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大发明的人物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 2火药:孙思邈博涉经史百家学术,通达道经佛典,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攻理论,收集方药、针炙等内容,编著为《千金要方》等书,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被后世尊为"药王"。他不仅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而且是著名的炼丹家,自号"孙真人"。他是总结以前炼丹家经验基础上收集河洛地区和关中地区炼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这种较为管用的配方。 3造纸术: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其人 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4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②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啥人物是谁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
楼主,这些都是许许多多劳动人民发明的,不能说是谁发明的。
指南针
相传是在黄帝大战蚩尤时,用来辨认行军方向的工具。指南车事实上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指南车在行进时,仙人的手都指着同一方向。指南车的制作原理和指南针利用磁力指示方向不同。在战国的时候,才出现真正利用磁铁的磁力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宋代的时候制造指南针的技术大有进步,间接的也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兴盛,与中国往来的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因此学会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到欧洲。
火药
火药是方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面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唐代的时候,火药已经被用于战争,宋朝的时候,已经有铁罐型的杀伤性武器。中国的火药是经由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的。
印刷术
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一本一本的抄写出来的,后来出现了拓印、雕版等印刷的方法,但还是很耗时费力,直到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才使印刷技术大大的改进。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一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就可以印出文字了。
造纸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殷商的甲骨文中,然后有铸在钟鼎上的钟鼎文(又称金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木简上,用绳索贯穿成册。秦汉时代,文字是用笔书写在丝布上,直到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③ 关于四大发明的时间、人物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科技的进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的国家。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一种称为“司南”的磁铁指南仪器。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板印刷术先行出现,活字印刷术是在探求改进雕板印刷术的过程中发明的。 北宋庆历年间(104l-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 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往往认为造纸术是蔡伦于105年稍前时所发明的。但近几十年来多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汉时的麻纸,最早的是西汉初年,表明了在蔡伦之前100多年时,中国即已制造了以麻为原料的纸张,这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大大推前。尽管蔡伦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开拓了造纸新原料,用树皮和废弃的麻布、鱼网造纸,并改进了造纸工艺,造出优质的适于书写的纸张(时称“蔡侯纸”),使纸张得以迅速推广,其伟大的功绩仍是值得赞颂的。 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它的问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孕育过程。在古代炼丹家的炼丹活动中,硫磺和硝是常用的药品。硫磺被视为“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硝石被认为可“久服轻身”,它们的易燃性亦在炼制活动中被炼丹家所认识。到了9世纪的唐代中叶时,炼丹家更发现了把硫磺、硝和炭混合在一起加热,会发生爆燃,引起火灾,烧伤人的手面,烧毁房屋。由此.人们便把以硫磺、硝和炭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药物称为火药。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药开始被实际应用。
④ 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时间人物。
造纸术来
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自相传是由东汉时代的宦官蔡伦所发明,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在更早时期就存在,而蔡伦只是一位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造纸术对知识的保存及资讯的流通有不少影响。
指南针
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前身为中国古代的司南。具体时间没有没有明确记载。是一种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航海、野外探险等领域。早在古代已对贸易、战争和文化交流造成深远影响。
火药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除了可制作烟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种炸药,被运用到战争上成为军事用途。据载起源于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时期,约12世纪中期已经发展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单兵火器(火铳)以及连发式火器(连铳)用于弥补当时宋人战斗力不及金人的劣势。中国在实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于欧洲五个世纪左右。
活字印刷术
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是现代印刷术的前身,与造纸术一样对知识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响。据载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⑤ 列举我国四大发明的相关人物
1、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的国家。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一种称为“司南”的磁铁指南仪器。
2、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板印刷术先行出现,活字印刷术是在探求改进雕板印刷术的过程中发明的。 北宋庆历年间(104l-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
3、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往往认为造纸术是蔡伦于105年稍前时所发明的。但近几十年来多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汉时的麻纸,最早的是西汉初年,表明了在蔡伦之前100多年时,中国即已制造了以麻为原料的纸张,这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大大推前。尽管蔡伦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开拓了造纸新原料,用树皮和废弃的麻布、鱼网造纸,并改进了造纸工艺,造出优质的适于书写的纸张(时称“蔡侯纸”),使纸张得以迅速推广,其伟大的功绩仍是值得赞颂的。
4、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它的问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孕育过程。在古代炼丹家的炼丹活动中,硫磺和硝是常用的药品。硫磺被视为“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硝石被认为可“久服轻身”,它们的易燃性亦在炼制活动中被炼丹家所认识。到了9世纪的唐代中叶时,炼丹家更发现了把硫磺、硝和炭混合在一起加热,会发生爆燃,引起火灾,烧伤人的手面,烧毁房屋。由此.人们便把以硫磺、硝和炭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药物称为火药。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药开始被实际应用。
⑥ 四大发明的朝代及人物
1、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早在宋代毕升时期,已有人试验以木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胀,效果不佳,而未成功,毕升才改木为泥发明用泥制作活字。然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发展和推广,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木活字本和维吾尔文木活字的出土为此提供了实物证据。
3、指南针的发明并无确切的时间及发明者出现,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中曾提及在行军时用「指南鱼」来帮助辨别方向,至於「指南鱼」则是一片薄如鱼状的钢片,五分宽,两寸长,肚皮处有下凹,形状有如小船般,在经过磁化的步骤后,浮于水面!
4、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史料并没有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的记载。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 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中国学术界由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公元808年。但作为火药最主要的原料——硝的熬制地点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从事此项研究的专家。
⑦ 中国四大发明人是谁
中国四大发明人;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无记载;火药唐朝孙思邈;造纸术东汉蔡伦。
1,毕升(约-1051),出生于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雕版印刷术”。
毕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
2,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3,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年高有病,恳请返回故里。永淳元年(682年),与世长辞。
(7)四大发明人像扩展阅读
一、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二、指南针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三、火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造纸术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大发明
⑧ 中国四大发明.人物.成就。
指南针
目前传统的观点认为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指南针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
火药
火药是方士在炼丹的过程中所发明的。
火龙炮好象一个火箭筒,在火龙炮的头尾各有两只小火箭,小火箭被点燃后会使火箭筒上升,然后点燃火箭筒里面的其他火箭,射向敌军,通常用与水战。
印刷术
宋代的时候,毕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
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方块,一端刻上文字,称为活字印台。印刷时,将活字印台依照文章内容排列,固定在涂有粘剂的底盘上成为活字版,然后在版上涂墨,再用纸覆压印出文字。
造纸
东汉时代,宦官蔡伦将制纸的方法加以改良后,人们才开始大量的使用纸作为书写工具。造纸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这种先进的技术经过一千多年后才传到欧洲。
⑨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哪些人物和朝代
造纸术是汉代蔡伦发明的。
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
指南针(司南)相传是上古的黄帝所发明的。
火药是唐朝年间由炼丹的道士发明的
⑩ 四大发明发明的时间、人物以及具体的发展历程。具体些!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科技的进步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的国家。早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发明了一种称为“司南”的磁铁指南仪器。
至迟在11世纪中叶以前,指南针已经出现。1041年成书的看风水书籍《茔原总录》中,有一段关于测定方位的文字,经分析已是使用指南针,并已发现了地球的磁角。最早明确记述指南针的文献,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成书于1090年前后)。该书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明确指出指南针是方家(风水先生)所发明的,用的是磁石磨针锋的人工磁化方法制成指南针,常微偏东则是由于地球磁偏角的作用。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板印刷术先行出现,活字印刷术是在探求改进雕板印刷术的过程中发明的。
雕板印刷术大约在7世纪上半叶的唐代初期问世。直至本世纪初期
,雕板印刷一直是中国文献和图籍的主要印刷方式。在这1000多
年的历程中,雕板印刷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雕板的材料除了
木板外,又有石板、铜板;印刷除单色外,又有彩色套印;印刷
品则从初期的单页图文、小型书籍,进而发展到大型类书的印制。
北宋庆历年间(104l-1048年),民间发明家毕升终于首创泥活字,成功地进行了活字印刷。元初,科学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并改进行了活字印刷术。把每行字夹住,排满后再用木屑塞紧,省去了毕升固定和取下字印之不便 。
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往往认为造纸术是蔡伦于105年稍前时所发明的。但近几十年来多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汉时的麻纸,最早的是西汉初年,表明了在蔡伦之前100多年时,中国即已制造了以麻为原料的纸张,这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大大推前。尽管蔡伦不是造纸术的最初发明者,但他开拓了造纸新原料,用树皮和废弃的麻布、鱼网造纸,并改进了造纸工艺,造出优质的适于书写的纸张(时称“蔡侯纸”),使纸张得以迅速推广,其伟大的功绩仍是值得赞颂的。
火药的发明应归功于炼丹家,它的问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孕育过程。在古
代炼丹家的炼丹活动中,硫磺和硝是常用的药品。硫磺被视为“能化金银铜铁
奇物”,硝石被认为可“久服轻身”,它们的易燃性亦在炼制活动中被炼丹家
所认识。到了9世纪的唐代中叶时,炼丹家更发现了把硫磺、硝和炭混合在一
起加热,会发生爆燃,引起火灾,烧伤人的手面,烧毁房屋。由此.人们便把
以硫磺、硝和炭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药物称为火药。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
药开始被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