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D眼镜的原理
3D眼镜的种类和制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的3D眼镜主要有色差式、偏光式、时分式三种:
色差式
又称互补色,大家常见红蓝,红绿等有色镜片类的都是色差式的3D眼镜。
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形成视差,此时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就会呈现出3D立体效果。
原理: 左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当它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反之亦然,右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昏暗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偏光式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也是该类技术,不过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
偏光式3D眼镜可以分为圆偏振式3D眼镜和线偏式3D眼镜两种,圆偏振式的效果比线偏振式的更好,更真实.
立体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
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
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乎就立体了 。
时分式
又称主动快门式3D眼镜,是一种新式的视频眼镜,属于头戴虚拟显示器的一种。快门式3D眼镜又称为眼镜式显示器、随身影院。
快门式3D技术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付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❷ 3D眼镜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你好;
先说一下3D的原理:人的眼睛为左右两个,平时看某样东西时,两个眼睛有一个角度差,正是由于这个角度差才能形成的3D,而电视是在一个平面上,所以看任何的画面,除了假想的3D外,感受不到任何的3D效果,而如果拍出来的画面是双画面,这两个画面完全模拟人的眼睛,看的时候再让每只眼睛只看到那一个画面,那么画面就会骗过大脑,以为看到的就是立体的画面,这是任何一种立体方式的原理.
拓展资料;
立体眼镜,红/红眼镜;解码器眼镜;
红/青:红/蓝:眼镜:用于立体电影,3D电视,3D游戏,立体图片,火星立体图片
红/绿:眼镜:(烟花眼镜)用于观看焰火
日、月蚀眼镜:灰色可完全吸收红外线,以及绝大部分的紫外线,并且不会改变景物原来的颜色。
偏光眼镜:采用偏光片制作,用于野外活动,钓鱼,登山,滑雪,IMAX影院
❸ 3D眼镜的原理是什么
3d眼镜即可立体眼镜,它是使用光的偏振来造成立体视觉,戴上3d眼镜,你将看到立体的电影,立体的世界。
❹ 3D眼镜的来源
3D Vision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时分法”技术,通过3D眼镜与显示器同步的信号来实现。当显示器输出左眼图像时,左眼镜片为透光状态,而右眼为不透光状态,而在显示器输出右眼图像时,右眼镜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这样两只眼镜就看到了不同的游戏画面,达到欺骗眼睛的目的。以这样地频繁切换来使双眼分别获得有细微差别的图像,经过大脑计算从而生成一幅3D立体图像。
3D Vision眼镜在设计上采用了精良的光学部件,与被动式眼镜相比,可实现每只眼睛双倍分辨率以及超宽的视角。眼镜为现代太阳镜款式,佩戴舒适,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除传统3D眼镜以外的时尚、轻型3D眼镜的选择。该款解决方案完全没有线缆的限制,为用户提供了移动的自由以及最长20英尺的无线3D观赏距离。
❺ 神奇的3D眼镜
爸爸给了我一副特别的眼镜,它的框架是黑色的,和普通眼镜不同的是,它的镜片有两种颜色,一种红色,一种蓝色。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来设计。爸爸说:这是3D眼镜,我给你放一部电影你看看就知道了。我很好奇,创造出3D眼镜干什么用呢?我问了爸爸。爸爸说:顾名思义,看3D电影用的。我并没有着急戴上3D眼镜,电影开始放映了,电脑屏幕上的画面模模糊糊的。我带上了3D眼镜,顿时,一切都立起来了,像真的一样浮现在我眼前。我不明白这为什么,爸爸也不能回答,我问了电脑博士。
原来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光原理。我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我的好奇心又来了,3D电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一次,爸爸告诉我:拍3D电影的时候,需要3部摄像机,这3部摄像机要放在人物的前方、左方、右方,等到全部拍完的时候,再把这3部影片融合成一部胶片,这样一来,3D电影就制作好了。忽然一来,我好佩服各位制作3D电影的导演,他们简直就成了我的偶像,忽然一下,我好想当一名导演,制作出一部又一部的3D电影,让各位观众大饱眼福!
咦,这不是我的试卷吗?红色的叉、分数也都不见了?我以为我眼花了,摘掉3D眼镜,揉了揉眼睛,哦,95分,第一名依然在。我松了一口气,以为大白天见鬼了呢!咦,刚才怎么回事,红色的字怎么会消失呢?看来还得再咨询一下电脑博士。查了电脑,我才知道,当白光照射在白纸上时,由于红字只反射红光而吸收了其他波长的光线,再透过红色的眼镜时,仍显示红色,但由于纸张反射的白光透过红色的玻璃时,因它只让红色光透过,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线,所以也呈现红色,综上所述,看到的结果是一张红色的纸而不能分辨出红色的字。因此,用3D眼镜的红面看白纸上的红字时,红字会消失。
看着3D眼镜,有些入迷了,3D眼镜一定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继续努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吧!
❻ 3D眼镜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立体眼镜起源于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为了把观众从电视夺回来,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❼ 3D眼镜有多少种类型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一、互补色3D眼镜
又称色差式,既然大家常见红蓝,红绿等有色镜片类的3D眼镜。色差式可以称为分色立体成像技术,是用两台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用肉眼观看的话会呈现模糊的重影图像,只有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才可以看到立体效果,就是对色彩进行红色和蓝色的过滤,红色的影像通过红色镜片蓝色通过蓝色镜片,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二、偏振光3D眼镜
偏光式3D技术目前普遍用于商业影院和其它高端应用。在技术方式上和快门式是一样的,其不同的是被动接收所以也被称为属于被动式3D技术,辅助设备方面的成本较低,但对输出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商业影院等需要众多观众的场所使用。
三、时分式3D眼镜
又称主动快门式3D眼镜,快门式3D技术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付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这三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红蓝"分左红右蓝和左蓝右红。"红绿"分左红右绿和左绿右红。"偏光"则更更复杂,因左右镜片颜色是一样的灰色,肉眼是不能分别左右有什么不同,其实还是有分直向滤光和横向滤光,同样又是要分左右的。
(7)发明3d眼镜扩展阅读
一、互补色原理:
左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当它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反之亦然,右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昏暗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二、偏振光原理:
立体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左右眼看到的画面不同,左右眼位置不同所以画面会有一些差异。拍摄立体图像时就是用2个镜头一左一右。然后左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横偏振片过滤,得到横偏振光,右边镜头的影像经过一个纵偏振片过滤,得到纵偏振光。
立体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横偏振片和纵偏振片,横偏振光只能通过横偏振片,纵偏振光只能通过纵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左边相机拍摄的东西只能进入左眼,右边相机拍摄到的东西只能进入右眼,于是就更立体了。
三、时分式原理:
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会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
❽ 3d眼镜有什么用
用处
1、立体眼镜,红/红眼镜;解码器眼镜。
2、红/青:红/蓝:眼镜:用于立体电影,3D电视,3D游戏,立体图片,火星立体图片。
3、红/绿:眼镜:(烟花眼镜)用于观看焰火。
4、日、月蚀眼镜:灰色:可完全吸收红外线,以及绝大部分的紫外线,并且不会改变景物原来的颜色。
5、偏光眼镜:采用偏光片制作,用于野外活动,钓鱼,登山,滑雪,IMAX影院。
(8)发明3d眼镜扩展阅读:
中国的姑苏(苏州)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苏州生产眼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原籍吴江。
他从小勤奋好学,当时他看到视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单照”镜之类又使用不方便。于是他就精心研制一种可常架在眼镜上的镜片。他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利用机械原理发明创造了镜片研磨机器——牵陀车。
❾ 3d眼镜有什么用
不同颜色的3d眼镜用途也不同,具体用处如下:
1、红/绿或红/蓝眼镜:用于立体电影、3D电视、3D游戏、立体图片和火星立体图片。
2、红/绿眼镜:(烟火眼镜)用来看烟火。
3、日、月蚀眼镜:灰色:它能充分吸收红外线和大部分紫外线,不会改变景物的原色。
4、偏光眼镜:由偏光膜制成,用于野外活动、钓鱼、登山、滑雪、IMAX影院。
任天堂在1987年10月21日推出了3D眼镜,名称为「Famicom 3D System」(ファミコン3Dシステム)。这款「Famicom 3D System」,制造3D效果的原理也是透过左右眼的画面高速切换,然后经由Adapter的转换,将影像投射到3D眼镜上,让它看起来有立体效果。
(9)发明3d眼镜扩展阅读:
选购3d眼镜的注意事项:
1、看品种款式。
戴上3D眼镜后,应该真正观察图像质量是否清晰、闪烁。如果不合格,说明质量合格。它也可以反映在镜片的透明度和眼镜的宁静感上。
2、买前先试戴。
一些劣质的3D眼镜戴着看电影时会引起头晕或呕吐。主要原因是由于镜头的闪烁和3D信号差造成的3D画面不平滑,镜头的透明度不好,光线低。因此,在采购时需要认真考虑上述因素。
3、按重量自行选择。
因为在观看3D电影时增加了戴眼镜的“环节”,这会让观众或多或少感到不习惯。因此,眼镜是否轻是一个重要因素。
❿ 3d眼镜原理是什么
这要从人眼看物体说起.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当然,实际放映立体电影是用一个镜头,两套图象交替地印在同一电影胶片上,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装置.这里就不涉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