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枪最先是谁发明的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
2. 世界上早的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17世纪70年代,荷兰德尔夫市有位看门人叫列文虎克。他透过两块镜片,偶然发现镜片后面的小铁钉一下子变大了好多倍。列文虎克又动手做了一个金属支架和一个小圆筒,把两块镜片分别装在圆筒两头,还安上旋钮,来调节两块镜片间的距离。这样,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就诞生了。
3. 早在几世纪谁就发明了算盘
关于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串成一组,一组组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他的老师刘洪访问隐士天目先生时,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采用的计算工具很接近现代的算盘。这种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算盘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
4. 是谁最先发明甲骨文的
发明还是发现啊?要是发明的话是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如果是发现的话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即甲骨文),意识到这是很珍贵的文物,于是开始重金收购.1900年,王懿荣的甲骨转归了刘鹗所有,他的亲家罗振玉得知这些甲骨来自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于是多次派人去那里收购甲骨,并对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释,认为小屯就是文献上所说的殷墟.其后,王国维对这些甲骨文上的资料进行了考据,进一步证实这里就是盘庚迁都的都城.
5. 历史上最早的一年是哪一年是谁发明了年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公历来自于基督教历法,而基督教历法又来自于最早的古埃及制定的太阳历。
6. 世界上最的早的元素周期表是谁发明的
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是俄罗斯的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门捷列夫。非常有名的化学家。
7. 中国汉字是谁最先发明出来的
仓颉最先发明的。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7)早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
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玛窦方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是以“官话读书音”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音。但是,在两三百年间,利玛窦和金尼阁的方案只是在外国传教士中使用,没有在中国人当中广为传播。
8. 智能手机谁先发明的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IBM Simon(西蒙 个人通讯设备)诞生于1993年,它由IBM与BellSouth合作制造。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CDMACDMA2000正迅速风靡全球并已占据20%的无线市场。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用户已超过2.56亿,遍布70个国家的156家运营商已经商用3G CDMA业务。包含高通授权LICENSE的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内全球有数十家OEM厂商推出EVDO移动智能终端。
2002年,高通公司芯片销售创历史佳绩;1994年至今,高通公司已向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制造商提供了累计超过75亿多枚芯片。智能手机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
人体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拇指打字发微信,食指和中指在屏幕上滑来扫去,可能是很多人每天最频繁的“活动”。瑞士一项最新研究称,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会在大脑处理触觉的部分留下强烈“印记”。
研究人员对26名触屏手机用户和11名传统手机用户的拇指、食指和中指进行1250次刺激,并记录他们的脑电图,随后将测试结果与近10天内的手机使用记录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显示,与没有使用触屏技术的用户相比,智能手机用户与体感相关的脑皮质活动增强,即处理手指触摸动作大脑区域的活动增强。
研究负责人阿尔克·高希表示,智能手机使用越频繁,大脑体感皮层的活动越强烈,而这种频繁触摸的动作最终可能会重塑大脑指挥手指工作的方式。这种改变对人类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高希说,可能不全是好消息,如有证据表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与运动功能障碍及慢性疼痛有关。也有研究人员认为,频繁使用智能手机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