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源于自然

创造源于自然

发布时间:2021-08-22 11:23:26

A. 为什么真正的发明创造源于自然

因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来源于自然中的事物。

B. 哪些重大发现或发明创造源于科学家对自然、生活的观察

塞缨尔.莫尔斯(1791~1872年)出生于一个牧师的家庭,大学一毕业就成了一位职业画家。他曾经两度欧洲留学,在肖像画和历史绘画方面成了当时公认的一流画家。在1832年10月,他在第二次留学欧洲后,乘船回纽约。在同一舱室中,有一位波士顿科学家叫查尔斯.杰克逊。为了打发航程中无聊的时间,一天晚上,他招呼来许多旅客观看他正在搞的电学实验。他把买来的一块欧洲新发明的电磁铁和电池时而接通,时而断开,一块铁片也就一会儿被磁铁吸住,一会又掉下来。
莫尔斯在旁边仔细观看杰克逊演示后,还以为线圈的导线长度和电流的速度成反比。而当他被告知,电是瞬间传送的,它与导线的长短无关时,一种想法在摩尔斯脑海像闪电般掠过;如果能够使眼睛看到在导线的什么地方有电存在,那就能够利用电将消息瞬间传送到很远的地方。
从那天晚上起,他就呆在船舱里,在写生簿上写写画画,反复琢磨着自己的构想。
他最初是这样设想的:用导线将发报的一方和收报的一方连结起来形成一条电路,发报一方将电路连通和断开以传送信号,在收报一方显示出眼睛能看到的信号,再记录下来。当船舱到纽约时,他的脑海中已差不多成熟地形成了关于电报机的基本构思。
遗憾的是,莫尔斯对电的知识一窍不通,连制作一个基本的电池也不会。于是他向纽约大学的化学教授伦纳德.盖尔坦诚求教,请他教给自己组装电池和制造电磁铁的方法。在1835年底,正是由于盖尔的帮助,莫尔斯很快就用废料制成了第一台电报机。
这种电报机的工作原理和现在的电报机既相似又不完全相似。这种电报机的发报机把制成凹凸不平的字母板排列起来拼成文章,然后让字母板慢慢活动,触动开关断断续续发出信号;收报机把不连续的电流通过电磁铁,牵动摆尖左右摆动的前端与铅笔连接,在移动的纸带上划出波状的线条,经译码之后便还原成电文。尽管如此,它也能准确地工作。但是电磁铁和电池是很粗糙的,所以,导线哪怕延长2-3米,收报机就会因电阻增大而失灵。如果通信距离不能进一步延长,是怎么也达不到实际运用的。
化学家盖尔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于是,他给莫尔斯推荐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瑟夫.亨利(1797~1878年)亨利和美国的法拉第几乎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是以电感单位“亨利”留名的大物理学家。
亨利把电磁铁改换成使用绝缘导线的强力电磁铁,用继电器把每个备有电池的电路串联起来,把文字信号中继转发出去,电路中的一条导线可用地线代替,而不需要两条往返导线。
亨利的指导,让莫尔斯闯过了原理上的最大难关,但是机械本身还没有实际应用能力。技术及应用方面的开发与改良,需要相应的发明天才和对机械的熟谙以及资金上的支持。幸运的是出现了一个叫做艾尔弗雷德.贝尔的年轻人,他具备这些条件。
贝尔是莫尔斯任教的纽约大学的毕业生,1837年年初访问母校时,偶然在莫尔斯的房间观看了电报机实验,对此发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从在新泽西州开铁厂的父亲那里借了两千美元并借了工厂的一间房屋做实验室,便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对电报机进行改良。
经过改进,莫尔斯的字母板式自动发报机改为手按的键,收报机由信号波形线改为高性能的小型机,基本形成今天的电报机原型。

C. 创造源于什么。。。。。。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 陶行知

D. 创造也要源于什么

从前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的香火很旺,很多人都来这里求佛许愿。这里的老方丈为了香火更旺盛,特地从京城请来一位著名的工匠,在正殿上塑起一座八米高的佛祖像。

在佛像塑好那天,举寺欢庆。方丈问工匠要多少工钱,工匠傲慢地说:“今日佛像完工,应该可以看得出我的手艺有多么高超了吧。至于工钱嘛,这样吧,我们以三日为限,如果在三天内有人在这座大佛身上挑出一处毛病,我便分文不取;如果没有人能够挑出毛病的话,就请赏赐黄金百两,作为工钱吧。”

方丈无奈,只得答应了,当晚便召集全寺僧人,传出了工匠的话,让众弟子去给佛像挑毛病。第一天,众僧侣纷纷去挑毛病,可看着看着,都不知不觉地夸奖起佛像雕塑得太好了。一天下来,没有一个人能挑出毛病。方丈亲自去看了个遍,竟然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挑出来,心中也不由暗暗佩服这工匠的手艺。

可是这百两黄金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老方丈又去请附近的村民一同来挑毛病。因为老方丈平时行善积德,人缘颇广,第二天,果然来了不少村民。可是大家看了佛像都交口称赞,别说毛病,就连半点批评的话也没有。

到了第三天,老方丈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只有拼命诵经拜佛,乞求菩萨庇佑。一天很快过去了,转眼夕阳西下,大厅里只剩下一位抱着儿子的村妇。方丈闭上眼睛静坐,也没有心情去搭理那母子二人。母子俩在佛像前看来看去,母亲不住地赞叹,儿子也傻乎乎地盯着大佛。就在母亲抱起儿子准备离去时,儿子突然趴在母亲耳朵旁,说:“妈妈,这佛像有个毛病了。”母亲很惊奇地说:“你别瞎说,那么多人都找不出毛病,你怎么能找出来?”

母亲的话让一旁的方丈听到了,他猛地睁开眼睛,看了看那小孩,只见那小孩不过四五岁模样,牙都没长齐。方丈半信半疑地站起来,上前两步,问道:“孩子,你说说吧,这个佛像哪里有毛病?”

小孩子看了看方丈,又看了看他母亲,说:“老方丈,那个大佛像的手指有毛病。”方丈给逗乐了,问道:“你倒说说看,手指有什么毛病?”小孩说:“佛像的手指太粗啦。”他母亲在一旁摇头说:“手指粗也算毛病?你这孩子真不懂事!”方丈也叹了口气,准备离去。小孩子见两个大人都不信他,生气地大声说道:“佛像的手指就是太粗了啊!它怎么把手指伸进鼻孔挖鼻屎呢?挖耳屎也不行呀。”

方丈和小孩的母亲都被他的话给说愣了。老方丈扭头,仔细看了看那尊佛像,发现手指确实比鼻孔大出好多!他喜出望外,说:“啊,这确实是个毛病,还是个大毛病!”他一边谢过母子二人,一边对着佛像感叹道:“这个连大人都挑不出的毛病,竟被一个小孩子给发现了。”

后来,工匠也承认的确存在这个毛病,于是真的分文未取。

虽然说一个人的思维可以信马游缰。一个人的创造也可以不受束缚。但是。这些思维和创作也要源于生活。如果那些思维和创造都脱离生活的话。那么思维就不能叫做思维而是叫做胡思乱想,创造也就不是创造而是乱造了。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财富》

E. 为什么创造源于探索

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非常喜欢从事药剂师工作,他经常跑到父亲的版实验室里去玩。他非权常崇拜能调配药物的父亲,很想亲自动手做实验。父亲很早就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慢慢开始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高兴极了,每天放学后就到父亲的实验室去做实验。那段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父亲教给他自己去探索的精神。

鲍林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鲍林一度陷入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当中。后来,他从消沉中走了出来,重新走进了实验室。当他知道好友杰弗里家有个小实验室时,就经常到好友家的实验室去。有一天,好友的父亲做的“高锰酸钾产生气体”实验,让鲍林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鲍林迷上了化学。他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正是父亲的鼓励让鲍林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后来鲍林在化学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创新感悟

事实上,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到的不仅是乐趣,还有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发展。

F. 哪些物品的创造原理源于自然

锯子,船等等

G. 创造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创造的自然。它们的区别。

1、首先需要明确,创造的主体只能是人;
2、退一步说,创造自然的自然是主动者;被自然创造的自然是被动者。例如:滴水石穿中的“滴水”属于创造自然的自然,“石穿”属于被自然创造的自然。

H. 有哪些物品的创造原理来源于自然

飞机------鸟

I. 创造灵感来源于大自然800字作文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便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被贬黄州,苏东坡只剩落寞的心灵,但此时,是大自然的智慧令他恍然大悟,令他明白“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而使他旷达乐观,尽享自然美景.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个浪漫的人,他爱散步,总是驻足林间,沿着弯曲小路去体验“曲径通幽处”之感.因此大自然是他的好朋友,大自然给了他生命的启迪,是大自然让他通向哲学殿堂.在他的墓志铭上写到:“有两样东西愈是思考愈是引发我深深的惊叹和敬畏——一是头顶上繁星密布的天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大自然的智慧不得不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当梭罗划船在瓦尔登湖上

阅读全文

与创造源于自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