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RPG火箭筒是出自哪个国家
二战结束后不久,根据缴获的德军“铁拳”反坦克火箭弹,苏联科技人员研制出了RPG-1轻型反坦克火箭筒。RPG-1继承了德国“铁拳”的超口径设计,弹头为聚能装药的穿甲弹。可以说RPG—1是德军“铁拳”的苏联版本,当然从性能上讲,RPG-1更好,穿甲威力更大。
50年代初期,在原有的研究成果上,苏联又相继研制成功了RPG-2轻型反坦克火箭筒和威力更大的重型反坦克火箭筒SG-2。此时,苏联当局感到原来临时设置的“反坦克火箭筒研究所”很不完善,于是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专业设计局,专门研究反坦克火箭筒。从此,苏联反坦克火箭筒的研制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随着苏联潜在对手,即美国与西方盟国王战坦克装甲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苏军感到其大量装备的RPG-2火箭筒的威力已明显不足,在实战中表现出射程近、后喷火焰大、只能右肩射击等缺点。
因此,在50年代末,苏联研制了RPG-7型40毫米火箭筒。这是一种在RPG-2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经过严格与复杂的测试,军方测试的最终结果是RPG-7火箭筒筒壁薄、质量小、威力大、射程远、后喷火焰小、结构坚固耐用、左右两肩均可射击。
RPG-7火箭筒子1961年左右大批量生产,到1966年为止,全部取代了RPG-2,成为苏联陆军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除装备苏军外,还大量装备华约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的军队。[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⑵ 火箭筒的发明者是不是西方国家在几年发明的,不是中国发明的吧
是美国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在1942年发明的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
早在1598年,中国明朝人赵士桢就曾发明过一种叫“火箭溜”的火箭发射装置,它可赋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堪称是现代军用火箭发射装置的原始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大量使用坦克。给美、英、苏等反法西斯盟国的军队以巨大威胁,各国都大力研制便携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1942年春天,在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上,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即将开始,这时,两个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悄悄来到试验场的一侧。当一辆配合枪榴弹试验的坦克靶车返回时,这两个青年军官瞄准靶车射击,随着“咝……轰”的声响,第一发击中目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在场观看榴弹试验的将校们大为愕然,一齐把视线转向这两个年轻人。其中,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接过青年人手中的武器打了一发,命中目标。参谋人员也接踵而上,直到把所有的火箭弹打光为止。这种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为发展坦克武器而焦虑的巴巴斯将军喜出望外,当场其立即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而那两位青年军官则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没料到,在经历了长期冷遇后,他们的梦想竟会如此奇迹般地得以实现。
这种新型武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两个青年军官就是它的发明人,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
火箭筒由发射筒和火筒弹两部分组成,发射筒上装有瞄准具和击发机构。射击时,火箭弹飞行,火箭弹后部多半装有稳定尾翼,弹头多为穿甲弹或破甲弹。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一般为100─400米。
斯克的和厄尔发明的火箭筒于1942年5月投入生产,6月份就生产了5000只,并交付部队使用。当时,美军第1集团军正在非洲北部的突尼斯与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装甲军团激烈鏖战。第一批利器初试锋芒,便首战告捷,为挫败德军起到了重要作用。火箭筒当时尚未正式定名,而它我外形颇似美国一位著名喜剧演员所使用的长管形乐器“巴祖卡”(Bazooka),因而美军士兵把这种新型武器谑称为“巴祖卡”。直至今天,在美国和西欧,仍把反坦克火箭筒称为“巴祖卡”。
70年代以后,尽管反坦克导弹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使用,但火箭仍是近距离主要反坦克武器之一。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火箭筒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相配合,曾给以色列的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取得颇为可观的战果。
⑶ 世界上第一个火箭筒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美国
不过,在明朝时中国就出现过火箭筒的原始雏形。
http://ke..com/view/54389.html?wtp=tt
⑷ 火箭是谁发明的
是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发明的。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现代火箭技术之父,1882年10月5日-1945年8月10日)是美国教授、工程师和发明家,液体火箭的发明者。
他于1926年3月16日发射了世界的第一枚液体火箭。戈达德共获得了214项专利,其中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
设立于1959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戈达德环形山(Goddard Crater)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4)火箭筒发明者扩展阅读:
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的研究成果:
他从1920年开始研究液体火箭,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沃德农场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而德国的V-2火箭试验成功,已经是1942年以后的事了。
是美国最早的火箭发动机发明家,被公认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1926年3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奥本,冰雪覆盖的草原上,戈达德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火箭。火箭长约3.4米,发射时重量为4.6公斤,空重为2.6公斤。飞行延续了约2.5秒,最大高度为12.5米,飞行距离为56米。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宣告了现代火箭技术的诞生。
1930年12月30日,戈达德研制的一枚新的液体火箭发射成功,高度达到610米,飞行距离300米,飞行速度达到800千米/小时,打破了以往的火箭飞行记录。
1931年,他在火箭发射试验中,首先采用了现代火箭目前仍然使用的程序控制系统。
1932年,他首开先河,用燃气舵控制火箭的飞行方向。同年,首次解决了用陀螺仪控制火箭飞行姿态的问题。
1935年,戈达德研制的的液体火箭最大射程已达到20千米,时速达到1103千米,是人造飞行器第一次超过音速。
戈达德共获得了214项专利,其中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
事实上,美国是现代火箭技术真正起步的地方,戈达德也被公认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⑸ 火箭筒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1598年,中国明朝人赵士桢发明了一种叫“火箭溜”的火箭弹发射装置,火箭溜可以让火箭弹有一定的射向和射角,它被认为是火箭弹发射器的雏形。
⑹ 火箭筒的历史沿革
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美国装备的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研发的60毫米M1式火箭型火箭筒,美军士兵因其很像一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即称它为“巴祖卡”。这个俗称后来在欧美成了对火箭筒的习惯称呼。“巴祖卡”采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使武器无坐力。另一种是1943年德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它发射150毫米超口径破甲弹,靠发射装药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体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均配有机械或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量7~8千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还装备了大威力的89毫米M20型火箭筒,它采用铝合金发射筒,有效射程110米,垂直破甲厚度280毫米。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破甲技术、发射推进技术、高燃速推进剂和新材料的发展,各国研制装备了许多新型火箭筒。如美国的M72,中国的70式,苏联的ПГ-18等火箭型火箭筒,武器系统重量都在7千克以下,垂直破甲厚度280~31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150米。苏联、瑞典、联邦德国等还在无坐力炮型火箭筒的基础上,应用火箭增程技术研制出了ПГ-7、M2-550卡尔·古斯塔夫、PZF44“长矛”等型号的火箭筒。 该类火箭筒系统重量9~18千克,垂直破甲厚度300~40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300~700米。为了减小发射痕迹与噪声,70年代初联邦德国根据平衡抛射原理,采用封闭发射技术,从筒后抛出塑料薄片作平衡物质以抵消武器坐力,研制成“弓弩”型火箭筒。该火箭筒为一次使用型,系统重量7.29千克,有效射程300米,垂直破甲厚度300毫米,发射时仅有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
火箭筒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是步兵近程反坦克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破甲威力,火箭筒的口径有增大的趋势。为了提高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率,出现了测距、瞄准、计算提前量三合一的瞄准具,有的国家还研制了带试射枪的火箭筒。为了增强步兵反坦克火力的机动性和反坦克火力密度,一次使用型火箭筒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重视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大量使用坦克。给美、英、苏等反法西斯盟国的军队以巨大威胁,各国都大力研制便携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1942年春天,在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上,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即将开始,这时,两个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悄悄来到试验场的一侧。当一辆配合枪榴弹试验的坦克靶车返回时,这两个青年军官瞄准靶车射击,随着“咝……轰”的声响,第一发击中目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在场观看榴弹试验的将校们大为愕然,一齐把视线转向这两个年轻人。其中,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接过青年人手中的武器打了一发,命中目标。参谋人员也接踵而上,直到把所有的火箭弹打光为止。这种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为发展反坦克武器而焦虑的巴尼斯将军喜出望外,当场其立即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而那两位青年军官则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没料到,在经历了长期冷遇后,他们的梦想竟会如此奇迹般地得以实现。
这种新型武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两个青年军官就是它的发明人,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
斯克纳和厄尔发明的火箭筒于1942年5月投入生产,6月份就生产了5000只,并交付部队使用。当时,美军第1集团军正在非洲北部的突尼斯与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装甲军团激烈鏖战。第一批利器初试锋芒,便首战告捷,为挫败德军起到了重要作用。火箭筒当时尚未正式定名,而它外形颇似美国一位著名喜剧演员所使用的长管形乐器“巴祖卡”(Bazooka),因而美军士兵把这种新型武器谑称为“巴祖卡”。直至今天,在美国和西欧,仍把反坦克火箭筒称为“巴祖卡”。
70年代以后,尽管反坦克导弹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使用,但火箭仍是近距离主要反坦克武器之一。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火箭筒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相配合,曾给以色列的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取得颇为可观的战果。
20世纪50年代,火箭筒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射程达到200~500m,破甲厚度达300~400mm。典型产品有美国的M20式、苏联的РПГ-7式、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和德国的铁拳系列火箭筒等。60年代,新原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第二代火箭筒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火箭筒既有两截式结构,如法国的F1式、比利时的RL-83式火箭筒,也有弹筒合一结构,如美国的M72式火箭筒。此外,还发展了多管火箭筒,如瑞士的响盒16管发射器。火箭弹也发展为包括破甲弹、杀伤弹、发烟弹等多种弹药。
70年代,各国研制的第三代火箭筒以增大威力为主,如法国的飞镖120mm火箭筒,英国的劳80式94mm火箭筒和以色列的B-300式82mm火箭筒。这些火箭筒均能摧毁当代复合装甲主战坦克。而且由于光电火控技术与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火箭筒的有效射程提高到500~1000m。与此同时,发射时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焰,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的火箭筒、一次性使用型火箭筒和微型火箭筒也相继问世。
进入80年代以来,出现了轻型和重型火箭筒同时发展的局面。轻型的有前苏联的РПГ-22式、РПГ-26式和美国的M72-750式火箭筒;重型的有法国的阿帕杰克斯、南斯拉夫的大黄峰火箭筒。为了对付反应式装甲的需要,还发展了串联战斗部火箭弹,破甲厚度达900mm以上。此外,还出现了与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遥控或自主式智能型火箭筒,如德国的火蛇火箭筒等。
⑺ 火箭筒是谁发明的
火箭筒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
早在1598年,中国明朝人赵士桢就曾发明过一种叫“火箭溜”的火箭发射装置,它可赋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堪称是现代军用火箭发射装置的原始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大量使用坦克。给美、英、苏等反法西斯盟国的军队以巨大威胁,各国都大力研制便携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1942年春天,在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上,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即将开始,这时,两个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悄悄来到试验场的一侧。当一辆配合枪榴弹试验的坦克靶车返回时,这两个青年军官瞄准靶车射击,随着“咝……轰”的声响,第一发击中目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在场观看榴弹试验的将校们大为愕然,一齐把视线转向这两个年轻人。其中,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接过青年人手中的武器打了一发,命中目标。参谋人员也接踵而上,直到把所有的火箭弹打光为止。这种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为发展坦克武器而焦虑的巴巴斯将军喜出望外,当场其立即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而那两位青年军官则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没料到,在经历了长期冷遇后,他们的梦想竟会如此奇迹般地得以实现。
这种新型武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两个青年军官就是它的发明人,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
火箭筒由发射筒和火筒弹两部分组成,发射筒上装有瞄准具和击发机构。射击时,火箭弹飞行,火箭弹后部多半装有稳定尾翼,弹头多为穿甲弹或破甲弹。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一般为100─400米。
斯克的和厄尔发明的火箭筒于1942年5月投入生产,6月份就生产了5000只,并交付部队使用。当时,美军第1集团军正在非洲北部的突尼斯与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装甲军团激烈鏖战。第一批利器初试锋芒,便首战告捷,为挫败德军起到了重要作用。火箭筒当时尚未正式定名,而它我外形颇似美国一位著名喜剧演员所使用的长管形乐器“巴祖卡”(Bazooka),因而美军士兵把这种新型武器谑称为“巴祖卡”。直至今天,在美国和西欧,仍把反坦克火箭筒称为“巴祖卡”。
70年代以后,尽管反坦克导弹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使用,但火箭仍是近距离主要反坦克武器之一。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火箭筒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相配合,曾给以色列的装甲部队以沉重打击,取得颇为可观的战果。
⑻ 谁发明了火箭筒
火箭筒 是一种发射火箭弹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打击坦克、装甲车辆和摧毁工事等目标。 早在1598年,中国明朝人赵士桢就曾发明过一种叫“火箭溜”的火箭发射装置,它可赋予火箭一定的射向和射角,堪称是现代军用火箭发射装置的原始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大量使用坦克。给 美、英、苏 等反法西斯盟国的军队以巨大威胁,各国都大力研制便携式的步兵反坦克武器。 1942年春天,在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上,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即将开始,这时,两个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悄悄来到试验场的一侧。当一辆配合枪榴弹试验的坦克靶车返回时,这两个青年军官瞄准靶车射击,随着“咝……轰”的声响,第一发击中目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在场观看榴弹试验的将校们大为愕然,一齐把视线转向这两个年轻人。其中,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接过青年人手中的武器打了一发,命中目标。参谋人员也接踵而上,直到把所有的火箭弹打光为止。这种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为发展坦克武器而焦虑的巴巴斯将军喜出望外,当场其立即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而那两位青年军官则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没料到,在经历了长期冷遇后,他们的梦想竟会如此奇迹般地得以实现。 这种新型武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两个青年军官就是它的发明人,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
⑼ 火箭筒是哪一年发明的
1940年美国军官斯克纳上校和厄尔中尉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种独具一格的肩射式火箭。这种火箭的发射器是一个圆筒,火箭装有折叠式尾翼。作为一种反坦克武器来说,它的缺点是战斗部威力太小,难以摧毁敌方坦克的装甲。
1942年春,斯克纳参考M—10型枪榴弹的设计,从而解决了火箭弹的威力问题。斯克纳义把M—10枪榴弹的结构用在火箭弹的战斗部上,并把火箭筒的直径扩大到60毫米。随后又制作了整体式的发射筒,安装了肩托、手柄和一个采用手电筒电池的电击发机构。这就是MI型反坦克火箭筒。
火箭筒。
⑽ 火箭筒这种武器最早是几几年发明的
二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