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早发明金属冶炼技术是哪个文明
是赫梯人吧!赫梯人是西亚地区乃至全球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回也是世界最早进入铁答器时代的民族,近年考古发现的证据显示铁器的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前20世纪。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贰』 炼铁什么时候发明的
世界公认的炼铁术是赫梯人发明的 赫梯人建国在公元前19世纪,约为中国的夏朝时期
『叁』 冶铁水排模型是什么时期谁发明的
东汉,杜诗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注意“选用良吏”。建武七年(31),杜诗出任南阳太守。他提倡节俭,兴利除害,为政清平。杜诗在做南阳太守期间,注意节省民力。为了提高冶金技术,他发明了水排(一种水力鼓风机)。 水排应用水力机械轮轴带动鼓风囊,使皮囊不断伸缩,给冶金高炉加氧。这种装置,用力少,见功多,是我国冶金史上的一大改革。三国时期的钏暨曾加以改进推广,使其效果提高了三倍。 杜诗发明水排,一改中国冶炼鼓风装置靠人力和畜力为动力的善,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比欧洲早了1100年,在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杜诗同时也重视农业生产,修治陂池,广拓土田,使郡内民户殷实富足。当时人们就将杜诗与西汉南阳太官运亨通召信君相提并论,民间盛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肆』 冶铁技术是中国最早的吗
是的,冶铁术是中国最早。
商周时期中原地区青铜冶炼术已达到相当水平,但是从商代中期到周末数百年间,人工冶铁术并未在高超的冶铜技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西周末偶见人工冶炼的铁器时,仍使用陨铁。新疆属于中亚的一部分,大多地方的地理地貌与中亚其他地区区别不大,特别是北疆一些大河将新疆与以西中亚国家连为一个大的自然地理单元,考古发现表明在古代它们拥有相同的文化。和中亚其他地区一样,新疆在公元前20世纪与10世纪之交进入了早期铁器时代,并很快普及。中、西亚地区发现的早期铁器为原始的块炼铁,穷科克台地墓地出土的铁器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鉴定,为块炼铁或渗碳钢,中原地区最早出现的人工冶铁亦为块炼铁,早期的冶铁技术一致,从新疆和中原地出土的金铁合体或金玉合体的器物看,早期铁器十分珍贵。商代开始,中原和古西域就有非常密切的文化联系,商末贵族墓葬中的玉来自西域,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品,这里还出土过一面早期铜镜,背面为线描的动物纹饰,明显不是中原体系的铜器,风格类同的铜镜在和静县察吾乎沟文化中发现过—件,德国柏林博物馆收藏品中有一件,虢国墓地的那面铜镜显然是西来的。鄯善县洋海墓地出有一铜铁合体的铁器,同墓地出有管銎战斧、铃形镂孔铜器等,这些铜器在西亚等地公元前一千六、七百年遗址中就有发现,中原和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同类铜器年代到商末。最近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发现喇叭口状铜耳环,它是安得罗诺沃文化中的典型铜器,类同器物在甘肃河西及中国北方地区都有发现,年代在商周。上述器物明显是从西亚、中亚经新疆向中原流布,和这些器物一样,在西亚和中亚早已出现的铁器也随之由西向东传布。新疆铁器出现的时代早,发现多,河西沙井文化发现二件铁器年代可早到西周,关中地区铁器早到春秋早。人工冶铁术由西亚、中亚经新疆向中原传布的线路也基本清楚。冶铁术传入中原后,在已经十分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的基础上,很快发明了冶铸生铁,这项工艺早西方一千多年,从此中国的冶铁术开始领先西方。 最早进入人类视野的铁矿物无疑是铁陨石(或简称陨铁),这种不折不扣的天外来客,为人类提供了有关铁的最初知识。
铁陨石主要由铁镍合金组成,一般含镍4~10%,极少数陨铁中的镍含量可以高达60%。陨铁的绝大部分都是可锻的。
有证据表明,石器时代的人们已能够利用陨铁。居住在西格陵兰约克角地区的石器时代的人们,一直用含镍8%左右的陨铁制造工具。在北格陵兰曾发现过一把爱斯基摩人的小刀,由一些装在海象牙上的陨铁片组成。在中国,古代陨铁制品也正在不断被发现。1972年冬,在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520±160年),发现了一件铁刃铜钺。全钺残长111mm,阑宽85mm。铁刃宽60mm,在铜外部分已经断失,铜身夹住的部分厚2mm,深 10mm。对这件古兵器进行的科学考查表明,“铁刃中没有人工冶铁所含的大量夹杂物,原材料镍含量在6%以上,钴含量在4%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经过锻造和长期风化,铁刃中仍保留有高低镍、钴层状分布”,研究者据此断定,这件铜钺的铁刃系由陨铁制成,而整个铜钺的制作过程是:先将陨铁锻造成薄刃,然后再浇铸青铜柄部。
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有关陨铁的记载也可谓不绝如缕。最早记录陨铁堕落现象的是《史记》:“秦献公十七年(公元前368 年),栎阳雨金四月至八月。”所谓“雨金”是指许多铁陨石同时堕落,也即现代人所谓的“陨石雨”,而栎阳是秦献公的都城,其地在今陕西临潼东北。其后,唐代樊绰《蛮书》中记载云南南诏王备有“天降铎鞘”。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南番有毒槊……言从天而下,入地丈余”。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某日,沈括在常州宜兴县曾亲见陨铁堕落并作了详细记载:“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此后,在《元史?五行志》中也有一段清楚的记载:“元至正十年(公元 1350年)十一月冬至夜,陕西耀州有星堕于西原,光耀烛地,声如雷鸣者三,化为石,形如斧。一面如铁,一面如锡,削之有屑,击之有声。”
建国以后,许多陨铁实物也已被陆续发现。如1958年在广西南丹发现了早期降落的铁陨石雨,经现场勘查,已发现的十九块南丹铁陨石中,最小者为1.3kg,最重者为1.9吨,含镍量在7%左右。而不知何时落在我国新疆准葛尔地区的一块重约二十吨的铁陨石,则是目前世界上收集到的第三大铁陨石。
以上事实说明,原始民族在早期就已经能够利用天然陨铁。而至迟在商代中期,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水平的锻铁技术,熟悉铁的加工性能,认识铁与青铜在性质上的差别。显然,中国人对铁的最初认识只能更早。
『伍』 冶铁水排模型是什么时期谁发明的
东汉,杜诗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注意“选用良吏”.建武七年(31),杜诗出任南阳太守.他提倡节俭,兴利除害,为政清平.杜诗在做南阳太守期间,注意节省民力.为了提高冶金技术,他发明了水排(一种水力鼓风机). 水排应用水力机械轮轴带动鼓风囊,使皮囊不断伸缩,给冶金高炉加氧.这种装置,用力少,见功多,是我国冶金史上的一大改革.三国时期的钏暨曾加以改进推广,使其效果提高了三倍. 杜诗发明水排,一改中国冶炼鼓风装置靠人力和畜力为动力的善,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比欧洲早了1100年,在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杜诗同时也重视农业生产,修治陂池,广拓土田,使郡内民户殷实富足.当时人们就将杜诗与西汉南阳太官运亨通召信君相提并论,民间盛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陆』 铁,是谁发明的
谁最早发明铁等冶金技术? 我们通常说的“铁”分“生铁”和“熟铁”两种,包括“钢”在内,都是以铁(Fe)和碳(C)两种元素为主的一种合金。人们通常把含碳量在0.05%以下的叫熟铁,0.05%到2.0%的叫钢,2.0%到6.67%的叫生铁。 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块炼铁,它是铁矿石在800到1000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用木炭直接还原得到的。出炉产品是一种含有大量非金属夹杂的海绵状固体块。块炼铁和生铁比较起来,有如下几个缺点:一是它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率比较低,产量比较小。二是成形费工费时。三是所含非金属夹杂比较多,要通过反覆锻打才能排除。四是含碳量往往比较低,因而很软。生铁的冶炼温度是1150到1300摄氏度,出炉产品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非金属夹杂比较少,质地比较硬,冶炼和成形率比较高,从而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我国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道路和世界各国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外一般是先有块炼铁,经过长期缓慢发展之后才有生铁。國外最早的块炼铁据说是西元前1200年前后发明出来的(有土爾其境內赫梯族Hettler BC1200之說),但是直到西元十四世纪才有生铁。我国却不是这样。我国冶铁术不晚于商代中期,而且早在春秋時期已発現有生铁冶铁术,这就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生铁的国家。 1972年在石家庄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铜钺,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铁器,也是人类最早使用和制造的铁器;而台西发现的铁矿石和经冶炼的铁矿渣,证明在3400多年前石家庄的先人已掌握了冶铁技术,為世界最早的铁矿渣。 我国现已发现确属春秋晚期的铁器共有九件;1951年在湖南长沙识字岭楚墓出土凹口锄一件;1952年在长沙龙洞坡楚墓出土刮刀一件;1958年在常德楚墓出土刮刀一件;1964年在江苏六合程桥吴墓出土铁丸一件;1972年在程桥另一吴墓出土铁条一件;1976年在长沙杨家山楚墓出土剑一件、刮刀一件、鼎形器一件;1978年在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玉茎剑一件。上述楚吴铁器遗物经金相鉴定,杨家山铁剑系渗碳钢,程家桥铁丸是白口生铁,杨家山鼎形器是白口铸铁,程桥铁条则为块炼锻件。 战国中晚期,铁器在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土的战国铁质生产工具大约十六种左右,其中多数是生铁和它的柔化处理件,块炼铁处于辅助地位。这表明这时我国生铁生产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我国生铁技术发明比较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以为在技术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冶铜术中很早就使用了比较强的鼓风装置。二是很早就对冶炼用的原料进行了比较好的选择和处理。三是很早就发明了比较高大的冶炼竖炉。一般认为,我国生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同青铜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原是白口铁经高温退火得到的一种高强度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冲击韧性。依热处理条件的差别,又可分成白心可锻铸铁和黑心可锻铸铁两种:白心可锻铸铁以脱碳为主,又叫脱碳可锻铸铁;黑心可锻铸铁以石墨化为主,又叫石墨化可锻铸铁。 国外的白心可锻铸铁是西元1722年由法国人首先发明的。西元1826年,美国人又发明了黑心可锻铸铁。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都把白心可锻铸铁叫做“欧洲式可锻铸铁”,把黑心可锻铸铁叫做“美洲式可锻铸铁”。其实,这两种可锻铸铁,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都已经发明了。 “洛阳水泥制品厂战国早期灰坑遗址”出土过一件铁铲,铲体基本锈蚀,只在銎(qióng)部(装柄的孔)有部分金属残留,在金相显微镜下显示了黑心可锻铸铁组织,基体是铁素体,上面分布着团絮状退火石墨。这是到现在为止世界上经过科学分析的最早的铸铁可锻化退火处理件。战国中晚期后,可锻化处理工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分布地域更广了。在北方,目前经分析过的有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的铁钁、铁锄、铁鐏等,在南方有湖北包山出土的空首斧、湖南长沙出土的铁铲等。第二,部分器件已经处理得比较好,器件断面基本上是可锻铸铁组织,中心没有白口铁残余,如燕下都的铁鐏等。汉代到南北朝时期,铸铁可锻化技术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一是使用范围有了进一步扩展。近年在山东薛城、河南南阳、渑池和巩义市,北京清河和大藻台,湖北铜绿山等地,都发现了这类器件。南阳瓦房庄出土的农器有十二作,经过分析,九件是普通可锻铸铁,两件是铸铁脱碳钢,只有一件是白口铁。二是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凡处理过的器伴,中心很少有白口铁组织残留,石墨发育比较好,形态多和现代可锻铸铁相当。这些可锻铁中,有白心的,也有黑心的,多数是农具。 铸铁可锻化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常温下,碳在铸铁中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化合态,主要是渗碳体;二是自由石墨态,有条状、团絮状、球状石墨等。碳的存在形式不同,同一成分的铸铁,性能也是不尽相同的。白口铁中,碳全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因渗碳体硬度很高,塑性极低,所以白口铁性硬而脆。通过可锻化处理,白口铁中的碳或以自由石墨态形式析出,或因氧化而去除,从而使材料强度提高,硬脆性减少,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改善。战国中期以后,我国在农业、手工业中这样广泛地使用了铁器,可锻铸铁的发明和发展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球墨可锻铸铁 球墨可锻铸铁因所含石墨呈球状而得名。它有比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铸造加工性能也比较好。 1974年,河南渑池发掘了一个北魏铁器窖,里面藏有从汉代到北魏的铁器四千多件,种类有生产工具、兵器、日用器皿以及铸范、铁材等。有一件铁斧,整体经过脱碳退火处理,器件断面大部分相当于含碳百分之○·四的中碳钢,没有石墨析出。但在銎的底部发现有球状石墨,直径是二十微米,分布在平均厚度约三,二毫米、总长五十毫米的U形断面上,共约三十颗,外形比较规整。这类具有球状石墨的铸件在南阳瓦房庄、巩义市铁生沟等两汉冶铸遗址也有发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巩义市铁生沟一件汉代铁钁,它的石墨发育良好,有明显的核心和放射性结构,和现行国家球墨铸铁标准一类A级相当。从现有研究资料看,这种球状石墨应是白口铁退火过程中得到的。 在国外,铸态球墨是1947年后使用了加入球化剂的方法才得到的。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用白口铁退火的方式来获得球状石墨,但是难度很大。我国古代生铁含硅量长期偏低,在低硅的情况下,我国人民不但生产了大量具有絮状石墨的可锻铸铁,而且生产了部分球墨可锻铸铁,这在世界冶金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实在难能可贵。
希望采纳
『柒』 中国冶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据当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我国人工冶铁的最早时间不迟于春秋中期。属于春秋晚期的铁器已发现过多件,其中在江苏六合程桥出土的一件铁块,经科学分析,是白口生铁。这是迄今我国出土并且经过分析的最早的生铁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铁实物。在湖南长沙杨家山的一座春秋晚期墓葬中,还出土了一把钢剑。该剑经过热处理,剑身断面还可以看到反复锻打的层次。这说明,我国最早阶段的冶铁技术在春秋晚期已经相当成熟了。
铁分生铁和熟铁两种,生铁、熟铁和钢都是铁与碳的合金。一般把含碳量小于0.05%的称为熟铁,含碳量0.05%到2%的称为钢,含碳量2%到6.67%的称为生铁。人类早期炼得的熟铁通常叫块炼铁,是矿石在摄氏800到1000度的较低温度下,用木炭还原而直接得到的。块炼铁是含夹杂物较多的海绵状固体块,质地相当软,只能锻,不能铸,难以制作形状较复杂的器物。生铁(也叫铸铁)则是在摄氏1150到1300度的高温下冶炼出来的。生铁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浇铸成型,非金属夹杂少,质地比较硬,其冶炼要求和质量均高于块炼铁。至于冶铁成钢,那就需要更高的技术了。
从冶炼块炼铁到铸铁和钢,其间应该有相应的发展过程。但在我国冶铁活动的初期,这三者却几乎是并列出现的,这在世界冶铁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说明了我国最早阶段的冶铁技术,是以飞跃的速度向前发展的。
我国本不是世界上最早炼铁的国家。在西方,如地中海周围一些地区,开始炼铁的时间比我国要早,但是,它们直到公元14世纪才开始应用铸铁,反而比我国晚了近2000年。
『捌』 冶铁术最早是哪个地方的人发明的
齐国是最早发明冶铁术的国家和地区。《国语·齐语》载:“美金(此处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玖』 铁器是谁发明的
铁器是小亚细亚东部山地的赫梯人发明的。早期铁器时代在青铜时代之后,但人类知道铁,并不比认识青铜晚。在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墓葬及乌尔王陵里,就出土过铁,而埃及前王朝还处在铜石并用时代,乌尔第一王朝时期也只是刚刚进入青铜时代。
不过当时的铁大多是陨铁,所谓人工制品,只是偶然熔化铁矿石得到的。真正的人工铁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才出现,冶铁技术的发明者,是小亚细亚东部山地的赫梯人。
铁器发明后,因赫梯国王严禁冶铁术外传,在一段时间里,铁的产量极少,价格昂贵,铁器只被当作珍贵礼品在一些国家的宫廷里传送。
直到前13世纪赫梯王国灭亡,铁的垄断被打破,人类历史上的铁器时代才真正来临。与赫梯临近的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希腊地区首先学会了冶铁,这些地区在公元前10世纪用铁已很普遍。以后,冶铁术经叙利亚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和北非,又经希腊传到东欧和西欧。
(9)冶铁的发明者扩展阅读
西周末年是中国的早期铁器时代。这是中国开始大规模冶炼铁器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的时代。初期制作的铁器多为削、刀等一些小工具。1976年,湖南省长沙杨家山65号墓(相当春秋晚期)中甚至还出土了一把锻制的中碳钢剑,长38.4厘米。
经鉴定:它含碳达0.5%左右,并经过高温退火处理,金相组织比较均匀。战国中期以后,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逐渐替代传统的铜工具而取得支配地位,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炼铁技术也不断提高,铁器遍布七国,并传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
冶金业在中国的出现虽然晚于西亚和欧洲,但它的发展却比它们迅猛,并在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走在世界冶金技术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