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平凡中创造的人物

平凡中创造的人物

发布时间:2021-08-22 10:19:26

❶ 平凡中的伟大名人事迹有哪些

1、叶志平

叶志平,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史上最牛校长”。作为校长,他知道,确保娃娃的安全责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组织避险演习。当大地震骤然来临时,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离到操场上。

❷ 关于朴素平凡的名人事例

1、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在周总理身上,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

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化身!

2、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在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择。今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

3、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

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4、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 ,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

他的袜子总是补了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够穿了”。

5、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❸ 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及其事例

1、李素丽

李素丽,女,汉族,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62年出生,1987年入党。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199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

2、孔繁森

孔繁森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殉职,时年50岁。

3、王进喜

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4、邵仲义

江苏大学基建处的退休工人邵老,一生未婚,租住单位的公房,生活朴素。这个舍不得给自己花钱的“抠老头”,曾以50万设立爱生助学金、以近60万存款帮助贫困生上学。去世前,邵老办理了遗体捐献。3月28日,离世的他身上只剩24.1元。

5、白芳礼

白芳礼老人93岁去世,蹬三轮近20年,为300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一个冬天,他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他叫白芳礼。一个已经离去的普通老人。

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通过平凡的事件也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在人民危难之时、在国家需要之时,能勇敢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❹ 有哪些名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事例

平凡的生活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1雷锋
2张海迪
3焦裕录
4李素丽

李素丽,女,汉族,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
5孔繁森

孔繁森18岁参军,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殉职,时年50岁。

6王进喜

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宝贵财富。

7邵仲义

江苏大学基建处的退休工人邵老,一生未婚,租住单位的公房,生活朴素。这个舍不得给自己花钱的“抠老头”,曾以50万设立爱生助学金、以近60万存款帮助贫困生上学。去世前,邵老办理了遗体捐献。3月28日,离世的他身上只剩24.1元。

8白芳礼

白芳礼老人93岁去世,蹬三轮近20年,为300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一个冬天,他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他叫白芳礼。一个已经离去的普通老人。

❺ 平凡中体现伟大的事例

1、大连市公共汽车司机黄志全,在行车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2、叶志平,被广大网友亲切地称为“史上最牛校长”。作为校长,他知道,确保娃娃的安全责任重大,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安全教育,一遍又一遍在组织避险演习。当大地震骤然来临时,2200多娃娃在1分36秒中全部撤离到操场上。

3、地震发生时,谭老师正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开始剧烈地抖动。谭老师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听到老师的喊声,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可还有四名同学已经来不及冲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名学生。随着轰隆隆一阵响,水泥板重重地砸在谭老师的身上,房子塌了。

经过一天一夜的搜寻,谭老师和四名学生终于被找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学生们都还活着!”

4、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教学楼例行巡查,突然,一阵地动山摇,“不好,地震!”苟老师脑海中出现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出于本能,他大声地喊叫,让学生赶快逃走,可他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地冲回教学楼救出学生。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抱起两名孩子向楼下跑时,顶楼轰然坍塌,一块重约一吨的砖块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将两个孩子“藏”在怀中,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从天而降的砖块。

5、在甘肃山区有位叫张学成的小学教师,被人称为教坛的保尔。他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甘为奉献者之一,他的事迹使无数的读者闻之落泪。

他任教的小学是当地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就在张学成任教不到一年的时候,接二连三的不幸降临到他身上。先是一次普通的静脉注射,意外地使他下身偏瘫;接着,他的左腿在进行化疗时,不慎造成大面积烧伤;此后,他的左脚又遭到感染做了植皮手术。

1998年秋季,他又被医生告知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而且可能会发生癌变。病痛折磨着他的肉体,但并没有削减他对教育的热爱。路不能走了,他让妻子牵着毛驴接送;讲台上站不住了,他就趴在讲桌上讲课;学生们多次哭着把老师抬进教室。

冰雪天里,妻子抄起铁锨在前面为他铲脚窝,张学成紧跟身后,一跌一撞地向学校走去。一段正常人只需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夫妻俩却搀扶着足足要走5个多小时。

他对学生关爱备至,即使在债台高筑、生活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仍然经常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为贫困生垫交学杂费、买学习用品。他身残志坚、扎根山区、献身教育的事迹被广为传颂,被人们誉为“教坛保尔”。

❻ 平凡的世界人物赏析

1、孙少平

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

2、孙少安

哥哥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然而,他的爱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

3、田润叶

田润叶同样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所不同的是,她生活在城市,这里的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在润叶身上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于孙少安这个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人,润叶一直是喜欢的,她并不认为门第有多重要,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意”,所以她并不介意孙少安贫寒的家境,更没有看不起孙少安的农民身份。

4、田晓霞

田晓霞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勇敢,当她与孙少平偶遇以后,渐渐地发展成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田晓霞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在城市中长大,没有经受过陕西农村的艰苦生活,但是她丝毫没有城市娇小姐的样子,反而非常的朴实、坚强。

5、贺秀莲

贺秀莲是孙少安从山西娶回来的媳妇,她没有什么文化,性格泼辣,与温柔知性的润叶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自从嫁给孙少安以后就成为孙少安的贤内助。贺秀莲身强体壮,吃苦耐劳,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

(6)平凡中创造的人物扩展阅读

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呕心沥血,为记录时代的巨大变革呕心沥血。在《平凡的世界》里,路遥首先是把他的目光注视于平凡人的命运。一个人,不管他多么平凡,只要他是为自己的生活意义而奋斗,那么他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时代的巨大变革就都是息息相关的。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小说于1991年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后更是畅销多年、广为流传。小说主人公对土地的复杂感情,以及他们的自尊与奋斗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

参考资料:网络:《平凡的世界》

❼ 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创造价值的名人事例

1、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2、马云坚持不懈学习

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

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3、奥托·瓦拉郝的故事

奥托·瓦拉郝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就极富传奇色彩。瓦拉郝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郝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课瓦拉郝既不善于构图,又不是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用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

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郝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4、海伦·凯勒为梦想坚持不懈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

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

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5、战胜残疾的巴雷尼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 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❽ 关于平凡成就伟大的人物

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美国民权运动英雄),鞋匠约翰·奥古斯图(现代缓刑之父)楼主可以看看这两个人事迹,其实现在的什么最美司机,最美妈妈等人都可以写,但太多人写了,这些素材也被写烂了,很难吸引改卷老师,上面的两个例子就够新颖了,我以前写作文最喜欢用这两个,几乎没人用的,而且他们的事迹确实当得起伟大二字。

❾ 名人在平凡中成就伟大的事例有哪些

1、袁隆平

名人在平凡中成就伟大的事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却做了很大的贡献。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2、司马迁

司马迁默默无闻遭受弓形,最终在监狱里写成了《史记》,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平凡中创造的人物扩展阅读

司马迁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❿ 历史上具有创造性的人物有哪些

历史上具有创造性的人物有三国的诸葛亮,东汉的蔡伦和张衡,张仲景 唐朝的僧一行和孙思邈 宋朝的沈括和宋应星 明朝的郑和和李时珍 国外的有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和贝尔

阅读全文

与平凡中创造的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海信濮塘 浏览:376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