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贝多芬对人类做出了什么杰出贡献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是脚跨古典与浪漫两个世界的巨人,一方面他将古典时期的真实主义、人文主义推到顶峰,另一方面却以锐不可当的力量敲开了浪漫的大门,显现出一片洋溢丰沛的新天地。
(1)贝多芬创造的顶峰是什么扩展阅读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内容的扩展导致表现手法的创新:他突破了传统的形式结构,动机型的主题运用和动力性的乐思发展,使音乐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力量;建立在功能体系上的变音体系,成为他的和声风格特征;
灵活的离调转调和大幅度的节奏对比和力度对比,对于刻画矛盾冲突和戏剧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对位法的运用,乐队音响的组合,钢琴音乐的写作都有鲜明的特点。
他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㈡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有3个时期,分别是什么
第一阶段是1795年到1800年;第二阶段是1801至1814年;第三阶段是1815到1827年。第一阶段的作品延续了古典乐派的风格,其主题、旋律和句法都传承自海顿与莫扎特,重要的作品有:歌曲《阿黛莱德》、《第2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Op.18》以及《第1交响曲》。
在创作时期的第二阶段,贝多芬渐渐脱离古典时期的桎梏而进入浪漫时期,此一阶段的重要作品计有:《第2交响曲》、小提琴《克罗采奏鸣曲》、《第3交响曲(英雄)》、歌剧《费德里奥》、《第4交响曲》、钢琴《热情奏鸣曲》、《第5交响曲(命运)》、《第6交响曲(田园)》、《合唱幻想曲》以及《第7交响曲》、《第8交响曲》。第三阶段是贝多芬生命的最后12年,此时他的创作达到顶峰,每一首曲子都有完整的构思、自由奔放的曲式、深刻而真挚的表现力,将音乐所能展现的能量推到最高峰。此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有:《庄严弥撒曲》、《第9交响曲(合唱)》,以及带有崭新风格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㈢ 贝多芬作品的风格和代表作
第一个时期是1794—1800年。这一时期他写了13首钢琴奏鸣曲。贝多芬音乐风格中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诞生于该时期的《悲怆》则是他受到耳聋威胁时的痛苦内心的表白。
第二个时期是1801—1814年。这一时期他又有14首奏鸣曲问世。这些作品是贝多芬脱离18世纪传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成为进入他创新阶段的钢琴作品。从《暴风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贝多芬用最平凡的素材和最朴素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他那最丰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思想。
第三个时期是1816—1822年。这个时期,贝多芬创作了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晚期风格的体现。这一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不再像早期和中期的作品那样感情激烈、充满矛盾,而给人超凡的宁静与精神的升华。在钢琴音乐史上,贝多芬是继巴赫以后又一位傲然屹立的巨人。巴赫站在复调音乐之巅,贝多芬则立在主调音乐顶峰。两位伟人所创造的钢琴作品堪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最高典范。正因为如此,音乐史学家曾将巴赫的48首平均律钢琴曲和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分别奉为钢琴音乐中的“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
㈣ 贝多芬一生创作最多的是什么,其中最著名的是什么
贝多芬晚复年作品比较成熟。
他最著制名的应该是几部交响曲,如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欢乐颂);接下来是钢琴奏鸣曲,月光,黎明,热情(列宁的最爱,也是我的~),离别,以及著名的华恩斯坦。还有不少钢琴协奏曲,比如第三和第五。《庄严的弥撒》我没听过不好意思。。。
㈤ 1814年,贝多芬的声誉达到巅峰,请问原因是什么
贝多芬从1804年到1814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成就,使教皇的艺术总监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唆使教皇暂不修陵墓,强求雕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米开朗基罗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创世纪》。
瓦萨里曾经说:“他爱托马索·卡瓦列里甚于其他所有的人。卡瓦列里是一位罗马绅士,年轻,热爱艺术,米开朗琪罗曾为他画过一帧肖像。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帧肖像画,因为他讨厌描绘活人,除非此人的确美貌无双。”
一五三三年到一五三四年间,米开朗琪罗对卡瓦列里的友情发展到巅峰。一五三五年他开始结识维多利亚·科隆娜。他们的友谊始于一五三五年,自一五三八年秋趋于亲密,但完全建立在对神的信念上。那时维多利亚四十六岁,米开朗琪罗已六十三岁了。
米开朗琪罗对托马索·德尔·卡瓦列里的爱情,一般人——不论是正派人还是不正派的人——是会感到困惑的。即使在文艺复兴末期的意大利,也会引起一些令人恼火的流言。阿雷蒂诺写了侮辱性的讽喻诗影射此事。但是阿雷蒂诺的诬蔑(他向来如此)不能伤及米开朗琪罗,“他们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来捏造一个米开朗琪罗”。
这些纯属参考.........
㈥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多少作品
贝多芬创作的作品有暴风雨奏鸣曲,悲怆,致爱丽丝,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欢乐颂。
1、《暴风雨奏鸣曲》是由著名的贝多芬撰写,本作品与以前的“悲怆”型作品有些不同的气质,正是贝多芬耳病加重,个人生活中又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写下了遗言,曾想到死去的时刻,人生、艺术、理想、现实,肯定都是他思索得很多、很深的题目。
2、《悲怆》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
3、《致爱丽丝》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 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4、《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5、《欢乐颂》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㈦ 被称为贝多芬全部创作的高峰和总结的作品是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本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㈧ 被称为贝多芬的巅峰之作的作品是那个
被世人认为的巅峰之作:
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自己认为的巅峰之作:
庄严弥撒
㈨ 贝多芬创作生涯的第三阶段是怎样的
贝多芬创作的第三阶段是1815-1827年,贝多芬生命的最后12年,此时他的创作达到顶峰,每一首曲子都有完整的构思、自由奔放的曲式、深刻而真挚的表现力,将音乐所能展现的能量推到最高峰。此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有:《庄严弥撒曲》、《第9交响曲(合唱)》,以及带有崭新风格的弦乐四重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