色彩的对比强。一些考古学家认为,挂虎从戏中的面具变化而来,后来被农民挂于门上,用以迎新驱鬼。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风筝:集娱乐、健身、竞技、观赏甚至通讯探测等多种功能,又和当代文化艺术及民俗节令密切结合,反映了我国传统玩具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早在汉代以前,我国采用固定翼飞行技术实现飞天被创制出来。它对后来飞机的发明和航空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萌作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据说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就挂着一只中国风筝,上边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我国风筝约在12世纪已传到国外。直到1804年,英国的航空之父乔治·凯利才制造了风筝滑翔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装了发动机,成为世界最早的空中动力飞行器。
走马灯和滚灯:宋代创制出来的。走马灯的结构是利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作动力,冲击灯上面类似风车叶片的风车使其旋转,从而使灯上装饰的图案跟着转动起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它的基本原理与汽轮机、燃气轮机相同。这样的装置在欧洲16世纪才出现。另一种滚灯,它的内部结构主要来自古代"被薰"。是两个同心圆机环,机环内有轴,托着环内盛香料的小碗,转动薰球时,小碗可始终保持向上的位置,使其相对稳定。将其移到滚灯内使用,保证了滚灯在滚动时使灯保持稳定向上的位置。其科学原理和近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类似装置在欧洲1500年才由达·芬奇设计出来。
七巧板:是一种拼板玩具,大概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从我国古代的燕几图演变而成的。燕几是一种错综分合的案几,可以拼成各种图形,古人按图设席,供宾客娱乐。后来,将这种大人用的实用品缩小,就演化成了玩具七巧板。它是将一块正方形的纸板分成七块,用它们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这种玩具很早就传到了国外。据说十八世纪末的拿破仑一世就十分喜爱玩七巧板。他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在得其时他爱不释手。即使后来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也念念不忘玩七巧板。西方人还给七巧板起了“唐图”这个名字。
九连环:也是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据考证它的历史最少有几百年。宋代以后在民间广泛流行,它的结构比拼图玩具稍微复杂一点,是用铁丝和铁片制成的。它共有九个环和一个柄,玩法是要把九个环一个一个套到柄里去。然后一个一个取下来。看起来不难,真正玩起来却颇费周折。15世纪已流传国外,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 Ring,认为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
华容道:它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这个玩具引起过许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少。据国外资料声称,美国数学家加德纳已经创造了步数最少的世界记录81步。
10. 拼装玩具的起源是什么
1911年初,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吉尔伯特乘火车去纽约的途中,看见一群装配工人正在安放送变电铁塔并铆定送变电铁塔上的各种钢梁,发明一种建筑玩具的念头由此而生。一天晚上,他和妻子一起将硬纸板按一定比例裁剪成零部件的模样,然后像钢梁那样把它们恰当地拼装起来,一个逼真的建筑模型诞生了。随后吉尔伯特便投身到这种玩具开发之中。风靡全美乃至欧洲大陆的金属拼装玩具便由此诞生。几乎所有的男陔都曾动手组装过这种玩具。
乐高积木的发明者是奥勒·基奥克,他1891年生于丹麦比隆附近的菲尔斯哥夫村。他有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年轻时就热衷于制作各种小玩具,出自他手的小飞机、汽车、动物个个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尽管他不懂经商,玩具经常滞销,但这并未使他放弃自己的爱好。后来,他设计的拼插玩具“约约”终于风靡一时。1934年,他为自己的积木玩具设计了“乐高”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