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纱是谁发明的大神们帮帮忙
1499年法國路易十二與布列塔尼的安妮的婚禮上新娘的結婚禮服, 是第一次有文獻記載的婚紗。傳統婚紗一般為白色,採用白色的傳統可追溯至184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婚禮。當時女皇穿著白色婚紗,拖尾長達18呎,官方照片被廣泛刊登,不少新娘希望穿著類似的婚紗,這傳統一直流傳至今,而拖尾的長度也有新人富有的象徵,1980年代英國戴安娜王妃結婚時的禮服約有480呎。 在维多利亚时代以前,婚紗可以是各種除黑色(表示哀悼)或紅色(與娼妓有關連)以外的顏色,白色婚紗代表內心的純潔及像孩童的天真無邪,後期則演變為童貞的象徵。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也使婚紗的風格大異從前,而有短裙設計的婚紗出現。1940年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婚紗的製作取得不易,因此新娘的結婚禮服轉為簡單樸素,或是向親友借現成的婚紗,許多母親也會將自己的婚紗當作傳家寶,讓自己的女兒在結婚時穿上自己結婚當時的婚紗。 東西方新人對婚紗的避諱不同,在美國,結婚典禮之前新郎是不能看見女方的婚紗款式,所以挑選婚紗時,女方多會和姊妹或女性朋友前往挑選,也因此美國新人的結婚照,多是婚禮現場所拍攝。 在東方社會中,較無此項避諱,臺灣及香港的婚紗公司除了提供禮服租賃之外,還延伸出婚紗攝影行業,提供專屬的攝影棚、攝影師與婚禮相關服務,幫新人拍攝婚紗照,並設計成冊和謝卡,放在婚禮現場供來賓翻、取閱。 在傳統的婚禮上,戴在新娘頭上的頭紗,通常在雙方交換戒指,牧师或證婚人宣佈兩人成為合法夫妻後,由新郎揭開。過去只有第一次結婚的新娘才可以披頭紗,改嫁的不可以,但現時不少人已不清楚過去有這一種習慣。
2. 婚纱的由来
十六世纪的欧洲爱尔兰皇室酷爱打猎,在一个盛夏午后,皇室贵族们带着猎枪,骑着马和成群的猎兔犬在爱尔兰北部的小镇打猎。
巧遇在河边洗衣的萝丝小姐,当时的理查伯爵顿时一见钟情,被萝丝小姐的纯情和优雅气质深深吸引,同时萝丝小姐也对英俊挺拔的理查伯爵留下深刻的爱慕之意。
由于伯爵的坚持,为了让伯爵死心,皇室提出了一个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希望萝丝小姐能在一夜之间缝制一件白色圣袍(当时没有穿白纱嫁娶的习惯),而要求是长度符合,从爱尔兰皇室专署教堂的证婚台前至教堂大门的白色长袍。
要求提出,理查伯爵心想心仪的婚事几乎已成幻灭.....但当时的萝丝小姐却不以为然,居然和整个小镇的居民们彻夜未眠,共同合作。
在天亮前缝出了一件精致且设计线条极为简约又不失皇家华丽气息的16米白色圣袍,当这件白色圣袍于次日送至爱尔兰皇室时。
皇家成员无疑不深受其感动并被极高情感的设计理念所打动,在爱尔兰国王及皇后的允诺下并完成了童话般的神圣婚礼。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纱的由来。
发展趋势
20世纪初期,婚纱开始变短,同时还兼具舞裙的功能,能让新娘在婚礼的舞会上独具风采。走入30年代,流行婚纱趋向紧身,令新娘更显娇媚动人。
70年代的婚纱,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调,款式上又兴长下摆、多褶,花边层峦叠嶂,极富装饰性,以柔软的肉色布料为主。
90年代,婚纱设计打破传统的大转摆式裙设计,并吸取了流行时装的设计特色。上衣部分的裸露居多;裙子部分有旗袍式、超短裙式,还有一种实用的组合式婚纱,白天新娘到教堂或晚上宴请宾朋好友时能自行组合。
3. 婚纱的历史沿革
婚纱的由来一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时间。婚纱礼服的雏形应该上朔到公元前1700~公元前1550年古希腊米诺三代王朝贵族妇女所穿的前胸袒露,袖到肘部、胸、腰部位由线绳系在乳房以下,下身着钟形衣裙,整体紧身合体的服装。如今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如今,有的人不懂婚纱的来历,自己别出心裁,把新娘的婚纱做成粉红或浅蓝的颜色,以示艳丽。其实,按西方的风俗,只有再婚妇女,婚纱才可以用粉红或湖蓝等颜色,以示与初婚区别。
婚纱由来二
十六世纪的欧洲爱尔兰皇室酷爱打猎,在一个盛夏午后,皇室贵族们带着猎枪,骑着马和成群的猎兔犬在爱尔兰北部的小镇打猎,巧遇在河边洗衣的萝丝小姐(Rose.Miss),当时的理查伯爵顿时一见钟情,被萝丝小姐的纯情和优雅气质深深吸引,同时萝丝小姐也对英俊挺拔的理查伯爵留下深刻的爱慕之意.狩猎返回宫廷的伯爵彻夜难眠,并在当时封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情况下,鼓起勇气提出了“门不当,户不对”对出生于农村的萝丝提出求婚迎娶的念头!皇室一片哗然,并以坚决捍卫皇室血统而反对。
由于伯爵的坚持,为了让伯爵死心,皇室提出了一个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希望萝丝小姐能在一夜之间缝制一件白色圣袍(当时没有穿白纱嫁娶的习惯),而要求是长度符合,从爱尔兰皇室专署教堂的证婚台前至教堂大门的白色长袍。
要求提出,理查伯爵心想心仪的婚事几乎已成幻灭.....但当时的萝丝小姐却不以为然,居然和整个小镇的居民们彻夜未眠,共同合作,在天亮前缝出了一件精致且设计线条极为简约又不失皇家华丽气息的16米白色圣袍,当这件白色圣袍于次日送至爱尔兰皇室时,皇家成员无疑不深受其感动并被极高情感的设计理念所打动,在爱尔兰国王及皇后的允诺下并完成了童话般的神圣婚礼.....
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纱的由来。 婚纱款式的变化:最初的婚纱,设计不很复杂。垂直线条的高腰长裙,有褶的袖子和开得较低的领口,仿佛就是当时流行服装款式的翻版。丝和缎是婚纱的主要面料。后来的婚纱款式是长及足踝的,前幅裙用直线剪裁,后幅则缀上另一幅拖地的裙摆,当新娘走在教堂的红地毯上时,拖地的裙摆也在地毯上徐徐而过,令新娘有天仙般的风姿。以后的婚纱式样,上紧下宽,低领口被端庄的高领口所取代,质料多用华丽的锦缎,领口、袖口和裙摆还缀上了不少花饰。至19世纪末叶,婚纱的质地渐趋轻柔,双绉纱与塔夫绸最受新娘们的青睐。
20世纪初期,婚纱开始变短,同时还兼具舞裙的功能,能让新娘在婚礼的舞会上独具风采。走入30年代,流行婚纱趋向紧身,令新娘更显娇媚动人。40年代,婚纱简单的剪裁、心形领口和长袖手套成了一种时尚。至60年代,婚纱的长度短了许多,有的甚至跟“迷你裙”没有多大区别,原料以亚麻布和棉布最受欢迎。70年代的婚纱,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调,款式上又兴长下摆、多褶,花边层峦叠嶂,极富装饰性,以柔软的肉色布料为主。90年代,婚纱设计打破传统的大转摆式裙设计,并吸取了流行时装的设计特色。上衣部分的裸露居多;裙子部分有旗袍式、超短裙式,还有一种实用的组合式婚纱,白天新娘到教堂或晚上宴请宾朋好友时能自行组合。
简介
2011年婚纱流行元素趋势注重婚纱的每个细节。在不经意的地方给人以惊喜,整体造型趋于简洁,细节同样以简胜繁、量少而质精。2011年婚纱的四大流行元素分别是:羽毛、荷叶边、立体花和水晶贴钻。婚纱算是时尚界最传统的服装了,其流行周期虽然不像成衣一样明显,但每年也是有大体的趋势。2011年的婚纱时装总的趋势是优雅大方,但也包含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如今流行
装饰手法主要还是传统的刺绣、珍珠水晶亮片、蕾丝、缎带、蝴蝶结、褶皱、荷叶边、立体花和羽毛等,选用的比列也是按照这个顺序,与以往没有什么分别。
浪漫层次
层次重在表现变化和节奏,而非繁复的装饰,我们看到许多斜向甚至纵向的荷叶边,浪漫而优美。还有层次所表现出的蓬松,充满了空灵感,毫不沉重。
立体轮廓
婚纱选用的是最优质的面料,不论是垂感良好的绸缎、重磅的织锦缎、爽滑的乌干纱或塔夫绸,都能塑造出线条分明的立体造型,而且不限于是整体的轮廓还是局部的装饰。
优雅曲线
鱼尾裙最能展现女性的 S 形曲线,而最新的鱼尾裙款式臀部以下不会收得过紧,下摆从膝盖以上慢慢打开,总体呈现为更修长的 A 形,更修饰身材,行走也更方便
色彩更加多变
2011年春夏,国际标准色权威Pantone公司经过对纽约设计师的寻访,提取了10种色彩作为女装的流行色,其中包括紫罗兰、极光黄、松石绿、珊瑚粉、番茄色、鲜蓝色、香槟粉、托斯卡尼浅褐、橄榄绿、桉树灰。已经融入服装流行体系的婚纱礼服的设计也大致依照这个色彩体系选择本季主打色彩,其中番茄色和松石绿是本季婚纱礼服的关键色彩。
设计风格更加倾向于细节致胜
本季婚纱礼服更加注重对于细节的处理。设计师对于细节的处理延续整体造型的简单风尚,更加侧重肩部、领口及腰线的设计,镂空、刺绣、花朵等元素被广泛运用。诸如刺绣等的东方元素的运用使得西式的婚纱更加附合东方新娘的婉约气质。肩部及领口的透明设计也是本季婚纱的热点。
潮流设计
1.中式细节西式剪裁:小立领、盘扣、对襟,这些中国民族旗袍中的特色元素如今也出现在了西式剪裁的新娘礼服上。
2.白色婚纱精美小巧:设计师没有在布料上加任何的装饰物,只是简单地用花边将婚纱的轮廓勾勒出来,并为婚纱搭配同款的头纱,简单之中透露着清雅的韵味。这类简洁却略见心思的婚纱最适合拥有娇小身材的中国新娘,穿在身上温婉可人,令人怦然心动。
3.奢华重新占据潮流尖端:如今婚纱礼服普遍流行简洁风格,而走奢华路线的婚纱却重新占据了潮流尖端,越奢华的婚纱越显珍贵。具体来说,春夏的婚纱款式重新塑造了细腰高挑的复古形象,如仿巴洛克的提胸和束腰打造美丽曲线。类似宫廷礼服的泡泡袖出现率极高,露肩的婚纱款式也相当受设计师推崇。有透明感的薄纱和雪纺纱上点缀以漂亮的烫钻和水晶,打造了一派奢华的感觉。
4.层层叠叠的裙摆是亮点:与传统的带有长拖尾的复古婚纱不同,春夏的新款婚纱裙摆变短了不少,婚纱的长度均在脚踝以上,让复古的婚纱款式因此而增添了现代感。虽然剪短了婚纱的长度,但是裙摆的设计却是复古式婚纱的亮点所在,设计师制造了层层叠叠的裙摆效果,让裙摆具有重量感,丝毫不会因为长度变短而降低了其华丽的程度。
5.大面积立体蕾丝性感时髦:以往蕾丝只是作为装饰物出现在婚纱上,在春夏蕾丝却已经从装饰物的角色变成了婚纱的主要部分,春夏流行的蕾丝不再是平面蕾丝,具有立体感的欧洲手工立体蕾丝大受欢迎,这种立体蕾丝弥补了平面蕾丝的单调,让婚纱显得很有质感。
6.夸张头饰成绝妙点睛之笔:复古式维多利亚风格的流行关键之一便是夸张的头饰,设计款式奇特的夸张头饰成了婚纱绝妙的点睛之笔,其中最为热门的是花朵造型以及流线型的钻石头饰,而这些头饰大得足以遮盖住新娘的大半个头顶,与之相搭配的耳环和项链也以大为美。不仅如此,大牌设计师还搬出了堪称“母级收藏”的头饰。
4. 中国婚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1白色婚纱作为新娘在婚礼仪式或者婚宴上的常见的礼服,起初是由西方传入我国。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结婚还崇尚红色,是绝对的禁止穿白色衣服的,在传统的婚礼礼服中,最常用的就是凤冠霞帔。到了上世纪初期,白色婚纱开始在中国亮相,并渐渐融入中国的婚礼文化中,而且在上海一些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并成为一种风尚。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结婚礼服出现了断层,年轻的新人在举办婚礼时,新娘喜欢穿翻领衬衫,而新郎则穿中山装。进行80年代,白色婚纱再次出现,封杀经典的旗袍,并一直延续至今。
2白色作为婚纱颜色中的主流,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在中国封建统治的时期,妇女的的地位低下,人们十分看重女子的贞洁,要求女孩子在婚前必须守身如玉,由此反映出新娘结婚礼服的颜色。甚至有的地方规定,白色婚纱是少女的专利,如果是再婚或者已失身的女子是不能穿白色婚纱的。人们认为新娘在结婚那天应该是最纯洁、最美丽的,白色是唯一能与她相配的颜色。
3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婚纱颜色陆续出现,新娘们举行婚礼时大胆地披上各种颜色的婚纱,不同的彩充分体现了新娘不同的性格,使得新娘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分外的光彩。
5. 婚纱照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婚纱照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在我国是20世纪20年代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婚纱照发展史如下:
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式婚纱礼服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岥,新人们往往喜欢身着红色礼服。古时候有个传统习俗: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大多是由女孩自己从小就开始做,一直做到出嫁前才完成。“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思想,西式的白色婚纱刚流传如中国时,并没有让人接受,反而结婚照却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轰动。”20世纪的中国还在满清的统治下,结婚庆典仍保持着典型的传统风格,虽然这时候摄影技术付入国内,但是人们的魂对照片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新人结婚很少有什么结婚照。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传白色衣服的,上左图这张新人合影,难得穿长袍马褂,女的穿长面袍,人物造型机械,应属这一时期或稍晚。。右边这张难得也是当时比较盛行的长褂配上女的长袍,而新娘当时的头饰也已用上长的丝绸。
到了民国初期,过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凤冠霞岥让人掬的越来越土气,于是旗袍装等渐渐开始取代古老的结婚礼服。但最大的转变还是在拍照的观念上。据记载,那时候照相只在大城市的官僚社会才有所出现,每逢大事时都想拍照留念,尤其是结婚的时候拍一组结婚照是一种高档时尚,可是当时的拍照表情都非常严肃拘谨。
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手握红玫瑰,代替花轿的是满鲜花的小汽车,新人在新朋友的拥下,步入庄严的教堂,代替新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式指,互致亲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将新娘抱进车内,去渡他们的新婚蜜月,上图是20年代的婚礼合影照,后面的建筑物应是教堂,新娘,新郎以及宾客,小花童的服饰都很西化,他们的婚礼也一定是西式婚礼.
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沙,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沙,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等牌色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续到50年代...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婚纱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照相馆,程序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改为婚礼胶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为二大二小的私人合影,进而发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名副其实的婚纱照。
到了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媳妇,有从新找回了自我,回望20世纪80年代初的婚纱照,很多人觉得很傻。那时候婚纱照慢慢复兴,但模仿得有些不论不类,比如新郎一定要拿着白手套,却没有燕尾服。新娘捧着失真的塑料花,还非得站在高高的木头墩子上。有当事人会议桌,照相只花了8元钱,后来又放大,上颜色,优化了12元,在当时算是比较奢侈的。照相馆里就意见婚纱,没的选择,婚纱直接涛在裤子外面,新娘也不用化妆,几分钟就拍完了。
80年代后期又开始穿上婚纱和西装,到90年代人们结婚都会拍组婚纱照,然后挂在床头,这期间观念的变化是飞跃性的,尤其是结婚时必须拍一套婚纱照,一直流行到如今.可惜的是,90年代在盛行婚纱照和艺术照的同时,化妆技术实在不怎么样,如今看那年代的照片,新人化妆后往往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
追求个性21世纪初唯美婚纱宣扬个性进入新世纪,婚纱走进了平常百姓家,新娘们要面对的问题已经从要不要穿变成了穿什么样的婚纱。 这是个最球唯美和个性的年代,不拘一格,张扬个性。新世界的新娘或请来了专门的婚纱设计师,或重新穿上中式旗袍,并不忘为其入一分性感和妩媚,或穿上超短裙式礼服张扬着新租人类的个性语言。
6. 婚纱的由来和婚纱的发展变化
一般人认为英国人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戴婚纱的习惯可能从英国流传开的吧。
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郎穿的长礼服 ;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的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的花束。总之,英国人崇尚白色,它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
其实,戴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更早。在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 。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尔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并且尺码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7. 谁发明了婚纱。
白色婚纱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上,是1499年法国路易十二与安妮的婚礼上。 但具体是谁发明的就不得而知了。
希望采纳
8. 婚纱最开始起于哪个国家
1.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2.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9. 婚纱礼服的历史发展
婚纱的由来一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时间。婚纱礼服的雏形应该上朔到公元前1700~公元前1550年古希腊米诺三代王朝贵族妇女所穿的前胸袒露,袖到肘部、胸、腰部位由线绳系在乳房以下,下身着钟形衣裙,整体紧身合体的服装。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如今,有的人不懂婚纱的来历,自己别出心裁,把新娘的婚纱做成粉红或浅蓝的颜色,以示艳丽。其实,按西方的风俗,只有再婚妇女,婚纱才可以用粉红或湖蓝等颜色,以示与初婚区别。
婚纱由来二
十六世纪的欧洲爱尔兰皇室酷爱打猎,在一个盛夏午后,皇室贵族们带着猎枪,骑着马和成群的猎兔犬在爱尔兰北部的小镇打猎,巧遇在河边洗衣的萝丝小姐(Rose.Miss),当时的理查伯爵顿时一见钟情,被萝丝小姐的纯情和优雅气质深深吸引,同时萝丝小姐也对英俊挺拔的理查伯爵留下深刻的爱慕之意.狩猎返回宫廷的伯爵彻夜难眠,并在当时封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情况下,鼓起勇气提出了“门不当,户不对”对出生于农村的萝丝提出求婚迎娶的念头!皇室一片哗然,并以坚决捍卫皇室血统而反对。 由于伯爵的坚持,为了让伯爵死心,皇室提出了一个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希望萝丝小姐能在一夜之间缝制一件白色圣袍(当时没有穿白纱嫁娶的习惯),而要求是长度符合,从爱尔兰皇室专署教堂的证婚台前至教堂大门的白色长袍。要求提出,理查伯爵心想心仪的婚事几乎已成幻灭.....但当时的萝丝小姐却不以为然,居然和整个小镇的居民们彻夜未眠,共同合作,在天亮前缝出了一件精致且设计线条极为简约又不失皇家华丽气息的16米白色圣袍,当这件白色圣袍于次日送至爱尔兰皇室时,皇家成员无疑不深受其感动并被极高情感的设计理念所打动,在爱尔兰国王及皇后的允诺下并完成了童话般的神圣婚礼..... 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纱的由来。
10. 婚纱是哪国发明的啊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内到200年时间。容在西方,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但在19世纪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并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至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以一身洁白雅致的白色婚纱示人,以及皇室与上流社会的新娘相继效仿后,白色开始逐渐成婚纱礼服的首选颜色。象征着新娘的美丽和圣洁。现在,白色婚纱已经是婚礼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国家,除了保留自己本民族的婚礼服饰外,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白色的婚纱。此外,在西方,新娘会将结婚礼服细心保存起来传承给后代子孙,让圣洁的婚纱成为美丽的珍藏和爱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