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清初创造指画

清初创造指画

发布时间:2021-08-17 08:30:17

A. 指画是谁创造

张璪

据唐代张颜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盛唐时期,在一位毕宏,官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是当代擅画古松的名家。杜甫曾为他作过'双松图'"。"当毕庶子看到张璪唯用秃笔,或 以手摸素绢。 便问所受,璪答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毕宏搁笔"。

关于张璪手摸素绢,使毕宏甘拜下风的故事流传下来以后,人们都以为是张璪开手指画先河。清方熏所《山静居论画》记述:"指头画起于张璪,张璪作画或用退笔,或以后摸绢素。"这证明方是根据《历代名画记》的记载,而加以肯定的。

B. 清初四画僧中八大仙人指的是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八人山人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采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人在二十三岁那年去奉新县耕香院正式削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在这个寺庙里,八大山人渡过了一段漫长的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清康熙初年,八大山人离开奉新,来到青云谱道院隐居,躬耕悟道,创作书画。六十二岁时,他把道院交给其徒弟主持,自己离开青云谱,在南昌抚河桥附近修筑"寝歌草堂"。进行晚期的艺术创作,渡过了八十岁。康熙四十四年初冬,病逝于"寝歌草堂"。这位东方的艺术巨星陨落了,但他永恒的艺术却长留人间。八大山人初为僧,后为道,继而还俗,"八大山人"四字连草起来,形似"哭之"、"笑之",表示他对清王朝的不满和对故国的怀念。八大山人从不为清廷的权贵画一花一石,而农民贫士却容易得到他的作品。康熙十七年(1678年)胡亦堂任临川县令,曾笼络他为清廷效芳,他竟假装疯癫,撕毁僧服,走还省城。
八大山人在艺术创造上有杰出的成就,他是一位写意派艺术大师,他的艺术对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遗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以大写意水墨画著称,精于山水、花鸟、人物,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他立意精深,构图奇特,笔墨简炼,气势磅礴,感人心脾,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韵味,在清初画坛保守与革新的对峙中,成为革新派四大画俗的主持。八大山人以精炼放纵的笔墨,表现了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抒发了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大气磅礴,感人心脾。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由于八大山人画品至上,尤受推崇,名满天下,三百年来,著名的画家扬州八怪郑燮等以及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等在画风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他的艺术之光的强烈辐射已穿越时代和国界、穿越民族欣赏心理,释放出巨大的艺术能量。198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八大山人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并以太空星座命名。八大山人受到世界人民的赞扬和敬仰。

八大山人纪念馆具有丰富的藏品,馆内现设有书画展厅十座,陈列八大山人生平史料及其艺术珍品八十余件,其中代表作有:"墨荷图"、"鸟石阁"、"松鹤阁"、"拓本立鹰图"、"寿鹿图"以及牛石慧的代表作"猫"、"鸡"等。

C. 指画是什么

所谓指画,就是用指头蘸墨作画。据说为清初画家高其佩梦中所创。高其佩从小喜欢作画。他发明指画后,曾说过他作指画运用了手的各个部分,指甲、指头、手掌、手背。可见指画不单用指头。高其佩作品颇丰,代表作有《渔舟鸬鹚图》。该画随意勾抹,奇趣毕具,特别是画线,粗细相延,恰好体现了指墨画的特点,被后人广为引用。高其佩之后继者也很多,逐渐形成了“指头画派”。

D. 清初“四僧”是指哪四位画僧。

“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 原济(又名石涛,1642—约1718年) 其画奇肆超逸;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约1624—1705年) 其画简略精练; 髡残(1612—约1692年,另说1612-1673)其画苍古淳雅,字介邱,号石溪,又号白秃、电住道人、壤残道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渐江(法名弘仁,1610—1664年)其画高简幽疏 。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徽州府歙县人,出家后名后人,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

E. 指画的起源

手指画之创始,仅据唐代张颜远所着《历代名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盛唐时期,在一位毕宏,官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是当代擅画古松的名家。杜甫曾为他作过‘双松图’”。“当毕庶子看到张璪唯用秃笔,或 以手摸素绢。便问所受,璪答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毕宏搁笔”。

F. 清初四画僧中,八大山人是指的谁

朱耷(1626~1705)

中国清代画家。僧人。原名统。江西南昌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一生字、号、别号极多,主要有:法名传棨,号雪个、个山、屋驴、人屋,尤以八大山人最为知名。据载,他还曾弃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在书画上亦有许多画押,如“三月十九日”、“相如吃”、“拾得”、“何园”等,含义较深。另外他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G. 清朝纸画首创者是那位画家

高其佩
1672年生,1734年逝世,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别号颇多,如创匠等,铁钤(今属辽宁)人。清先世自山东高密迁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黄(一作蓝或作白)旗。清代指头画家,是指头画的创立者。隶籍汉军,父天爵,以荫叙宿州知州,宫至刑部侍郎,浙江盐运使等。卒后谥恪勤。高其佩的艺术才华出众,能诗、工画,他在细绢上所描绘的亭台楼阁、人物、花鸟、鱼虫等等,笔墨精细,设色艳丽,精妙绝伦。他在临摹了大量的前代名人作品,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之后,开创了一条新路。大胆地创造出了别具情趣的“舍笔而求之于手”的表现技法。秀水张浦山著的《国朝画征录》中记载:“高且园善指画,画人、山水花鸟、鱼虫、鸟兽,天资超迈,情奇逸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高其佩指画有“叱石成羊”之妙,他创作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时,均信手一挥而就,在指勾掌抹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神韵。著有且园诗钞。卒年六十三。

H. 中国手指画历史资料

手指画之创始,仅据唐代张颜远所著《历代名画记》有这么一段记载:"盛唐时期,在一位毕宏,官京兆少尹为左庶子,是当代擅画古松的名家。杜甫曾为他作过'双松图'"。"当毕庶子看到张璪唯用秃笔,或 以手摸素绢。便问所受,璪答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毕宏搁笔"。
关于张璪手摸素绢,使毕宏甘拜下风的故事流传下来以后,人们都以为是张璪开手指画先河。清方熏所《山静居论画》记述:"指头画起于张璪,张璪作画或用退笔,或以后摸绢素。"这证明方 是根据《历代名画记》的记载,而加以肯定的。
但是,自唐至清的千年过程中,不但找不到古代名画家中的指头画的遗迹,也不见指画这个名辞和有关于手指画的评论,甚至连张璪的作品也无法考稽。空白了这么长的一段的历史以后,直到清初康熙年间高其佩大量的指画作品问世,才有了指画的端倪。
高氏的历史可从辽阳高秉所著的《指头画说》记载最为详细。高秉乃高其佩的重孙,经常看到且圆(即高其佩)的"推蓬画册"和指头作画时的情景,所以《指头画说》是记载指头画的创始过程最为清楚的。高清畴(高秉)在《指头画说》有这么一段:"恪勤公(高其佩的谥号)八龄学画遇稿辄摸,积十余年,盈二簏,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备。而室中空空,不能摹仿,唯水一盂,爰以指蘸而习之,觉而大喜。奈得之于心而不能应之以笔,辄复闷闷。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因以指蘸墨,信其大略,盖得其神,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职此遂废笔焉。曾镌一印章云'画从梦受,梦自以成'。中年画'推蓬画册'十二页,自题此意于道幅,伯史惠畴一室藏家画,以此为第一神品。"
又据清人甘运源题其伯父怀园士调先生的《指头画歌》云:"国朝画创世见,作者高公(其佩)继我公(士调)",很明显指出高其佩(右图)(作品《钟馗》)(左下图)是指头画创始人。因甘怀园为高氏传衣钵的及门弟子。
高其佩之子高纲也有题跋"精神鬼神通,创法古今独"之句。其裔孙高桦也在题同一幅画中有跋语"依古以来,画未能以指作者,有之,自先大父恪公始"。
更有高其佩的外甥李世倬题《岁朝图》"指头蘸墨肇自少司寇且园舅氏,古无有人也"。
再从高其佩经常用的闲章看"因笔有痕故舍之",明显的是作指画的依据。在画《独骑看出图》上自题"指头点墨,每于甲肉相半处,自成睛睫,洵飞毫颖所能为者,然若有意为之,亦莫能得"。自此,高其佩成为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的权舆,这是当之无愧的。由于他的勤奋,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指头画,并受到大家的推崇而风行全国,从而开创了清初画坛中一个独特的新兴画派。高其佩的历史功绩,使其成为中国手指画开宗派的创始人。
从手指画之创始到现代,近三百年以来,由于中华民族处在一系列的反侵略、反殖民主义、反封建压迫等独立运动中,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干扰下,国计民生,革命文艺动荡不安,手指画像微弱的一缕余烬,奄奄一息。谁也不会注意到、考虑到这种"雕虫小技"存在的价值。于是作手指画者成了凤毛麟角,罕见之物。如清代晚期,虽说知名者已达一百余人,但作品流传却比之创始时期少得多了。有人说:尽管齐百石老人并未直接与高氏作品有何关系,但不等于没有间接的影响。据说乾嘉年间,画师王可山曾效法高氏。我们知道氏山一度师承王氏,这样一看,他们之间的 继承关系,不是相当明显吗?而我国艺坛声誉卓著的潘天寿先生(作品《蛙石》)也擅指画,造诣极深。潘氏《听天阁画谈随笔》一书中,可以见到潘氏十分精湛的、大量的有关手指画的专论,是一篇较有影响的论著。接着金陵著名画师钱松 ,也出了一本《八旬以后指画选》,其中一篇"浅谈",虽文字不多,也足以证明指画对钱老从小就有启发,而且是显而易见的。

I. 清初四王指的是哪四位画家

清初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
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

J. 指画是什么朝代谁创立的

指画,指用手指头作的画,作为传统绘画中的旁支,迄今已有300多年
历史了.
指画是谁首创,起于何时呢 据清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高其佩的重孙高
秉所著的《指头画说》:高其佩学画积10余年,仍恨不能自成一家,一日"倦
而假寐,梦一老人,引至土室,四壁皆画,理法无不具备,而室中空空,不
能模仿,唯水一盂,受以指蘸而习之,觉而大喜……偶忆土室中用水之法,
因以指蘸墨,仿其大略,盖得其神,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职此遂废笔墨焉."
现代画家潘天寿认为:毛笔画,画到易,意到难;指头画,意到易,指
到难.高其佩之后,指画遂独树一帜于画林.

阅读全文

与清初创造指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 浏览:359