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他发明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性的说明文。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定制4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下,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校电教设备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电脑等。班里所有学生的家中都有微机,90%的学生在家都能上网。学生已初步具备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提问题、探究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学生已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本课的内容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合适。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提升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一些重大的发明人和相关的发明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从发明家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都发明了哪些事物?(学生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发明家的各项发明。)
2.过渡:有一个人发明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己知道的发明家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对比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东西呢?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读文后质疑。(预计出现的问题: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制作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
3.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机械 捍卫 缝纫等词。
三、细读解疑,理解品悟
带着学生提出的以上问题理解课文。
18世纪以前,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家彼得保尔?毛瑟发明了一种枪,人们称之为毛瑟枪,它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枪械,惠特尼的发明就和它有关。可是“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他究竟发明了什么呢?
重点突破:从文章的重点句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你知道惠特尼发明了什么吗?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也没发明。惠特尼发明的是一种“方法”——“标准化”:成批生产同一种零件,然后统一组装成成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有什么特点?
1.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2.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内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交流这两种做法的不同之处。
(1)画句子,读句子,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区别。
(3)指名读句子,体会分号的用法、作用和好处。(学生自己总结)谁能运用分号说一句话?(学生练习运用分号)
(4)经过刚才的比较,你们知道“标准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做法吗?(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也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回答。)
3.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请联系生活谈谈。
4.教师小结“标准化”的意义: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能快速大量生产,广泛使用。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会怎样对总统和参观的人进行解说,介绍自己的做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假设自己是总统和参观的人又会问些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复述课文的兴致,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6.惠特尼的发明和其他发明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导致他与众不同的成功发明是哪些因素?(学生自己总结:认真观察、钻研、不怕挫折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总结全文
惠特尼的发明多奇妙呀!它启发我们,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五、作业
拓展阅读:自由朗读《“看”的学问》。
『贰』 《他发明了什么
谁啊啊》》
『叁』 他发明了什么读后感的读后感范文
他发明了什么读后感(一)
十八世纪以前,步枪的装置十分复杂,在1797年美国独立不久后,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政府要定做4万支步枪,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要主动承担这项任务,并承诺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家都说他骗人,最后,大家通过他的介绍都相信了他,而且总统杰克逊与它签了合同。 其实,惠特尼只不过在原本的步枪装置上做了一些略微的改造-----他把原本大小不一的零件变成了大小一致的,他不再是一个一个的打磨零件,而是成批生产统一标准的零件,制造出的枪也不是单个单个的,而是成批成批的。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一,零件制造起来简单,可以批量生产;
二,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另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
三,修理简便,某个零件损坏了,从那推零件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
这不是又省事,又省力吗? 惠特尼的发明就是使生活中麻烦的事变简便,一些发明,往往是不满足,但不要只停留在不满足,要用脑子去改变,比如,人们从用手洗衣----冷、累,到普通洗衣机洗衣----费水,再到现在发明出的节水洗衣机,都是一路从“不满足”走来的,我想,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不满足”时,为何不尝试着去更新、改变呢? 其实,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他发明了什么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他发明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797年时,美国要与外国作战需定制4万支枪,这让许多人都无从下手。可是,这时有一个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他让大家每人都组装一支枪,不一会儿大家都组装了一支枪,这个办法就是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
通过这篇课文我有两点收获:
1.我们遇到解决起来很麻烦的事,一定要想好办法来解决它,不要以为只能用老办法来做,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2.不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算是发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发明。
他发明了什么读后感(三)
十八世纪以前,步-枪的装置十分复杂,在1797年美国独立不久后,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政府要定做4万支步-枪,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要主动承担这项任务,并承诺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家都说他骗人,最后,大家通过他的介绍都相信了他,而且总统杰克逊与它签了合同。
其实,惠特尼只不过在原本的步-枪装置上做了一些略微的改造-----他把原本大小不一的零件变成了大小一致的,他不再是一个一个的打磨零件,而是成批生产统一标准的零件,制造出的枪也不是单个单个的,而是成批成批的。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零件制造起来简单,可以批量生产;二,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另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三,修理简便,某个零件损坏了,从那推零件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这不是又省事,又省力吗?
惠特尼的发明就是使生活中麻烦的事变简便,一些发明,往往是不满足,但不要只停留在不满足,要用脑子去改变,比如,人们从用手洗衣----冷、累,到普通洗衣机洗衣----费水,再到现在发明出的节水洗衣机,都是一路从“不满足”走来的,我想,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不满足”时,为何不尝试着去更新、改变呢?
其实,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他发明了什么读后感(四) 爱迪生是人人皆知的发明家,他给予了人类很多发明创造,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一生中有很多发明,比如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投票计数器、蓄电池等两千来个发明,无不让人钦佩。
列文虎克是显微镜之父。当他把他的显微镜对准一滴雨水时,他发现了其中的小小世界,无数微生物游曳与其中。他把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引起了轰动。
提到达·芬奇和他的发明时,你最好问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不是他发明的?”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试想如果缺少简单的复杂的数学运算,那科学将会是什么样子。
达·芬奇堪称文艺复兴开山鼻祖,他能画(比如杰作《蒙娜丽莎》),能雕塑,也能发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着迷的日记,描绘勾勒了从人体到直升机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达·芬奇日记长达13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2005年,一名英国外科医生还利用达·芬奇设计的方法做心脏修复手术,这件事情本身就让人吃惊,你若知道达·芬奇当时连人体循环系统工作机理的一点概念都没有时,那简直就是惊诧了。
如果你费好大劲总算上完了高等数学课程,那你或许就不会是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热心崇拜者,因为你遇到的难题基本上就是他的错——是他发明了微积分。
如果你现在学习物理,无论是谈到重力问题(一个苹果从树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确是一个有力的例证),还是光线和光学原理,你还得从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研究成果开始。牛顿第一个提出“光是由粒子构成的”,这原理让他研制出了反射望远镜(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顿还在声、热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要是我也有一些发现和发明,我也会把它奉献给人类,为人类造福。
我爱科学。
『肆』 《他发明了什么》教案设计,反思
教材分析:
《他发明了什么》是北师大版第九册教材第七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文章写的是二百年前美国独立不久,政府为了捍卫主权,急需制定四万多支毛瑟枪,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发明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当时有限的制造工艺上,与总统签定了生产合同,从而显示出“标准化”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意义,揭示了“发明创造不只是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的道理。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一般。这帮孩子经过四年与新教材的直接接触,,大部分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都乐于接受更多更好的学习方式,根据班上学生爱动、爱说、善探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条件.让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感悟、理解,自主探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篇文章《他发明了什么》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及引导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通过学文,真正理解发明创造不只是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惠特尼发明的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2、认识分号对掌握要点的作用,初步掌握分号的用法。
3、通过对主体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不断提升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将惠特尼做法的三种好处,选择重点词语填写下来。
教学难点:
体会惠特尼发明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标准化对于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发明家的信息资料。
教师:词条、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谈话导入。
1、交流信息:
师:昨天同学们搜集有关发明家的信息资料,你们都有什么收获?请在小组内先交流,然后指名交流。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些发明家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名垂青史,令人敬仰。有一个人,他发明的东西,却看不见,摸不着,你们知道他是谁?他到底发明了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信息,在交流时,学生不仅互相传递信息,而且了解更多的知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并自学生字词。(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其他同学拿出笔,在读得精彩的句段或者有失误的地方作简单批注。)
3、指导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4、用词条检查生字新词。
捍卫 机械 装置 损失 缝纫机
挺身而出 情急之下 标准化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6、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分成四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扎实地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自主阅读、感悟理解。
1、快速扫读课文,想一想惠特尼到底发明了什么?(方法—标准化)
师: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课文哪一部分说明了这些内容?
(借机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2、自主学习第二部分。
①、讨论自学内容及重点:标准化的想法和做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
②、讨论确定学习方法。
教师建议解决第一个问题采用熟读精悟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采用列表格进行对比的方法解决。
③、学生按照确定好的学习方法自由学习。
④、学生合作交流,汇报读书所得。
⑤、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汇报读书所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点交流:
原来制作毛瑟枪的方法和标准化做法有什么不同?
①、画出重点的语句,读一读,议一议。
②、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制造、生产、修理等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
③、指导学生设计表格。
比较内容 制 造 生 产 修 理
原来制作方法 自打自装 单 件 符合原件
标准化做法 组装简便 大批量 随意调换
④、指名读句子,了解分号的用法。结合课后金钥匙,体会运用分号的好处。
⑤、经过对比,你们说一说“标准化”的具体做法?
⑥、了解了“标准化”,你还想知道什么?
问题预设:
“标准化”这种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标准化” 能称得上一项发明吗?
“标准化”的方法在什么范围应用?
(借机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3、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①、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解决疑难。
②、同桌两人交流自己的收获。
③、指导学生找出“你知道……吗?不是……,不是……甚至连……,是……。”这种句式的句子,读一读,然后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合作探究,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复述课文、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200年前的惠特尼,你怎样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做法?在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指名交流。
2、说一说惠特尼的成功发明与众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
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教师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伍』 五年级 他发明了什么 读后感
十八世纪以前,步枪的装置十分复杂,在1797年美国独立不久后,为了捍卫主权,与外国作战,政府要定做4万支步枪,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时,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要主动承担这项任务,并承诺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家都说他骗人,最后,大家通过他的介绍都相信了他,而且总统杰克逊与它签了合同。
其实,惠特尼只不过在原本的步枪装置上做了一些略微的改造-----他把原本大小不一的零件变成了大小一致的,他不再是一个一个的打磨零件,而是成批生产统一标准的零件,制造出的枪也不是单个单个的,而是成批成批的。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零件制造起来简单,可以批量生产;二,组装简便,可以从各种零件中随便抽取,不存在另种零件不能配合的情况;三,修理简便,某个零件损坏了,从那推零件中随便拿一个换上就行了,不用另外打制。这不是又省事,又省力吗?
惠特尼的发明就是使生活中麻烦的事变简便,一些发明,往往是不满足,但不要只停留在不满足,要用脑子去改变,比如,人们从用手洗衣----冷、累,到普通洗衣机洗衣----费水,再到现在发明出的节水洗衣机,都是一路从“不满足”走来的,我想,生活中,学习上,遇到“不满足”时,为何不尝试着去更新、改变呢?
其实,发明创造不只表现在有形的物品上,还表现在科学的“方法”上。
『陆』 请帮我写一篇《他发明了什么》的读后感
这是本书的名字吗 去网络查一下 摘取一下简介 加点体会新的什么
『柒』 他发明了什么
1、伽利略观察了钟摆,发现了钟摆的等时性定理
2、爱迪生观察电流通过某些物体会发光,发明了电灯
3、莱特兄弟观察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明了飞机
4、贝尔观察了声音能产生电流的原理发明了电话
5、张衡观察月食发明地动仪
6、仓颉观察万物,依据物体的形状发明了字
7、司南通过观察磁铁或是吸铁石发明了指南针
8、XX看到了OO,发明了XXOO。此类问题太多了,有待你自己的发现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